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晟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6)
国子监直达天听,送辅国之栋梁。其前身为三雍、太学,成熟的国子监形制于隋唐成型。国子监授孔孟之道、传先贤之经,也作帝王视学、释礼之用。经历了三雍、太学、国子学等发展演变,最后形成了机构完善、功能齐全、建筑形制成熟的国子监形式。
国子监制度本身与其建筑形制都对中国教育史有着巨大贡献,既是中国教育史的重要内容,也是明代国家官员培训制度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对其建筑形制的研究,也是明代皇家建筑的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子监是天下教化之圣地,名儒咸集,学子莘莘,自隋唐时期定制以来,传承一千四百余年,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将从中央官学的发展、官学地位的提高所带来的国子监在城市位置的变化、建筑形制的发展,梳理各主要朝代中,国子监建筑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夔!命汝典乐,教胄子”,有史可查的教育传承之始,见于《尚书》。《礼记》载“瞽宗,殷学也”“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天子曰辟雍”,是商和西周官学的教学位置。《左传》云,“学在四夷”,春秋战国,诸侯建立了自己的教育系统,但不能说教育已经普及到了民间。先秦,演变出“三雍”,集祭祀、教学、布政等功能集合的建筑群。“灵台、辟雍......周公因之,而定三雍之制”[1],三雍建筑是一组包括了学校在内的综合性礼、乐、祭、政建筑群,其建筑形制也是当时最高规格之一。
《白虎通义·辟雍》曰“天子立辟雍......行礼乐、宣德化也”;《白虎通义·灵台明堂》曰“天子立明堂者......出教化”;《诗经·大雅·灵台》载,“民经始灵台......不日成之”。三代至战国时期,教育建筑图样已难以考证,汉武帝封禅泰山,欲做明堂,已不能知其形制。《白虎通义·辟雍》曰“辟者,璧也,象璧圆......雍者,雍之以水”,推测辟雍是环形建筑,以流水环绕。《周礼·考工记》曰“周人明堂......五室,凡室二筵”。关于灵台的记载凤毛麟角,“灵台高三丈,十二门”[2],后来灵台逐渐被“司天台”等取代,笔者推测“灵台”为高层楼阁建筑,其象征帝王威仪的意义与其高耸的视觉效果是大于使用价值的。
汉武帝时期,“为博士官......郡国县官有好文学,敬长上...得受业弟子”[3]元朔五年,太学正式设立。“莾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4],西汉末,太学的学舍有了很大的规模。两汉长安的礼制建筑主要集中在南郊[5]。
两汉时期,礼制建筑只有宗庙和社稷坛位于城内。城市南郊便是太学所在的以“三雍”为主的祭祀建筑群。“王莽......起国学于郭内之西,南为博士之宫官,寺北出......其中央为射宫,门西出......选士肆射于此中。此之外,为博士舍三十区,周环之。此之东,为常满仓。仓此之北,为会市......其东为太学宫官。寺门南出......学士司同舍,行无远近,皆随檐”[6]。根据典籍可以推断,西汉太学以博士宫为主体,有“射宫”也就是后世射圃的雏形用于行射礼,有“市”供学子易物、议论、行礼乐等活动。东汉之都为洛阳,其城市规划多依长安而建,太学亦然。此时,随着教学位置的转移,“三雍礼”中的学礼也逐渐向太学转移。
曹魏时期,《三国志》记载,正始二年祀孔子于辟雍,正始五年,以太牢祀孔子于辟雍。文献中的“辟雍”应是指太学[7]。《晋书》记载,公元二七六年国子学首次创立。“晋初太学生三千人,既多猥杂……太学之与国学......异其贵贱耳”[8]西晋初年,太学仕庶皆可入学,故创立了国子学,出现了两学并行的模式,用于维护贵族阶级。魏晋南北朝期间,由于政治现象的纷扰,学校的发展缓慢,此时仍有三雍建筑,国子学也在其中。南朝时期,仅有宋朝、梁朝的教育有所创建。元嘉二十年,建立国子学,七年后又停办。《述征记》载“太学在国子学东二百步”,西南为国子学,东南为太学,皆是在汉魏官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东晋时期,继承了二学并立的方式,位置在建康城南郊。六朝时期,太学一度移入宣阳城内,其建筑“仪贤堂......在宣阳口内路西,七间”[9]。
这段时间里,汉代创立了“太学”;晋首创“国子学”,皇帝视学、行学礼渐渐频繁,太学、国子学两学并立是官学逐渐脱离太常的雏形。汉朝行郊祭,太学在南郊。以建康为例,官学起初在淮水南,后移入宣阳门内,又重修太学于太庙之南。
自先秦“三雍礼”形成以来,学礼便属其中。直到到汉明帝时,“学礼”才基本独立在外进行;东汉,帝频视学于太学,学礼进一步向官学转移;至于魏晋,三雍礼逐渐废止。此后,“三雍”消失,这与当朝未建“三雍”建筑也不无关系。但从结果上来看,此时“三雍礼”与“三雍建筑”可以说是彻底退出了国家官学教育的历史舞台了。官学授学与行学礼的功能脱离了“三雍”,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国子监制度的创设也正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而来。
隋朝前,三雍建筑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国家教育的功能开始由当时的国子寺承担;隋文帝时期,国子寺脱离太常管理,独立行使教育、管理职能;隋扬帝时期形成了国子监制度的雏形[10]。唐高祖武德元年设国子学;唐太宗贞观二年改为国子监,洛阳亦设国子监。成型于隋唐时期的国子监模式,成为后世历朝历代培养人才、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堪称中国教育史上最重大的变革。
长安地处平原,当时的城市设计为里坊制,是典型的对称式布局,三套城墙分别界定宫城、皇城和外城。出朱雀门正对御道为城市纵向轴线,东西对称,朱雀门所对大街为长安城横向主要街道。国子监位于城市中轴线附近,地处中心建筑群,与太庙一墙之隔。长安国子监东部为孔庙,以供奉孔子的祭殿为核心。南有门,面阔三间。国子监有讲堂,其北为国子馆,再北为广文馆、太学、四门馆。洛阳的国子监,其形制依长安而筑,地处正平坊,孔庙也设于其中。
隋唐创建的国子监,在属性上,为唐朝五监之一,是名副其实的管理部门而非简单的一所学校,还兼具天下学规制定、教材出版等功能;在形制上,开创性的将孔庙与国子学合并设置,形成了后世庙学合一的建筑形制,并逐渐演化出了左庙右学、前庙后学等多种制式。国子监的制度在此时已经正式确立下来,包括其建筑形制、教育模式、学规学训等,为天下学校和后世的各类书院定下了准绳。
北宋初年,改后周之国子监,修缮增建;时至真宗,国子监已经成为当朝官员嫡亲附学充贡之地;仁宗时,“殊无肆习之法,居常听讲者,一二十人尔”[10]。此情此景,一场以振兴教育的改革掀起,太学因势而创,但仍隶属于国子监。元代国家教育体制与过去以国子监为最高学府不同,有国子监、蒙古国子监和回回国子监三处,下各辖国子学。元代的官学体系,是各方政治斗争下的产物。建国之始,为笼络天下汉人、国家稳定而建庙设学,建立了国子监。在国内汉蒙政治斗争下又产生了蒙古国子学。后回回部族崛起,攫取政治权利,又诞生了回回国子学。从名义上说,三方国子监高于国子学,然二者实各行其事。
《东京梦华录》载,“出朱雀门......过龙津桥南去......东刘廉访宅,以南太学、国子监”。宋开封,以出朱雀门的御道为城市中轴线而设计,国子监位于其侧。元朝国子监是以金宣圣庙而建,在都城的东南隅。宋朝的国子监,学监有三礼堂,先师庙有大成门、莲池、大成殿,后有稽古阁藏书。庆历四年,诏以锡庆院为太学,太学自此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学舍。太学以明善堂为教学核心建筑,有射圃行“射礼”。大蒙古国国子学以国子监为建筑核心,国子监有两掖。前有博士厅及六堂供考课授业。学区后为生活区,有学舍、餐厨供师生日常起居。大成殿是孔庙的核心建筑,其两侧有廊庑。大成殿与廊庑分别祭祀先师与诸贤。庙有大成门,配套有神库、神厨等。总占地接近40 亩,规模极大。
明代国子监的初设,则可追溯到元末至正二十四年,既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未得天下而先立官学。明洪武十五年,在鸡鸣山南,国子监落成;永乐十八年,由于战时需要,迁都北京,北京国子监落成,并以此为国子监。洪武八年,凤阳国子监落成。凤阳的营造由于多方原因中断,洪武二十六年,凤阳国子监被取消,并入北监。由于地势,南京难以营建北京那般纵横轴线规整的都城。“国子监在南京城内西北七里...... 右为钦天之山”[11],左学右庙。国子监建筑群(图1),学宫以彝伦堂为中心,分列六堂,东西有师生居住的会馆,并配有餐食、藏书、沐浴等设施。
图1 明南京国子监位置(图片来源:《中国历史地图》)
孔庙以大成殿为核心,连接两庑。凤阳国子监位于位于云霁街明伦坊内。云霁街为皇城南侧的东西横街,与洪武大道垂直交汇。其建筑形制依照南监而筑。北京国子监,在元朝旧址而设。明初改元崇文阁为彝伦堂,东率性、崇志、诚心堂,西正意、修道、广业堂。监西有射圃,监东为孔庙。清时,继承了明代的国子监形制,有修缮和增置。雍正九年,于方家胡同建“南学”供师生教学于起居。辟雍之制已消失许久,乾隆皇帝下令在国子监营建辟雍,在登基50 年之时临雍讲学。建筑位于彝伦堂前,其形制中为辟雍殿,外环水(图2)。其制如古,辟如璧,整个场地呈现圆形,雍为雍之以水,以流水环绕辟雍殿。
图2 皇受育民
南监由于南京城地形的原因未能在城市设计的轴线附近,然而其体量与形制,都是南京十庙中其他九庙远不能及的。凤阳国子监,国子监建筑与历代帝王庙、开国功臣庙等国家最高礼制建筑同级而设,地位崇高。北京国子监,据《诏建辟维工程估计钱根数日奏》,整个工程凿井四口取环雍之水,辟雍殿更是气势恢宏,其经费约等于国子监数十年的教育经费,花费白银总计二十万两,国子监的建筑规格更上一层。
国子监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国子监由“三雍”“太学”“国子学”逐步演化成为独立的“国子寺”,最后在唐朝形成了成熟的“国子监”制度。由一个单纯的教学机构,成为一个兼具国家最高学府与教育管理的机构,制定各项教学规定。后世的中央官学都沿用了这一制度,两宋期间兴起的地方书院亦是如此。
建筑位置由汉代的郊外逐渐发展至南北朝进入城内;继而至唐朝与文武庙并列;最后到明清时期地位与太庙等国家大祭建筑并行。
建筑形制从秦汉时期与祭祀、布政的“三雍建筑”,到魏晋时期形成独立的学宫;唐朝,形成了“庙学合一”的建筑形制,并在后世衍生出左庙右学、前庙后学等多种形式。其规模逐步增大、形制日益隆重。明清时期是国子监建筑的鼎盛期,其选址位于都城营建核心,建筑形制等级高,学礼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