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 静
[贵阳市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31中) 贵州 贵阳 551400]
自2014年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被引入教育领域以来,学者普遍认为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对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能延伸课堂教学的物理空间[1]。
在线教学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和时空限制,提升了教师的整体信息化水平,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充分展示其实用与便捷的优势,但单纯的线上教学无法取代线下教学所特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交流等特征,其衍生出来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和关注。
1.1 “一刀切”式的在线直播教学要求影响教学效果。学校硬性要求“一刀切”式的在线直播教学,指定的在线授课平台,固定的上课时段、时长、作业等规定,缚住了教师手脚,缺乏了创造性和精心设计的课堂,自然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虽解了燃眉之急,但缺乏对教学要求、教学条件、师生诉求的深入调研,结果显而易见。在线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是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动性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然,“一刀切”的直播式在线课堂并不可取,无论是录播还是在线指导等何种形式,应当取决于课程性质、教学意愿及教学效果。
1.2 在线教学的师生互动受限,缺乏情感交流,影响学习效果。在线直播时空异步,捕捉不到学生在线学习的状态和变化,不能及时调整和干预,隔着屏幕的师生、生生互动频次明显降低,一节课下来,往往是教师“自嗨”疲于奔命,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在线教学不能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应该把提高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长期关注的焦点。
1.3 在线教学的课程资源及技术保障有欠缺,影响教学质量。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线上教学运行情况来看,由于初次尝试转变教学方式,缺乏对资源整合、平台建设和技术保障的应急预案。课程的在线建设和资源整合不足,直接影响教师对在线教学认识和能力储备的不足,大多数教师采用“课件+讲解”这种单一的形式,不过是把线下的教学半搬到线上而已。此外,在线教学的质量除开每个课程的教学设计、课堂的教学组织和教师的教学应变外,更需要网络支撑,由于线上教学都是在各自的家中进行,同一时段网络成分散状态,势必也存在流量的竞争,在线教学平台的稳定性差,导致师生时长掉线,教学成效事倍功半。可见,线上教学用于突发状况的应急尚可,要真正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改革,还需要不断努力和尝试。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在“教学要求”第五条“提高信息素养,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中提出,“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努力实现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要创设更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实效;利用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学习空间,改善师生的互动方式,创设线上线下语文教学新模式,为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服务。”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新课标提出以上建议,是当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给人类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也是当下教与学观念的转变。
Blended Learning(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是指在线学习和面授相结合的学习方式[3]。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将其翻译为“融合式学习”,即教师对所有教学要素进行优化选择和组合。中职语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就是教师在筛选与组织合适的信息化资源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学生学习特点,将常规的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融合起来,创设生动、逼真的真实情境,优化学生语文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各类课程从“云端”走向线下,如何规避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优化整合两者相结合的融合教学模式,“如果我们实现了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就相当于实现了学校教育系统最主要的‘结构性变革’”。[4]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推动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也是中职语文教师创新改革教育教学的必然选择。
笔者所在的学校近年来建立了基于钉钉、希沃、智慧校园网等网络平台为主的智慧化校园,为教师实施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提供了保证。
4.1 实施路径。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要求教师创设的真实的学习情境,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思考和实践能力,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回应,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笔者按照课堂教学实施步骤将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组织设置为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力求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具体见下图。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实施路径
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式教学过程中,课前:教师应基于专业培养目标与语文核心素养要求进行课程重构,结合学生学情拟定教学方案,包括教学设计、整合资源、发布任务等。学生方面接收任务后,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疑难问题可通过钉钉群师生、生生进行互动交流,完成课前测试。学生完成测试后,教师通过后台及时收集、整理、切割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对于已掌握的知识课堂上不再重复,需要加强的或者薄弱的部分课堂上重点突破。课中:线下教学中,反馈课前学习情况,及时作出评价和激励,为之后的环节作铺垫。线下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主,教师精心设置学习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团队协作、组间互动等方式逐步完成教学任务,值得注意的是,线下教学中会根据教学需要,借助希沃白板5相关功能开展线上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课后:进行师生双向评价,及时反思,以便下一次课优化方案。同时,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设置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作业,进一步巩固、拓展学习效果。
4.2 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线上线下相融合教学,因为有了信息技术、资源和策略加持,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不再受空间及时间的限制,拓宽了学习环境。在学习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方面,通过任务驱动、诵读、体验式教学、情感陶冶等方式,适时引导、点拨、激励学生学习。学生则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完成各类学习。这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5]
4.3 筛选整合开发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鉴于线上教学因资源后劲不足等问题导致的教学形式单一,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中,无论是课程重构还是教学方案、教学活动的设计,有赖于丰富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因此,教师要综合考虑教学需要,筛选整合、开发合适的资源。一般来说,校内资源有教材、教案、课件及教师个人开发的微课和案例等。相较而言,校外资源非常丰富,教学所需的视频、音频、ppt等可从互联网搜集,而核心的专业素材在职教云平台、龙源、维普、万方、知网等搜集会更精准。
教学平台的选择需因地制宜,而且要具有稳定性、引导性、实用性等特点。笔者所在学校每一个班级安装了希沃白板5,每个班建立了钉钉群,师生分别在两个教学平台注册账号,一体机、电脑端、手机端随时登陆可课上传、查阅资源、在线完成学习和测试,为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提供了技术保障。教师备课有了技术支持,课前将学案、微课视频、音频等资源上传至希沃云端资源库,学生在线完成学习和测试;课中,希沃白板5的选词填空、知识配对、分组竞争等活动可以让语文课趣味十足,汉字、拼音、古诗词等让学生学习效率更高,放大镜、板中板、计时等辅助工具让互动教学更便捷。课后,借助钉钉、希沃都可完成在线测试,并自动生成数据,供教师参考分析。总之,无论是资源整合还是平台的选择,都要结合教师自身信息技术能力及学校平台创建的实际进行,如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4.4 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对接国家教学标准、人培目标、课程标准以及“1+X”职业能力评价标准,进行多元评价;基于钉钉、问卷星、希沃白板5等线上教学平台实现教与学数据采集,强化过程评价,注重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课前通过问卷星、钉钉在线测试对学情进行诊断,有助于小组分配和分层教学。课中借助班级优化大师在线点名、随机选择、加分奖励、小组积分等功能实现过程性评价。课后,将线下拓展与线上测试相结合,考查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与专业结合的创新能力。以学习专题为单位,开展前测、中测和后测,实现增值、综合评价。
4.5 关注学生心理状态。教育部明令禁止,中小学学生的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中职学生因离家远寄宿在学校,手机基本能带进校园,也为线上教学提供了可能,但课堂上均采取集中保管的方式,限制学生使用手机。线上教学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视野,却不能忽视基于网络、手机等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在与线下教学融合时要注意学生使用手机的时段及频次,中职学生自制力差,容易沉迷游戏、刷抖音小视频等与学习无关的事项,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规范的用眼习惯。二是无论科任老师还是班主任,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对有心理焦虑或其他征兆的学生及时干预,防患于未然。三是建立科任老师-班主任-学校心理咨询室联动机制,定期与不定期展开心理健康筛查,为师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笔者以21级室内设计专业研究对象,以《离太阳最近的树》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为例,基于专业培养目标、单元学习要求和课题特点进行设计与实践。
5.1 课前(线上线下融合)。
5.1.1 目标与完成情况。任务驱动,全体学生通过云端资源库接收导学案和视频资料,开展自主学习,通过钉钉完成课文生字词读音、解释及修辞手法的运用测试。全班47名同学分成7个小组合作完成两个任务:
任务一:(初识红柳)
(1)以组为单位,快速阅读课文,筛选出描写红柳生存环境及形象的句子。
(2)借助修辞、关键词分析并概括红柳的形象特点。
(3)整合红柳生存环境、红柳形象,为其配上图画及文字,在课堂上利用希沃投平来展示讲解。
任务二:(环保卫士)
(1)7个小组课前抽取任务,分别有海洋环境、陆地环境和天空环境。
(2)以组为单位,利用网络资源,找到某一种环境当前的现象(如天空环境)、发生的原因、采取什么措施,开展什么活动等方面进行搜集和整理,配上1-3张图片,课堂上借助希沃展示台进行分享交流。
在个人学习任务中90%的学生对课文字词及词语解释掌握较好,修辞方法的运用方面有40%的学生对课文中个别句子的修辞有疑问。小组任务有一半的小组完成非常出色,有的小组自行查询资料、搜集图片,做了ppt;有的小组结合红柳的特点,自行画图附上文字;还有的是搜集图片打算用展示台边讲边展示图片,各组中有1组学生完成不理想,是因为组长请假,未及时补上空缺。
5.1.2 课中目标及实施情况(线下)。课中知识目标是巩固生字词读音及解释,把握文中修辞句的应用及表达效果学;能力目标是学会跳读及快速阅读方法,通过找关键词、中心句、修辞句来分析红柳形象并概括表达的方法。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感悟文中蕴含着的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感情以及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增强环保意识。三个目标对应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参与的语文核心素养。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设计初步入情、画面生情、师生共情和行动悟情四个教学环节。
导学环节:分析反馈课前测试和小组任务完成情况,提出学习要求。
初步入情:借助动图并以“为什么说红柳是离太阳最近的树”?设疑,学生小组为单位快速阅读找出描写红柳形象的句子说说它们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希沃出示表格,罗列出红柳生存环境、红柳的外在(枝、叶、花)、红柳的内在(根系及品质),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之后,通过随机抽取和在线点名的方式,上台填写正确答案,从而整合出红柳的整体形象,一首赞歌。这一环节,学生参与度很高,基本能找到关键词句,通过词语解释、修辞手法分析红柳的生存环境和形象,修辞手法的运用得到巩固提升。
画面生情:上一个环节整理出了红柳的整体形象,此环节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前完成任务一:根据抽到的任务,配上图画、ppt分别展示分享红柳的外在、内在及生存环境,巩固对红柳整体形象的认知。这一个环节因时间关系,根据课文任务,随机抽取了3组学生,每组派2-3个代表接龙式展示,通过学生的展示与交流,带动全体学生加深了对红柳的整体认知:这种植物顽强的生命力,不仅有美丽的外在和坚实的强大的根系,而且它常年防风固沙,为人类无私奉献。学生个人及作者对它的赞许无以复加。此环节与室内设计素描、色彩构成、信息技术基础等课程有机融合,学生既锻炼了专业能力,又展示了语言理解和审美能力,课前学生将画的图和制作的ppt与教师进行了交流,并及时给到建议,学生学以致用。
师生共情:当学生沉浸在对红柳的赞美之声时,教师出示:红柳的遭遇如何,人们是如何对待“离太阳最近的树”的?引用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是一首悲歌。悲在哪?为何可悲?学生再次快速阅读课文,这一次以同桌为单位,快速阅读后,借助希沃5白板课件模块中小组竞赛游戏,随机抽取3-4组学生就红柳的悲歌(砍伐红柳):原因、队伍、工具、工作量、劳动力等关键词进行抢答。互动结束之后,出示表格归纳小结:红柳的遭遇太悲惨,人们的行为和认知太盲目愚蠢,自食恶果的代价太惨痛,引人深思,播放视频“大自然的报复”加深学生对于保护自然的迫切性。
行动悟情: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和课后练习思考与交流,你如何看待“司务长算的那笔账?”“文中那一句、段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为什么?”几次追问后,学生对作者想要传递的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此时借渗透习总书记“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生态理念便水到渠成。至此,再请学生上台借助希沃展示台交流分享课前任务二:结合搜到的图片及资料,展示“海洋、天空、陆地”等环境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的任务目标一气呵成。
5.1.3 课后(线上、线下)。课后采用双向测评,发送测试链接和学习评价链接,学生对课前课中的知识点巩固测试,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有助于教师反思优化教学方案。另外,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请学生以“节能、减排”为题,设计一幅A4纸大小的公益宣传画,并写上宣传标语上传至云端。
经过学习实践,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还能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有机融合,能实现学科与专业融合效益最大化,这也中职语文教师深化“三教”改革的最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