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义华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在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健然成长,影响着他们一生的学习生活道路。而作为小学班主任,他所担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
从教20多以来,有大半时间担任的是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现在常听老师感叹,孩子越来越有主见了,听不进劝,更说不得错。虽然孩子的自主意识增强了,个性也很张扬,但是膨胀了自己私欲,忘记了社会的公德制约,只重视自己的自由空间,再加上家长盲目崇拜西方的教育,把孩子一些不良的习惯看作是孩子的个性,极度表扬,任其发展,对学生不良思想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面对这样的教育状况,如何让我们在教育中如鱼得水,本身就是一个挑战。以下是我多年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一些个人体会,不揣冒味,和学界的同事们切磋,不敢有引玉之奢想。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所至,金石为开。”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唤,小学生的情感还处于空白状态,没有区分善恶是非的能力。他们非常单纯,简单,可爱,只要你尊重,热爱他们,他们就会投桃报李,给你以尊重。
一、多给学生一些惊喜
我们班里有一些学生成绩不是很理想,常因懒惰而忘了做作业。老师无论是:“哄”是“吓”,他都以不变应万变。怎么办?不断的失败使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转化他的方法。一天放学之前,我找到了一个典型学生,今天的作业能否完成呢?他说:“今天一定抓紧时间做。”这方法虽毫无创意,没想到第二天他把作业写得很认真。我趁热打铁,对着全班同学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班某某同学的作业写得很好,他有一个非常宝贵的经验。你们想听听他的介绍吗?”大家异口同声说:“想听”。于是我让该生当众做了介绍。虽然这经验非常简单,可对他来说却有着非同的意义,也許是因为他第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经验,言语中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听完他的介绍,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听到这掌声,他脸上洋溢着笑容„我知道他体验到了完成作业的甜蜜。放学了,我又找到了他,对他说:以后的作业能按时完成吗?”他说:“行”,我感觉到他的语气很坚定,我相信他一定不会令我失望。以后,他果然把作业做得非常认真、整齐。我也再没有因为不做作业而找过他。通过此事我想:对于那些尝够了失败的苦涩滋味的学困生来说,如果能让他们提前品尝到成功的甜蜜,那么就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树立走向成功的信念,从而激励他们不断走向成功。在我们生活平淡的时候。我们希望着出现惊喜,为生活增添一抹新绿,而学生也更需要这样的惊喜。良苦用心的我们,在制造惊喜的同时,也收获着教育成功的快乐和幸福。
二、多给学生一些赞美
赞美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它意味着你的赏识与肯定,意味着心与心的交流,意味着被你时时关注,而这正是一般人的渴望。孩子做的事,写的字,算的题,总是会有令你心动的时刻。别轻易放过,说出来,也许只有几个字,也许那是一句话。但别错过,因为这对于你来说不重要,对他来说却是关系重大。
三、多给学生一些机会
高年级的学生要充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那就是科学发挥班委会的作用。班委会是班级的中坚力量,他发挥作用的程度决定你班级管理的成效,关系到你的劳累程度。班委会成员各尽其责。班长宏观掌控,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老师不在时,他们拥有班级事务的决定权。学习委员负责科学布置练习内容。纪律委员负责看管纪律。卫生委员、体育委员各负其责,互不干扰。我校校园虽然较小,但垃圾死角多,落叶多,每周的扫除任务很艰巨。老师只带着做一次扫除,但教的必须到位,不怕烦,不怕累。因为你只要想到以后不再用你操心,心情自然就好了。然后是卫生委员的调控,学生任务分包到位,不模糊。老师不必再参与。只是在最后把一下关即可。任务完成不理想时,即与卫生委员沟通,由他去解决。班级中后进生的学习老师多指导,难度小的由中等生结对讲解。这样既避免了因知识相差悬殊而造成的鸿沟,同时带动了中等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多给学生一些时间
对每一个老师来讲,你的学生可能在你的班级里是百分之一,但在每一个家庭来讲,这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就是父母头顶上的一片天!无论学生犯了什么错误,教师都应让他讲话,决不能堵学生的嘴。我认为师生所受的教育不同,认识能力也不一样,对于某个错误的认识,教师已洞察昭然,学生尚朦胧昏然。实践告诉我,多给些时间,让犯错误的学生说明情况,作些解释,教师施教的针对性、可行性强些,随意性、盲目性少些,施教的情境会畅通宽松,效果也较好些。透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也有利于教师对教育方法的反思和改进等等。我在工作中,尽量给时间让学生申辨,从中捕捉有关信息,然后先冷处理些日子,再找他变,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成三次,直至学生能够认识客观事实,服从道理说明为止,有效地促进了这类学生的思想转化。解开疙瘩,心情舒畅,成绩自然上去了。
六、“多思”
小学班主任,作为一名教育研究工作者,要“多思”。无论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或者教育学,研究的出发点都是问题。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思”是关键。所调“多思”,就是要从纷繁的事件和参考文献之中,从表面的无序状态之中,提炼出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一名高素养的教育家,他们的过人之处不只是他们的勒奋,更是他们善于本能的以独特视角洞察事件.发现有意义的问题。事实上,在教育研究中提不出问题就不能从事研究。提不出有意义的问题,就不会做出有意义的研究。教育研究要提出有意义的问题,需要“多思”。 时势在变,教育在变,学生在变,困惑也不少。所以一直以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德育、班主任培训学习,也努力到网上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使自己融入到新时代教育的行列中,以上是自己十多年的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五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予我的学生不止是“五多”,而是更多……
说到班主任工作,确实还有很多体会,虽多井蛙之见,也愿和同仁们交流与分享。限于篇幅,仅谈以上儿点,就教于各位学长。
281550052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