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摘要]以全球气候变暖及极端天气增多为表征的气候变化是目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超过了生态的自净能力,成为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中国已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干部学员是分布在党和国家事业各条战线上的中坚力量,作为的有重要影响的窗口型公共机构,干训机构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角色理论,探讨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推进“双碳”行动的意义、积极的公共角色定位和角色实践的路径,为我国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有效参与“双碳”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碳”目标;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角色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2)03-0042-05
一、“双碳”目标与相关背景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是目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碳排放国。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辩论会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碳”即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碳达峰”是指生产和生活领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历史峰值,然后转为下降的过程。“碳中和”是指在规定时期的人为排放与生态系统吸收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相互抵消(“碳中和”,在国际上也称为“气候中和”)。为推进“双碳”(碳达峰、碳中和)工作,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为未来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在总体要求、目标、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产业结构、能源体系、交通体系、科技支撑、制度机制、组织实施等方面给出了明晰的思路,将“双碳”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双碳”相关政策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实施路径,彰显出中国在全球性事务中的务实担当。
2022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体学习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2]。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和碳达峰时间早于中国,如欧盟在1990年就已经实现碳达峰,而在碳中和目标的达成期限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接近同期,如欧盟立法确定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仅比中国早了约10年,这意味着我国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缓冲期比一些发达国家要短不少(比欧盟短30年)。因此,在与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发展阶段存在差异的背景下,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任务相对来说就更为艰巨和紧迫。实现“双碳”目标,是挑战也是机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2]。目前,各部委和各省市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推进“双碳”工作。“双碳”工作需要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和每个人积极参与,共同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开展“双碳”或低碳相关的宣传、培训、清洁能源的替代和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双碳”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化工、电力、能源、经济学和高等教育等学科,注重从企业的供需角度探讨能源结构的技术性优化,“双碳”的测量评估、金融支持,以及相关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双碳”行动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双碳”目标的绿色和高效发展的要求将倒逼我国产业体系发生结构性变革,也将促进社会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涉及每个人的生活和不同阶段的推进机制。已有“双碳”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认知偏差和行动偏差。如对导致气候变暖的气体单一化认知,只关注二氧化碳,忽视了其他气体的排放;对于“碳”排放与提升生活质量对立起来;注重“减排”,忽视碳汇(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吸收或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关注企业的碳排放,忽视公共机构的碳排放(公共机构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注重本地区发展目标,忽视区域间合作;一些地方低碳宣传周的活动重声势,轻效果。在推进社会“双碳”行动的初期,各领域的顶层设计、转型发展等方面需要攻坚克难的问题多,协同的难度大,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多、地区发展差异大和有民主集中制文化传统的国家,发挥各级干部在低碳发展中的引领和管理作用尤为重要。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部门和行业系统的干训机构等为主体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双碳”知识培训、理念引导、科研支持、咨询服务和低碳环境碳示范,是及时高效提升干部队伍素质的方式,对于干部快速适应、推进党和国家的“双碳”战略发展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有研究成果鲜有干部教育相关的“双碳”行动促进的研究,作为有重要影响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探讨其在“双碳”行动的角色定位和实践路径,对于协力推进“双碳”社会行动具有积极意义。
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与“双碳”目标的关系:公共角色的视角
作为有重要影响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发挥其在“双碳”行动的作用,明确其在“双碳”行动的公共角色定位和实践路径是很必要的。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政治局第36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双碳’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的学习,做到真学、真懂、真会、真用。要把‘双碳’工作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重要内容,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重要内容,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作为组织实施保障的政策要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也被明确和强调。党和国家对干部教育培训的角色期望為推进“双碳”行动提指明了方向和增强了动力。
角色的本意是戏剧中演员按照剧本的规定在舞台上扮演特定人物的专用术语,后来“角色”逐渐被其他社会学科借用和引申。西方社会学家米德、特纳等较早把社会角色理论用于社会心理和社会学研究,之后被扩展到教育及管理领域。角色主要是对一定的身份或规范体系下的个体(个人或组织)所期待的行为。社会科学主要从社会责任、社会规范、社会结构、社会互动等角度对角色进行定义。如费孝通(1984)提出“每个角色都有一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体系”[3]。美国学者波普诺(2014)认为“角色是对在一个群体内和社会中具有特定身份的人所期待的行为”[4]。个人或组织层面的角色存有共通之处,“不管是单个行为者,还是集体行为者角色的定位,都必须把该角色放入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结构中才能得以厘清”[5]。角色行为,是指个人或组织通过对角色期望的了解,实践和实现个人或组织所担负的角色,它包括角色学习和角色实践。角色学习是角色实践的基础和前提。角色学习是指个人或组织通过学习相关方面的必要知识和技能,了解和掌握相关角色的行为规范、权利义务等的过程。角色实践是基于角色学习的认知,履行角色职责的过程。角色行为如果同社会期望有偏差,就会产生角色冲突。个人或组织在社会互动中,往往承担的角色不止一个,多个角色形成角色丛,多角色之间要协同发展,尤其是把握好主要的角色责任,避免角色间的冲突或尽可能降低冲突。
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机构,其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承担的是公共角色,是为党和国家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公共教育机构。根据党和国家相关部门关于干训机构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承担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多重公共角色,如培训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思想理论建设的阵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智库等角色。其中,培训领导干部是干训机构的核心角色,核心角色的发展决定了一体化角色丛的平衡。理论阵地、科研和智库与教学培训是相关促进的关系,理论、科研、智库的发展是教学培训内容的源头活水,教学培训是理论、科研和智库发展的持久动力。基于党和国家对于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角色定位,干部教育培训教育机构要明确干部“双碳”教育培训的角色职责,发挥其在干部“双碳”教育中的知识培训、理念引领、科研支撑、决策咨询服务的作用,其中要突出“雙碳”工作的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的培训,帮助干部做到真学、真懂、真会、真用。
总之,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对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起着促进的作用,主要的角色包括干部“双碳”教育的担当者、“双碳”理念引领者和“双碳”政策研究者和“双碳”管理咨询者。
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促进“双碳”目标的角色实践路径
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在培训干部之前,相关干训机构的教职员工要具备“双碳”相关文化素养,掌握相关政策法规和“双碳”知识。干训机构要根据干部“双碳”的认知和需求,明确传递何类知识,解答何类困惑点,运用何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实现干部培训机构的社会角色期待。
(一)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成为 “双碳”知识和政策的及时传递者
整合校内外的师资力量,综合运用讲授式和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做好概念诠释、观念引导、政策解读和经验传递等方面的工作。
1.概念是思想和行动的起点。从一些研究文章和相关媒体的报道中,诱发温室效应的气体往往被单一化为二氧化碳,忽略了其他温室气体。我国虽然在正式的文件中的相关低碳或“双碳”的概念主要指“二氧化碳”,但没有排除其他的相关气体。国际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2005年正式生效)中规定控制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6种气体,在总的温室效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约占一半。要完整诠释“双碳”概念和中国的“双碳”目标的时间节点,完整把握其内涵。在培训中要明确低碳不仅仅是二氧化碳直接排放的减少,而且也包括其他气体碳排放的减量,也包括通过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清除二氧化碳的活动、过程和机制。
2.加强观念引导,促进战略思维。人们往往关注低碳、“双碳”与生活质量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担心减碳导致产量减少、成本增加和生活水平下降。减碳在短期内可能需要技术和设施的改进,难免会增加投入和成本,但从长期看意味着资产和福利。推进“双碳”工作需要增强战略思维能力,以系统观念贯穿工作全过程,重点把握以下关系:一是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减碳不是不排放,不是减生产力和降低生活质量,而是要走生态优先,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产业链和粮食的安全以及群众的正常生活。二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既要增强全国的统筹规划意识和各地协力推进“双碳”工作,又要考虑各地能源、资源和产业结构的实际,调整相关工作方案,避免各地、各行业“一刀切”。三是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有序减量替代,积少胜为大胜。四是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和多元社会的协力。不仅要在生产领域引导和约束,而且要在消费领域倒逼和促进。要帮助干部学员认识“碳减排”不是在碳达峰之后才要做的工作,是当前阶段的重要任务,工作开始的越早越主动。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一般来说碳峰值越大,以后碳减排难度则越高,为之付出的成本也就越大,尽管各地区因发展程度不同面临的任务有所差异。
3.系统性政策解读,明确工作要求。深入学习、准确阐释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两山”理论、中央《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修订)、《公共机构节能条例》(2017年修订)以及相关部门和省市的相关“双碳”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相关 “双碳”工作的基础知识、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明晰“双碳”工作路径和工作要求。
4.注重专题式和体验式教学。梳理总结各地各有关部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成效、经验和做法,尤其是组织各行业、各领域的低碳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和经验指导。通过参观绿色低碳的建筑环境、能源企业、公共机构、社区和模范家庭等现场教学体验,增强干部对于“双碳”战略目标实践和先进做法的认知。以低碳社区为例,中国自 2014 年起启动低碳社区试点建设以来,涌现出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等低碳社区的优秀试点。这些优秀试点在社区规划布局、公共区域节能改造、基础设施改造、编制社区温室气体清单、普及低碳文化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5.为“双碳”管理提供科研支持。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集中科研力量加强 “双碳”管理相关研究,在碳管理的“双碳”政策咨询、政策实施和评估等方面,为政府、企业提供管理服务。如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社团等公共机构大多尚未进行碳排放核算的背景下,推进和完善公共机构碳排放核算相关的政策研究、实施和评估工作。调查研究相关重点的行业或企业在“双碳”推进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其发展约束、痛点化解提供政策建议。研究“双碳”目标下的地方财政政策、税收和社区治理等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以及“双碳”目标下的区域产业链的协同发展问题,等等。
(二)将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建设成为 “双碳”公共机构的示范场所
根据公务员和干部管理的相关规定,每年或在特定的干部成长周期中,各地和各级干部都要到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脱产学习和生活一段时间,短则几天,长则3个月或6个月。在干部学员难得的集中学习培训期间,干部教育机构可为干部学员创设沉浸式的低碳学习环境,将绿色低碳办学理念全方位融入校园环境中,做到可见证、可感知和可实践。
首先,建设技术减碳的校园。一是从减碳角度,相关设施要实现全电替代,减少石化燃料的消费。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公车采购首选新能源汽车。照明和运行运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购买绿电等措施,减少间接碳排放。二是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角度,鼓励有条件的干训机构设施设备进行节能改造。对干训机构的教室、食堂、厨房、宿舍、图书馆、机房、办公室、会议室、体育场馆、空调、照明和电梯等重点用能部位和设施设备进行节能改造。运用节能技术对老建筑进行适度改造,做到超低能耗,如可运用保温材料、太阳能发电、自然采光等维持室内舒适度,代替传统的照明和供暖设备。新建筑则要达到零能耗建筑标準。
其次,营造人文低碳的校园。将生态文明作为职工和学员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校园绿色生活行动。教师和员工要在校内外保持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通过员工的低碳言行积极影响入校学习培训的每一个学员。比如,帮助教职工和学员掌握个人、家庭的碳足迹的简易测量方式,掌握日常生活中减碳和碳汇的方式、方法。广泛宣传和倡导节约水电,低碳出行,践行垃圾分类,尽可能循环利用物质资源。组织旧物捐赠活动,将学员和教职工多余或无用的物品捐赠给社会。认真执行机关食堂制止餐饮浪费管理规范,引导教职工和学员参与“光盘行动”。推进节约型机关或处室的创建活动,培育崇尚节俭的干训校园风尚。厚植绿色生态文化,在校园绿化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扩展大乔木栽种数,进行楼顶绿植,增加区域碳汇量。
最后,实施绿色低碳的自我激励机制。如干训机构可率先向社会公开本单位的碳排放。依据碳排放核算标准和计算方法,根据干训机构的所用能源品种的碳排放量,计算出直接排放量(固定或移动的燃烧设备使用石化燃料发生氧化燃烧过程产生的碳排放)、间接排放量(外购的电力和热力产生的碳排放),再根据干训机构的植树绿化等吸收二氧化碳的碳汇量,计算出干训机构的碳排放的总量,及时向学员和社会公布干训机构的碳排放动态情况。
虽然公共机构和社会不是直接碳排放的大户,但公共机构和社会都是碳的重要消费端。作为有重要影响的窗口型公共机构,干训机构应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发挥其教育和示范引领作用 。干训机构可通过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学员和教职员工,通过绿色低碳采购和消费影响企业等方式促进社会绿色低碳行动。
总之,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始终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的需求以及角色期望,呼应国家重大关切。干训机构要自觉将“双碳”教育纳入办学理念,争取把干训机构建设成为绿色低碳公共机构的示范场所,为公共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学习提供参照。在“双碳”战略目标推进的过程中,要基于干训机构的角色定位,全体教职员工要通力协作,锐意进取,扎实工作,认真履行教育培训、思想引领、科研支持和决策咨询服务的多重职能,为党和国家有序有效实施“双碳”战略目标发挥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教职员工的角色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23(2).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深入分析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 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EB/OL].(2022-01-26)[2022-02-15].http://cpc.people.com.cn/shipin/BIG5/n1/2022/0126/c243247-323399
79.html.
[3]费孝通.社会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63.
[4]戴维·波普诺.我们身处的世界:波普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79.
[5]任志峰.角色理论及其对集体行为者的可行性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27.
责任编辑:王玉倩
345550190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