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晓娟 兰州黄河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建设工程本身就具有强度大、作业环境复杂等诸多特点,这些特点也使得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安全风险。为了有效提升整个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性,还需要科学开展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并不断提升风险管理的水平,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受建设工程本身特点及诸多外在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此类工程在开展中会面临一定风险。虽然建设工程中的风险难以彻底避免,但却能够利用科学有效的措施来进行规避。在建设工程施工中开展科学的风险管理工作非常重要[1]。所谓风险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对风险进行科学把控,从业人员需要把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点相联系,并利用科学的方法来把各类风险降至最低,甚至消灭。
在构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将内部督察、定期专项检查、日常监督检查、实体检测相结合,通过多种渠道的管理方式,有效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情况如图1 所示。内部督察小组的主要作用是对施工的情况进行定期抽查,其中包含日常监督检测、施工安全管理等,并需要及时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与通报。定期专项检查需要在固定的时间中选择性抽查一些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程,例如起重设备以及高支模等,同时还需要将抽查结果向日常监督小组进行反馈。日常监督检查小组的主要作用则是对施工中的各类风险进行及时的辨别,并需要在日常积极开展各项巡查以及监督等工作,做好安全监督的交底。实体检测的主要作用是对安全网以及安全帽等各类防护设备进行抽样检验工作,同时还需要对施工中各类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并需要把检测的结果向日常监督小组进行及时的反馈。
2.1.1 法律不健全
现阶段,一些建设工程在开展的过程中会选择委托相关的安全监督机构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一些安全监督机构虽然明确表示会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并且也十分重视安全工作的开展,但是经费难以得到保障,人员与设备缺少磨合,导致实际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安全风险[2]。针对此类情况,相关部门还需要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明确安全监督机构的责任,确保安全监督机构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做好安全监管工作,有效降低各类施工中的安全风险。
2.1.2 过于追求经济效益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会对同一个项目进行多次划分,再把划分后的项目承包给不同的单位,从中获取更高的管理费用。虽然企业收取了一定的管理费用,但却没有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责任,导致整个施工项目面临诸多安全风险。除此之外,一些企业本身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施工标准,但是为了获取更多利益,不惜冒着违法的风险而选择开工,导致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面临重重阻碍。
从我国现状来看,各种小型建筑企业众多,而这些企业本身的制度并不统一,如果在建设工程中把项目进行过度划分,反而会使安全以及培训等方面的支出增加,无论对施工安全还是企业发展,都相当不利。
2.1.3 安全意识薄弱
不同企业对安全管理的工作态度不同,一些企业本身并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施工现场中也没有科学设置各类安全标志,施工人员本身的安全意识也比较薄弱,开展施工的过程中会把各类施工材料随意摆放,都会对施工安全造成严重隐患。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灭火器是一项重要的安全防护设备,但很多施工现场的灭火器形同虚设,当火灾突发时难以发挥出实际作用。一些企业为了减少成本,并没有定期对各类施工设备进行维修与养护,导致此类设备受损,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时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2.1.4 管理不当
管理不当主要体现在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方面。总结近些年建筑施工伤亡情况发现,事故中存在着较为低级的失误,许多伤亡事故实际上能够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而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定期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正确的引导,导致悲剧的发生。因此,施工单位应注意科学开展安全管理,帮助施工人员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2.1 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能有效为施工单位规避各类安全事故,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安全隐患。在开展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对于各类施工设备以及安全装置的检查,避免由于设备因素所引发的安全风险[3]。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需要对后续施工中可能会面临到的各类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2.2 实施风险回避
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科学开展风险管理工作,能有效降低各类风险的发生概率。在开展风险管理过程中,如果发现较大的施工风险,则需要及时对施工内容进行调整或暂停,并采取相应的规避与防范措施,尽量排除各类可预见的风险,提高施工安全性。
3.3.1 工程概述
以某城市医疗门诊住院部为例,该住院部大楼的结构为剪力墙结构,其地下总面积约6 116.0 m2,地上面积约51 240.0 m2,总层高约为84.2 m。在27.5 m 层以下的外墙结构多为石材幕墙,其设备管道夹层下的墙面材质为玻璃幕墙。
建设工程施工过程安全监理工作的意义不容忽视。通过这一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减少施工过程中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4]。对于施工单位而言,还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安全监理风险管理保障体系,并要依据工程实际情况确认安全监理工作的工作目标。一般来说,安全监理风险管理保障体系所涉及到的内容以及环节较多,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需要对相应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理工作的有效性。具体而言,可以把企业的领导层定为监理部门的最高领导层,并对整个建设工程负主要责任。也要明确员工责任划分,进一步提升监理工作的安全监督管理效果。安全监理风险管理保障体系如图2 所示。
图2 安全监理风险管理保障体系示意图
风险转移简单来说是指为了避免承担风险以及相应的损失而有意识地把风险损失转变为财务后果,并利用合同与协议的方式,把项目转移到第三方。风险转移主要可以分为非保险风险转移以及保险风险转移。前者一般是利用合同的方式把风险转移到分包商等非保险第三方,后者主要利用分包及转让技术等手段,将自身的风险部分或者全部转移至第三方,减小自身的风险压力。
3.3.2 风险识别
依据上述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单位中的安全小组开展了施工图纸会审工作,并依据现场勘查等手段,来对当前施工过程中风险因素较大的位置进行了确认,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及时建立起了风险识别档案。
(1)对坍塌的风险进行识别。主楼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深度最大值大约在9.64 m,因此还需要对现有的基坑支护进行进一步加强,避免坍塌等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其地上的3 ~5 层的横截面积为400 mm×1 100 mm,负2 层的大量截面为400 mm×1 200 mm,因此较容易发生坍塌。除此之外,在这一工程中,主体的高度如果大于50 m,则脚手架在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2)对起重伤害以及机械伤害的风险进行了识别。对于其中伤害的风险识别主要是在施工现场中配置了塔吊装置,而基础结构等因素可能会对这一塔吊装置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除此之外施工现场中的电梯等设备也可能会影响到架体结构的稳定性。对于机械伤害的识别,主要是源于这一工程建筑的主体建筑高度较高,而混凝土等在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其泵机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搅拌过程中,安全防护等装置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
(3)针对高空坠落的风险进行了识别。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电梯及塔吊平台等均可能引发高空坠落事故。电梯井口等位置如果缺少安全标语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也可能导致施工人员高空坠落的情况发生。在一些脚手架的架体部位及外墙间隙等,均有可能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3.3.3 风险监控
针对当前工程中所识别出的各类风险点,需要及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风险监控措施。
(1)针对坍塌风险的监控措施。在施工现场中,可依据主楼的基坑选择合适的支护桩,并组织专业人员来对支护桩的具体方案进行讨论,确保施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需要把大量工程项目作为整个坍塌风险监控中的重点内容,集中线荷载在15 kN/m 以上的模板支撑结构体系还需要有效选择钢制类型的材料,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性与牢固性。
(2)针对起重伤害与机械伤害的监控措施。针对其中伤害风险,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业人员来进行塔吊的安装工作,且施工单位需要对塔吊的合格证以及说明书等进行仔细核对与检查,确保塔吊的承载能力[5]。同时在顶升阶段还需要落实告知制度,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安装人员要严格依照施工方案以及相应的说明书来进行安装与布置作业。针对机械伤害风险,需要施工单位依据安全技术与生产管理的规范建立起安全操作制度,并保证上岗人员经过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能够全面掌握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方式与维护方法。施工单位也需要在日常安排专门的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各项设备的安全性。
(3)针对高空坠落风险的监控措施。施工单位需要在脚手架的架体外侧配置相应的安全网以及防护栏杆等,同时还需要针对施工层以下区域按照10 m 间隔距离设置相应的安全平网,脚手架的架体内立杆和建筑物之间的最大距离应尽量控制在50 cm 之内。通道口等区域需要配置相应的防护栏杆,并且要按照10 m 的间隔配置安全平网以及脚手板。
在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风险管理十分重要,通过这一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积极落实风险管理的各项原则与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于整个施工过程的统筹管理,并在这一过程中认真分析各类现存问题,及时找出阶段性工作中的不足,并做出针对性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