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

2022-03-22 01:39王怡然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图形与几何

王怡然

摘要:“图形与几何”是数学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它贯穿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整条道路,也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三大版块之一。低年级的图形与几何主要包括各种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特征认识等,在教学中让学生从真实事物出发,逐渐升华图形與几何的概念,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数学素养,为以后几何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低年级;平面几何;面积;立体几何;直观

数学素养是学生以先天遗传因素为基体,在从事数学学习与应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主体自身的不断认识和实践的影响下,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在主体发展中内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化”思维意识与“数学化”地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素质,它主要表现在观念、能力、语言、思维、心理等方面。包括数学意识、解决问题、数学推理、信息交流、数学心理素质五个部分。如何在低年级图形与几何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呢?下面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点滴做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前提

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时,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能够给学生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而且要通过动手操作、亲自画图、演示实验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直观模型,从表象探求本质

例:认识图形(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会对玩具更有兴趣,所以在本次课前,大屏幕播放机器人的动态图片,唤起他们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学生可能会想:哇,是机器人,那这节课的内容肯定和机器人有关,一定会非常有趣。那教师则一定要紧紧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开头围绕机器人展开,一步步地导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在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以真实的机器人为导入,也让学生真实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从而能够达到学生自我总结图形特点的效果。

2.学科融合,从美中发现数学本质

例:轴对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再停留于玩具当中,他们更多的会对生活中的事物变化乃至科学变化有着更大的兴趣,对美的事物也有所追求,所以教师可以选择把一些生活中发生的现象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观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在本次课的课前,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给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些图形美吗,它们具有哪些特点呢?让学生先从美的角度来谈一谈这些图形的特点,学生可能会回答:这些图形是很漂亮的,因为它的左右两边是一样的,进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出示一些真实的用纸片做的图形,边演示边引出图形“轴对称”的概念,知识也就顺水推舟的进行下去了。

二、注重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础

小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有着无限的想象可能,所以根据这些,选取适合低年级的教学方法,更多地从现实出发,由具体到抽象,由特例到一般,进而让学生从具体的图形中,一步步地感觉、感知、感悟几何理念,培养数学素养。

1.识图中建立空间观念

学生在学习一些特征明显的图形时,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时,教师可提供给学生多种多样的三角形,让学生在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识别的过程中,对三角形的“腰”以及“等腰”的概念进行巩固,进而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丰富自己的空间观念,。

2.画图中形成空间表象

低年级小学生对于图形与几何的认识过程主要依靠直观的观察和必要的动手操作,所以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画图的机会,例如在学习“角”的相关知识时,“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这枯燥的十几个字,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画,学生通过自己画出角的大小,对这三种角的大小关系也就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

3.数形结合中发展数学思维

数学的问题,绝非单一的思想就能够解决的,所以在几何初步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直观观察,抽象想象,数形结合,由特殊到一般,化数字为图形的各种思想与能力,这些都为学生中学学习更高等的几何打下基础。

三、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

1.描一描、测一测

例:什么是周长、长方形的周长(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在本次课的学习中,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的概念,教师不能孤零零的把周长的概念摆出来,更多地要设计一些能够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那在这节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选择测量工具对树叶和数学书进行周长测量,自己感悟、获取周长的概念。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周长”后,给学生提供各种图形,让学生进行判断:这些图形是否具有周长?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发现进而引导学生说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物体的周长这一概念。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去发现并测量生活中事物的周长,对周长这一概念,建立更加丰富的表象,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2.描一描,画一画

通过描一描,画一画,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书的周长,并亲手让学生测量数学书的周长,这两个活动,引出长方形的周长测量方法,长方形的图形特点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都已经了解,学生都知道长方形对边相等的图形,所以学生在对数学书进行测量时,只需测量两条边就可得到整个周长,进而得到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长+宽)×2

低年级学生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不仅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载体,也是发展学生空间思维的途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都相对较弱,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最终升华图形表象的过程中学习并认识空间图形,总结概括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

总之,在低年级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多以实物展开教学,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把学生主体性摆在第一位,思考怎样从学生出发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怎样把概念知识落到实处,而且一定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探究中发现数学学习的奥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现探索、放飞想象、学习思想、增长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2807501705368

猜你喜欢
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图形与几何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浅谈如何搞好初中数学中的平面几何教学
AutoCAD的工程计算方法应用研究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析“向量法”在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向量方法与初等方法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