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林
(西安市隋唐长安城遗址保护中心)
〔内容提要〕 柱础石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构件,是多样化建筑结构和装饰艺术的重要载体。以西安、洛阳唐代宫廷遗址出土的石柱础为实物资料,结合古代文献记载,对唐代宫廷建筑的石柱础进行了形制、质地的分类,进而对其使用功能、等级等问题进行探讨,试图从一个细微的角度来深刻认识中国唐代宫廷建筑的使用制度。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为主,梁柱系统是主要的承重骨架,柱础使用于柱下,成为建筑中的重要部分。柱础作为中国古建筑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构件,是多样化建筑结构和装饰艺术的重要载体。首先,石柱础具有较强的耐久性,可将柱身集中的荷载均匀地分布于较大面积,使柱子承载的地上部分更加稳固;其次,石头能有效阻止地下毛细水上渗,避免柱底潮湿腐烂或碰损,有效保护柱脚;再次,石础可加以人工打磨、雕饰,使之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以考古发掘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麟德殿遗址,唐兴庆宫勤政务本楼遗址,唐华清宫Ⅰ区建筑遗迹,唐九成宫2号宫殿遗址、37号宫殿遗址,唐洛阳宫明堂遗址、九洲池遗址出土和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市隋唐长安城遗址保护中心收藏的石柱础为代表的唐代石柱础为实物资料,结合文献,初步探讨唐代宫廷建筑柱础石形制功能的诸多相关问题,希望能为进一步探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提供参考,诚望专家指正。
柱础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淮南子·说林训》:“山云蒸,柱础润。”雏形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最初主要源于其他材料或天然砾石作为底层铺设。陕西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村落原始社会遗址、河南陕县庙底沟文化聚落遗址的考古中都发现有此类现象。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现了露明的石柱础①。秦代出现了1.4米见方的整石柱础。汉代础石有些变化,多方形,亦有覆斗形础石,雕琢粗简②。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坐兽或覆莲造型的柱础石③。纵观中国石柱础的发展史,从地下到地上;从简单的天然材料到复杂的人工打磨、雕琢;从小体量的砾石到整块大石;从最初的取平、隔潮、稳定架构,到同时具有装饰、美化、反映文化和礼制的功能,清晰地展现出发展渐变的历史过程。这为唐代宫廷建筑石柱础的成熟和发展巅峰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唐代是柱础发展的成熟巅峰时期,既是秦汉以来柱础石发展的集大成者,也深刻影响着宋、明、清之后柱础石的发展。
唐代宫廷建筑遗址主要位于两京地区,即现在的西安和洛阳,此外,在两京的郊外之地还有许多离宫遗址。这些宫廷遗址中,只有长安城的大明宫、兴庆宫,郊外的华清宫、九成宫遗址,以及洛阳城的宫城遗址进行过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了石柱础在内的宫廷建筑遗物。
唐大明宫遗址的考古发掘自1957年开始,至今陆续进行,先后判明了大明宫宫城范围、城门位置及主要宫殿和池、渠的分布情况,发掘了麟德殿、含元殿、太液池、丹凤门等主要遗址④。
含元殿遗址考古发现柱础1件,暴露于殿基西南隅,青色石灰岩,质地坚硬细腻(图一)。上部为素面覆盆,下部为方形石座。覆盆直径1.1、高0.18米,座边长1.35~1.4米,高0.48米。覆盆南2/3部分经过细加工,北1/3部分只是经粗凿成形,未经打磨。该础石的北1/3部分压在墙里,不露明。考古还发现,距离现存夯土最深处1.8米,有夹筑在夯土里,排列有序,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石块,清代文人王森文对这类石块的称呼为“承础石”⑤,以揭露的承础石看,每处都是由四块方形石平铺而成。方形石不太规整,边长0.52~0.6、厚0.18~0.22米。四块方形石之间及底部、顶部还铺有细沙⑥。夯筑至此平面时按柱网布局放入。上层再加土夯筑后,铺筑础石⑦。另发现有一残损柱础石,通高0.28米,下层为方形石座,方座面靠边处刻有文字,上层覆盆饰有浅浮雕葡萄纹(图二)。
图一 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残存柱础
图二 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出土浅浮雕葡萄纹残柱础
麟德殿遗址考古发掘显示,遗址殿堂的柱础完整未动的只有1个。柱础为覆盆式,因被火烧过,石已破裂,周边残缺不全,长宽各约1.2米,覆盆已残,直径不详(图三)。覆盆底部中间,凿有圆形榫眼,直径为0.15米。中殿隔墙内各有长0.3、宽0.2米的长方形暗柱础6对,中间有柱洞。中殿前东部阶道的南边发现柱础3个,3个柱础中间均有一圆形榫眼,厚度都是长宽的半数。这3个柱础尺寸由西向东渐小,西边的长宽为0.77×0.74米,榫眼直径0.14米;中间的长宽为0.6×0.58米,榫眼直径0.12米;东边的长宽均为0.55米,榫眼直径0.12米⑧。
图三 唐大明宫麟德殿遗址出土柱础石
唐兴庆宫遗址的考古发掘自1958年1月开始,至同年12月底,发掘范围仅限于宫城西南隅部分,除清理了宫城西南角的部分城垣外,还发掘了勤政务本楼及其他房址、回廊等建筑遗址10多座。
勤政务本楼现存柱础东西共6排,南北为4排,除最南边1排中的3个、由北向南第2排最东边的1个及第3排最西边的1个被破坏无存外,余均保存完好。柱础除中间的两排暗础不详外,南北两排都是0.9米见方,柱础面与当时的地面平。八号基址残存部分的基址,在里面的一面还有约0.2米见方的小柱础3个,都是暗础。可能为花萼相辉楼为遗址所在处的地方,发现南北平行的大柱础8个⑨。
唐华清宫遗址的考古发掘自1982年开始,至1995年,发现了自仰韶文化至唐代的系列遗迹,其中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发掘面积5400平方米,出土了8个汤池和建筑遗迹及大量的建筑材料。其中星辰汤面积100平方米,莲花汤面积约60平方米,目前是全国发现唯一的皇帝御用汤池⑩。
唐华清宫星辰汤为唐太宗沐浴之所,遗址南邻温泉水源。星辰汤遗址发现柱础为汉白玉石质地和青石质地素面、方形。另有1件汉白玉石质地础石,四方形底,上饰覆瓣莲,四面做成八边形,顶面正中榫眼直径0.13~0.19米,规格为0.59×0.55×0.18米(图四)。南墙内有砂石质暗础规格为0.39×0.34×0.14米,0.37×0.38×0.115米;南庑建筑柱础青石质,素面,圆形,直径0.73、高0.38米,表面上雕凿长0.085、宽0.05、深0.017米的长方形“凹槽”(图五)。
图四 唐华清宫星辰汤遗址出土汉白玉覆盆莲花柱础
图五 唐华清宫星辰汤南庑建筑出土的单层圆墩柱础
莲花汤又名御汤九龙殿,是唐玄宗御用汤池,遗址位于星辰汤遗址东北。考古发现的暗础,最小规格为0.35×0.37×0.153米,最大规格为0.61×0.7×0.2米。有一明础借用地面砌石,平面呈圆形,直径0.5、深0.16米,下部暗础规格为0.64×0.64×0.13米,中间有直径0.12、深0.12米的圆形榫眼。有暗础为砂石质,椭圆形,长径0.52、短径0.42、厚0.14米。有一暗础上放置覆盆莲花明础,覆盆莲花柱础的规格,方座边长0.76、通高0.29米(图六)。
图六 唐华清宫莲花汤遗址出土的柱础石
海棠汤又名芙蓉汤,为杨贵妃沐浴之所,遗址位于莲花汤遗址西北。海棠汤遗址发现青石柱础1个,方形,位于南檐墙中,低于石砌地面0.15米,规格为0.635×0.69×0.33米,表面有直径为0.155、深0.14米的榫眼。
尚食汤为随侍官员、宠臣沐浴之所,遗址位于星辰汤遗址西侧。尚食汤遗址发现砂石质或青石质暗础,最小规格为0.46×0.46×0.15米,最大规格为0.48×0.48×0.15米,从南檐墙中部出土的方座覆盆式柱础看,殿基柱础石下垫暗柱础,上置素面覆盆式明柱础。
御书亭遗址位于星辰汤遗址西侧。御书亭遗址发现柱础均为青石质,素面,方形。有一柱础规格为0.45×0.45×0.12米,表面有直径约0.3米立柱时保留的白灰浆痕迹(早期遗物)(图七)。
图七 御书亭早、中期亭基建筑遗迹(南→北)
唐九成宫遗址的考古发掘自1978年开始,至1994年,将离宫遗址的范围基本勘察清楚,发现宫城、宫殿等建筑遗址30多处,并发掘了其中数处。
唐九成宫2号殿址位于天台山东南隅第一层台地上,考古发现遗址南侧4个柱础石未移动,有的柱础下尚残存有磉墩石。四个柱础为覆盆式莲花柱础,柱础的一半砌在墙内,一半外露,在外露部分精雕莲花,墙内部分为素面,表面粗糙,留有斧剁痕迹(图八)。在覆盆底部正中各有一方形榫眼,边长0.13,深0.11米。础1规格为 0.98×0.95×0.5米;础2规格为 0.7×1.09×0.57米;础3规格为0.7×1.03×0.58米;础4规格为1.07×0.97×0.6米;覆盆高均为0.1米,口径0.74、底径0.52米。2、3号柱础门道两侧的石础底座为长方形,位于中心间,覆盆各缺一部分。
图八 唐九成宫2号殿遗址存留的覆盆莲花柱础石
唐九成宫37号殿址位于宫城的中部偏东,现存46根柱础,基本为上部素面覆盆,下部方形石座,殿面的方形面和覆盆都经过磨光,非常规整光滑(图九)。埋入地下部分的方形石座略大于露出地面的方形面,加工比较粗糙。和唐大明宫、唐华清宫比较,方形石座略大于露出地面的方形面的做法为唐九成宫所独有。柱础石的尺寸相似,略有差异,应与柱础石的承重位置相关。金柱的方形石座面的边长为0.99~1.01米;外圈檐柱的石座面最小,为0.91~0.92米;副阶四周承重最大的4根柱础,为1.025米见方。
图九 唐九成宫37号殿遗址存留的覆盆柱础
唐洛阳宫城的考古包含于隋唐洛阳城的考古工作中。隋唐洛阳城的考古工作自1959年开始,至2002年,进行了大范围的普查和勘探,系统的勘查了郭城、皇城、宫城、东城、含嘉仓城的城垣,重点勘探了宫城内的宫殿建筑和九洲池的范围,并对一些重要遗址进行了发掘。
明堂遗址发掘于1986年,遗址仅残存底部中心柱础石和八边形砖壁。柱坑底部由四块大青石拼砌而成,每块青石长2.4、宽约2.3米,厚约1.5米。柱础石中心有一方形柱榫孔,边长0.76米,深0.4米。在柱石的西北、东南、西南三块青石面上分别凿有一圆形榫孔,柱榫孔径0.3米。其中西北面、东南面柱榫孔内填沙。
九洲池遗址的考古,除八号基址隔墙上均各有一块三角形柱础石,F2南北两排中有部分不规则形柱础石外,其余均为方形柱础石。三号基址柱础石边长约为0.44米;七号基址柱础石边长约为0.62米,柱础石的厚度约为0.11~0.13米;四号基址中普通柱础石边长约为0.5~0.56米,厚约0.18~0.19米。四号基址5方大型柱础石长0.97、宽0.85米,厚0.36~0.44米,上面皆凿有长方形榫槽,榫槽长0.4~0.54米,宽0.19~0.265米,西端深0.015~0.018米,榫槽深度自外向里呈斜坡状,断面呈三角形。其余榫孔均为圆形,四号基址其他普通柱础石的榫孔直径0.15~0.16米;其余基址柱础石榫孔直径为0.1~0.135米。三号、七号基址的柱础为青石,并做磨光处理。F1的柱础石发现进行过磨光、锻打处理 。另外还发现,一号基址柱础石榫孔边沿压印白灰柱痕,三号基址有的柱础石圆孔周围尚留有清晰的柱痕。
现对唐代宫廷建筑柱础石形制和功能就质地、分类、规格、柱础和柱脚结合部的处理四方面做如下讨论。
1. 质地
考古发现的这些柱础石从质地上看,有砂石质、汉白玉石质、青石质三种。
砂石质柱础在唐代宫廷建筑中较少用到。唐华清宫星辰汤南墙内发现的方形暗础,莲花汤发现的椭圆形暗础,尚食汤发现的方形暗础,可能均利用了前朝旧物顺势而做。大明宫含元殿、麟德殿,华清宫星辰汤、莲花汤、尚食汤,九成宫2号殿址、37号殿址,洛阳城宫城明堂、九洲池三号基址、七号基址均用到青石质柱础。汉白玉石柱础在唐代宫廷建筑中使用于等级较高的御用场所。迄今考古发现,仅唐华清宫星辰汤部分使用了汉白玉石柱础。唐代宫廷建筑少量砂石质柱础的运用最可能是前朝旧物利用。唐代宫廷建筑大量采用青石质柱础,和前朝的砂石质柱础相比,在柱础建筑技术的工艺水平方面是巨大的进步。青石质柱础在唐代宫廷建筑中大量运用,说明青石的开采在唐代已成规模。唐大明宫含元殿的柱础石取自“乔山”(今蒲城、富平一带的北山),唐华清宫的青石石材亦出自此处,唐代宫廷建筑用青石石材产地应在此处。
2.分类
这些柱础石,从形状上看,大致可分为单层柱础、双层柱础和异形柱础。另有在大明宫遗址发现的,非考古发掘而出土地相对明确的多层柱础。单层柱础又可分为平面呈方形的方墩柱础、平面呈圆形的圆墩柱础。双层柱础均为下层方座、上层覆盆状的方座覆盆柱础。该类柱础通过覆盆纹饰的不同,又可分为方座素面覆盆柱础、方座莲花覆盆柱础、方座其他纹饰覆盆柱础。异形柱础的形制不同于前两种柱础,柱础形状不规则。多层柱础发现有在方座覆盆的底部再雕凿一层方座,以双方座覆盆的结构形成的多层柱础;以上下圆墩,中间加一圆台的结构形成的多层柱础。
(1)单层柱础
方墩柱础 数量最多,常用于隔墙内暗础,宫殿的附属建构廊、亭、桥梁等建筑及一般殿宇(图一○),较少使用于朝堂及宫殿的殿堂中。大明宫麟德殿中殿隔墙内暗础,华清宫西廊檐墙、南墙内柱础,海棠汤的南檐墙柱础;麟德殿中殿前的阶道,即连接前殿和中殿的廊道两侧柱础,御书亭亭基柱础,洛阳隋唐城宫城内九洲池各遗址发现的柱础石;兴庆宫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柱础,星辰汤殿基柱础均有方墩柱础。华清宫莲花汤和尚食汤方墩暗础,其上置有明础(相当于唐大明宫含元殿和唐九成宫37号殿的承础石的作用),这种做法目前在唐代的其他宫廷建筑里未有发现,可能是唐华清宫用于防潮的特有础石构造。
图一○ 唐大明宫遗址采集的单层方墩柱础石
圆墩柱础 在唐代宫廷建筑中少有采用。根据考古资料,一见于唐华清宫星辰汤南庑建筑(图五);二见于莲花汤建筑,有一础平面呈圆形,是借用地面砌石所做,可能是采用前朝旧物顺势而做。另外,在唐兴庆宫遗址采集的圆墩莲花柱础石(直径0.6米),采用高浮雕的手法环底座一圈装饰宝相莲花,上部莲瓣向上,瓣尖卷起(图一一),似为后世仰覆莲花造型的雏形。
图一一 唐兴庆宫遗址采集的圆墩莲花柱础石
(2)方座覆盆柱础
方座素面覆盆柱础 在唐代宫廷建筑中被广泛用于大型宫殿、朝政区的宫殿及级别较高的宫殿建筑。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麟德殿遗址这两座代表了盛唐最高建筑等级风格的宫殿,采用的就是素面覆盆柱础。唐华清宫莲花汤遗址、尚食汤遗址、唐九成宫2号殿址、37号殿址均发现有采用素面覆盆柱础(图一二)。
图一二 唐九成宫37号殿址柱础石平、侧面图
方座素面覆盆柱础石最大规格者当数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现今存留的础石,直径达1.4米见方,而较小规格者则见于唐华清宫尚食汤遗址上出土的柱础,仅0.7米见方。
方座莲花覆盆柱础 多在皇帝御用的宫廷建筑上使用,如唐华清宫莲花汤遗址、唐九成宫2号殿址的莲花覆盆柱础石(图一三),其最大规格者为唐九成宫2号殿遗址的柱础,位在当心间,规格为1.07×0.97米,而规格最小者为唐华清宫莲花汤遗址的柱础,仅0.76米见方。
图一三 唐九成宫2号殿址莲花石础平、剖面图(1.3号础 2.4号础)
方座莲花覆盆柱础的莲花纹饰均为覆瓣莲花。唐九成宫2号殿址柱础的莲花瓣稍呈微凹状,唐华清宫莲花汤柱础的莲花瓣稍呈微凸状,更似自然的花瓣形状。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的佛殿,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建,覆莲柱础的花瓣每瓣中间起脊,脊两侧突起椭圆形泡,瓣尖卷起作如意头(图一四)。比较上述资料可以发现,覆盆莲花柱础的莲花纹饰的花瓣应该经历了由内收——向外——卷起的演变。
图一四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的佛殿柱础
方座其他纹饰覆盆柱础 方座其他纹饰覆盆柱础,包括浅浮雕葡萄纹覆盆柱础(图二),线刻覆盆柱础(规格0.75×0.7×0.4米,线刻的纹饰漫涣不清)(图一五)。此类柱础,在唐代宫殿遗址迄今罕有发现。这两件础石,似为唐大明宫中含元殿附近相对较小而精致的宫殿,抑或是附属含元殿的阙楼、阁台所有。
图一五 唐线刻覆盆柱础(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范围内遗留)
(3)异形柱础石
系利用旧物改造而成。典型实例为唐九成宫37号殿址的31号覆盆柱础石,明显小于其他覆盆规格,高仅0.033米,应是旧物利用,务在求俭所致。史载,唐太宗李世民常以隋为鉴,提倡偃武修文,节俭治国,如在离宫的建设上,提出“面山开宇,从旧裁基”的方针,对前朝旧物多有利用,适应了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同时继承和发扬了前朝优秀文化遗产。唐兴庆宫的修建亦秉承了这一理念。兴庆宫依藩王旧邸而建,发掘资料显示,其柱础石使用方墩柱础,不做雕饰,也印证了这一点。
另外,在洛阳隋唐宫城遗址内也有发现。如九洲池八号基址隔墙上均各有一块三角形柱础石, F2基址上也出土有不规则形柱础,明堂遗址的柱础石由四块巨石拼成,虽然规格和尺寸较为巨大,但仍可以归属于异形柱础。
(4)多层柱础
唐大明宫遗址还发现多层柱础,一柱础通高0.31米,底边长0.63米,覆盆直径0.41米,覆盆线刻蔓草纹,盆唇线刻连珠纹(图一六);一柱础通高0.4米,下底面直径0.65米,上底面直径0.32米,下部环饰高浮雕铺地莲花,上部环饰高浮雕宝珠,宝珠上饰卷云纹(图一七)。柱础结构完整,纹饰精美,雕工娴熟,是唐代宫殿建筑柱础的精品。虽然不是考古发掘出土,但有相对明确的发现地,似为大明宫内蓬莱殿、东内苑龙首殿的遗存柱础。
图一七 唐宝珠莲花多层柱础(太华路锅炉四分厂附近采集,采集地非柱础原位置,该地区属于东内苑范围)
宋代《营造法式》中规定础方和柱径的规制,础方为柱径之倍,覆盆高为础方1/10。据上面所述的覆盆柱础石的数据,可见宋代的这些规制似乎早在唐代宫廷建筑中就已基本成规。唐代宫廷柱础石制作按照一定的规制,整齐划一,正是唐代建筑柱础技术工艺最高水平的体现。
3. 规格
唐代建筑根据承重不同,对应宫廷功能、等级的不同,使用柱础石的规格也有所不同。
考古发现的这些唐代柱础石中单层方墩柱础的规格变化范围大,数量最多。最小的暗础石为兴庆宫八号基址内的暗础石,规格为0.2米见方,最大的暗础石为华清宫莲花汤暗础石,规格为0.64米见方。不同规格的暗础石,根据承重不同,同时对应宫廷功能的不同使用。洛阳宫城九洲池四号基址桥梁建筑柱础石平面规格为0.97×0.85米,如此大型的柱础石使用于桥梁建筑,主要是为了承重。兴庆宫勤政务本楼柱础规格为0.9米见方,洛阳宫城九洲池七号基址柱础石规格为0.62米见方,厚0.13米,华清宫星辰汤相同质地的柱础石长0.51~0.6米,宽0.6~0.72米,厚0.2~0.22米。兴庆宫勤政务本楼是具有朝政性质的建筑,使用的柱础石相对巨大;洛阳宫城九洲池七号基址为宫苑中的建筑,华清宫星辰汤为离宫中的御用建筑,两者使用的柱础石规格相对较小;进一步比较后两者,华清宫星辰汤的柱础比洛阳宫城九洲池七号基址体量大。通过上述比较,同样的方墩柱础石对应宫廷功能不同,规格有所不同,等级也有所不同。
双层方座覆盆柱础规格普遍较大,唐大明宫内含元殿遗址殿基西南隅覆盆柱础底座规格约1.4米见方,通高0.66米,麟德殿遗址覆盆柱础底座规格为1.2米见方;唐华清宫内莲花汤遗址覆盆柱础0.76米见方;唐九成宫37号殿遗址柱础最大1.025米见方,最大通高0.6米,最小0.88×1.013米,2号殿遗址最大1.07×0.97米,最小0.7×1.03米。通过比较,唐九成宫37号殿址、2号殿址柱础规格小于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麟德殿遗址柱础规格,大于唐华清宫莲花汤遗址柱础规格。据文献记载,唐代的宫廷建筑有内作和外作之分,大明宫、兴庆宫、明堂、九洲池属于内作,而唐华清宫属于外作。考古发现大明宫、兴庆宫、九洲池宫廷建筑的柱础石规格严谨、规整,华清宫的柱础石规格灵活、多变,印证了文献的记载。唐九成宫的柱础石规格严谨、规整的风格和唐大明宫的柱础石相当。笔者认为,唐九成宫的修建当属内作,离宫地位高于唐华清宫。
唐总章二年(669年)的明堂规制诏书,是关于皇帝专用的最大型宫殿殿宇的诏书,对明堂规模、大小、形式有明确的规定。诏书的发布晚于含元殿建成时间6年,基本属于同一个时代。以此为据,唐大明宫含元殿建筑有一定的规制。规格大的柱础能够承载更重的上部结构,与之相适应的宫殿规模也就越大,等级也就越高。
唐大明宫是最高规格的皇宫,和大唐帝国皇朝大殿的地位相适应,主要殿宇的柱础石体量巨大,古朴浑厚,气势不凡。唐兴庆宫和大明宫虽然同属大内,主要殿宇的柱础石均为方墩,体量小于九成宫,而大于华清宫,从体量上看,使用柱础石的等级低于九成宫,高于华清宫。唐九成宫虽是避暑别宫,但兼具一定的朝堂性质,和其宫殿的功能相适应,宫殿的柱础石体量仅小于唐大明宫内的主要宫殿,外形规整,风格质朴,做工考究。唐华清宫主要作为帝国皇族沐浴的离宫,使用柱础石的等级低于唐九成宫、唐兴庆宫,和其内宫殿的功能相适应,柱础石体量略小,既用料考究,又能旧物利用,不拘一格,形式多变,更具有生活、艺术气息。洛阳宫城明堂属于皇家礼制建筑,是直接服务于皇帝的宫廷建筑,亦是唐洛阳宫城的标志性建筑。因其“凡高二百九十四尺,……亭中有巨木十围,上下贯通,栭、栌、橕、篦, 藉以为本”,中心承受的重量巨大,和其功能相对应,柱础石巨大,对应的建筑等级也是最高的。洛阳宫城九洲池内的建筑相对丰富,而柱础石绝大部分采用方墩,和其功能相适应,对应的等级也相对较低。
4. 柱础和柱脚结合部的处理
早期梁、柱交接节点,构造为扎结或不够严密的榫接,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差,因此,采用栽柱的办法使其稳定(柱脚接近刚接)。栽柱脚下置暗础,还需要一个坚实的地基。这就需要处理地基,加大柱子的埋深。随着梁、柱构架整体性提高,柱脚的处理从栽柱深埋,发展到台基面上立柱。到了唐代,可采用多种方式处理柱础和柱脚的结合。
唐代的宫廷建筑,大致采用以下三种方式处理柱础和柱脚之间的结合部,以期达到装饰和稳定构架的作用。
第一,柱础和柱脚通过柱础的榫眼以榫卯结构相连。柱础榫眼规格不尽相同。唐大明宫麟德殿的相近位置(东阶南)柱础榫眼规格一致,均为直径0.12米,小于殿堂柱础榫眼0.03米,非常规整。唐华清宫星辰汤相近位置的汉白玉质地的柱础榫眼规格直径、深度都有1厘米的差距,青石质柱础榫眼与其比较相差的最大值为,直径大0.08米,深度小0.04米;星辰汤、莲花汤、尚食汤三处相比,以尚食汤柱础的榫眼直径为最大0.16米,深度却为最小0.1米。明堂遗址柱础榫眼的尺寸远大于上述。唐九成宫2号殿为方形榫眼,边长0.13、深0.11米,殿内考古发现的榫眼规格基本一致,非常规整。洛阳宫城明堂遗址、九洲池一号基址、二号基址、四号基址、七号基址、F2均有榫眼柱础。其中三号基址榫眼做穿透处理,有的在柱础石圆孔周围尚留有清晰的柱痕。这是柱脚和柱础直接榫卯相连,柱脚在柱础上留下的痕迹。明堂遗址的柱础石榫窝里垫有细沙,不但可以保护柱脚,还能使柱脚和柱础的结合更加稳固。
几处宫廷建筑相比,柱础榫眼最小的为御书亭直径0.085、深0.07米,尚食汤柱础的榫眼直径为最大0.16米,星辰汤柱础的榫眼为最深0.16米。以上数据显示,榫眼大小与柱础规格似乎没有形成对应的比例。唐大明宫麟德殿遗址、唐九成宫2号殿址、洛阳宫城九洲池七号基址的柱础榫眼各自的规格比较统一,唐华清宫内的柱础榫眼规格则灵活多变。
榫眼的形状有方形和圆形。方形榫眼不多见,仅在唐华清宫星辰汤南庑建筑、唐九成宫2号殿址、唐洛阳宫城明堂遗址、内九洲池四号基址有发现。其他殿址发现的榫眼均为圆形。唐代宫廷建筑柱础石,出现过方形榫眼,卯合相对固定。最终被圆形榫眼取代,反映了唐代宫廷建筑柱础石的变化和建筑技术的成熟。
第二,采用石灰浆。御书亭发现有一柱础,表面有直径约0.3米立柱时保留的白灰浆痕迹,九洲池一号基址柱础石上榫孔边沿压印白灰柱痕。可能在柱脚和柱础的结合部位,抹上石灰浆,“取其粘凝性;以为木作用胶之替代”。用来加固和稳定这部分的架构。这种方式甚为灵活、便捷。
第三,采用直接立柱。唐九成宫37号殿址,梁、柱构架整体性较高。其殿址7号柱础发现有柱痕,可能采用直接立柱的方式。
据文献记载,石作之前归于百工署,唐开元十五年(727年),百工署的职能进一步细化,石作之类归于甄官令。周设立陶、旊二工,掌陶土之事,后汉设前、中、后甄官令、丞。晋设甄官署掌砖瓦之任,也属于陶土之事。据上所述,石作在唐代应该是借鉴了前朝的陶土砖瓦制度,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制。宋元符三年(1100年)成书的《营造法式》,明确记载的石作制度,柱础位列第一,可见柱础在石作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唐代石作的细化分工,加速了石作的发展,使石作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了唐代宫廷建筑的质量。
考古发现的唐大明宫、唐兴庆宫、唐华清宫、唐九成宫、唐洛阳宫城的这些柱础石,或是体量巨大、古朴浑厚,或是雕饰精美、质地精良,或是精打细磨、平整而规则。这些柱础石,除明堂外,均为整石制作,在继承了传统柱础特点的同时,形成了以青石质覆盆柱础为主要宫殿建筑柱础,其他建筑中普遍使用青石质方墩柱础,以素面为主,纹饰多以浮雕刻画莲花纹的特点。其制作规整,独具匠心,具有鲜明的唐代文化特色,是唐代宫廷建筑柱础石的典型,代表了唐代高等级建筑技术和审美、礼制等方面的水平及制度,反映了唐代柱础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平,是我们今天研究唐代建筑的宝贵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有重要意义。
注 释:
①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5年第5期。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大明宫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2007年,下同。
⑤ 〔清〕王森文:《汉唐都城图》前记,“含元殿西南隅有石如础,质粗,疑地中承础石也”,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大明宫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第59页。
⑥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城工作队:《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1995—1996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7年第3期。
⑧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长安大明宫》,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34—36页。
⑨ 马得志:《唐长安兴庆宫发掘记》,《考古》195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