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金课”建设:困境、标准、实现路径

2022-03-22 14:04黄丽华
山西青年 2022年3期
关键词:金课标准职业

黄丽华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浙江 东阳 322100

一、“金课”概念的提出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金课”的概念,强调指出本科教学的课程要合理增加难度,拓展深度,扩大选择性。[1]同年11月24日,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将“金课”建设的标准规定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2]自此,“金课”不仅在概念上,而且在标准上有了统一的界定和权威的释义。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成为新时代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最为紧迫的任务。职业本科院校作为新时代出现的一类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技术技能专业人才的使命。要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课程是最重要的载体,因此,以打造职业本科品牌“金课”为抓手,切实提高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代职业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职业本科“金课”实施困境

(一)教师对“金课”认识不到位

除少数教务工作人员、专业负责人,大多数教师或因忙于科研、忙于社会服务对国家层面的关于教育教学相关政策关注度不够,对“金课”一词只是处于听到过或大概知道的这种状态,对于什么是“金课”,“金课”的建设标准是什么,如何去建设等处于茫然无知状态。也有相当多的任课教师认为传统课堂已经达到了“教”与“学”目的没有必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对“金课”的认识不足成了各高校全面建设“金课”的第一块绊脚石[3],更是阻碍职业本科院校推行“金课”建设的一道屏障。

(二)缺乏“金课”认定标准

目前教育部发布的“金课”认定标准针对的是普通本科院校,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其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普通本科教育体系都不尽相同,普通教育注重的是学科性,而职业教育突出的职业性。所以,在“金课”认定的标准上我们不直接对普通本科“金课”认定标准照搬照抄。职业本科“金课”认定标准亟待相关部门研制出台。

(三)师资队伍不稳定

截至目前,教育部认定的本科层次的27所职业大学中,其中5所公办,但直升为职业技术大学就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1所,其他4所都是独立学院与高职合并转设为职业技术大学,剩下22所都是民办院校。铁打的学校,流水的教师,民办高校教师稳定性差、流失率高已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金课”建设关键是需要过硬的师资团队去打造,师资队伍的不稳定将会严重影响“金课”建设进程和“金课”的推广。

(四)教学效果不理想

1.授课方式单一,教学分家

大部分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引导学生探究较少,“一言堂”的教学现象比较严重,授课方式单一枯燥。以“讲”为主的课堂上,教师讲教师的,学生干学生的。教学缺乏互动,没有同频共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起劲,学生在座位上可能看视频、玩手机更起劲,教学严重分家。

2.目标不明确,教学无的放矢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很多老师在正式授课前没有吃透教学目标,只是简单的按照教学任务的教学学时安排授课内容,授课过程中重难点不突出,教学无的放矢。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也不知道这门课学了有啥用,渐渐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没有灵魂的课堂教学注定是低效的课堂。

3.对学情重视不够,不能因材施教

大部分教师没有充分分析学情,掌握职业院校学生特点,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也认为不需要了解。大部分老师更多是从自己要讲什么出发,但缺乏考虑学生需要什么,怎么讲能让学生更易接受。

三、职业本科“金课”建设标准

(一)“金课”建设的内涵

所谓“金课”即为“一流课程”,具有“师生互动、关注过程、严格要求”的基本特征,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对本科课程教学的总体评价[4]。

“金课”建设的核心在于“两性一度”,从“两性一度”的角度来看,所谓创新性是指课程内容有前瞻性并能做到持续更新,不再局限于教材或讲义内容,要兼顾基础知识与行业前沿知识。教学形式要体现先进性、多样性和互动性,学习过程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能把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出来。基于此“创新性”的标准,要求教师要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育生态,以“云+课堂”教学模式为平台,通过课内外结合、线上线下、信息化、多元评价等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充分应用精品在线开放、智慧树、学习通、职教云等新兴的教学平台以及立体化教材等教学资源,改变传统课堂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乐学爱学,全方位地培养学生,激活学生学习的动力。

高阶性指课程教学设计上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本杰明· 布鲁姆(Benjamin Bloom)将认知过程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前三个属于低阶层次的认知,后三个属于高阶层次的认知[5]。由此可见,要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就是要提高学生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传统课程强调的是学以致用,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教师常规的教学处理就是将教材知识转换为教案、讲义或PPT,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讲授,学生则通过聆听、记忆以应用课程考试中,达不到高阶层次的认知。要使学生达到高阶层次的认知,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及目标。在教学内容上要以课程标准内容为中心向前延伸和向后拓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学方法上以传统讲授法为基础,综合运用讨论、头脑风暴、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参与度,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由此可以看出,高阶性的课堂教学标准意味着教学过程不只是由教师端流向学生端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探索,将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进行融合的过程[5]。

挑战度是提出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能激发学生发挥潜能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和拓展应用,培养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基于“挑战度”的标准,教学目标是需要教师同学生一起,跳一跳才能够得着,老师要认真花时间、花精力、花情感备课讲课,学生课上课下要有较多的学习时间和思考作为保障[2]。这个挑战度不但是对教师的授课提出了挑战,对学生的学习也提出了挑战。对教师的挑战就是要求教师进行精细化的课程设计,勤于课前、精于课中、思于课后,认真做好每个教学环节。在课程中适当设置知识难点和技能挑战点,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去挑战。对学生的挑战主要体现在“金课”中设置的知识和技能难点,需要学生在课前和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挑战、钻研、突破,从而达到课程高阶的学习效果。

(二)“金课”建设类型及评价标准

针对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提出的“金课”有五种类型,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具体评价,见表1。

表1 五类“金课”的评价标准

四、职业本科“金课”建设路径

(一)提高老师们对“金课”的认识

各职业类院校教务处或教师发展中心可以通过邀请“金课”建设专家做讲座或线上学习的方式,从“金课”的概念及其“两性一度”标准的内在联系及内涵等方面普及性对全校教师进行师资培训,或将“金课”师资培训融入教师职业发展全过程,教师发展中心可定期组织“金课”建设沙龙研讨活动,以帮助全校任课教师提升认识水平、转变教育观念,明白到底什么样的课程才是“金课”。

(二)职业本科“金课”标准打造

在全面理解“金课”内涵及“金课”建设类型及对照普通本科“金课”标准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要素、教学团队和教学服务等几个方面结合。结合职业本科特色,先出台校级“金课”基本要求与标准。通过系列校级“金课”建设经验积累创造职业本科“金课”建设标准。

以首批本科专业建设为抓手,分批分次建设职业本科“金课”范例,对每个专业的“金课”建设进行量化考核,要求覆盖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第一批所建设的“金课”示范经过认定后在全校进行推广并组织观摩学习,再建设第二批、第三批,再推广、示范,如此循环,扩大辐射面。不断总结“金课”建设过程中的成效和经验,修订、完善校级“金课”的建设标准,固化形成职业本科类“金课”标准,打造职教本科样板。

(三)制定“金课”建设激励制度

充分利用绩效考核杠杆作用,将“金课”建设过程、“金课”建设成效与教师职称的评定和绩效奖励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奖励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金课”建设并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细化奖励制度,对不同类型“金课”制定适宜的奖励标准,协调平衡不同“金课”授课群体的利益,营造和谐的“金课”建设氛围。

(四)构建“金课”建设教师梯队

教师是实施“金课”建设的主体,所以,“金课”建设的关键是培养“金师”。“金课”建设师资队伍中除了要有专家级教师领衔,还要有中坚力量支撑,即团队里的骨干专任教师,更需要有年轻教师的加入。从而形成专家级—骨干级—中青年教师三级教师梯队,以“传帮带”的形式促进中青年教师与“金课”协同发展,为“金课”的持续升级、迭代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达到了培养师资的目的。

(五)打造职业本科“金课”课程群

以高职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基础,植根于产业链、对接职业岗位群,构建模块的专业群课程体系,通过集群建设逐步构建本科“金课”课程群。如建筑产业链的工程建设环节包括项目决策、工程建设、项目运维。构建基于建筑全产业链的工程建设环节的专业群建设。对接产业链工程建设环节,“四化融合”,以建筑设计、建筑室内设计、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监理五个专业为基础构建了建筑工程技术高水平专业群(表2),各专业基于学科基础相近,设计、生产、施工、造价与监理咨询服务等职业岗位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相同,课程资源、师资、实践基地、相关合作企业共建共用。对接岗位以精准设计、精益建造、精细管理等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以典型工程项目为引领,按工作过程划分职业活动单元,以职业活动单元设置课程,构建“三类三层”能力递进式专业群课程体系(表3),以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递进,实现专业平台课程群共享、专业模块课程群互通、专业拓展课程群互选,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力促人人成材。人才培养过程坚持政校行企多元,学历证书与“1+X”职业技能证书融通。以高职高水平专业群、课程群建设推动职业本科专业群、“金课”课程群发展,助推服务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表2 建筑工程技术高水平专业群

表3 “三类三层”能力递进式专业群课程体系

(六)“金课”关键是课程设计要“金”

围绕“一二三”教学模式,即“一个中心(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两个转变(‘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以考试为中心’到‘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变)、三个过程(完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过程)”。基于OBE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结果为导向,持续改进进行课程整体设计[7]。

1.明确课程定位,创新课程内涵

思考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课程能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能够达到“毕业要求”的哪几项指标,精准表达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目标。重新梳理课程知识脉络、教学内容,强化课程内涵建设,课程内容组织具有职业教育特色。

2.多法并用教学相长

充分运用探究式、启发式、项目化等教学方法,尝试不同的教学形式,研究教与学之间如何更好地有效结合。理念上要从教师教了什么向学生学了什么去转变,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切实提高课程学习效果,教学相长。并将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总结为模型提供给其他人借鉴和评估,形成教改课改课题研究。

3.精细化课程设计,因材施教

充分运用线上资源进行翻转课堂设计,明确在线、课堂、课外各种教学活动内容、类型、持续时间与评价机制与准则。在线学什么,学多少时间,课堂学什么学多少时间,课外时间如何利用。利用国家级、省级在线精品开发课程和专业资源库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不同需求,设计多层次的个性化课堂,做到因材施教。

4.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精准教学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相结合,线上考核和线下考核相结合,素质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校企合作课程还可以校内考核和校外考核、课内考核和课外考核相结合。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效果的评测,基于测评结果反馈教学中所存在问题,基于问题进行改进,一个教学周期一循环持续改进教学,最终实现精准教学。

综上所述,课程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解决这个理念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所以,倡导“金课”建设就是提高职业本科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切实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以教育主体作为出发点,将课程作为支撑进行改革,促进职业本科教育发展。宏观层面要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提高教师建设“金课”的意识,并通过系列“金课”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全校教师乐于建设职业本科“金课”的氛围,微观层面要融入“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的OBE教育理念,进行精细化的课程设计,根据产业链建设系列“金课”群,最终打造一批职业本科“金课”。

猜你喜欢
金课标准职业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体育“金课”建设的基本认知、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①
大学生心目中的“金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忠诚的标准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