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夏目漱石;文学思想;译介
1.前言
最早翻译夏目漱石作品的中国人要属周氏两兄弟 。周作人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以及鲁迅对作品的译介,这些都让中国读者开始接触“漱石”的作品,并为以后在中国的广受欢迎做了基础铺垫。除了周氏两兄弟的译介之外,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在1931年由张我军所翻译的《文学论》。尽管《文学论》深受后来的日本许多作家好评,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是在一开始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也不为人所关注;因为这篇文章学院气息浓厚,内容羞涩难懂,没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但是,随着时间的进程,时代的需要,中国文学家迫切需要一本文学指南,这时候大家就注意到了夏目漱石的《文学论》。并尝试在文学论的指导下写文学,没想到效果显著,于是就掀起《文学论》翻译高潮。不仅对当时的文学写作,甚至对后世的文学写作都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夏目漱石的译介和思想
章克标的《夏目漱石集》,其中以《哥儿》最为著名。他体现了夏目漱石独特的“轻快自由”、“幽默睿智”。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夏目漱石以“我”的视角来阐述将“哥儿”刻画成一个性格鲜明而又复杂的人物形象,他既是叙述者,也是善与恶斗争的主要参与者。“哥儿”是一位淳朴、诚实、富有正义感、同情心和独立人格的年轻知识分子。这部作品揭示了当时的社会黑暗和腐败,并表达了作者的矛盾之情。
中篇小说《草枕》,通过青年画家因对俗世产生了厌倦感而产生了对遁世的不懈追求,从而迸发出了对人生的深深思考。崔万秋对“草枕”的翻译译文言简意赅,措辞优美,意义准确。《草枕》全篇也充满了浓厚的东方禅家哲学老庄思想的色彩。因此,深受当时中国读者所青睐,所以在该书出版之后,很快就成为畅销书,销售殆尽,供不应求。郭沫若是否翻译过《草枕》还有待考察证明。但是1930年上海就曾出现过两个盗版的书籍,都借用了高汝鸿(郭沫若的笔名)。以及1949年后丰子恺等的复译。就在1949年之前,就在这短短的十几年间这本书就有了三个版本,这更能表明了它的受欢迎程度之高前所未有。
《我是猫》成功地塑造了在猫视角下所观察的人类心理;利用巧妙的手法刻畫了人物形象,深刻揭露了资本家的生活面貌,批判了当时社会的拜金主义。这些都为《我是猫》吸引大量读者打下了坚实基础,正因为作者着独特的手法,才能这样强烈吸引读者的眼球。但是可能是因为难译之处颇多,在五四以前只记录了存在着一个译本,这个译本甚至连周作人都不知道,就能得出《我是猫》作品的难译之处。到了1958年后才出现了较好的译品。由胡雪和尤其共同所翻译。
夏目漱石长期小说《三四郎》是由崔万秋在1935年翻译的。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三四郎求学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他的心路历程。借此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此后由于战争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国翻译文学进程戛然而止,甚至完全崩坏。全年的译本少之又少,当然夏目漱石的就不用说了。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又恢复了鼎盛状态。
《心》是夏目漱石的一篇长篇小说,是夏目漱石后期所写作品, 1914年在他经历死亡教育体验后,改写以前学生写作教学风格,小说以探求人性,着重进行人物的心理环境描写和分析,笔锋转向系统剖析明治时代发展知识通过分子中利己主义者可恶、可悲、可叹的孤独内心对于世界。小说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先生和我”;小说第二部分写“双亲和我”;小说的第三部分写着“先生和自杀遗书”。第一部分介绍了我跟“先生”相识到信任彼此;第二部分讲述了“我”毕业之后返回老家,但是由于父亲的病情“我”不得不在家照顾,所以我没时间去看“先生”。但是由于我非常想念“先生”,决定去看“先生”的时候,一大堆书信的到来,让我胆战心惊;第三部分是书的重点,前两部分的所有谜题,都得到了这部分的答案。这些寄来的书信是一封自杀遗书,记录了他20多年来内心深处的感受。当作者在家乡发展收到通过这封长信,先生已离开这个人世。尽管他的父亲病情严重,作者还是带着这封长信离开了家乡去纪念“先生”。当“先生”年轻的时候,他很富裕,但是因为他的父母的离世,他的财产暂时由他的叔叔保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他的叔叔已经制定了周密的计划,要剥夺他的财产。 这件事让他觉得心底冰冷,年轻的心被刺伤,并在成长中埋下了人类生命的隐患。之后“先生”和他最好的朋友租了一个地方,爱上了房东女士,k告诉他心理上的想法,但是他没有告诉k真实的想法。当得知一个小姐与k关系管理更加密切时,他背着k向小姐的妈妈可以提出要娶小姐的请求,并取得了成功,当k知道我们这件产品事后,某天自己晚上在卧室自杀了。他孤独地窥视着他的精神,他内心的痛苦折磨着他后来的生活。他每个月都去墓地去看他的朋友们,以安慰他内心的痛苦。人性的贪婪和自私使他永远不会原谅自己,他鄙视自己,厌恶世界,憎恨与他人交往,最终死于愤怒。《心》是通过作者与“先生”、作者与父母与先生的生活经历,分析人的内心世界,通过逐层的事物在读者面前揭开人性的面纱。“人都是一个好人,但一遇到一些事情处理好人就变成了坏人。”
3.结语
夏目漱石的创作风格是多彩斑斓,千姿百态的;思想上更是复杂的。在主张“余裕”的同时,也关注着社会现实。像鲁迅、周树人、崔万秋、张我军等上述作家和评论家认为SousekiNatsume认为作为“余裕”派的夏目漱石的思想,是值得推广和学习的,于是大量推崇,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中国学术界“余裕”派和读者“余裕”观的形成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翻译“漱石”。虽然当时社会动荡,但是夏目漱石的思想在中国读者心中仍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改革开放后,又重新燃起了夏目“热”,但是在夏目漱石研究方面仍有许多短板。正因为现在许多学者在没有读或者完全理解其思想的情况下就动笔写作,其结果可想而知。要想打破这种局面,必须重新审视对夏目漱石思想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向远. 王向远著作集. 第3卷, 日本文学汉译史[M].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7:77-85.
[2] 王成.夏目漱石文学在中国的翻译与影响[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01):25-29.
[3] 孙萍.探析夏目漱石的文学观[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6):70-71.
[4] 孙宁.民国时期的夏目漱石文学中文译本稽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237-239.
[5] 周若文.夏目漱石文学在中国的翻译与影响[J].山海经,2019(12):5.
作者简介:司圣强(1997.09-),男,安徽省马鞍山人,哈尔滨市南岗区黑龙江大学日语笔译专业2020级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日语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