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锋 刘传瑾 邓国生 何才通 谢艳萍
摘要:目的 浅析全身麻醉在儿童龋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方法 研究时间:2020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100例龋病儿童;分组: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将龋病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龋病治疗,对照组为局部麻醉或束缚下进行龋病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后半年、1年复查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与1年复查继发龋发生率及充填物脱落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治疗儿童龋病可提高医疗质量,省去大量时间成本,提高复查依从率,降低继发龋发生率及充填物脱落率,保护儿童心理健康。
关键词:龋病;全身麻醉;依从性;局麻
【中图分类号】R6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3--01
龋病俗称为蛀牙,病因与细菌感染关系密切,细菌侵袭后可破坏牙体硬组织,如未及时治疗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常见包括牙髓炎、根尖周炎、颌骨炎症等[1]。儿童龋病是儿童口腔科的常见病,但大部分儿童对牙科治疗存在恐惧心理,治疗中多出现哭闹、不配合行为,治疗中存在呛咳、窒息风险,无法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基于此儿童口腔科逐渐应用全身麻醉方法辅助治疗儿童龋病,效果乐观[2-3]。文章纳入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龋病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评价全身麻醉下龋病治疗效果,现将本次研究全部内容整理后作以下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0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100例龋病儿童;分组: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将龋病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平均为(4.5±1.0)岁。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平均为(4.3±1.1)岁。2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儿家长要求全麻下治疗并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年龄≤12岁,且临床已经尝试各种方法后仍不配合治疗;龋失补牙数≥6;有需要行根管治疗的牙齿;无全麻手术禁忌证。
排除标准;严重身心疾病;恶性肿瘤。
1.2 方法
观察组在患儿家属的要求下行全身麻醉,术前行血常规、胸片等检查排除全麻手术禁忌,术前1日与患儿家长保持密切交流,介绍注意事项、麻醉方法、手术方案、手术预估时间等,消除患儿家长紧张情绪;准确为患儿测量体重,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准备并检查各种仪器与材料。麻醉医生给予术前访视,综合评估患儿生理状态及各项检查指标。麻醉方法: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诱导予芬太尼2-4ug/KG+丙泊酚2-3mg/KG+顺阿曲库铵0.1-0.15mg/KG,维持阶段采用瑞芬太尼0.1-0.15ug/KG.min+丙泊酚3-8mg/KG.h泵注,间断追加肌松药0.05mg/KG,术毕前30停用肌松药。术中密切监测体征变化,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操作,所有患牙均为一次性治疗,操作结束后全口涂氟,清除口咽部残留物,麻醉医师进行复苏,待患儿意识清醒后常规留观4h,再次评估确认无异常后方可离院。
对照组通过进行相关心理干预后患儿仍然表现出抗拒或不配合治疗,且家属不愿采用全身麻醉,在家属同意后将其束缚,术中医护人员不断安抚患儿不良情绪,治疗按照患牙情况由轻到重进行治疗,对表现严重抗拒或不配合的患儿提供基础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复查依从率,将依从性分为良好、一般和较差;良好:患儿能积极配合医护进行定期口腔专科检查;一般:患儿需要医护提醒复查并能配合简单口腔检查;较差:患儿拖延复诊或不复查且表现为极力反抗不配合口腔检查;复查依从率=(良好+一般)/例数*100%。观察继发龋以及填充物脱落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价2组半年与1年复查依从率
观察组患儿半年与1年复查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评价2组半年复查继发龋以及填充物脱落情况
观察组半年复查继发龋发生率及充填物脱落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评价2组1年复查继发龋以及填充物脱落情况
观察组1年复查继发龋发生率及充填物脱落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我国门诊治疗儿童龋病过程中疼痛会加重儿童机体应激反应程度,影响身心健康,从而降低患儿治疗依从性,虽然部分患儿经行为管理可相应提高治疗配合度,但部分患儿依然存在抗拒、恐惧、不配合的行为,而局麻或束缚下治疗有悖于临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4]。
儿童龋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疾病对儿童口腔健康造成较大危害,我国儿童患龋率较高,但治疗率相对较低,目前临床治疗儿童龋病中普遍存在儿童不配合治疗的情况;儿童因自身年龄较小,在有限的认知能力、过往不良就医经历等因素影响下可能加重患儿不配合治疗行为。传统束缚局麻下治疗多指在束縛患儿自主活动时通过咬合垫、束缚板、开口器等辅助治疗;局麻束缚方法可进一步加重患儿恐惧心理,导致后续口腔治疗中出现长期方案与敌视情绪,治疗过程中患儿可能出现反复挣扎表现,完全制动难度大,可能导致治疗中误伤风险,影响手术操作准确性与治疗效果。同时儿童龋病单次治疗时间不宜过长,需要反复多次就诊,患儿复诊依从性与疾病治疗效果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一次不良的就诊经历即可能影响后续复诊情况[5]。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半年复查依从率46.00%,高于对照组22.00%,P<0.05;观察组患儿1年复查依从率52.00%,高于对照组24.00%,P<0.05;观察组充填牙数271颗(不含金属及前牙透明冠在内的预成冠修复),术后6个月复查中发生继发龋患牙23颗(8.49%),充填物脱落患牙21颗(7.75%);对照组充填牙数为238颗,术后6个月复查中发生继发龋患牙34颗(14.29%),充填物脱落患牙32颗(13.45%)。观察组术后12个月复查中发生继发龋患牙27颗(9.96%),充填物脱落患牙26颗(9.59%);对照组术后12个月复查中发生继发龋患牙39颗(13.02%),充填物脱落患牙37颗(15.55%)。观察组术后6个月与12个月时患儿继发龋发生率及充填物脱落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发现,观察组给予全身麻醉下治疗,牙科全身麻醉技术(DGA )具有较大优势,包括全身麻醉状态下可帮助患儿一次性完成所需治疗,减少大量就诊时间,此外全身麻醉后术中无需考虑患儿配合度的影响因素,解除不配合行为对口腔治疗工作的干扰,可提高医疗质量与诊疗工作效率。全麻下有助于医护人员更多采取治疗措施,解决患儿对治疗的恐惧心理,全麻下治疗产生的疼痛相对轻微,可改善患儿饮食睡眠与日常生活,减轻对患儿心理的负性影响程度,且卫生经济学优势明显。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患儿半年、一年复查依从率高,且全麻下可一次性完成多项治疗工作,可延长口腔内充填体使用时间,减少继发龋的发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全身麻醉下治疗儿童龋病可提高复查依从率,降低继发龋发生率及充填物脱落率。
参考文献:
[1] 刘亚蕊,朱明静,徐冬雪,等. 全身麻醉下儿童龋病治疗的回顾性临床研究[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1,37(8):472-475.
[2] 刘静. 探究微创技术在儿童龋病治疗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20):114-115.
[3] 王景莉. 乳前牙龋病儿童治疗中前牙透明冠修复的有效性及对边缘着色、边缘密合性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20):3600-3602.
[4] 田靖,马文利,夏斌,等. 重度低龄儿童龋全身麻醉下治疗后再次患龋风险的前瞻性研究[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1,56(9):857-865.
[5] 赵冰倩,朱俊霞,秦满. 霍尔技术治疗乳磨牙龋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2021,24(3):138-143.
项目名称: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玉市科20202912)
20985007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