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艳,赫天姣
(东北师范大学 国际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党中央从国家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粤港澳大湾区共建共享共赢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是新时代我国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创新发展举措。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文简称《纲要》)。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是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是国际湾区的标配,更是提升区域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助推器,因此,《纲要》明确指出“推动教育合作发展。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1]。新时代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要为大湾区建设工作服务,与其同行。用辩证思维审时度势,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中,精准识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的新特征、新条件,科学谋划新发展、新布局,主动实践新战略、新措施,勇于迎难而上并转危为机,努力实现优势学科共建与创新发展。本文将借助SWOT分析模型,对比分析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的机遇与挑战,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提供有效务实策略。笔者将沿着“何为——为何——如何”的逻辑路径来架构全文。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的内涵是什么?提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具有怎样的价值意蕴?这是我们首先要明晰的问题。
为了划清写作边界,指明研究方向并为本文提供清晰的逻辑地图,笔者认为有必要厘清“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的内涵及外延。
1. 国际中文教育
随着2019年国际中文教育大会的召开,“国际中文教育”(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这一术语逐渐受到业界广泛关注,众多学者对其内涵展开了讨论。邵斌、刘帅奇认为“国际中文教育”这一术语符合汉语国际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包含了“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以及“汉语国际传播”等先有概念内涵,因此,国际中文教育既可以指含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中文教育,同时也可以指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2]王辉、冯伟娟同样认为国际中文教育的概念框架应该同时含括“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以及“海外华文教育”。[3]而2021年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中则将“国际中文教育”的内涵定义为:“面向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教育。”[4]郭熙、林瑀欢同样将“国际中文教育”界定为“中文在全球的传播与传承工作,它包括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海外的国际中文教学和海外华文教育”[5]。
由此可见,“国际中文教育”的概念范畴大致包括两类:一类指向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及其教育人才培养;另一类则指向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笔者认为,国际中文教育应该以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愿景为引领和统摄,体现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教学服务上下游无缝对接与统筹管理、教学资源共享、合作互补的理念。据此,本文中的“国际中文教育”是指面向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和教学者的教育,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以及“海外华文教育”。国际中文教育具有学科和事业双重属性,肩负着中文及中国文化推广与传播的双重使命,教学对象主要包括国内外将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成人学习者和未成年学习者,以及从事国际中文教育教学的本、硕、博人才等。
2. 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州、佛山、肇庆(市区和四会)、深圳、东莞、惠州(不含龙门)、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中国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是我国参与全球竞争和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空间载体。[6]本文将沿用粤港澳大湾区既有的地理概念和功能概念,进一步将其视为界定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概念范畴的地理逻辑。
3. 集群
“集群”(clusters)概念来源于生物学领域,指种族基于一定的利益关系形成的共生式生活圈,继而逐渐应用于计算机领域、经济领域以及教育领域。在计算机领域,“集群”指通过高速网络互联且相互独立的一项计算机新技术,每个集群都以单一系统模式进行管理。集群技术以“马赛克式”的发展样态同时彰显了整体关联性、管理一体性以及个体多样性。[7]在经济领域,产业集群指某一特定区域、某一特别领域中密切相联、互相支持的企业和机构聚合而成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空间集聚现象。产业集群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变革手段。[8]在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目标是优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融通共享,发挥高等教育集群的集聚效应。[9]
基于以上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是遵循国家统筹发展规划,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多样化的客观现实作为发展基础,集聚区域内国际中文教育优势资源,促进国际中文教育与粤港澳大湾区政治、经济、文化协同发展的多层次、多主体的区域教育发展共同体。具体含括:粤港澳大湾区对外汉语教学共同体、粤港澳大湾区汉语国际教育共同体以及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的海外华文教育共同体。由此可见,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既是高等教育集群在学科层面的具体实践模态,也是中国创新发展和软实力构建的具体实现路径,兼具学科与事业的双重属性。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理念提出的理论依据是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的“资源基础理论”。该理论的三个理论假设是:企业的既有资源可以转变为独特的能力;企业间的资源具有难以复制性和非流动性特点;企业独特的资源和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的本源。该理论进一步指出:企业既有资源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差异性。具体而言,特殊的异质资源使得企业拥有不同的获利能力;资源的难以复制性使得企业能够长期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学习、知识管理和建立外部网络等手段获得优势资源。[10]
因此,粤港澳大湾区既有的国际中文教育资源要素,使得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其他区域难以复制的、独特的国际中文教育发展资源优势。借由集群化发展路径可以建立该区域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战略联盟、知识联盟,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既有国际中文教育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打造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教育集群。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具有创新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理路、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深化落实高等教育集群发展三重价值。
1. 创新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理路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与推进改革开放的发展诉求不断加强,作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中文教育从将中文学习者“引进来”转向加快中文“走出去”,逐渐形成了“遍地开花”的规模化发展景观。随着国际中文教育规模化发展,如何实现投入价值最大化、如何化解区域发展同质化问题、如何打造区域品牌特色等引起学界关注,一些学者开始结合国际国内区位优势、地方文化特色和政策支持等提出“重点培育”发展建议,国际和国内地方性发展思维日益凸显。但是无论是“引进来”“走出去”抑或“重点培育”皆呈现出“单打独斗”的思维模式,容易导致顾此失彼、盲目布局、力单势薄等问题。为此,国际中文教育如何配合国内改革开放纵深发展与重点区域布局实现创新发展,如何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时代发展格局中实现精准化发展、共生式发展以及效益增值性发展是未来国际中文教育2035年远景目标和发展规划理应思考的着力点与行动取向。本文提出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方案”有利于激发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活力,为形成政策驱动下国际中文教育国内国际集群联动发展新格局打好基础。
2. 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是我国参与全球化合作竞争的重要地域战略,是党中央从国家发展全局和“两个建设好”的战略,高度支持港澳与广东这块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在共融中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本文提出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方案”有利于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配合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做好各层各类中文教学服务工作;有利于塑造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文精神并推动文化繁荣与发展,提高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软实力。
3. 深化落实高等教育集群发展
钟秉林、王新凤认为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川渝陕(以成渝地区为核心)四个区域具有显著的高等教育集群资源集聚优势,并针对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发展提出要充分“发挥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四个中心城市核心引领和龙头作用,彰显香港和澳门国际教育特色和辐射作用,在广州和深圳重点打造‘知识/创新枢纽’;引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南沙办学,以点带面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新格局”[9]。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正是高等教育集群发展在具体学科层面的科学转化,有利于充分结合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视角、学科特点、地域优势,深化落实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发展布局。
为何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本文将借助SWOT分析法,深入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的机遇与挑战,以进一步明确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提出了SWOT(英文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和Threats的缩写)矩阵分析法。作为常用的战略管理工具,SWOT矩阵模型因具有操作成本低、主客观结合、竞争与合作联结、结构化系统化明显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SWOT矩阵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SWOT矩阵分析模型根据孙希有《竞争战略分析方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内容整理。
首先,SWOT分析法自身具有一定优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降低人力、财力、时间投入等方面的操作成本;能够有效融合对内外环境的主客观分析;能够充分发挥竞争与合作的双重效能;能够系统呈现矩阵不同区域的分析意义。
其次,运用SWOT分析法具有一定必要性。借助SWOT分析法能够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形成全景认识,从而立足现实、统筹规划、增强补弱、创新发展,适应新时代和新环境的变化,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部署。
另外,运用SWOT分析法具有一定可行性。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国际化水平的高效决策队伍、优质的科学技术力量支持,以及万众一心的工作氛围。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化发展更容易实现科学决策、教育技术现代化以及良好的心理环境,最终取得优秀发展成效。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的内部环境指标由资源因素和能力因素两部分构成,其中资源因素指的是学校的教育品牌、学校文化、区位优势、配套资金四个隐性或者显性保障,能力因素则主要包括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外部环境指标主要包括宏观环境、中观环境以及微观环境。依据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专家建议、各部门权威统计数据以及个人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指标体系构建,如表1、表2所示。
表1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的内部环境指标体系
表2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指标体系
1. 内部优势(S)
首先,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成果显著。从“留学中国”品牌塑造来看,根据国家教育部统计,广东省2014年和2018年来华留学生数量分别是21 298人[11]和22 034人[12]。五年间的同比增长率约为3.46%。华南地区国际中文教育院校成为继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之后的又一短期中文进修基地。[13]根据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的高等教育统计数据,2015年到2020年五年累计的外地生注册人数(不包含中国内地、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逐年递增,累计达到2 654人。①从孔子学院建设来看,广东省7所高校在国外合作设立了19所孔子学院以及2个孔子课堂。以2018年为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合作共建了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孔子学院,暨南大学共建的南非罗德斯孔子学院被评为全球示范孔子学院,岭南师范学院与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合办的孔子课堂获得“全球优秀孔子课堂”称号。[14]2005年香港理工大学承办香港孔子学院,积极为各国驻港外交人员、留学生以及移民提供中文培训服务,面向香港市民及青少年推广普通话,培训中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外交文化交流活动,影响广泛。2013年香港孔子学院正式纳入香港理工大学,同年成立了“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和“汉语教学研究中心”。2017年澳门大学获批设立澳门第一所“孔子学院”,并于2018年开始投入运作。同年成功举办首届“孔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成立“澳门大学孔子学院校友会”。2019年12月举办“葡语国家及其他地区孔子学院发展与合作研讨会”。至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以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为领导的“1+2+19”的孔子学院区域布局。
其次,形成了“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与“各具特色”的教育品牌。粤港澳大湾区的制度现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独立的管理体制,这种独特的制度文化给各个高校带来了新时代发展机遇。加之该地区是殖民文化、移民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以及广府文化并存的典型多元文化场域,为各个高校的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开放与包容的文化环境。因此,各个高校的办学理念与文化呈现出“和而不同”的独特景观。比较而言,香港高校秉承“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采取“全人教育”模式;澳门高校秉承“多元化发展”的教育理念,采用“通识教育”模式;广东高校则秉承“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采用的是“素质教育”模式。[15]不同的办学理念及区域环境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教育品牌。香港拥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QS世界大学排名100强的高水平国际化教育品牌,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及保险、国际物流与航运、进出口贸易等优势学科;澳门高校则拥有精准对接本地博彩业和旅游业的国际水平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以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葡语专业;广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和整体教育质量呈不如港澳地区,但中山大学和暨南大学却是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航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是暨南大学“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开展国际中文教育、华文教育以及预科教育的特色名片,拥有从非学历语言教育到“本—硕—博”一体的完整学历教育体系,以及全国首个华文教育研究院、应用语言学研究院、暨南大学华文考试院、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四个重要科研机构。“各具特色”的高校教育品牌,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创发展和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提供了国际交流与实践平台、科研成果转化条件以及国内外广阔的就业市场。
再次,多渠道的专项教育经费投入。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50 178.12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0 046.55亿元,首次超过4万亿元,占GDP比例为4.04%。[16]同年,广东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4 918.76亿元,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9.80%,比上年的4 268.43亿元增长15.24%,增幅高于全国增幅6.5个百分点。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 715.58亿元,占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9.28%,比上年的3 189.18亿元增长16.51%,增幅高于全国增幅8.26个百分点。珠海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增长最快,达到30.68%。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较2018年提高了0.7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占比4.09个百分点,占比在全国排第3位。[17]另外,粤港澳大湾区设立各级各类奖学金和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专款。例如,国家设立的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广东省政府2013年设立“广东省政府来粤留学生奖学金”[18],并设立孔子学院(课堂)发展支持资金[14];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一带一路”奖学金,2014年伊始每年提供约2亿港元专款辅助少数族裔学生学习中文[1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设置了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暨南大学设置了丝路奖学金等。良好的专项教育经费投入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的资金保障。
2. 内部劣势(W)
首先,专业课程设置雷同。从粤港澳大湾区各校的招生简章可见,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国际中文教育,无论是长短期语言进修还是学历教育在课程结构设置方面皆偏重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训练,文化教学重视不足且华而不实,教学形式单一。例如,很多院校开设的文化特色课程是剪纸、太极扇、武术等,文化课程实施者缺乏对中文及中华文化内在统一性的深度挖掘及专业驾驭能力,文化课程开发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转化意识薄弱,至今业界尚未形成国际中文教育文化大纲。另外,粤港澳大湾区各校中文课程与优势学科、区域经济文化特点黏合度过低。例如,缺少服务典型企业发展的“职业汉语”课程,缺少解决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人才引进过程中其儿女教育问题的“儿童汉语”课程,缺少辅助粤港澳大湾区打造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高地的留学生“学术汉语”课程等。我们认为,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其一,高校体制创新不够,至今尚未实现由计划导向向市场导向的完全过渡;其二,“人”的创新意识不足,课程开发者缺少主动创新意识、市场调研意识以及精准化服务意识。
其次,管理模式欠佳。从管理理念来看,部分院校过分重视留学生带来的经济产出效应,管理不够严格,甚至存在偏袒纵容的情况,“趋同化管理”理念并未落实到日常管理工作中,日常管理尚缺少灵活性、协调性、兼容性以及平衡性等。从管理机制来看,管理人员数量不足且缺少市场营销与管理专业背景人才。留学生招生广告设计工作、日常教学服务工作、后勤保障工作、心理咨询工作、本科或研究生管理工作等基本由2~3名行政人员完成,这种“一篮子管理”机制因为缺乏专业细分,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服务,这也是国际中文教育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弊病。
再次,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区域布局失衡。从全国范围来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情况均存在区域布局失衡情况。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2021年招收院校(不包括港澳地区)共149所,其中广东省有6所。笔者对985和211招生院校的具体分布情况统计后发现,985招生院校分布情况(根据中国7大地理区域划分):华北地区7所、华东地区10所、华中地区3所、华南地区(不包括香港和澳门)1所、西南地区2所、东北地区2所、西北地区1所。211招生院校分布情况:华北地区12所、华东地区18所、华中地区6所、华南地区(不包括香港和澳门)4所、西南地区7所、东北地区5所、西北地区5所。而且华南地区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招收院校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在985招生院校中的占比为3.84%,在211招生院校中的占比为5.26%,而京津冀经济区和江浙沪经济区的985和211招生院校全国占比大体相当,分别为26.92%和21.05%。[20]从目前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提供的2018年至2020年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专业博士研究生院校招生及实际招生人数的具体数据来看:2018年首批招生试点院校共7所,实际招生22人,广东省尚未被纳入其中;2019年共21所院校招生,实际招生59人,其中广东省广州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共招生4人;2020年共23所招生院校,实际招生81人,其中广东省广州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共招生4人。对比可见,广东省虽是全国经济大省,但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数量与京津冀地区、江浙沪地区差距十分明显。
3. 外部机遇(O)
首先,国家战略支持优势全国领先。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协同发展已经从地方构想逐渐上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从2005年广东省政府在《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中明确“湾区发展计划”,到2015年“一带一路”倡议首次明确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概念,2017年国家发改委牵头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再到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纲要》,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逐渐落地。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2020年在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强调:“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政府将加强与广东省和香港特区合作,有效落实《纲要》,务实推进大湾区建设。”[21]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2020年的《行政长官2020年施政报告》第五部分“注入经济新动力”中同样强调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中多项措施落实与推进情况。[22]在国家和粤港澳三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必将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新门户、区域发展新布局、港澳繁荣新保障。
其次,显著的区位优势。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不仅包括地理优势,还包括经济环境、人文环境等综合环境优势。“9+2”城市群位于“南岭山脉以南,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南部濒临南海,中部为珠江三角洲平原,是城市群内部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活力最强、人口增长最为迅速的区域之一,截至2018年,城市群内常住人口为7,115. 89万人,人口密度为1,273人/km2,地区生产总值为10. 867万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12.1%,人均生产总值156,203元”[23]。“港口吞吐量和机场旅客吞吐量位居世界湾区之首,粤港澳大湾区广东9市包括全球领先的制造业基地、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城市、华南最大商业中心、文化旅游中心,而中国香港具备‘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国际人才优势,中国澳门是全球主要的娱乐会议中心。”[6]244
4. 外部威胁(T)
首先,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较弱。粤港澳大湾区在人口规模、人才质量、人才竞争力三个方面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从人口规模来看,该区域常住人口数量的全国占比为5%,低于占比为7%的纽约湾区以及占比为28%的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密度不及东京湾区的一半,且低于旧金山湾区。从人才质量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相比,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占比偏低,且未形成人才集聚效应。世界各国际湾区受高等教育的人口状况比较情况如图2所示,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比为17.47%。从人才竞争力来看,在全球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数榜单中,旧金山、东京、洛杉矶、纽约等湾区核心城市稳居全球前30,而中国深圳、广州则分别排名第73位和第77位。[24]从生态观角度来看,区域的整体国际化水平将直接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水平,如师资队伍水平、国际化教学水平、学术研究水平、语言科技创新水平等。
图2 四大湾区受高等教育人口状况比较资料来源:根据《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2018年版第28页整理。
其次,部分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感薄弱。由于特殊的殖民历史境遇,香港和澳门居民长期受到西方价值观影响,难免产生一定程度的“软文化冲突”,致使港澳一部分青年群体对祖国的认同感比较薄弱,甚至产生抵触心理。这种“认同危机”将直接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发展、港澳地区推普工作、港澳国际中文教育人才的从业意愿和专业信念,更会反噬到香港和澳门自身的繁荣与稳定。较之法理回归,人心回归更加任重。
再次,新一、二线城市“抢人大战”。人才是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弊端的凸显,支撑经济高速发展的人口红利逐渐减弱,因此亟需提高劳动力质量红利。为此,我国新一、二线城市展开了空前的人才争夺战,致使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工作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人才引进新政,一方面,降低人才引进门槛,如南昌“学历零门槛”落户政策、成都“蓉漂”计划;另一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奖励。可见,做好高水平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引进与服务工作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的关键环节。
另外,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认证与流动机制壁垒长期存在。港澳地区与内地在人才认证机制、人才流动机制方面长期存在互联互通的障碍。例如,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学历互认制度、跨地域实习就业限制、税收制度、出入境政策、社会保障机制等,这些制度壁垒严重阻碍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的自由流动与协同共建。制度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的根本保障。
如何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根据图1的SWOT矩阵分析模型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的SWOT矩阵分析,分别得出SO、WO、ST、WT四种战略方法,对比分析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内部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外部环境带来的各种挑战,WT战略是一种应对内、外环境都不利的战略选择方案,最宜用来分析和探究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策略。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必须采取多层次、多维度的发展模式,突出区域发展优势与特色。
1. 差异化发展战略
首先,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规划开设特色职业中文课程。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经济布局如下:巩固和加强香港的国际金融、航空航运以及贸易中心枢纽地位,建设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和葡语国家的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增强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功能,发挥深圳国际创新城市的引领作用。[6]247-248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要依据自身区域优势和特点实现错位发展,满足国际社会与大湾区经济联动发展需求。
其次,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别需求开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别化中文课程。广东省的长短期语言留学生以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为主,香港的少数族裔多数来自于南亚地区,因此,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中文教师培养工作和国际中文教学研究工作要充分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中文学习者的特点,提高教师的文化回应性教学能力,深入开展东南亚、南亚地区的语言偏误研究、二语习得研究等。
另外,开设服务国际人才的特需中文课程。国际人才引进是第一步,做好本地服务、留住人才是实现人才红利的第二步。随着跨区域、跨国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政策不断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中国国际学校办学的集聚地。一方面要积极做好市场调研,开发少儿中文、趣味中文等课程;另一方面,要系统化培养专门从事少儿国际中文教育以及中小学国际中文教育的专业化、国际化师资队伍,提高中文教师的国际教学理念和多元文化素养。
2. 多元化发展战略
首先,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及管理团队。通过校内转聘、校外招聘、本土教师培育等途径引进行业内高水平专职教师,健全兼职教师的入职机制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同时要注意平衡教师队伍的性别比例、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背景组成等。
其次,引入多元化教育资金支持。粤港澳三地政府要加大对于国际中文教育的官方资金和项目支持力度,部分学校要改变学院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加大对该学科建设的硬件投入和软件投入,促进校企合作并引导更多的跨国企业设立企业奖学金,成立校友会教育基金等。
另外,推进参与主体多元化。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要突破专业单一视角,跨领域跨学科审视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新格局与新路径,积极推进“政—企—学—研—用”跨界融合机制,加强国际中文教育、语言技术产业、大学、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顶层设计,推动不同领域的良性互动。
1. 同步化发展战略
“经济建设”和“心理建设”要实现同步化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纵深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形成“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矩阵。坚持“一国两制”是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的“定海神针”。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青年一代。构建港澳青年一代的国家认同的基本路径包括:通过传播媒介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充分利用和挖掘现代互联网、自媒体、大数据、通信等新技术、新工具的潜在价值和对于青年人的吸引力;继续扩大三地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从青少年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以血脉相连的文化认同提高青年一代的国家认同;积极开展三地在文体、艺术、学术、研学、电影等方面的民间交流活动。
2. 一体化发展战略
首先,要破除人才流动的制度壁垒。粤港澳三地继续推进制度创新,打开跨区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加强三地税收协同效应,实现三地通关一体化,推广人才职业资格互认制度,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和保障制度的无缝对接。
其次,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联盟。通过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的错位发展与协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例如,借助港澳地区国际化市场优势,打通海外国际中文教材销售渠道,拓展海内外联合出版市场,委托海内外优质企业构建全球中文网络平台等;借助内地广袤的土地面积优势、生源优势、就业市场优势等突破港澳高校发展瓶颈。同时,内地在语言本体研究、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与性质研究、少数民族中文教学及双语教学研究等方面可以为港澳地区的中文教学提供宝贵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
教育兴则经济兴、社会兴、国家兴。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将是我国新时代国家语言战略部署、国家外交与外宣工作、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明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集群发展的内涵、理据和价值,以及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内部环境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机遇与威胁的差异化分析,提出控制内部劣势的“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特色课程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和“优化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管理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战略”,以及缓解外部威胁的“经济建设和心理建设同步化发展战略”和“专业一体化发展战略”,以期能够引起国际中文教育学界的共鸣,为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一己拙见。
【注释】
① 据澳门特别行政区高等教育局发布的数据,2015—2019年,去除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各年度外地生注册人数分别为:409人、464人、542人、589人、650人。据澳门特别行政区2015—2019年的《高教统计数据汇编》:https:∥portal.dsedj.gov.mo/webdsejspace/internet/Inter_main_page.jsp?id=8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