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民族团结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

2022-03-21 23:56陈发勇
新教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中华民族法治

陈发勇

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从教育层面来看,融民族团结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是衡量学校育人效果、评估学生道德品质的一项重要标准。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学,真正让学生能够融情入境、融思于心,感悟民族团结的意义,强化民族团结的认同。

一、融情入境,感悟民族团结意义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民族团结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教学内容。然而,小学阶段学生认知尚未完全成熟,对于他们来说“民族团结”内容过于抽象,意义过于巨大,如果按照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既无法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加深他们对“民族团结”意义的深入理解。因此,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可将情境体验式学习作为主要途径,创设感染力较强的情境,把用文字表现的“民族团结”意义转变为学生可以直观感受的内容,从而使学生获得比純粹的文本学习更大的收获。

例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课是融入“民族团结”教育的绝佳时机,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整体的课程主体内容,并结合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心理,来构建一个个“故事”情境课堂,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少数民族英雄人物。如:图尔扈特决心东归、马本斋英勇抗敌等少数民族英雄保家卫国的事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的认知与了解。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体会到不同民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加深对少数民族同胞的敬佩和亲切爱慕之情,树立崇高的爱国精神。

二、融思于心,强化民族团结认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都有自身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只有让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才能更好地将其融合、团结在一起。而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小学阶段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是学生更好地认同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将其与“民族团结”中的文化认同进行关联,让学生从内心上欣赏、认同不同民族的文化,从而为实现多民族大家庭的团结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

例如,学习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学会尊重”这一内容时,从教学侧重点来看,一个重要的能力目标是要让学生理解并尊重他人的价值和意义,并学会换位思考,平等对待他人。教学时,笔者将本校有9个少数民族(畲族、苗族、瑶族、土家族、侗族、满族、壮族、布朗族、维吾尔族)的情况,融合到课程教育中去,将教学提升到“民族团结”的教育层面。首先,笔者设计“思辨活动”,给学生提供几个因为不同民族习惯而引发争议的议题,引导学生在讨论、反思中逐步体会到“每个民族的文化是有差异性的,每个人的需要也不一样,获得他人的尊重能够增强个体的自尊、自信,也能使个体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其次,为了更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尊重比帮助更重要”的观点,笔者深化思辨活动:让学生来想一想,如何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通过交流讨论,学生最终懂得了:各民族同学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同学。

三、融入合作,探究民族团结内涵

“民族团结”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历史就像一面明镜,它印证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昭示着只有各族人民同心团结,形成强大的精神共同体,才能共筑美好、安康、繁荣的未来。将“民族团结”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时,教师也要注重深度教学思维的渗透,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去自主探究,让学生在相互启发、相互取长补短中加深对“民族团结”内涵的理解。

例如,教学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时,教师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只有将国家团结统一放在第一位,才能实现个人更好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搜集材料来辩论为什么“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百姓遭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提高了归纳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而且也意识到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还要敢于同破坏国家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从而从根本上让学生深刻领悟到祖国的建设需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奉献,想要让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持续发展,就需要齐心协力画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同心圆”,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生活。

四、融学致用,实践民族团结本质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将“爱国心、民族情”根植于师生心中。如以民族团结的“十个一”——一本民族相关书籍、一首民族团结歌、一幅民族团结主题画、一个民族故事、一个民族英雄事迹、一部民族电影、一份民族知识手抄报、一篇读后感、一项民族体育活动、一次民族风情体验活动为形式,每个学期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践行方式,去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本质,并将民族团结的情感内化入心。

同时,学校还可以从特色发展的视角入手,积极利用德育活动助推“民族团结进校园”。比如,2019年来,我校围绕“阳光师魂”党建品牌,紧扣“办民族特色学校,做民族特质师生”的办学特色,开展了“民族特质助成长”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通过组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革命精神、杰出人物,培育师生“自信、自尊、自主、自强”,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内涵提升。

总而言之,将“民族团结”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让每个学生“融情入境、融思于心”,感悟民族团结的意义,强化民族团结的认同,才能真正让学生认识到各个民族要像一粒粒石榴籽那样,紧抱一起形成一个共同体。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桂林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苏少伟)

1641500511205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中华民族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