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旧石器中期石器技术的早期现代人在晚更新世早期(MIS 5阶段)已经开始沿南方路线扩散,但学术界对于此次扩散的范围和影响程度仍存在争议。在距今约5 万年以后,南方扩散路线上的早期现代人出现诸如使用赭石颜料、制作串珠和骨质工具、创作岩画艺术等行为,同时也独立发展出一些区域性适应行为。石器研究显示,南亚地区在距今5 万—3 万年间逐渐出现了细石器技术及相关产品(细石叶、修背工具等),而东南亚和大洋洲地区表现出以生产细小石片为主的权宜性石器技术体系,一些细小石片曾被用来加工有机质工具或作为复合型工具使用。中国南方地区紧邻东南亚和印度半岛,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生态环境来看,都可以纳入南方扩散路线的研究范围。(李浩,《人类学学报》2022 年第4 期)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青年研究员吴妍带领的研究小组对湖南道县福岩洞出土的东亚最早现代人(距今12万—8 万年间)进行了牙结石的提取与分析,发现牙结石中包含橡子、块根块茎等多种植物淀粉粒。该研究者首次提供了东亚早期现代人对富含碳水化合物植物资源消费的直接证据,反映了早期现代人的生存策略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此外,研究还在牙结石内发现了来自针叶植物具缘纹孔的管胞,在牙齿上观察到许多细小且平行的划痕。这些发现,与之前学者报道过的西班牙4.9 万年前尼安德特人牙结石中的植物残存及划痕一致。这表明,福岩洞道县人与尼安德特人一样习惯用松柏类摩擦牙齿。这一发现揭示了东亚早期现代人就已存在可能的剔牙行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网站)
城子崖遗址龙山文化时期已形成粟、黍、稻、小麦、稗(可能)的农作物组合方式;同时,广泛采集利用聚落周边的自然植物资源,是农业与采集业并存发展的生业经济模式。先民在作物栽培中进行了锄草、灌溉等较为精细的管理,其中,黍较粟更具耐旱抗病特性,加上田间管理需求较低而被优先选择栽培。先民在收获作物时,采用类似割穗、掐穗等方法以减少作物茎秆及杂草混入,随后在户外进行小规模的脱壳、扬场工作。此外,根据灰坑中植硅体的组合特征可将其分为生活垃圾、谷物加工、蓄水淘米三个类型,水井和墓葬内的植硅体则分别与生活环境和丧葬环节等信息相关。(葛利花、朱超等,《人类学学报》2022 年第5 期)
三星堆文化在其繁荣时期可能曾是一个以祭祀活动象征国家权威、维系国家思想和组织统一的神权国家,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文化类型。以青铜神坛和雕像礼器为理想形式,以大型神庙为中心场所,以各种祭祀坑为最终结果,共同构成其祭祀活动的基本架构。“坛、庙、坑”就是三星堆神权古国文明因素的一套典型“组合”。“神权国家”是三星堆文化神奇面貌的主要内因;“过度消耗”是三星堆快速衰亡并形成大型祭祀坑的根本原由;“早期丝绸之路”是三星堆文化丰富多彩的外部原因;“多元一体”是三星堆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历史定位。(赵殿增,《四川文物》2022 年第5 期)
汉画中的药臼杵源自现实世界臼杵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并在升仙不死信仰下对药臼杵的功能进行了延伸和升华。药臼杵图像最早出现在西汉晚期,形式单一,为一臼一杵一玉兔,且与西王母密切结合,多成为西王母身份和神职的标识之一。东汉时期持杵者出现了白兔、蟾蜍、羽人等多种身份,身份的多样化、神秘化以及对举臼、筛药、制丸等制药流程的强调,使得药臼杵与西王母的组合呈现多重化,反映出求药向制药的重心转变。在求仙和炼丹运动的推动下,长生的思想、神化的药效、不死的追求使得药臼杵成为巫、医、仙、道互动与协同的交集。药臼杵成为汉代人理解和传播长生不死信仰的工具,成为连接现实世界与神仙世界的桥梁,起着通往升仙之路的阶梯作用,相杵与歌谣相提并论,使得捣药兼具了画外之意。(孙洋,《美术学报》2022 年第4 期)
秦汉时期,官文书在传递或审批过程中,通常被密封或临时存放于某种装具中。这些装具大致有囊橐和笥两类。囊橐主要用于文书传递,囊橐颜色的差异标志着所盛文书的类别、性质不同。笥是官吏日常处理文书事务时用来放置官文书的主要装具。另外,汉代爰书和“象人”一同呈送时,需要用椟(木匣)封装。(汪桂海,《出土文献》2022 年第3 期)
汉魏两晋南北朝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生根立足时期,也是印度佛教造像与中国佛教造像工艺交流碰撞时期。此期中国佛教造像工艺历经三次转型。第一次在东汉西晋。中国工匠以铜鎏金等本土工艺制作象征性佛像,尚处于印度图像摹刻初级阶段。第二次在东晋十六国。以苇胎泥塑与凹凸法为代表的外来工艺开始进入中国佛教造像视野,处于西法初来阶段。第三次在南北朝。中国工匠在接受以圆雕为代表的外来工艺的同时,还将中外工艺结合起来创造新的佛像样式,已形成中外技艺的交融,并对隋唐佛教造像、道教造像以及其后民众生活器物制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张晶,《中国美术研究》2022 年第1 期)
2022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 晓, 瑞 典 古生物学家、进化遗传学权威斯万特·帕博获奖,获奖理由是“因为他发现了已灭绝的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诺贝尔委员会表示,帕博对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尼安德特人是当今人类已灭绝的近亲。他还发现了以前不为人知的古人类丹尼索瓦人,并且还发现在大约7 万年前从非洲迁出后,这些现已灭绝的古人类向智人转移了基因。这种古老的基因流向现代人类,并且在今天仍具有生理相关性,例如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对感染的反应。帕博的研究催生了一门全新的科学学科—古基因组学,通过揭示将所有活着的人类与已灭绝的人类区分开来的遗传差异,他的发现为探索是什么使我们成为独特的人类奠定了基础。(新华社)
9 月28 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通报了2022 年第一至第三季度考古工作重要进展情况。“考古中国”18 个在研重大项目统筹推进,254 个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系统实施,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第五阶段深入推进,实证中华文明发展历史脉络。1157 个基本建设考古项目及时、高效开展,20 个省(区、市)落实“先考古、后出让”政策措施,基本建设考古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西沙海域深海考古突破2000 米,上海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启动,水下考古亮点突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考古大会》推动“考古热”不断攀升。全国71 家考古机构编制数增加1500 余个,8 个考古专业培训班系统培训219 名一线考古人员,考古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第五阶段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二里头等核心遗址田野考古工作取得突破,测年技术突破常规检测方法,古环境研究、文明起源生业经济模式研究、手工业经济专门化研究、文明理论综合研究取得重要收获,深化了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宏大进程的认识。(徐秀丽,国家文物局网站)
《晋侯晋都晋文化》
李伯谦 著
三晋出版社,2022 年8 月
晋侯墓地考古发现作为20 世纪“中国100 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具有巨大历史研究价值。本书是李伯谦教授长期主持晋侯墓地考古发掘与研究的结晶,涉及晋国始封地、西周9 位叔晋侯排序、叔虞方鼎铭文考释、晋侯墓地随葬玉器及西周后期用玉观念的变化等,均为在考古基础上的严谨之作,对研究晋国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玦出周原—西周手工业生产形态管窥》
孙周勇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 年8 月
齐家制玦作坊是我国历史时期唯一一处经过大规模考古发掘的生产石玦的专门性遗址。作者从齐家制玦作坊出土的实物资料及相关生产遗迹出发,见微知著,探讨了生产技术、产品标准化与专业化、评估了生产组织与生产规模,追溯了生产者、消费者的族属与身份,进而从客观描述转向归纳阐释,从感性认知转向理性认识。
《中国文明起源陶寺模式十人谈》
刘润民、陈星灿 主编
科学出版社,2022 年9 月
本书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为抓手,聚焦时空要素在早期文明中的作用,阐释了“掌控时空,天下之中;照临四方,协和万邦”的陶寺文明,进一步探索中国文明起源陶寺模式。全书共有10位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从考古、历史、天文、建筑等方面来讨论中国文明起源中陶寺模式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考古何为》
陈雍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 年8 月
本书是一本系统回答“考古学是什么”的普及性图书。该书以介绍考古学的学科分类、研究对象和手段为开端,叙述了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基本原则,重点讲解了考古阐释与历史重建的方式方法,以及回答了如何学考古、用考古的问题。
《吾道南来: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史前湖南》
郭伟民 著
科学出版社,2022 年6 月
先秦文献中关于湖南这片地域的记载非常少,即使有记载,时间上限也超不出战国。本书从考古出土材料出发,以考古学的视野重建湖南的史前时代,阐述了湖南史前社会发展进程,论证了史前湖南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书写者、武士和国王:科潘城邦和古代玛雅》
【美】威廉·L.费什 著,孙瀚龙、张森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 年8 月
本书以最新的墓葬发现解开科潘的历史之谜,叙述了科潘国家从兴起到繁盛,再到最终衰落的历程,全面展示了古代科潘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国王和他的人民与祖先建立沟通的放血仪式,城邦的统治者参加的神圣球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