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晓晶
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工具性是人文性的根基,人文性彰显工具性的神韵。如果离开工具性来谈人文性,就好似悬空搭架,语文素养的高楼大厦将岌岌可危。同样,只有工具性而没有人文性,语文将散失情智交融的丰富内涵。那么,如何让文道统一、情智交融呢?下面笔者谈谈几点看法。
一、品味语言,咬文嚼字知其韵
语文课程应在语言训练中让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语言往往能触及人们心灵深处最敏感的一隅,面对文本中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注意抓住其中精彩的语言、巧妙的构思,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探究,让学生感受“一字一词皆蕴情”的语言魅力。
以教学《荷花》一课为例。在引导学生揣摩“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时,笔者说道:“句子很简单,不仔细品味,是很难发现它的美的。”学生一下子找到了动作词“冒”字用法的精妙。在与“露”“钻”“顶”等词的比较中,学生明白了:唯有“冒”字能让我们品出荷花的迫不及待、荷花的激动不已、荷花的兴高采烈。笔者相机用课件播放“冒出来的白荷花”的视频,并深情描述:“你们这些白荷花从大圆盘间冒出来,是那样激动,那样迫不及待,来,有什么要和大家分享的吗?”学生打开了思维的闸门:“我想要为夏天增添一抹色彩”“我想让大家看看我们美丽的脸庞”“我们要进行一场时装表演,让大家一睹我们的风采”……带着学生这样“咬文嚼字”,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本文语言的凝练、精确,触摸到作者内心丰富、细腻的情感。
二、朗读体验,披文入境心相随
朗读不失为语文细酌入“味”的良方。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描写的情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领悟遣词造句之精妙,感悟作者漫漫的心路历程,在读中诱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笔者认为,朗读只有在学生充分自读领悟的基础上,通过停顿、语调、速度等处理,并结合指名读、评读、分组读、赛读、换位读、表演读、创境引读等多种方式,“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使之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才能真正达到“文我合一”的境界。
如在执教《盘古开天地》中“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这句时,在指名读及评读入境悟情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三次引读,让学生用第一人称换位体验。
师:光阴荏苒,一百年过去了,盘古怎么做?(生第一次齐读)
师:斗转星移,一千年过去了,盘古仍然……(生再次齐读)
师:日月更迭,几千万年过去了,盘古依然……(生三次齐读)
无须过多地分析和讲解,三次的朗读已让学生的感悟与平实的文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学生走进了盘古的内心深处,开天辟地的盘古那无私奉献的精神会久久地萦绕在他们的心田。此时,学生充当盘古的“代言人”,无形中又加深了他们与文本、与盘古真诚对话的体验。
三、创境补白,想象飞扬境悠远
语文教材中常有“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空白,这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如果能合理并巧妙地利用这些空白,就能让我们的课堂灵动生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抓住词、句、段,甚至标点中的隐性“空白”进行品味,将文本读“薄”;在一次次的训练中,引导学生放飞想象,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将文本再读“厚”。教师要动态地把握课文整体,放飞学生的思想,引领学生从薄的文本走向厚重的生活……
1. 想象,化“静”生“动”。
文字的神奇之处就是在轻描淡写中往往留有极大的想象空间,藏在文字深处的形象画面和动听声音,是文本的空白,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极好素材。
如《慈母情深》中的“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这句,看似静止的语言,展现的却是一幅有声有色的多维画面。那么,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真切地感受到语言文字背后体现的母亲所处环境之恶劣、工作之辛劳呢?笔者启发学生:如果你是《慈母情深》的导演,要拍摄“母亲工作的厂房”这个场景,最想突出哪个细节?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我想强调‘七八十台破缝纫机’挤在‘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这个场景。我们学校的室内篮球场的面积如同这厂房,真难以想象怎能容纳七八十台缝纫机、七八十个女人,更何况还有堆积如山的货物。”“我想拍摄缝纫机發出声音的这个画面。我找到音频和视频,感受到了缝纫机转动的声音大、嘈杂,作者用‘震耳欲聋’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怪不得下文说话要‘大声喊’。”此时,学生徜徉于语言文字的奇妙世界,与作者真情对话,同时也将自己的生活融入其中,感情积累水到渠成了。
2. 创境,反“客”为“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阅读的主体——学生,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到文本中走一遭,带着自己的感悟,有个性地阅读,真正实现创造性地学习。
如在教学《蟋蟀的住宅》一课时,教师捕捉到文本隐形的交际留白,以“帮蟋蟀卖房”的交际情境代替“为什么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这个单一的问题探究。学生不亦乐乎地阅读、提取信息,填写“房产基本信息表”,绘制让顾客一目了然的“结构图”,小组合作推销蟋蟀的住宅,等等。此时,学生已不再是文本的“客人”,在一系列活动中,学生进行着理解与选择、概括与转化的思维精加工,反“客”为“主”,以“主人”的身份走入文本。通过对文字的想象与创造,以及多元能力的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与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 补白,化“标点”为“画面”。
标点符号背后往往透露着很多信息。如省略号时常会在一些课文中现身,它们有的是语意未尽,有的是故事情节的省略,等等。教师可以根据标点符号的特点,实施改“标点”为“画面”的训练。
如《少年闰土》是一篇流淌着童真童趣的文章,在引导学生理解闰土见多识广、睿智勇敢时,学生敏锐地捕捉到“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这句中的省略号,随即脑洞大开。有的说,省略了:“你快速举起钢叉,屏息凝视,忽然猛地朝猹刺去……”有的说,省略了:“没想到那猹机灵地反从他的胯下逃跑了,只见闰土耷拉着脑袋,气呼呼地说:‘好你个猹,敢偷吃我的西瓜,下次你绝逃不出我的手掌心。’”这样的交流拓展了文本,也凸显了少年闰土可爱的形象。
当然,除了上面列举的这几种补白方法外,还有改编古诗、看图说话、续编课文等方法,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文本中的“空白”资源无处不在。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切不可忽视对文本语言的揣摩、品读、补白,要让学生获得人文精神、语言智慧双丰收,使人文性与工具性珠联璧合,从而让学生扎扎实实学语文,真真切切悟真情,确确实实有收获。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洞江小学)
19845005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