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教学, 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022-03-22 22:02:21李春忠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四史史料学科

李春忠

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历史学科教学,对中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增强历史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从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切入,善用资源,将“四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入历史课堂教学。

1.坚持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

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不仅是“四史”学习教育的根本遵循,也是中学历史教学需要遵循的科学方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以唯物史观作为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指导理论和方法论,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进行客观、科学的阐释,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清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并运用于历史学习与探究中,对具体的历史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

2.注重时空定位评价历史

评价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必须放在一定的历史时代、历史空间和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这是历史学科特点的体现,要引导学生把时间与空间结合起来,把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只有有了准确的时间和空间定位,才能联系时代进行分析,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时间轴”“历史地图”等,引导学生理解、分析、理清党史、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决策的来龙去脉,形成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正确、全面的认识。

3.基于史料研读正确认识历史

“学生对历史学习问题的真正解决,不是简单地接受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自己对相关史事的了解,尤其是对有价值史料进行分析,用实证的方式对问题的要点逐一探讨,以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来说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开展以史料研习为基础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辨析和运用历史材料,形成对历史正确、客观的认识;懂得论从史出,用证据说话;懂得辨别史料的类型及其价值;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及其所处时代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规范地运用史料论述相关问题,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进而探寻历史真相。

在解决学习问题、探寻历史真相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并运用历史学习中所形成的历史意识与思维去解释历史,进而提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面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评判。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关注情境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获得新的认识。

4.善用情境筑牢家国情怀

好的情境是家国情怀萌发的“温床”和“催化剂”,因此,营造历史情境不仅可以突破疑难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自然感受到历史人物坚持不懈、奋斗不息、探寻不止的精神,体会到他们超越小我,胸怀大我,关注国家前途,心系民族命运的情怀与担当”。

例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的“抗美援朝”部分有一句话:“志愿军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如果在教学环节仅呈现这句话,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可以出示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全国人民积极报名参军、各行各业节衣缩食支援物资的史料,依托这一鲜活的历史情境,教材中原本抽象、高度概括的知识就变得生动、直观、形象了。学生很容易从中体会到抗美援朝战争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鼓舞了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应该是“五位一体”的综合体,在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要坚持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位一体”,在一个教学环节突出某一方面的学科核心素養的同时,渗透对其他核心素养的培育,让课堂成为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

2127501186305

猜你喜欢
四史史料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少先队活动(2020年9期)2020-12-17 06:17:31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上海工运(2020年10期)2020-11-03 01:18:46
队史连“四史”
史料二则
郭沫若学刊(2019年3期)2019-10-12 08:10:00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超学科”来啦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