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2-03-22 09:17白奕斌朱海清冯书珍黄永华伍志德唐剑锋梁佳雄袁东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溶栓缺血性神经功能

白奕斌 朱海清 冯书珍 黄永华 伍志德 唐剑锋 梁佳雄 袁东

随着我国居民社会生活结构的不断改变,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及时良好的治疗成为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1]。以往医生多使用常规的静脉溶栓治疗方式,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未能够严格掌握溶栓治疗时间窗,加之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较大,因而无法获得根本性的治疗效果[2-3]。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目前临床多在静脉溶栓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神经介入治疗方式,此种方法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能够同时进行靶向定位及靶向给药[4],从而能够对患者的病变神经组织进行有效修复,并使周围血管物理性刺激得到有效解除,最终使患者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 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影像学诊断均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6];发病时间均未超过6 h。排除标准:治疗依从性较差;无法正常交流沟通。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3.5±2.9)岁;试验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3.9±3.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展开。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静脉溶栓治疗。使用注射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广州铭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50001,规格:1.0×107IU/16 mg],最大使用剂量为 90 mg,10%予以缓慢静脉推注,时间约为10 min;90%予以输液泵静脉滴注,时间约为1 h;治疗后对患者实施24 h的观察,后经核磁共振检查,若未发生脑出血情况,则可使用阿司匹林药物治疗(生产厂家:意大利 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l.,国药准字J20171021),口服,0.5 g/次,1 次 /d,连续服用 10 d调整剂量,连续治疗3个月。

试验组采取神经介入联合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方式与对照组相同;神经介入方式:在明确动脉狭窄位置与缺血区侧支循环情况后对患者进行局麻,将20万U尿激酶(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 H44020647,规格:1万U)与 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的混合液经股动脉穿刺部位注入,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治疗后再次对其实施动脉造影,以明确堵塞血管情况,针对性调整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一氧化氮(NO)水平、内皮素-1(ET-1)水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NO采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检测,ET-1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NIHSS评分总分为0~42分,得分越高,则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颈动脉最小血流速度(Vmin)、最小血流量(Qmin)、动态阻抗(DR)、脑血管外周阻力(R)、临界压力(CP)的变化情况。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疗效评价标准根据NIHSS评分进行评价:痊愈,患者NIHSS评分降低90%以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NIHSS评分降低50%~9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NIHSS评分降低15%~49%,临床症状部分改善;无效,治疗3个月后未达上述标准[7]。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不良反应包括:血压下降、头痛、心律失常。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NO、ET-1、NSE水平及NIHSS评分比较

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的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NSE水平及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NO、ET-1、NSE水平及NIHS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NO、ET-1、NSE水平及NIHSS评分比较(±s)

组别 NO(mmol/L)ET-1(ng/L)NSE(ng/ml)NIHSS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n=40) 39.54±6.72 57.76±9.42 80.96±10.95 64.54±9.14 28.59±4.84 12.28±3.09 28.39±4.98 12.36±2.54试验组(n=40) 39.62±6.79 68.42±9.57 80.93±10.91 52.65±7.35 28.69±5.14 9.67±2.31 28.37±5.06 7.24±1.08 t值 0.165 8.409 0.012 6.412 0.090 4.279 0.018 11.732 P值 0.976 0.000 0.990 0.000 0.929 0.000 0.986 0.000

2.2 两组 Vmin、Qmin、DR、R、CP 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Vmin、Qmin、DR明显较高,R、CP明显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Vmin、Qmin、DR、R、CP比较(±s)

表2 两组Vmin、Qmin、DR、R、CP比较(±s)

?

2.3 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5/4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4/40),试验组较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较高发病率与致残率是主要特征[8-9]。在目前的治疗水平下,死亡率虽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但发病后仍会导致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后遗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及早发现、及早诊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10]。以往临床医生多使用药物溶栓治疗方式,通过对患者的临床随访观察显示,该种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症,但由于无法有效的改善受损的神经功能,因而效果不理想[11-12]。

目前医生多在药物静脉溶栓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神经介入治疗方式。该种治疗方式的主要原理在于在计算机成像技术的辅助下直接对狭窄或阻塞动脉进行靶向给药,从而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使血管再通,进而对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进行有效的改善[13-14]。神经介入治疗方式无需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并且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性,进而在较大程度上降低治疗中的风险发生率,对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15]。通过研究结果可知,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P<0.05);试验组的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NSE水平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Vmin、Qmin、DR均明显较高,R、CP均明显较低,原因在于联合治疗后能够更加精准地对血栓部位进行应对处理,并且无需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同时能够对受损的神经功能进行修复,因而能够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介入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还可以改善NIHSS评分与ET-1、NO、NSE水平。

猜你喜欢
溶栓缺血性神经功能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