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青松,李小丽,刘颖菊,邱红梅
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系,重庆 400016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2]。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也是联系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重要桥梁。药理学的知识涉及药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具有理论性强、教学内容杂、知识点多等特点。在药物的发现发明及药理学的发展史中,蕴含了大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因此,深度挖掘药理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融入药理学专业教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统一,可推进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药理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在丰富课程本身的同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以“阿托品及其类似生物碱”的教学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入手,对药理学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相互配合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第9版《药理学》(杨宝峰、陈建国主编),“阿托品及其类似生物碱”为该教材第八章第一节,内容涵盖阿托品及其类似生物碱的来源、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本课程的开设对象为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法医学、精神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
包括课程目标和思政目标。本单元的课程目标是掌握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熟悉其类似生物碱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作用特点。思政目标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本单元着重从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法治观念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构建课程思政映射点,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统一,二者同向同行,实现课程育人的总目标[1]。
采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信息技术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3]。见表1。
表1 “阿托品及其类似生物碱”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4.1课前线上预习,进行课程思政隐性教育 运用“学习通”移动网络平台构建的药理学在线开放课程,在“第七章: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教学完成后,发布“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病例。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病例:患者女,17岁,口服乐果80 mL后1 h入院,呈深昏迷状,口吐白沫,瞳孔缩小,双肺大量湿啰音,心率48次/分。立即予以洗胃、导泻、解磷定静脉滴注、阿托品3 mg静脉注射,15 分钟/次。6 h后患者病情好转,神志逐渐清醒,达阿托品化。而后阿托品改为1 mg静脉注射,2小时/次。次日12:00时,患者感呼吸困难、胸闷,查体见其神志恍惚,面色苍白,双肺湿啰音,将阿托品改为2 mg静脉注射,30分钟/次,当日17:00患者呼吸心跳停止。请同学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救药物及其机制是什么?(2)患者病情改善后为何死亡?(3)什么叫阿托品化?对健康者,阿托品致死剂量是多少?抢救有机磷中毒患者时,阿托品的剂量最大可用到多少?(4)怎样看待药物作用的两重性?学生可利用线上学习资源如慕课、章节练习题、PPT、扩展阅读材料等进行自主复习和预习。
4.2课中多元混合教学,开展思政显性教育
4.2.1导入教学设计 以某报报道“一家老小食用小区采摘花朵后中毒昏迷,经抢救,老人和青年夫妻转危为安,但小孩死亡。经医生辨认,他们吃的是曼陀罗花”,展示曼陀罗花图片,引入本节内容:阿托品及其类似生物碱。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价值和职业责任,坚定“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职业理想信念。
4.2.2启发式教学设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启发式教学是很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本节以中世纪欧洲妇女用颠茄水滴眼美瞳、文学作品中关于蒙汗药的描写及麻沸散的应用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推导出阿托品及其类似生物碱的重要药理作用,如扩瞳、抑制汗腺分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从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引导学生推导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证。教学过程中,逐步设问,层层深入。课堂上,利用学习通手机端进行投屏、线上随机选人答题、抢答、随堂练习、小组讨论等实现互动,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华佗研制麻沸散的故事和国家一类新药盐酸戊乙奎醚的研发过程[4],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讲述华佗以其子试药的故事,引导学生思索医学发展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4.2.3案例教学设计 在阿托品临床应用教学中,围绕“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病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通过分析患者病情改善后的死亡原因,告知学生,除了良好的医德医风,扎实的专业知识也是一名优秀医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若对患者病情处置不当,可能造成严重医疗事故,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甚至触犯国家法律法规。抢救过程中的阿托品化,实际已经达到阿托品轻度中毒。结合有机磷中毒抢救过程中阿托品需反复给予的情况及导入教学设计中报道的案例,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引导学生思索用药安全、关爱患者、尊重生命的职业精神和道德操守。
4.3课后互动交流,巩固课程思政隐性教育 课后在学习通发布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线上课程拓展知识版块的学习,并在讨论区进行主题讨论。如“阿托品及其类似生物碱的研究进展”,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如阿托品、山莨菪碱在青少年近视治疗中的应用[5-6],东莨菪碱的抗抑郁作用[7]及其抗晕动病剂型研制[8]等,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课程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对药理学课程而言,课程思政是社会主义政治理念及人类优秀文化在药理学方面的弘扬与强化[9]。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深入挖掘药理学课程思政内容、寻找合适的思政切入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互融,促进学科专业与思想教育同频共振。通过本教学案例的初步实践和探索,希望能为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与时俱进的新时代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