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东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水泉学校 甘肃 陇南 742509)
数学是一门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而问题是开展思维活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开展学习的起点和全面发展的动力。根据当前新课标的要求,强调启发式教学原则,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并在探究中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至关重要。数学教师应当转变传统课堂模式,采取有效策略将问题意识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能力,基于所学内容积极主动的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师生沟通、独立探究等多种形式,获取问题答案,有助于构建完善的初中数学知识体系,提升整体学习效果和效率。
在初中数学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视为师生共同研讨数学问题的过程。不过受到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对教材和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当前呈现出被动学习的状态,难以自主发现问题并研究和解决问题,影响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果。甚至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严重的厌烦心理,导致教育教学的实效降低,无法实现教育可持续的发展目标。由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激发思维和逻辑能力,进而积极、独立的处理数学难题。同时由于初中数学的内容相对复杂,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1]。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强化其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求异思维等得到进一步拓展,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另外一方面,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及生理发展特点,其已经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能够针对周边的事物产生联想,进而形成自我认知。为有效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好的掌握初中数学知识。则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数学学习内容,并引申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实践能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缺失问题意识的主要因素,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教师因素。部分教师在教授初中数学时,往往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以教师为主体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大多是在操纵下被动的接受知识内容。同时对于问题的设置也通常是为诱导学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设置的,具有僵化性的显著特点。在该模式下学生的思维活动大多被限制在教师预设框架内,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思考能力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还会影响学生的主观参与性,对数学学习难以产生兴趣,降低问题意识的产生,压抑问题的提出。
其次,课程因素。在当前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写更加丰富,而且相比于以往的版本,更侧重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设置,对于数学概念则有所弱化。在此情况下,仍有待进一步注重学生的感情和思维过程,提升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同时数学科学强调探究式教学,但受限于教材以及教师主观意识,大多是以教材为基础、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导致学生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缺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塑造良好的问题意识。
最后,学生因素。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采用题海战术,坚持“熟能生巧”的传统思想,通过学习解题来探寻标准答案。这种模式极大的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经常出现在课堂和课后学习中不想提问、不敢提问和提不出问题等现象。其是因为学生对问题意识的重视程度不高,普遍认为教师是提问和标准回答的主体。同时部分学生因恐惧、紧张和自卑等心理,不敢提出问题。也有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平时缺乏正确的学习习惯,不肯积极开展思考,从而导致在学习中缺乏观察能力和深入探究能力,出现提不出问题的现状。
3.1 提出问题以创设悬念。数学学科的学习注重预习活动的开展,其是初步体验知识的过程。同时有利于梳理整体课堂学习内容,通过对知识的整理,有助于将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形成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体系。根据数学学习的探究特性,教师应当意识到“问题”对于学生对教材知识学习研究的重要性,通过设置相应的课前问题以此引导学生强化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探究能力,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在当前的初中教育新形势下,学生普遍存在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而基于数学问题的提出,创设趣味性的悬念,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在预习阶段,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则要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为后续学习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奠定良好基础[2]。
比如在学习“几何”中的“解直角三角形”一课时,教师可在课堂上先设置悬念,即是提出“怎么样在不过河的情况下,测量出河的宽度?”、“不上山测量山的高度?”等,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为问题意识的形成提供前提条件。促使初中教师要在完成上一课的学习后,合理设计预习课程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以此推动学生问题意识的建立。另外,在新课程学习之前,教师也可通过设置问题进行课堂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题能力。比如在学习“轴对称”相关知识之前,教师可让学生观察一组图形,按照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对图形进行自由分组,提出“共有几种分组方法”的问题。再由学生自行陈述,说明分组方式和依据,促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抽对称图形的概念,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2 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则是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明确自身行为的具体目的,通过设置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则能够提高学习行为的效率[3]。并且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知识特性等,顺利指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以此为基础开展探究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做好教学辅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立足于学生学习角度,综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依据教材内容深入挖掘数学知识中所包含的问题,明确学习目的,有利于提高学习探索效果,加强教学有效性。
比如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在学习“长方形和长方体”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将长方体纸盒截去一个角,提出剩余几个角的问题,多数学生人为还剩7个,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动手试验,发现对长方形截去一个角后,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如出现三角形、四边形和五边形等。教师再引导学生探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启发学生的思考思维,充分调动问题意识的产生,逐渐形成思维习惯和行为活动,有效提升问题意识的作用,更高效的开展学习过程。
3.3 强化学生的合作交流讨论。因为数学教学内容的逻辑性较强,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联系。为强化学生的系统化学习、顺利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则要根据数学学习的探究特性开展合作交流讨论,在小组合作中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如在活动中过度追求学生的独立学习,则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而且存在一定的思维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的全面了解,在遇到实际数学问题时出现较大的困难。因此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还要强化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讨论,在分组活动中共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集思广益、拓展思维空间[4]。同时基于小组合作交流和讨论,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集体分享和论证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习应用能力。
比如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中,教师要转变传统说教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自主学习,针对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深入探究,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在学习知识时,教师先要提出问题,如“找出全等三角形的特点”,由小组讨论并归纳总结答案,并以竞赛的形式组织活动,促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明确全等三角形的特征,加深认知印象。比如学生组内排出一名代表,阐述讨论结果,得到全等三角形的特点为三条边长度相同、三个角的角度相同等,实现对学生的高效课堂指导,在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中获取知识,深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再比如教师可在小组合作学习基础上,设计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案。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知识时,为保证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概念,可先要求学生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纸上画出一个周长为20的长方形。当完成图形绘制后,引导学生组内进行交流,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及关系。计算长方形的长和宽分为多少,并探究当满足什么条件时,才可画出周长恰好为20的长方形,同时可利用什么公式进行表达?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将会发现周长为20的长方形不唯一,但相同的特点则是长和宽的和不变,均是10。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列出公式x+y=10,促使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本质。在教学时教师为学生思考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总结归纳知识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以及发现问题的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3.4 巧妙设问和追问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则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巧妙设置设问和追问,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因此在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多重层次和梯度,针对重点和难点学习问题设置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的顺序,实现层层推进、循序渐进[5]。通过在教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明确的认识。教师通过巧妙的设问以及追问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层次,逐步深入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结合该转化过程,向学生追问,当将常数项-2变为-3、-4呢?
然后向学生继续提出追问,将常数项-2变为-5,如何求解?
随后教师向学生提出是否能够寻求一个公式,用于计算一元二次方程。通过教师在教学中的合理设问和追问能够利用公式法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扮演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一问一思、一问一答中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促使学生能够掌握关键知识,充分发挥课堂追问的效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思考能力,搭建信息输出和反馈的桥梁。并在沟通中产生思想认识与情感共鸣,培养学生利用批判性的思维以及问题意识,进一步提高问题探索和解答能力,有效深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3.5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问题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注重结合生活实际,促使学生能够提高对数学本质的认知,激发学习兴趣,更好的在现实中运用所学内容。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当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实现自觉、主动的开展数学探究[6]。因此教师可合理创设生活实际问题情境,将学生代入到现实场景,利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对数学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新时代数学核心素养。
比如教师实现给定相应的条件,如在A和B两家商场内有同样的商品,销售价格相同,在中秋节这一天,两家商场推出不同的促销优惠方案。其中A商场方案为累计购物达到100元以上,对超出的部分打九折。B商场方案为购物超过50元,超出的部分打九五折。假设你去购物要想花费最少的钱,该如何选择两家商场?首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了解题意,对超出部分的打折活动优惠,打九折则是支付原价的90%、九五折则是支付原价的95%。帮助学生明确问题探究的主旨,再让其独立进行思考,自由发表观点。通过对学生思考成果的整理,可得到五种不同的结论,包括当消费少于50元时,两家商场消费金额相同;当消费超过50但小于100元时,在B商场花费最少;当消费金额在100-150元之间时,B商场花费更少;当消费为150元时,两家商场花费金额相同;当消费超过150元时,选择A商场更为优惠。这一过程即是教师联系现实,启发学生在实践中总结数学知识,将数学思想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利用不等式找寻数量关系,体会不等式模型建立的过程,提高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4.1 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确保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需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保证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应当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注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加强交流互动,保证课堂氛围和谐。同时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异议,当学生出现不同见解时,鼓励学生表达自身的看法,并共同分析论证,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存在的个体化差异,遵循一视同仁的原则,兼顾学习成绩好和成绩较差的学生,不得对学生施加压力,保证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学习的热情处于高涨状态。从而有助于吸引学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激发问题意识。
4.2 问题难度设置有合理的梯度。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需有效控制问题的难度,保证设计的问题难易适中,合理搭配简单与复杂问题,保证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均能找到学习兴趣点。所以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多层次、有梯度的问题,将难点问题分解为循序渐进的系列问题,从易到难层层推进,逐渐引导学生加强数学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思维,并提高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4.3 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在当前新课标的要求下,应当将学生被动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围绕问题意识的培养目标,为学生留足思考空间,组织学生自行开展问题探讨,进而主动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所以教师需要合理规划课堂教学方案,适当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讨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独立开展思考,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比如学习“图形和几何”知识时,其重点在于拓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塑造空间想象力。基于此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动手操作实践,培养其观察和想象能力,为学生提供现实、有意义、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掌握几何图形知识和相关技能。通过动手验证所学知识内容,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学习记忆。
同时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交流,将对问题的思考从单一转为多变。即是引导学生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基于独立思考和集体探讨,有效总结数学知识要点,能够更高效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针对初中数学教学需要改善传统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此加强教学有效性。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新课标以及塑造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并结合学生具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课堂中渗透问题意识。通过提出问题以创设悬念、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强化学生的合作交流讨论、巧妙设问和追问强化问题意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问题意识等,增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拓展数学思维和创新思维。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问题难度设置有合理的梯度、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等,充分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