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俞聪 张枫林 郑嘉励
2012 年10 月,义乌佛堂镇实施双林水库堤坝修缮工程,库中的水被放干,库底的双林寺遗址“重见天日”。为弄清历史上双林寺的建筑格局和文化面貌,2013 年4—12 月,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义乌博物馆联合对双林寺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
双林寺是南朝维摩禅祖师傅大士的祖庭。傅大士(497—569年)俗名傅翕,字玄风,号善慧,与达摩、宝志共称“梁代三大士”。梁普通元年(520 年),傅翕受达摩点化后,照影悟道,于松山双梼树下结庵修行。梁中大通三年(531年),当地施主贾昙颖舍基业10 余里,大士受之。梁大同六年(540年),傅大士第三次前往建康(南京)弘法并获得了梁武帝敕建双林寺的殊胜因缘。北宋治平三年(1066),御赐“宝林禅寺”匾额。宣和三年(1121),双林寺被焚毁。 南宋绍兴二年(1132),住山僧行标(彗炬禅师)首倡募缘重建,由贾、朱、丁三姓合力重建双林寺,经历六载乃成,总共修建房屋1200 余间,恢复了旧貌。元明清时期双林寺经过多次修葺和重建。民国时期,双林寺衰败,尤其是1928年慧泉法师之徒因争夺方丈之职纵火焚寺,致使大悲阁三进和两庑数十楹尽罹火劫,双林寺仅存破旧山门、大殿和残破僧舍50 余间。抗战期间,双林寺被战火波及,寺前的白杨砖塔于1943 年被日军推倒填路。1958 年修建双林水库,双林寺遗址沉入水底。
关于历史上双林寺所处的具体方位,民国《义乌洋川贾氏宗谱》载录了一幅《昙颖公之墓图》。从图上可以清晰看出双林寺所处的地理区位、方位朝向和大致的平面格局,以及寺院和贾氏宗祠、昙颖公墓之间的位置关系,为双林寺遗址考古调查提供了文献资料,而考古发掘的结果也证实了文献记载的准确性。
《昙颖公之墓图》
双林寺遗址位置示意
考古调查发现遗迹分布
双林寺遗址分布范围约3 万平方米,建筑遗址占地面积约8500 平方米,宋代砖瓦窑址群占地面积142.3 平方米。考古调查重点是中路及其南侧区域。我们对中殿基址局部、水井和宋代砖瓦窑址群等进行了解剖,并对中轴及其南侧的中房(官房)等区域做探沟调查。同时,我们还对双林寺遗址周边的村落包括寺前街、供仓、罗汉堂等开展了田野调查。
双林寺遗址全貌
双林寺建筑遗迹主要保存了南宋重建后的格局,又经元明清三代反复重修,遗迹现象丰富,叠压关系较复杂。发掘结果表明,双林寺呈东西向,主体建筑呈中轴对称布局,从西南至东北(自前而后)依次为白杨砖塔、甬道、山门、放生池和双林铁塔、中殿、大(后)殿、上房。双林寺大殿后部(东面)的僧院统称上房,大悲阁在上房北侧。中轴线北侧自西向东为下房、贾氏宗祠;中轴线南侧有中房(官房)、五代水井、石磨以及排水、散水等建筑遗迹。
宋代布局白杨砖塔为南朝梁代遗迹。据《傅大士集》卷一记载,梁大同六年(540 年),傅大士在松山下兴造佛殿,又在殿前白杨木砍掉的位置建造2 座九级砖塔,用白杨木雕造佛像。据调查,塔基在今大坝东北约30 米处,调查时在大坝下的村民自留地上发现少量碎砖,包含有刻钱纹的南朝青砖碎片。据村民介绍,该塔毁于1943 年,侵华日军推倒古塔填筑路基。民国时寺前街村丁尚勗曾拍摄双林寺前白杨砖塔照片,从照片看其为四面残存两级疏檐砖结构佛塔。
山门前甬道为宋代遗迹,从山门起基本呈直线向西南延伸,近27 米处向左转弯,一直延伸到大坝脚下,残长36.5 米,宽2.7—3.35 米,路主体宽2.1—2.6 米。采用砖石混砌斜铺,路面呈“虹面”,中间高,两边低,以利散水。两侧有排水沟,宽0.3—0.4 米。
白杨砖塔老照片
山门现存部分有三合土地面、石构件、柱础和左侧地栿墙基。根据残存基址和柱础推测,山门为五开间殿式建筑,或许呈一殿两阁式布局,在山门左、右两侧偏后附建钟楼和鼓楼。基址通面阔约21.8 米,进深约10.4 米,面积约226.72 平方米。地层可分两层:①层是三合土地面,局部残损,推断为明崇祯年间(1628—1644)重修的遗迹;②层为宋代的建筑基址。现存柱础23 个,有的保存状况较差,包括方座扁圆素面古镜式柱础15 个(其中2 个未经移动,据推测为宋代遗物)、宋元时期圆鼓形柱础6 个、明代圆形覆斗式柱础2 个。地栿墙基仅存左(南)边部分,宽0.5 米。
放生池和双林铁塔基座位于山门之内,中间为甬路,左、右各有一放生池,对称分布。放生池中间现残存石质塔基,塔基上原先安置双林铁塔。放生池长约17 米,宽约15 米,面积约255 平方米。南侧塔基为八边形,现残存六边,对角线长约4.4 米,高约0.15 米,采用一整块浅红色砂砾石加工而成,立面浮雕如意祥云纹饰,纹饰年代特征明显,应为五代时期原始基座。南侧塔基中间为圆形地龛,外径0.7 米,内径0.53 米,深0.7 米,直腹,圜底,内有三合土和木头沿边填充。北侧塔基为方形,应为后建,石质粗糙、不规整,边长约3 米,根据文献记载推测为清代遗物。北侧塔基中间为圆形地龛,外径0.76 米,内径0.56 米,深0.24米,圜底,已无填充物。
山门前的宋代甬道遗迹
山门遗迹
双林铁塔石基座
中殿遗迹及探沟(T1、T2)
大殿基址地面
大殿鼓钉形柱础
山门和中殿古镜式柱础对比
中殿现只残存部分三合土地面、柱础、柱洞等。根据残存柱础分布情况分析,中殿为五开间建筑,两侧有配殿或厢庑。通面阔33.7 米,进深约10.7 米,占地面积约360.59 平方米。基址下为基岩,未见早期的台基。三合土地面分两层,应该是宋以后重修。柱础现存8 个(5 个未移动),分别为方座方柱础1 个、方形柱础1 个、方座扁圆素面古镜式柱础6 个。中殿方座扁圆素面古镜式柱础的形制不同于山门的,柱顶的古镜外缘一周呈䫜曲的弧面,似覆盆。根据柱础形制的年代特征并结合文献记载,中殿基址应为宋至元时建,柱础等是元至正二年(1342)重建的遗迹。按宋代形成的伽蓝七堂的规制推测,中殿可能是佛殿,供奉弥勒佛。
大殿是双林寺的正殿,宋以前很可能为法堂,明清演变为大雄宝殿,残存砖地面、三合土地面、柱础、经幢基座、台阶、台基等。柱础均已扰动,不在原位,故无法准确判断大殿的建筑规模,但从基址推测应与中殿规模相差不大,也为五开间殿堂式建筑。但大殿地面比中殿地面高1.5 米,经局部揭露,地面用方砖铺地,应为明代基址。现存柱础9 个,都是圆鼓形鼓钉纹柱础,上肩部有一周鼓钉纹,下饰一道凸弦纹,从形制上推测为明代遗物。经幢基座破损小半部分,六边形,对角线长1.25 米,侧面雕刻有瑞兽、植物,风化严重,模糊不清,从石刻工艺和纹饰特征判断其年代应为唐至五代时期。现附近村民家中还保存双林寺唐代经幢一通。根据文献记载,双林寺大殿在明崇祯年间、清康熙七年(1668)曾经两次重建,从基址和柱础等遗迹推断,清代应是在明代基址上进行重建,明代的柱基基本保留了下来。
上房位于大殿右后方。根据墙基和柱础等遗迹推测,上房是一个宏大的建筑群,从大殿右后侧往南延伸至来龙山山脚的基岩,通面阔约63.05 米,进深约50.85 米,面积约3206.1 平方米。基址保存一般,部分被明清建筑基址叠压,残存墙基、部分三合土地面、柱础、散水、天井、水池、排水管、磨房的碾子基座、石臼等遗迹和遗物。从基址分布范围推测,由前、中、后三进和东、西厢庑组成。前进为殿式建筑,呈东西向布局,面阔五间,基址中遗留数排方形的柱础磉墩洞坑,结合文献推测应是三藏殿的基址。中进规模与前进相仿,基址中尚存方形磉盘的柱础洞坑遗迹,方座古镜式柱础1 个,形制与山门的相仿,应为宋代遗物。据宋代寺院布局和元代胡助撰的《重修双林禅寺碑铭》推测,中进建筑可能是大士殿。后进可能为僧堂。上房北侧有一座两进的四合院,应为清代大悲阁基址。南侧有一座三开间的四合式院落,推测可能是知客寮和云集阁等建筑基址。现内外墙基大部分保存完好,由砖石混合砌成。上房建筑的柱础大部分已被取走,残存9 个,均未移动,除上述方座古镜式柱础外,还有鼓钉形柱础2 个、方形柱础6 个,从形制上分析应是宋、明、清不同时期遗物。
宋代排水管
磨坊遗迹
上房基址
贾氏宗祠位于大殿的右侧。据民国《义乌洋川贾氏宗谱》中的《双林祠堂记》记载,唐贞观九年(635 年),贾谅(字邦信)“以家居遥远,恐(双林)寺后祖墓日久废祭也,因度地于寺右后角,独立建祠一所,置昙颖公神位于上,以祀其功德”。由此看来,贾氏宗祠初建年代为唐贞观九年或稍晚。祠基未做探掘,保存情况不详。结合《昙颖公之墓图》中的方位以及“昙颖公祠堂基一亩零”等记载,可以推测贾氏宗祠很可能为三进五开间的二进四合院式建筑,东西向布局,建筑基址前有宽阔的外明堂,占地面积约670 平方米。
中房(官房)位于大殿左后方,距离较远。经开挖东西向的探沟(T4)发现,残存墙基、石磨、道路、排水管和散水等。基址呈长方形,东西面阔约74 米,南北进深约25 米,面积约1850平方米。虽未做大面积发掘,但根据探沟和局部解剖,发现通往中房的甬道由碎青砖和块石杂铺,保存较好,推测应为宋代遗物。南侧外墙和道路、散水保存尚好,散水采用条砖斜铺,砌外包石,应为宋代遗物。墙基东墙和内墙仅存部分,北侧外墙已毁。内外墙基都由石块砌成。基址内还存有三合土砌筑的水池。探沟中还发现了在基址下的宋代陶制排水管。
中房探沟中的甬路
中房遗址南侧墙基和道路散水
《廿四都双林寺后墓图》
明清布局双林寺自南宋毁后重建,元至正年间(1341—1368)曾一度中兴,规模超过南宋。明清两代在元代基础上多有修建。对比明刻本《义乌洋川贾氏宗谱》中《廿四都双林寺后墓图》与民国《义乌洋川贾氏宗谱》中《昙颖公之墓图》,可以发现两幅图略有差异,后者较前者多了“下房”和“大悲阁”。根据民国宗谱所载的墓图,双林寺呈东西向分布,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山门、中殿、大殿,左右两侧分布5 组建筑。大殿的左侧为官房,又称中房,为尼寺,由贾氏家族管理;双林寺大殿后为上房,属僧寺,由朱氏家族管理;上房右前为大悲阁;上房之后为昙颖公墓和后土;贾氏宗祠在双林寺右后方;下房位于双林寺的右前方,明崇祯元年(1628)由丁氏家族所创,属僧寺。
民国时期《昙颖公之墓图》的绘制年代,对于确定寺院的历史格局很有参考价值。此图中标注“大悲阁”位于大殿右后方(东北侧)。另据《义乌双林寺志》等文献记载,大悲阁建成于1921 年或稍晚,烧毁于民国十七年(1928)。以大悲阁存世的时间推断,此图绘于1921—1928 年间。
从现场发掘情况看,下房和大悲阁的基址保存情况较好。
下房位于放生池北侧,残存墙基、三合土地面、柱础、磉盘洞坑、天井等。根据墙基、柱础和天井分布,推断下房呈南北向布局,分东、西2 座四合院,通面阔51.5 米,进深22.2 米,总占地面积1143.3 平方米。柱础大部分已取走,残留方形覆盆式磉盘13 个,从形制上判断为明清之物。
大悲阁位于大殿的东北侧、上房北侧。光绪二十七年(1901)由天台僧慧泉法师驻锡双林寺后兴建。《义乌双林寺志》载:“其新建大悲阁三进,以及两庑数十楹,忽于戊辰岁冬尽罹火劫。”现存两进建筑的基址,中路两进及西厢三合土地面保存较好,前进地面保存方座圆形覆盆式磉盘2 个,为清代遗物。
据当地村民回忆,上、下房建筑一直沿用到民国末期,直至1958 年前夕才彻底废弃。
双林寺遗址中除了主体建筑遗迹外,还发现了五代水井、宋代砖瓦窑址群等遗迹,还有20 世纪90 年代移置在双林水库滨保存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代双林铁塔。
水井水井内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以及石权、双头锥形器等。构件有石柱一根,阴刻“唐乾符元年(874 年)”铭文,还有嫔伽、瓦当、筒瓦、板瓦、滴水、瓦兽等。瓦当可细分为莲花纹、折枝牡丹纹、兽面纹等五种。
下房遗迹
大悲阁基址
凤吻、兽吻、嫔伽
水井中出土的建筑构件
水井中出土石权
水井中出土瓦当
水井中出土部分瓷器
水井内出土的瓷器共174 件,分别是定窑白瓷16 件、湖田窑青白瓷20 件、建窑瓷10 件、龙泉窑瓷9 件、婺州窑瓷119 件。婺州窑产品显然是当地最常用的瓷器品类。婺州窑瓷器制品年代最早的为五代晚期,定窑、龙泉窑产品的年代多集中于南宋后期。综合上述出土文物的信息,推断水井始建于五代,废弃于南宋后期。与潘良贵《宝林禅寺记》中“大同六年即其地建寺,因名双林佛殿。……宣和三年(1121),燬于寇。绍兴四年(1134)建藏殿,住山僧标次第复完,凡为屋一千二百余间”的记载相印证。由此推断,水井内出土的大量建筑构件,多数为南宋初年重建双林寺的遗物。
宋代砖瓦窑址群据《廿四都双林寺后墓图》,在遗址东面、位于择子山和来龙山之间有“瓦灶”分布。经考古发掘,在双林寺的右(北)侧木鱼山一带,发现了8 座砖瓦窑,在山脚处错落分布。这8 座窑均为半地穴的葫芦窑,结构性质相同,自前而后依次由工作面、火门、火膛、火膛后壁、窑室、窑壁及窑壁上的烟囱等组成。据窑外的废品堆积分析,均为生产砖瓦的窑炉。其中,Y3 除生产砖瓦外,还生产瓦当,Y3 的最后一窑产品中有兽面纹瓦当;Y5 的产品有瓦当、瓦件、琉璃瓦;Y6、Y7 亦生产琉璃瓦。这些窑炉中的废弃物与水井中出土的同类瓦件完全一致。由此可判断砖瓦窑建于两宋之交,是绍兴二年至四年(1132—1134)重建双林寺时的相关配套设施。
双林铁塔双林铁塔现位于双林水库滨坡地,为八面五层仿木结构楼阁式塔,通体用生铁以分铸法铸造而成,各构件可以拆分,由塔座、塔身、塔檐、勾栏、塔顶等组成,自下而上逐层收分。塔原来安放于石质八面体基座上,镇于双林寺山门内甬道两侧的放生池中。原有2座,一座铁塔在20 世纪50 年代用于大炼钢铁,被毁。现存的这座塔残存塔身2 层、塔檐4 层、塔顶1 层、塔座1 座、勾栏1 座,残高2.2 米。塔座为须弥座,呈八边形,最大径为1.92 米,通高0.63 米,叠涩成3 层台阶式,并铸为一体。每层平面和侧面均采用浅浮雕和线刻等工艺,铸有弦纹以及神像、海兽、山峰、海浪、花卉等纹饰。塔外四周设铁铸的重台勾栏,勾栏呈八边形,通长2.351 米,通宽为2.367 米,由望柱、蜀柱、地袱、华板、云栱、盆唇、寻杖组成。塔身现存第三和第四层,图案与构造有所不同。塔身第三层,呈正八边形,边长0.29 米,通高0.45米。塔身四面辟壸门,隔间错开。另四面铸造出佛像纹样,每间9 尊。每根间柱均浮雕盘龙祥云纹。檐下出铺作,柱头科和补间各一朵重栱,补间在铺作两边各铸一尊佛像。倚柱阑额的两端均饰螭龙头,中间铸出象征“三山四海”的图案,具有五代时期的风格特征。塔身第四层呈八边形,边长0.265米, 通 高0.42 米。每间浮雕3行12 尊佛像,共96 尊。每面间柱、铺作、阑额、柱头枋等铸件及图案与第二层相同,仅尺寸略小。塔檐为第一、三、四、五层塔檐,从下向上逐层收分,翼角起翘舒缓,出檐深远,翼角铸出角梁,檐面上铸出仿木构的椽子、瓦陇和筒板瓦,并施飞椽,椽头置兽面瓦当,如意滴水,完全仿木构楼阁式塔的形制。塔顶与最上一层塔檐铸为一体,顶上置露盘两重,呈一扁葫芦状,高0.26 米,其上部无存,宝顶缺失。
据文献记载,铁塔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 年),由义乌县赤岸乡东朱村人朱禄(字宏基,号野塘公)捐铸,立于双林寺山门内甬道两侧的放生池中。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双林铁塔仍有2 座,镇于山门。清光绪(1875—1908)中叶,有一年大旱池涸,人见塔基有古钱,摸之获一古瓶,遂轰动,好事者尽来发掘,塔几崩塌,于是赤岸朱姓将1 座双林铁塔移置朱氏祠堂。
据赤岸朱某回忆,1942—1943 年义乌沦陷期间,日军意图把双林铁塔盗回日本,放在义亭火车站附近,被朱氏后裔偷偷地运回到朱氏宗祠内。20 世纪70 年代,铁塔被置于义乌县文化馆内大院中。1990 年11 月,经义乌市人民政府批准,铁塔被迁到现址。1997 年8 月,被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7 年,实施双林铁塔保护修复工程。2019 年,义乌市文物部门建成一座仿宋建筑双林阁以保护和展示双林铁塔。
Y1
Y4—Y8
双林铁塔
寺前街现位于双林水库大坝下约百米处,村中老街原是佛堂镇通往双林寺必经之路,2019 年被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据《义乌磐石丁氏宗谱》记载,大约在元末明初,丁仲明(1320—1383)娶洋川贾氏,夫妇在双林寺作帮佣,因每日上下工来回不便,遂携妻、子从稽亭前山迁至寺前街定居,为寺前丁氏之始迁祖。明代,另一支丁琏从稽亭迁至罗汉堂。
现场调查发现,寺前街村民的房前屋后散落着9 个从双林寺遗址搬来的柱础,其中3 个呈圆鼓形,材质、形制和尺寸均与山门的相同,为宋元遗物,推测是在建水库时村民从双林寺搬到此地。转角部位柱础2 个,柱础3 个面为直线形,一面为圆鼓形。钟形础1个。方座古镜式柱础1 个。从形制上推测,转角部位柱础、钟形础、方座古镜式柱础应为明代遗物。清代覆盆式柱础2 个。村中2 处清代民居的墙体砖块中有取自双林寺的塔砖以及附近双林寺和尚墓的墓砖,从砖的形制上推断为南北朝至唐代,砖的侧面有菱形纹、叶枚纹、钱纹、莲花纹,正面阳刻叶枚纹和钱纹。罗汉堂民居的墙中有阳刻“□士塔砖”楷书字样的铭文砖。
修复后的双林铁塔和双林阁
寺前街一民居中的墙砖
“□士塔砖”铭文砖
供仓村村民近年来在建房挖土时发现古代砖石基础,还发现10 多个踏碓、碾槽,推测此处古代可能是为双林寺僧众提供粮食加工和储运的场所。
通过对双林寺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结合文献记载,基本厘清了双林寺从创建、发展到逐步衰落的过程,为中国佛教史上傅大士禅学和双林寺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