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行业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贯彻,高中数学教学也随之改变。由于高中数学知识复杂又抽象,一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再加上一些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培养高中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实践
引言
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常常是受到思维能力限制而导致的,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形成条件反射,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影响。这样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来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学生在遇到没有练习过的题型时往往不知如何下手。随着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渐渐改变,教师也十分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提供了重要帮助。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素质教育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改新理念受到大家的认可,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高中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必须要改革教学方式才能适应当前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更多知识。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師往往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让学生拥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学生在长期的题海战术中迅速掌握这些题目的解题方法,但对于不曾见过的题型常常束手无策,如果出题人创新题型,题海战术就无法发挥其作用,只有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从容面对多样的数学题,精准快速的解答问题。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数学知识的影子,数学思维能力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解答数学问题,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有着积极作用。数学思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学生可以利用数学思维来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难题。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有着重要帮助,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方法
(一)优化课程设计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兴趣是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因素之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在课堂中一味的教,学生只管听,这样的教学方式太过枯燥死板,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要转变教学模式,优化数学课堂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在良好的数学知识氛围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静心设计课程导入内容,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比如在课程导入中设置问题,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去思考答案,做好预习任务。例如,教师在进行“均值不等式”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思考这样的问题:国庆节商场正在打折优惠,有三种打折活动,第一种先打九折再打八折的折上折,第二种是先打八折,再打九折,最后一种则是先打九折,再打九折。请问,哪一种打折方式最适合商家。通过问题引入课程教学,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提高思维能力
与其他学科相比,高中数学知识较为复杂且难以理解,高中阶段的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在数学指导上需要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在拓展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一些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很好的解决,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吸收消化教学知识,拓展思维能力。所以,多媒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得十分广泛。高中数学知识较为复杂且抽象,学生常常觉得难以理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对逻辑能力的要求较高,教师需要运用一些特殊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些概念定理学生也很难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将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直观生动的表达出来,方便学生理解与记忆,才能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熟练运用。例如,“三视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一些简单的图形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能画出正方形、长方形等简单图形的三视图,但如果图形稍微复杂一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能就跟不上学习进步了,为了帮助学生能对三视图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直观的展示出来,还可以旋转图形进行全面的展示,让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去思考,在思考中发散思维,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培养实践的数学思维
高中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学生很难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所欠缺,对于高中数学知识的掌握还存在问题。因此,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按照教材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很难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因材施教,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例如,教师在“圆锥”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课后习题练习来考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一个圆锥地面高为根号2厘米,半径为1厘米,当其中一个内接正方体时正方体棱长为多少呢,让学生将圆锥与正方体的知识结合起来,再来解决思维问题。高中数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社会实践的培养,挖掘学生思维潜力,有针对性有意识的进行培养教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实践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数学水平。
总结
素质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也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高中数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数学思维能力能让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孟世勇.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26):114-115.
[2]杨国院.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2):28.
[3]季国平.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