■霍晓宏 李静静
霍晓宏,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天津市首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中学物理特级教师。现任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体美劳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研究。
教师的教学工作,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听课、评课、考试、教研……周而复始。要使这些日常教学工作有新意,动力源之一是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其中,督促自己上好每节课,是一种有效的自律手段。
能上好一节课是教师能力水平的体现,而要上好每节课是教师职业精神的体现。要上好每节课就要研究如何上好一节课,试想经过多次“打磨”的一节公开课都上不好,那怎么能上好常态化的每节课?所以,青年教师要研究如何上好一节课。只要存在班级授课的形式,如何上好课就有研究的必要和价值。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很难有十全十美的课,更多的是需要更臻完善的课。学生是发展变化的,课堂随时会生成新情况,因此,不可能有绝对的量化标准来衡量课的好坏,只能是相对的质性标准。这个质性标准是什么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教育学会教学研究会2004年4月8日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提出:教学目标要明确、恰当,教学的重点、难点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教学方法要得当,教学效果要好。中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叶澜教授提出的好课五标准:有意义,即扎实;有效率,即充实;生成性,即丰实;常态性,即平实;待完善,即真实。作为成长过程中的青年教师,笔者认为应该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师者:传道、授业和解惑。“达标”是评价课堂教学的第一标准。这里的“达标”指的是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时常见到这样的课堂:教师讲得激情澎湃,教学设计心思巧妙,课堂气氛热闹、活跃。一节课下来,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知识没记住,方法没掌握,“热闹”成了课堂的主旋律,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不达标的。所以,教师要考虑学生在一堂课中有多少有效的收获,是掌握了知识,获得了新的方式方法,还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表现出的是短期行为还是长期效应,等等。一堂课后,绝大部分学生都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每个学生都得到了该得到的,那这节课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一节好课。
在学有所得的基础上,再提高一个层次,那就是学有创造。在课堂教学中,有教师与学生思维和智慧的碰撞。学生思维的跳跃性、非常规是创新的萌芽,需要教师精心呵护。对知识,学生会有自己的理解,会提出新的问题,会有新的想法。教师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支持质疑问难,即使有些学生的问题还不能解决或者给出定论,教师也要及时、合理地引导学生。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常常框定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一步步地思考、理解问题,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固化,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朱棣文先生指出:“好的教育应该让你自由寻找那些对你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把人脑当成一个容器,往里填东西;好的教育还在于让人批判性地思考,敢于质疑前人,我发现中国学生在这方面表现不足。”所以,所谓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支持的环境下,学生发展自己赋予所学内容创新意义的变化过程。
再进一步,一堂好课能让学生感兴趣,想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越学越有劲头。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没有学生的自主建构就谈不上发展。一堂好课是在教师有价值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新知,不断地提升、发展自己,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学的终极追求。如果高中三年读下来,学生感觉疲惫不堪,进入大学就像小鸟飞出了笼子,不知怎样发展,没有了追求的目标,那样还能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吗?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主动学习的乐趣,才能学有后劲。
好课是教师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磨”出来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同一所师范大学毕业的水平相近的学生,走上教师岗位,受不同工作环境和个人努力程度的影响,若干年后教学水平差别会很大。因此,青年教师只要坚持每天提高一点点,时间长了就出成效了。青年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弥补自己的短板,每节课都按公开课去准备,从语言、板书、教态到学科专业知识,再到教育能力,能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提高。
以好课的标准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但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要上好课需要用教师课堂上的智慧来引领,教师的智慧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教师应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抓住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课堂,主动地去探索、去创造,让学生愿意主动地与教师进行心灵的对话。教师要在备课中下足功夫,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避免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备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用教师的智慧引领学生。
教师要练就一种“场”效应,几分钟就能把学生带入教育情境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备课充分,抓住课上随时生成的智慧之光,善于利用动态生成的情景,因势利导借景生情,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
怎样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注重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要建立公正、平等的师生对话环境,对学生有适度的期望;师生的有效互动是优质的课堂资源,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一次接茬、起哄,只要教师注意挖掘,都能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所以,教师要多学、善思,不断地变换思维角度,不断地实践、总结,博采众长,日复一日,就会逐渐接近理想目标。
高水平的教师善于提炼、概括和总结教学经验,在不断地教学改进中,逐步形成一套自己完整且成体系的教学主张。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教师的经验、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效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需要教师在关键处的引导和点拨,有的学生学习有惰性,需要教师的不断鞭策与鼓励。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前、课上、课后形成一个整体,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急功近利,应该自然地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课堂中去,学会欣赏学生,建立平等、亲和、融洽的教学环境,学生在自由、上进的环境下,潜能和特长可能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掘。
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从教会到引导学生会学的过程中,每节课都可以有意识地挖掘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因素。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压力和适应各种环境,逐步把各种道德规范从他律转变为自律。历史中的“德”、数学中的“智”、语文中的“体”、物理中的“美”、技术中的“劳”,等等。每节课站在“五育”融合的格局下去安排,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上设计教学,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挖掘“五育”因素,以期达到强健身体、陶冶心灵的目的。
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教师要上好一节课,必须转换角色,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为学生的学习进行教学设计。要坚持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好课的标准到课堂智慧的生成,前面讨论更多的还是从教师角度进行的,而要检验一节课更多的是要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过去,我们处于追赶阶段,前面有目标,我们的教育也培养了一批善于追赶的人才。现在,我们逐步与世界齐头并进,甚至某些领域已经处于领先地位、需要领跑。前路茫茫,要领跑就要敢闯、要创新。对应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的预设与课堂生成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而这个冲突往往是学生创造性的摇篮。如果教师善于引导,就会使这种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与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学生是精神饱满、思维活跃,还是静坐呆听、死记硬背;学生是积极、主动地加入课堂活动,还是心不在焉地听讲;学生是能主动地提出问题,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还是始终置身事外;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双向与多向反馈是否充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看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如有的课堂虽然热热闹闹,但是学生落实不好,没有多少收获,学习目标达成度不高;有的课堂看似死气沉沉,但学生都在用心思考,学生的认知、情感以及意志品质得到了发展,这就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强健的身体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学生学习就显得有心无力。学生首要的是身体健康,要注重锻炼身体、合理饮食、劳逸结合,更要保障睡眠时间。其次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时会给你无穷的力量。有些学生,一到回答问题或考试时就很紧张,影响真实水平的发挥,这样的状态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教师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享受课堂,使身心和学习达到优化组合。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学生摒弃一切杂念、宁静沉思,进入一种专注而又放松的状态,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办法帮助学生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如听听内心此时到底有哪些声音在干扰,有意调整一下;移动一下身体位置,看看窗外,放松一下神经;做深呼吸,让精力集中起来;利用积极肯定的言语来驱除消极否定的想法,等等。
教师应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把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尊重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地帮助学生排除影响学习的心理、思想上的障碍,减少学生因为产生畏难情绪或厌倦情绪而厌学的情况。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胜不骄、败不馁,保持身心健康。
学习具有不可替代性,没有学生的内驱力,教师的外力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起反作用。复杂学习的发生除“刺激—反应”外,内化即自主建构尤为重要。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方法体系,从而培养能力品格。要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引导学生将外部信息加工、过滤、消化,融进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引导学生不仅要掌握和内化与结构相关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具有发现和形成结构的方法及灵活使用结构的能力。
要激发学生自主建构,教师可以采用“渗透式”。“渗透式”就是通过外部不断地浸润,让学生多体会几次、多建构几次,不自觉地就形成习惯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悟性”。比如,教师课堂上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书本、自身实践及教师的正确引导就可以逐步提高。
要上好常态化的每节课,需要每节课都按公开课的要求去督促自己,不能有任何应付心理。抓住每节课备课时的预案、上课时的生成以及课后的反思,不断提高自己。可以采用课前十分钟“想课”,进一步捋清上课的思路;课上教案要离手,完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稍纵即逝的闪光点、创新创造思维点;课后及时反思以防遗忘。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学会因材施教,“因”是根据,“材”是资质,“施”是施加,“教”是教育。也就是针对学生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要用敬业、奉献、爱生的精神影响学生,每堂课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学有所得,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青年教师一般会经历从背课(脱离不了教案)到讲课(脱离教案)的提升过程,教师从如何“讲好”一节课提升到如何让学生“学会”和“会学”需要一个过程。从关注“教”转变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进而为学生找准起点、疑点、难点,为学生提供优质多样的学习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预设可能的课堂生成。在此基础上,再提升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不仅需要我们更新教学观念,而且需要我们把先进的理念变为自身的自觉实践。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学会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个体的能力差异,弄清每个学生天性的特殊倾向,了解学生行为举动的含义。真诚、无私、发自内心地喜欢学生,从学生的视角看问题,用正确的方法言传身教,在真实的氛围下探究未知问题。
要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教的崇高理想,我将无我、教书育人。面对不同的情景、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需求,寻找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黄金态,依据适切的教育理论,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好教师更多是练出来的,有天赋不练也不行。我们需要教育家,更需要每位教师都是优秀的,而上好每节课是优秀教师的主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