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艳 聂臣聪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子宫癌,且有资料显示,在北京、上海等地乳腺癌发病率已经超过子宫癌跃升第一位[1,2]。目前,临床最为有效且常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可以很大程度提升疾病治愈率及患者生存率,但乳腺癌整体复发率较高,所以术后出院的护理恢复也是十分重要的[3,4]。随着科技与通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通信已经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有效及时的帮助居民实现网络沟通。将互联网通信应用于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中,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掌握患者信息,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对其负性情绪进行缓解,降低其就医次数,从而促进疾病恢复[5-7]。本研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恢复中,观察其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我院手术并于甲状腺乳腺外科住院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和实施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的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1.54±5.89)岁;疾病类型:非浸润性癌21 例,早期浸润性癌 11例,浸润性特殊癌13例,浸润性非特殊癌5例。干预组: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2.01±5.75)岁;疾病类型:非浸润性癌20例,早期浸润性癌 12例,浸润性特殊癌12例,浸润性非特殊癌6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知情并自愿参与研究,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18岁;②符合乳腺癌手术指征,无相关禁忌证;③无沟通障碍,可以配合研究进行;④可以流畅使用网络沟通;⑤受教育年限6年及以上。
1.2.2 排除标准:①伴随其他系统功能障碍;②临床资料不完整;③哺乳或妊娠期女性。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随访护理:主要包括:①患者出院前对为其本人及家属进行出院宣教,对其进行院外用药指导,告知其护理注意事项以及饮食、运动方法。②患者出院后,每个月进行1次电话随访。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其治疗心态,及时帮助其排解负性情绪,树立治疗信心。
1.3.2 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具体干预措施:①成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小组。由6名拥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乳腺科责任护士,1名护士长,1名科室主治医生组成干预小组。其中5名护士每人负责20名患者,最后1名护士负责网络运营。护士长任组长负责整个团队护理质量的追踪与把控。主治医生负责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对干预措施进行调整。护士长需组织全体组员查阅整理乳腺癌术后延续护理以及互联网护理相关文献,将其中有用信息整理下来,并与本科室患者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讨论。②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微信公众号以及患者微信沟通群,每天按时更新公众号,发布健康科普知识,包括乳腺癌疾病知识、用药指导、情绪管理、运动计划等。将患者全部加入微信群内,保持患者沟通群的活跃性,鼓励大家积极发言,从中发现问题并针对主要问题进行解答,并针对患者抑郁焦虑等情绪进行疏导,帮助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鼓励患者在群内分享自身治疗经验,减轻其疾病孤独感。护理人员需每日最少保持2 h在线时间,尽量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并合理调整护理方案,帮助患者对医护人员建立信任感,拉近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距离。③制定患者个人随访记录表,记录患者回家之后线上反馈的疾病及心理情况,在患者复诊时可以帮助医生更好的了解患者居家恢复时期身体情况,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④每周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随访,询问患者恢复情况,解答患者河段时间内所遇到的困惑,并及时提醒其进行复诊。每月进行一次上门随访,有专业护理人员上门面对面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指导患者进行正确康复护理。
1.4 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8]分别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以及干预后6个月生活质量,该量表共包括躯体、心理、社会、信仰4个维度,总分300分,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2)治疗依从性: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比2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问卷共包括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3)对比干预6个月后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生活自理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9]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以及干预后6个月生活自理能力,该量表共包括10项条目,评分均为1~4分,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好。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FACT-B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FACT-B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FACT-B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FACT-B评分比较 n=50,分,
2.2 2组患者ADL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较干预前上升(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ADL评分比较 n=50,分,
2.3 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干预组患者6个月后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n=50,例
2.4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1/50)低于对照组的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3,P=0.014)。
乳腺癌是指发生于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如癌细胞脱落扩散至身体其余各处,可危及患者生命,其发病早期无显著症状,患者多会因较难发觉不易引起重视,而贻误最佳治疗时机。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居民对疾病的重视预防,乳腺癌病死率日益降低[10,11]。临床常见乳腺癌体征有乳腺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乳头、乳晕异常以及腋窝淋巴结肿等[12,13]。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日益增加,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手术为临床治疗乳腺癌最为常见的方式,但患者术后恢复期较长,在病情稳定之后多需出院回家自行调养,且乳腺癌手术会对患者身体外形造成一定的损害,影响患者出院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所以需要对出院之后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14]。
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恢复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研究显示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提升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15-17]。本研究结果与其相似,说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相较于常规随访护理可以更加及时,方便,全方位的在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护理指导,同时也可以及时监督患者按要求进行疾病管理,并针对其错误习惯进行纠正,提升其治疗依从性。以微信为主及时与患者取得联系,确保患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所均可以及时向护理人员寻求帮助,更大程度的体现了互联网延续性护理的灵活性,及时有效的护理指导也有效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
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恢复后,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应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可以帮助乳腺癌术后患者更好的进行自我管理,有利于患者疾病的预后和控制。也侧面说明了借助微信平台开展延续护理服务,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同时可更好地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开展教育以及护理指导,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质量,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微信可以让患者及时地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在身体出现异常的时候及时进行咨询,避免因不了解而不重视并发症初期表现,极大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提升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治疗依从性,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