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2-03-22 22:38李金雪李连慧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风带气压气流

李金雪 李连慧

一、教材分析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二课时)的课标要求是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结合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发现往往以区域图为载体或者以新颖的相关热点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或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季风环流的成因、风向、性质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以及教、学、考脱节,核心素养难以落实的现状要求我们转变以“掌握多少”来评价学生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科大概念思想的教学引领作用。因此,在地理学科大概念引领下,将本节复习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①能够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综合自然地理因素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②从区域的视角,解释不同尺度下气候的形成过程。

③能运用大气环流的相关知识分析大气环流对当地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二、课前小测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一课时)主要复习了气压带、风带的部分必备知识,通过复习学生初步了解了气压带、风带形成与气流的关系,受气流运动特征、气流性质的影响,也从时间的视角理解了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从空间的视角理解带状的气压带、风带到块状气压中心的形态变化,进而从时间的视角理解气压中心强弱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地理学科大概念时空视角看待问题的思维模式,加深对气压带、风带相关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第二课时主要复习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鉴于气压带、风带知识点多且联系紧密,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前面复习的气压带、风带的相关知识为铺垫,设计了课前小测进行相关知识的达成检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

气压带、风带的基本概况;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及规律;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必备知识】—自主探究

以一幅标注经度并可以清晰判读各类气候分布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展开具体内容教学。在这幅气候类型分布图中标注出亚洲的温带季风气候(甲)、亚热带季风气候(乙)、热带季风气候(丙),为后面题目的设置提供图表信息。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自主探究1:单一的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1. 結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以及所学知识,说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2. 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以及所学知识,说出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小结:单一的气压带、风带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气候特征,降水季节差异______(大/小)。

设计思路:通过自主探究活动,锻炼了学生阅读地理图表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进而理解单一的气压带、风带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气候特征,降水的季节差异小。

自主探究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读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在地球上出现了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独特的气候区域。下图分别示意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2)和欧洲、非洲局部某时刻气压场分布(图3)。

1.据图3“欧洲、非洲局部某时刻气压场分布”图,判断此刻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夏季还是冬季,并说明判断理由。

2.据图文材料说出P、N两地气候类型,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归纳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3.结合图1“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以及所学知识,推测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会影响图1中哪地(甲、乙、丙)气候的形成,并归纳其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小结: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气候特征,气候季节差异______(大/小)。

设计思路:通过这部分自主探究活动,锻炼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气候特征,气候季节差异大。

环节二:【提升素养】—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1:2016年天津卷13题的第2小问,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分析(图略)。

设计思路:前面主要从全球尺度探究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影响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合作探究的设置主要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具体的情境(局部小尺度的区域)中气候的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合作探究1的设置主要考查了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的能力,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解决出现的问题。

合作探究2:以2011年浙江卷高考题36题第2小问为基础设计(图略),具体设问修改如下:

(1)指出“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特点。(2分)

(2)指出此时影响该区域的大气环流。(4分)

(3)从气压带、风带分布的角度叠加下垫面的影响,解释“雪带”分布的形成原因。(6分)

设计思路:将2011年浙江卷“雪带”这道题的设问进行拆分,步步引导学生理解小尺度区域,下垫面的性质会改变气流的性质、运动状况,进而影响局地气候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强化了地理大概念—尺度、区域。

环节三:本节知识梳理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季节移动以及季风环流影响气流的运动、性质进而影响气候的形成及其特征;海陆位置、下垫面等会改变气流的运动、性质,影响气候的形成及其特征。气流的运动特征和气流的性质是气候形成分析的关键。气压带、风带,海陆位置、下垫面等影响或改变气流的运动、性质,进而影响气候的形成及其特征。气压带和风带是影响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以简单明了的思维框架,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形成本节课的地理学科大概念:气流的运动特征和气流的性质是气候形成分析的关键。

环节四:巩固练习

选取关于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经典高考题、相关练习题,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地理学科大概念理念的引领下进行教学设计,步步引导学生形成思维模式:气压带、风带,海陆位置、下垫面等影响和改变气流的运动、性质,进而影响气候的形成。学生全程积极参与,提高了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效果显著。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一般课题“基于学科大概念的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优化研究”(课题批准号:2021JXY422)的部分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风带气压气流
观安顺黄果树瀑布(新韵)
带雨梨花
比翼双飞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
Air Amplifier气流倍增技术
惊魂未定
睡眠呼吸面罩
近40年玉树地区地面气压变化特征分析
全程健康教育对高压氧治疗引起气压伤的影响
气压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