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以及掌握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形成一种联系,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当前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生活化教学成为教师所研究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经常能听到学生说“地理学科没有用处”的观点,学生之所以产生这种看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对知识点的讲解比较重视,向学生传递一个概念又一个概念,却很少联系现实生活,学生对地理学科留下了抽象、枯燥的印象。而本文则主要从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的可行性及实施方案出发,具体阐析生活化教学在地理知识点讲解中的关键意义。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教学;地理知识点;生活化教学
引言
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地理的生活化教学的常态化,只有地理生活化教学才能有效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善于挖掘实例、总结生活经验、提炼地理原理,在平时教学活动中,主动为学生寻找生活化教学素材,利用实际案例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科教学效率,使得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良好的体验感和认可感。
1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是一种相对较为新颖的理念,而将其渗透和应用于地理学科的知识点教学中,不仅能够有效化解地理知识点的抽象性,还能深化学生的知识印象,使学生在现实生活和高考中更加自如灵活地解决地理问题。首先,地理学科知识点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单纯地依靠口头讲解,学生不能充分地理解知识点的本质内涵,也就无法应用知识点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而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学生会从生活案例和生活素材中提取地理知识点,他们会将抽象化的地理概念以形象化的生活实物展现出来,由此,生活化教学就发挥了化解知识点的抽象性的作用。其次,在传统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通常都要求学生机械式地背诵和记忆知识点,在僵化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了解地理知识点的表层含义,而无法深入解读其深层内涵,所以他们也不能高效地记忆知识点,而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中,学生会建立起生活现象与地理概念一一对应的知识结构,他们的知识储备和应用能力會大大加强,所以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在高考中,学生都能应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
2高中地理教学现状
2.1地理方面教育资源的缺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代高中生可以多渠道地获取地理知识,可以增加地理学习的主动性,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书本上的知识,未能合理地利用好信息技术丰富课堂的内容。因而导致地理教学资源匮乏,课堂内容不具有针对性,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需求。老师应合理地利用信息化的工具,通过信息技术,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案、丰富教学内容、增加与学生在课下的互动,构建与学生课上课下互动的体系。从而使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质量提高,满足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
2.2课堂互动不足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一些必要的师生互动,教师没有组织开展具有趣味性的地理学习活动,不注重学生地理学习成果的展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制约效果,反而抑制了学生的快速成长。课堂互动的一大作用是督促学生反思,教师通过一些趣味问答等的设置,引导学生对地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激发学生对于地理学科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优化
3.1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
对于学生来说,面对高考,地理并不是分数占比的主要科目,因此对它的重视程度并没有太高,这也是当前教育的通病,总是以分数论高低。不仅学生,一些老师也抱有这种想法,受其影响,教学仅仅是为了机械地灌输知识点,很少能够真正将地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习知识变得实用,也不能做出新颖的,能够吸引学生目光的教学方案。这是目前进行生活化教学的方法需首要改变的,也就是理念上的转变。要做到这些,地理教师们应积极响应国家新课改的要求,与时俱进,更换新型的教学理念,改变自身教学习惯,创新属于自己适应时代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树立教学理念,实施生活化教学。
3.2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地理这门课程在进行地形地势等的教学时往往会用到相应的地理模型,这种方法能够让教师们以一种非常直观的展示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播,以增强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理解能力。而将其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教师可以选取当地随处可见的事物进行相对应模型的讲解。这样能够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地理事物的性质。同时,开展这样的教学,更能吸引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测到相应的事物时,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显著提高学生课堂知识的巩固效果。
3.3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为了更好地开展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教师必须在课堂上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方可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很多地理知识点同生活实际有着密切关联,故而教师应当结合生活常识开展地理教学活动,并促进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譬如,在讲解季风区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根据所处区域的气候条件,使学生了解当地气候变化的原因,进而了解季风带知识的重点所在。此外,教师还可利用新媒体等技术投影设备,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难以接触的事物,譬如在讲解农林牧渔业的因地制宜、等高线的判定以及等温线的影响时,学生均可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图片了解真实的情况,进而有效将所学理论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对地理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地理教学改革的不断衍进,将高中地理知识点生活化,有助于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学生而言,地理不仅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更是一门在日后影响深远的、富有实践意义的专业,唯有充分掌握了地理知识,并将之引用到实际生活中,方可有效实现地理教学的终极目标。而教师则应当积极转变教学思路,将现实生活场景同地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地理教学的优势。此外,教师还应将地理知识同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并在教学设计当中应用生活化内容,在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确保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点的印象。
参考文献:
[1]马旖旎,王大涛,张守志.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实践问题及策略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8(09):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