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洪滨
铅是一种在我们生活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有毒重金属,能通过食品、水、土壤等途径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中,并对人体产生危害。而铅中毒对于身体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来说更是不可逆的损害,铅中毒可以影响患儿的内分泌系统致使患儿的血铅水平升高,同时对患儿的神经系统造成影响最为突出。铅中毒患儿的视力、语言、智力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儿童的健康生活具有极大伤害[1-2]。因此对于铅中毒的患儿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儿童铅中毒使用较多的治疗方法为依地酸钙钠静脉驱铅,可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二巯丁二酸是广谱金属解毒剂,由于二巯基类有两个活泼的羟基,与金属离子有较强亲和力,会形成无毒性的小分子螯合物,同时使结合在体内某些酶或蛋白质分子中的金属脱离,最终从尿液排出,从而起到解毒作用[3-4]。本研究对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铅中毒患儿进行治疗和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儿童铅中毒的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的98例在本院治疗的铅中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年龄<13岁,符合铅中毒临床诊断标准;②凝血功能正常且遵医嘱。(2)排除标准:①合并呼吸系统疾病;②精神障碍及依从性差。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男30例,女19例;最大年龄为12.5岁,最小年龄为2.5岁,平均(6.8±2.1)岁;研究组,男29例,女20例;最大年龄为12.8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7.1±1.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开展,患儿和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
对照组采用依地酸钙钠(CaNa2EDTA)(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167;规格:5 ml)进行静脉驱铅治疗,将CaNa2EDTA按照每24小时注射1 000 mg/m2的剂量与5%的葡萄糖溶液混合配成浓度为0.1%的注射液,使用微泵控制持续24 h缓慢滴入,1个疗程为7 d[5]。研究组使用二巯丁二酸(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4087)治疗,口服用药。根据患儿体重及实际情况用药,通常10 mg/(kg·次),3次/d,连用5 d后改为2次/d,连续治疗7 d。
(1)驱铅治疗效果:治疗1个疗程后检测患儿血铅、尿铅水平,分别低于1.80、1.40 μmol/L为显效;治疗后血铅、尿铅水平均下降为治疗前的50%则为有效;治疗后血铅、尿铅水平未好转则为无效。治疗有效=显效+有效。(2)不良反应:患儿出现较明显的乏力、皮疹、恶心或呕吐情况[6]。(3)比较治疗前后患儿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4)住院费用。(5)家长满意度:使用本院自制的家长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统计,其中包含20个条目,满分为100分,患者得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满意,低于70分则为不满意,家长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
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效果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驱铅治疗效果对比[例(%)]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研究组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治疗前,两组组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对照组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对比[mmol/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对比[mmol/L,(±s)]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对照组(n=49) 4.40±0.61 1.19±0.39 2.58±0.41 4.80±0.69 1.40±0.39 2.69±0.46研究组(n=49) 4.37±0.65 1.16±0.37 2.49±0.42 4.71±0.66 1.35±0.33 2.57±0.42 t值 0.235 0.390 1.073 0.659 0.689 1.348 P值 0.814 0.696 0.285 0.511 0.494 0.180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住院费用为(4 590.76±342.43)元;对照组为(5 102.43±459.2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54,P=0.000)。
研究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两组家长满意度对比[例(%)]
铅是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广泛存在于地壳及工业生产中,如含铅汽油、蓄电池制造、油漆、印刷品及某些不合格食品中。该物质如果进入人体会对系统和器官造成极大伤害,对儿童的伤害更严重,可使患儿神经行为发育受到不可逆的损害,且研究表明铅对人体心血管也有危害[7-8]。由于儿童的卫生习惯及认知水平有限,加之幼儿常有吸吮手指和啃咬物品、玩具的习惯,此类用品所含的可溶性铅造成儿童铅中毒的情况较多,通常铅中毒的患儿通过手-口途径使铅进入体内之后,通常铅中毒的患儿通过手-口途径使铅进入体内之后被肠道吸收,且由于患儿的肝肾功能尚在发育阶段,不能充分代谢铅,致使铅残留体内发生中毒。因此患儿需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遵医嘱饮食,并让患儿多饮水,便于体内的铅排泄。摄入的食物需要含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9-10]。对于儿童而言,铅对其生长发育危害无最低阈值,如果血铅水平在100~200 μg/L,则可诊断为高铅血症。通常患儿会出现腹隐痛、便秘、贫血、多动、易冲动等。而如果血铅水平大于200 μg/L时,则可诊断为铅中毒。儿童一旦发生铅中毒,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及内分泌系统都会受到影响。且对患儿的神经系统影响最为严重,有研究显示,血铅水平与儿童的智力水平有关[11]。患儿铅中毒后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腹痛、黑便、头晕、头痛及贫血等临床症状,这是由于铅含量过高引发的造血功能障碍,使体内白细胞明显降低,对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均造成影响。对于铅中毒患者的治疗目前常使用药物驱铅疗法,主要是利用药物成分螯合体内的铅,使之能够随代谢物排出,缓解铅对人体的毒性。临床上治疗铅中毒患儿主要采用依地酸钙钠静脉注射治疗,有一定治疗效果。依地酸钙钠对金属离子具有络合能力,与2、3价金属形成络合物,可溶性的络合物在人体内可随尿液排出体外,达到驱铅的目的[2,12]。目前临床中也采取二巯丁二酸口服治疗,二巯丁二酸是有效的重金属解毒药物,其作用机制是用分子中的2个活性巯基夺取已与人体内酶系统结合的金属,并与之形成稳定的水溶性螯合物,最终由尿液排出,使含有巯基的酶恢复活性,解除重金属引起的中毒症状,这种治疗方法简单且容易被患儿和家属接受。本次研究中对98例铅中毒患儿分别通过静脉驱铅和口服二巯丁二酸治疗,研究结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相当,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家长满意度更高(P<0.05)。以上结果说明:口服二巯丁二酸与静脉驱铅治疗铅中毒患儿效果良好,均可使尿铅、血铅水平明显降低,微量元素流失较轻微。实施口服药物治疗方法简单易操作,同时减少患儿的住院费用,可使患儿家长满意度更高。值得注意的是,在采用药物驱铅的同时会排出其他人体的必需元素,如锌、镁等,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人体必需元素的适当补充,优化驱铅治疗方案[13-14]。
综上所述,对铅中毒患儿使用静脉驱铅和口服二巯丁二酸治疗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但口服二巯丁二酸治疗的费用更低,且家长满意度更高,可作为铅中毒患儿的首选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可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酌情优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