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2022-03-21 13:29石永红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信息技术

石永红

摘 要: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课程开始加入小学课堂教学中。但由于不同的学生对计算机的接触程度以及接受能力不同,导致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学习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挑战。因此,本文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对小学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析,希望可以尽可能地兼顾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进而共同提高班级内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水平。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4-0101-03

Talking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Hierarchical Teaching Mode in Prim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

SHI Yonghong  (Liulin Primary School, Zhuoni Coun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ma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begin to be added 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s.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the degree of contact and acceptance of computers by different students,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learning ability of students in computers, which poses certain challeng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activitie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dopts a hierarchical teaching model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lassroom, hoping to take into account students of different learning levels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then jointly improve the learning leve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students in the class.

【Keywords】Hierarchical teaching; Primary school;Information technology

隨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在进行不断的改革,教学内容一直在融入新的知识。在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高素质人才必备的一项技能。因此,在现代教学中,多培养一些信息化人才无论是对学生个人的发展还是国家的繁荣昌盛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作为学生积累基础信息技能知识的重要阶段,更应得到重视。教师作为信息技术课堂的重要领导者,应该在教学模式上作出一定的改变和创新,从而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信息技能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多为社会培养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分层教学模式作为现代比较新颖且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把其应用到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课堂中,希望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帮助,促进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得到快速提升。

1.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开展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是随着信息化发展而衍生的一种新兴学科,面对以前没有出现过的新兴学科,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适应的,想要把信息技术课程开展得更好,就需要在教学方法上作出改变,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速度,满足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但从现代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情况看,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陈旧的,从而影响学生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导致信息技术课程就是教师说教的课堂,课堂氛围非常沉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自然比较低。再加上在小学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情况与家庭经济条件存在直接的关系,导致学生操作信息技术的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家里有电脑设备的学生会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术。而如果学生家里条件比较差,买电脑都成为一种奢望,这时他们在操作信息技术方面肯定不如条件优越的学生水平高。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的只是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对于已经掌握了的学生而言并不能满足他们对信息技术知识的需求,而对于没有掌握的学生来说可能学习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实际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大多以操作实践为主,需要学生进行实际的上机操作,除了一些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之外,大部分学校都可以满足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程时一人一台电脑的需求,但由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差距比较大,导致不同的学生想要完成教师布置的操作任务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样一个操作技能的锻炼,有的学生可能只需要五分钟就可以完成任务,而有的学生可能一堂课下来都还没有完成操作,完全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更是困难,这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教学任务而言存在一定的挑战性,且先行完成的学生如果不能继续让其投入更深一步的学习中,也会在课堂中无所事事,进而出现一些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基于此,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也应该存在一定的差异化,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又可以促进班级中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入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等级的学习目标,使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2.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1)综合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为了更好地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都可以具备较好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但想要这一策略得到有效开展,需要教师在使用该教学模式前对班级内的每个学生的信息化水平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根据了解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样才能进行针对性的信息技术教学,更有利于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提高。但是在了解学生情况的过程中值得教师注意的是,了解的内容不仅包含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该了解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程度以及对学生进行综合学习能力的考核,这样才能更加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更有利于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更加科学有效的分层教学。而教师在此基础上开展信息技术课堂的过程中,也应该对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相关信息技术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定位,针对于课堂教学中表现比较优异的学生,应该及时地对该学生进行重新定位和分组,且教学内容也应该发生一定的转变,这样才能保证分层教学得以科学有效的开展。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综合情况的掌握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跟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做出相应的更新。为了保证分层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教师切记不能以个人的喜好来对待学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兢兢业业地开展教学工作,持着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态度开展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这样才能使分层教学得以顺利地开展下去。

(2)教学提问分层次

由于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以及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同,导致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科目,想要提高其教学质量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且要全面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样才能保证课程的有效开展。而提问作为现代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互动的方法之一,有效地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扩展学习内容的知识面,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但是,反之也会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由于针对学习水平比较差且自尊心比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提问如果他们回答不上来,也可能会让他们觉得很没有面子,不愿意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时候,一定要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学生找到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针对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教师应该选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得以集中,还可以使该类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后,找到自身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慢慢地愿意去主动学习信息技术,这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来说非常有利。而针对一些相对有难度的问题,教师应该向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进行提问,因为他们具备较高的思考能力,较高难度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对他们思维的扩散以及思考能力的锻炼都具有较好的帮助。且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会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更有利于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可以把他们看作学习的榜样,进而成为一种学习动力,这样才能综合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效率。

(3)教学内容设计分层次

为了更好地保证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得以有效的应用,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展前对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展前全面掌握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分层,保证分层教学的科学性,使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价值得到有效发挥。而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每一课程章节中都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这些重要的知识点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每一位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那么针对于这些重点知识,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该突出讲解,不能与普通知识点的讲解一样进行略微讲解。因此,在针对重点知识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多花费一些心思,要在对知识内容进行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对知识点的内容进行拓展,且在教学内容设计中一定要注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可以轻松掌握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针对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可以要求该层次的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就算是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而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就需要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以熟练一些操作技能才算是高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这样分层次教学目标的设定才是科学有效的,才能确保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得到提高,才能为其他班级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使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更加科学有效,实现应用的真正价值。

(4)教师之间分层合作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作为传道授惑、解惑的重要人物,自身势必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但由于每位教师的教龄不同,教学水平以及年龄不同,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想要保证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得以有效应用,不仅需要把学生进行分层,同样也需要把教师进行分层,这样才能使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比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面存在一些具备丰富教学经验且教龄比较长的教师,这些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水平非常高,对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自然具有很大的帮助。而针对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教师来说,他们没有教学经验,在教学水平方面自然不能与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相比。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学校应该组织开展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分享活动,新入校的教师可以多向优秀的教师学习一下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经验和技巧,以及一些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信息素养,共同为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做出一定的贡献。同样,针对新入校的教师来说,他们比较年轻具备一些较为先进的思想,又刚成为一名教师,对教学充满了激情。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为信息技术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影响其他教师的教学热情,共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探讨,为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更加有效的策略,并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基于此,教师之间的分层合作,无论是对整体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提高,还是对分层教学的有效开展都具有重要帮助。其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实践技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

3.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的发展,且信息技术水平还在不断提升。小学作为积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阶段,教师应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开展,积极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使班级内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可以得到稳步提升。但是,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先全面掌握班级内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使分层教学得以有效的开展,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避免填鸭式教学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且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对他们进行不同难易程度问题的提问,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为日后的信息技术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小玲.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46).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小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