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2-03-21 02:01赵效江李长青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指标体系专家

赵效江, 李长青

(蚌埠医学院 体育艺术部,安徽 蚌埠 233030)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未来的竞争会是人才的竞争.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科学全面的教育,还要有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不同类型的教育有不同的评价体系,同一类型教育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其评价指标也应不尽相同[1].然而,通过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发现,我国目前学生体育素质评价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采用的评价标准、量表等,大多都参照国外的评价标准,忽略了东西方人在人种、风俗习惯、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二是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标准没有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在评价标准上实行一刀切,在指标选择上忽视了不同地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在体育素质上存在的差异,评价有失公平.体育人才的评价方案必须改变那种由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统一实施的笼统评价模式[2].本研究基于目前我国大学生体育素质评价现状,依据学生体育素质评价工作要求和医学生的特点,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建立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我国学生体育素质评价工作更加专业化和科学化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通过中国知网收集有关素质教育、体育素质、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为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指标体系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1.2 专家访谈法

拟定专家访谈提纲,采用电话访谈或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就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的情况向蚌埠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学院、皖南医学院4所医学院校从事体育教学管理多年具有体育学高级职称的12名专家进行非结构化访谈,对经验预选指标进行完善和修改.

1.3 德尔菲法

在参考文献查阅整理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编制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问卷,采用匿名方式,通过调查问卷咨询及收集专家的意见,每次问卷调查后将汇总结果再反馈给各个专家,如此反复实施,直到专家的意见基本一致.本研究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建立了较为全面和科学的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二、三级具体指标.

1.4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简称AHP,是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3].本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

2 体育素质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体育素质相关概念的界定

《辞海》中对“体育”的解释是:“体育亦称‘体育运动’.狭义指身体教育,即以强身、医疗保健、娱乐休息为目的的身体活动.与德育、智育、美育相配合,成为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广义指体育运动,包括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三个方面.它们均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锻炼身体,促进健康,增强体质,并具教学、训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和竞赛成绩的作用”[4].关于素质概念的界定,黄书光认为素质是指人的先天遗传特质和后天形成的能力,包括修养、精神、气质、审美、爱好、志趣、习惯、思维、知识技能、实践能力、生存能力等[5].体育素质是由“体育”和“素质”所组成的复合概念.对于体育素质的定义,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给体育素质概念表述不一.本研究赞成万宇的观点即体育素质是人在一定的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的体育学习形成的从事体育活动所具有的各种体育能力的总和[6].

2.2 理论基础

本研究以标准化理论为依据,所谓“标准化”,我国国家标准 ( GD /T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认为,其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7].1934年美国的盖拉德(J.Gaillard)在其著作《工业标准化——原理与应用》中首次对标准化进行研究.1972年印度学者魏尔曼首次把标准化作为一门学科做了全面的探讨.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标准化研究,常捷和何逵教授在《标准化原理与方法》中提出标准化的“八字”原理,即:“统一、简化、协调、选优”[8].标准化的“八字”原理是确定标准过程的指导思想和精髓.

标准化最早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我国的标准化建设在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学校体育实践的快速发展,体育届对标准化的相关研究也愈加深入.本研究在医学院校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充分合理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八字”原理,对体育素质评价的各环节进行精简提炼,优化流程,去除冗余环节,保持体育素质评价体系整体结构科学合理,从而获得最佳效果.

3 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学生体育素质评价进行预测或评价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它应该能从各方面反映学生体育素质水平.因此,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9-12].

3.1 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科学性是构建指标体系的基础,构建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以科学性原则为基础,经得起体育素质评价实践活动的检验.构建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客观反映学生的体育素质现状,对推进学校体育改革、评价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可操作性是衡量指标的重要标准,要求评价指标体系要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直观可测,当出现某个指标可能会对评价主体产生歧义却又非常重要时,可以选择相近且可操作性强的指标代替.采用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制订符合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

3.2 客观性与导向性相结合

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属于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范畴,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在指标体系的选择上符合社会学中指标体系构建的客观性原则.在客观性的基础上,还应将随着体育和教育事业发展变的越来越重要的指标进行提前考虑,将客观性和导向性相结合,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学校体育的政策起到指导作用.

3.3 全面性与系统性相结合

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作为多因素指标评价,在选取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时应具有全面性,避免过分单一或局部的指标出现.对学生体育素质的评价应做到“长其善而救其失”,选取指标时既要考虑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能力因素,又要考虑其情感因素.指标不仅能反映学生体能和技能水平,而且还能反映学生的人格品质.此外,应把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一个系统,每个单一指标所反映的都只是总体的一部分,这样才能综合、全面地认识指标体系内在联系和内部规律.总之,在选取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指标时,要全面、系统地考虑这个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关系,且要从不同层面体现医学院校体育素质综合水平.

3.4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充分考虑评价指标的内涵和外延及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在评价指标的选取时要尽可能做到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定量评价比较适合评定学生的体能和技能等指标,对于体育学习态度、意志品质、人际关系等不宜或较难量化的指标,应在定性描述的基础上采用数值转化的方法进行量化.

4 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预选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与总结,遵循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相关领域专家访谈结果及医学院校学生的特点,初步形成了一个含5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29项三级指标的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2.1 第一轮指标筛选结果与分析

把表1中初步筛选的预选指标,分别按照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设计在第一轮专家问卷中并对各个指标的专家意见集中度、专家意见协调度和专家意见一致性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

一级指标的专家调查结果显示,5个指标中“体质类”“心理类”“运动技能类”“体育知识与体育态度类”这4个指标获得专家较高的认同.“体育智能类”指标在本轮专家咨询中意见集中度(mj)为3.29,小于3.5,未达到入选结果.综合专家的意见认为,体育智能类指标相对其他一级指标重要程度相对较弱,缺乏说服性,在具体执行中如果对学生的“智力水平”进行评价,主观性太强,故剔除此指标,在二级、三级指标分析中不再显示.

二级指标的专家调查结果显示,9个指标的专家意见集中度(mj)在4.61~5.00之间,变异系数(vj)均小于0.25,肯德尔系数W显著性检验P小于 0.05,全都符合入选标准.

根据专家咨询结果,对三级指标中的部分指标进行了剔除、修改并增加相关指标.剔除“心理素质”“电子竞技技能”“体育卫生知识”这3个指标,部分专家认为心理素质、奥林匹克运动会知识和体育卫生知识与其他指标存在包含关系,因此建议剔除;对于电子竞技技能指标,部分专家认为体育运动本应该是强身健体、促进健康的活动,电子竞技不能强身健体,不承认电子竞技是体育项目,而有专家认为电子竞技与传统体育具有同等的精神追求,理应成为体育项目,由于对该指标存在较大争议,所以将其剔除.修改“情意表现”文字表述,将其改为“情绪控制”.部分专家建议,在视力指标,鉴于当前面对学生近视率持续上升的严峻形势,采纳专家建议.

4.2.2 第二轮指标筛选结果与分析

根据第一轮专家反馈建议,对修改和拟增加指标进行了预测试,确保新增指标的可操作性,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第二轮专家问卷,对进行问卷发放回收,专家指标分析参数显示:各级指标的“专家积极性”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等都达到统计学要求,不需要进行第三轮专家咨询.因此,最终确定了由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4.3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根据12位专家群体判断矩阵,将重新建立的各层面各个指标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的数据输入到yaahp计算分析软件中进行运算.经过对各层指标的权重及各个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得知CR值始终小于等于0.1,因此所有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都可以接受.归一化处理后各评价要素相对于评价维度的综合权重,如表1所示.

表1 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权重体系各指标权重一览表

续表1

结果表明,体质类和运动技能类指标是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的两个重要指标,两者的权重占到总权重的75.49%.说明提高运动技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仍然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

5 结 论

基于我国学生体育素质评价工作提供工具的视角和指导思想,以标准化理论为依据,结合学生体育素质评价工作要求和医学生的特点,遵循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等原则,运用德尔菲法,筛选了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构建医学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二、三级指标中各指标进行赋权.结果显示4个一级指标中体质类和运动技能类指标占到总权重的75.49%,说明提高运动技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仍然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指标体系专家
致谢审稿专家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