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强督方对肾虚督寒型骨痿伴骨痛患者的影响

2022-03-23 08:44赖振龙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骨痛肾虚骨密度

赖振龙

骨痿出自《素问·痿论》,为中医名词,临床症状表现为腰背酸软,腰背难以挺直,下肢无力,同时面色暗黑,牙齿干枯无泽,在现代医学里被称为骨质疏松(OP)[1]。西医治疗该病主要通过加强营养、合理运动进行干预,同时配合以药物进行治疗,磷酸钙易溶于胃酸,吸收率较好,阿伦磷酸钠可增加患者骨密度,降低骨折的风险,是临床中治疗骨痿的常见方法[2]。虽然西医在治疗骨痿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加之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骨质疏松重视程度及对高质量生活品质的追求提高,使得临床迫切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在骨痿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具有整体调理、不良反应率低等特点。中医基于“肾主骨生髓”理论,认为骨痿病因病机以肾虚为主,临床治疗时以补肾为主要原则[3]。相关研究发现,补肾强督方具有充骨填髓之效,对肾虚督寒型0P患者治疗具有显著成效。本文旨在探讨对肾虚督寒型骨痿伴骨痛患者临床应用补肾强督方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龙岩市永定区医院收治的肾虚督寒型骨痿伴骨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经西医诊断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4];与文献[5]《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解读的相关诊断依据相符;中医辨证为肾虚督寒型骨痿伴骨痛;对治疗药物无禁忌证或过敏;骨痛VAS评分≥4分。排除标准:合并有甲状腺、肝肾功能不全及血液疾病;近3个月接受激素类药物治疗。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18例,女42例;年龄:62~83岁,平均(72.11±4.45)岁;病程:2~9年,平均(5.13±1.62)年。观察组男21例,女39例;年龄:63~84岁,平均(72.28±4.42)岁;病程:2~11年,平均(5.19±1.66)年。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自愿签署本试验知情同意书,并报经伦理学组织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阿仑膦酸钠(Merck Sharp & Dohme Italia SPA,国药准字 J20130085,规格:70 mg×1片)口服,70 mg/次,1次/周;碳酸钙D3咀嚼片[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70,规格:每片含碳酸钙1.25 g 维生素 D3200 IU],咀嚼后咽下,1 片 /次,1 次 /d;盐酸曲马多片[卫材(辽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146,规格:50 mg],口服,50 mg/次,2 次 /d。

观察组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补肾强督方治疗:鹿角胶 10 g,威灵仙 15 g,附子 10 g,茯苓 25 g,生甘草 10 g,青风藤 30 g,金毛狗脊 30 g,白芍 30 g,桑寄生 30 g,葛根 30 g;上述诸药以水煎制,1剂/d,取汁250 ml,分别于早晚两次服用。

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显效,患者经治疗后腰背疼痛症状完全消失,且骨密度检查证实骨密度恢复正常范围;有效,患者经治疗后所展现的临床症状基本缓解,骨密度检测取得显著改善;无效,患者经治疗后未能取得上述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血清炎性因子: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3)骨代谢参数:采用酶联免疫法对两组治疗前后的N端骨钙素(N-MID)、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PIN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4)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评分范围0~10分,得分越低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中所涉数据均于SPSS 22.0中录入,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2.2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 2。

表2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ng/L,(±s)]

表2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ng/L,(±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TNF-α IL-6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60) 276.59±35.28 168.32±27.65* 330.38±40.49 182.65±32.28*对照组(n=60) 274.23±36.19 202.18±30.87* 332.75±41.57 245.48±34.89*t值 0.361 6.328 0.316 10.238 P值 0.718 0.000 0.752 0.000

2.3 两组骨代谢参数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N-MID、PINP、β-CTX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骨代谢参数对比[μg/L,(±s)]

表3 两组骨代谢参数对比[μg/L,(±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MID PINP β-CTX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60) 23.36±4.85 14.27±4.24* 60.89±9.13 40.36±7.72* 0.92±0.18 0.38±0.09*对照组(n=60) 23.25±5.12 17.45±5.43* 60.95±9.15 49.27±8.25* 0.95±0.16 0.64±0.12*t值 0.120 3.575 0.035 6.108 0.964 13.426 P值 0.904 0.000 0.971 0.000 0.336 0.000

2.4 两组疼痛情况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疼痛情况对比[分,(±s)]

表4 两组疼痛情况对比[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n=60) 4.65±1.31 1.35±0.43 18.539 0.000对照组(n=60) 4.68±1.25 3.13±0.53 8.842 0.000 t值 0.128 20.202 P值 0.898 0.000

3 讨论

中医学理论将骨质疏松症归属为“骨萎”的范畴,且认为骨与肾脏存在密切关联[6]。患者一旦肾精亏损或严重气虚,均可能导致骨骼失养,出现萎软无力的现象;老年人群大多会存在肝肾不足,精血虚损的情况,临床多表现为腰背酸软、纳呆失少等相关症状。中医理论认为,骨萎的病理机制是多因素所致的肾虚;属本虚标实,以机体肾、肝、脾等气血不足为本虚表现,以瘀血、气郁为标实表现;其脾、胃、肾等脏腑精血明显不足[7-8]。因此,中医学对此病症进行治疗时应以“补肾强督、滋补肝肾”为主要原则。

本研究补肾强督方中金毛狗脊作为君药,其功效作用在于坚脊骨、补肝肾、改善关节功能、消除痛麻感等;附子为臣药,此药物是通行十二经纯阳的关键用药;桑寄生的功效作用在于强筋骨、补肝肾及祛风除湿,与附子均为臣药;白芍、威灵仙、葛根、茯苓、青风藤等药物功效在于除湿、除痹、通经络及升举阳气等,以上述诸药为佐药;鹿角胶为引经药,可起到补督脉血气的治疗作用,加用生甘草可对诸药进行调和。上述药物联用可起到温补肾阳、益肾温经、强壮督脉、祛湿除痹的治疗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提示补肾强督方用于治疗肾虚督寒型骨痿伴骨痛,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此与王瑞瑞等[9]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较对照组的75.00%更高结论具有高度一致性。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N-MID、PINP、β-CTX水平均较对照组均更低(P<0.05)。充分证明了补肾强督方可有效改善肾虚督寒型骨痿伴骨痛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及骨代谢,提升预后恢复效果,其原因可能与补肾强督方中含有大量的补肝肾、强筋骨和祛风除湿药物有关,可促骨骼修复,强健骨骼,降低骨代谢水平,控制疾病的发展。此与王新梅等[10],陆辉等[11]研究中的结论具有高度一致性。同时,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苏建光等[12]研究具有一致性。补肾强督方在补肾强督的基础上,辅以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生腾化湿及养肝荣筋等药进行治疗,现代药理学证实,该方药可促进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抵抗骨吸收,提高骨痿患者骨密度[13]。

综上所述,临床予以肾虚督寒型骨痿伴骨痛患者采取补肾强督方治疗,可有效缓解其症状体征,提升临床疗效,同时对血清炎性因子及骨代谢具有积极改善作用,预后理想,值得临床借鉴并广泛使用。

猜你喜欢
骨痛肾虚骨密度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骨痛贴膏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我国寒地中小学教师体质及骨密度调查研究
补肾8大误区 让你越补越虚
自测是否肾虚你中招了吗?
补肾八大误区
自测肾虚10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