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2-03-22 00:25张睿宁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心理

张睿宁

一、绪论

幼儿阶段是幼儿形成基本社會认知的基础和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至关重要。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是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素质的提高是幼儿素质教育追求的整体目标。

西部地区由于受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幼儿教育一直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幼儿入园率低、基础设施简陋、师资队伍薄弱、课程落后、安全事故高发等方面。西部农村教育无论从教学理念和师资队伍以及教学质量上来说都需要改变和发展,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教育尚未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意义,导致幼儿心理健康缺位,影响了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影响力。

二、研究背景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进行,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但是在幼儿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幼儿心理健康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经济和教育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家庭和学校的重视度不够,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更加突出。

三、西部农村地区幼儿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阅读《学前教育研究》、《教育导刊》等教育期刊文献资料,了解到西部农村地区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1)小儿多动症;(2)社会行为问题;(3)性格和情绪问题;(4)神经功能障碍;(5)不良习惯。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皱额、挖鼻孔、耸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6)学习上的问题。

况且由于西部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落后,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难以得到及时地补充,使得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一些神经功能方面产生的障碍作为一种疾病会伴随他们的一生,对于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负累。从而影响家庭经济的发展,使得原本就落后的西部农村经济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四、西部农村地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1.幼儿心理健康理论积淀不够深厚

2.西部地区幼儿专业师资力量缺乏

3.多数家庭对心理疾病缺乏认识,重视度不够

五、当前西部农村地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1.面向全体幼儿实施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我国已经确定了以政府主导的学前教育体制,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西部农村幼儿教育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面向少数有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幼儿开展的补偿性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2.加强西部农村地区专业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当地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并稳定、壮大这支教师队伍。一是保障幼儿教师权益,建立编制标准、工资保障和收入增长机制,积极解决农村幼儿教师问题。二是建立西部农村幼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努力办好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加大对本、专科幼儿教师的培养;允许农村幼儿园招聘高中、中职毕业生,但要建立农村在职幼儿教师培训制度,保证幼儿园按照儿童的特点开展教学,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3.搭建心理辅导机制,帮助幼儿学会调整自己情绪

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辅导机制不仅要针对广大幼师开展,同时也要对知识水平低下的学生家长进行培养,以弥补他们的教育能力和水平的缺陷。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和搭建下,双管齐下,逐步完善辅导机制,帮助幼儿自己学会调整自我情绪。

六、解决西部农村地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1.重视理论的指导和学习, 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水平

2016年9月26日,甘肃省保育院对入职两年内的21位新入职教师分别进行了教师专业理论专题培训。科研室重点对怎样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解读。同时指导教师如何进行阅读与积累。通过培训使新入职教师们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得到了提升。

2.创设良好的环境, 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据《西部教育网》讯,2016年甘肃省将建设行政村幼儿园2465所,并已于2015年提前下达资金14.03亿元,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保证幼儿心理问题减少的关键,当地政府在幼儿教育方面的投入能够确保西部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基础设施的优化,继而保证了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同时多数农村地区幼儿园借助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设计“主题墙”、“家园栏”和“走廊画展”等活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寓教于乐,全面渗透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游戏始终贯穿于其中。结合西部农村地区的区域特点,幼师们在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时要融入当地的民俗特色的游戏。如“丢沙包”“踢毽子”等游戏。通过这种具体且形象的活动方式,幼儿的心理不断地得到成长与发展。幼儿在游戏的体验和训练中,不断地表现自我,悦纳自我,通过不断地与他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逐渐学会自理、自控、自律,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内涵。

提高自己的社会化水平除了游戏这种方式之外,还应在幼儿园的其他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既包括德育方面的,也包括心理教育方面的。西部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教师要善于把握教育的契机,在教育教学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4.建立幼儿心理档案,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心理档案是对个体智力、性格特征、心理状况等因素进行科学测试后编制档,并作为教育依据的参考资料。它的优点是客观真实,并能连续关注个体的心理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措施。

幼儿的心理档案可包括以下的内容:幼儿的姓名、年龄、所在的班级、家庭背景、幼儿的个性心理品质测试、幼儿社会适应测试、幼儿园老师的评价等。这些信息是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来源。幼儿园要对每个幼儿进行归档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幼儿存在的心理问题。

2827500783270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