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巧蓉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对于推动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困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继续弘扬伟大精神,就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铸牢党与人民血脉联系、新征程伟大实践凝聚力等三个方面把握和感悟新时代伟大精神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新时代;伟大精神;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2)03-0032-04
“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风霜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1]。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丝路精神、“三牛”精神、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抗疫精神、探月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新时代伟大精神,这些精神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基本内容,还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政治品格,全方位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新时代伟大实践铸就新时代伟大精神,新时代伟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决定了具有多个层面的时代价值。
一、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层面看新时代伟大精神的时代价值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科学论断,对中国精神基本内容涵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特质加以了明确。概览新时代伟大精神,其基本内涵中蕴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基于这一维度的理解,可以说新时代伟大精神就是新时代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3]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时代伟大精神在内核上具有高度契合性,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层面阐释新时代伟大精神的时代价值具有贯通的理论逻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观本身,具有本体论上的意义,由一系列理念、原则、价值观念组成,实践则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形而上连接到形而下的场域。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身确认,只有通过实践主体的具体活动才能得以实现。通过对新时代每一个伟大精神基本内涵的了解,我们会发现,新时代伟大精神基本内涵高度凝练,它们是对一定实践活动中的价值原则、精神品质、方式方法、目的意义等的抽象性概括,但这种抽象与纯粹理论的抽象有着本质区别,因为它不是假设的、静止的、枯燥的,而是具体的、流动的、鲜活的,它的每个抽象性概括都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人物和事例,从而以一种具体的、生动的场景呈现出来、展现在大众面前、走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因为这一特质,新时代伟大精神具有很强的社会感召力;因为这一特质,用从伟大精神中走出的“榜样”涵养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和基本路径。这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层面阐释新时代伟大精神的时代价值的实践逻辑。
2021年6月29日,习近平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七一勋章’获得者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4]新时代伟大精神中的榜样人物来自各行各业,遍及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他们都是“我们”中的一份子。正是这样的“身边人”,少了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让人们生出一種天然的亲近感,从内心深处更易产生认同感。这种情境下,榜样身上呈现出的伟大精神,就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跨越行业和领域的界限,发挥出春风化雨般的社会价值观教育和引导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一种向榜样学习、争做榜样式人物的良好风尚,进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落实、落细、落小。以“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为基本内涵的脱贫攻坚精神告诉我们:伟大来自平凡,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伟大实践的参与者、都是伟大精神的创造者。党的十八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实现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2021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一方面是坚持党的领导,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大家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块儿使;另一方面是以新时代伟大精神为引领,时代楷模李保国、黄文秀、黄诗燕、张桂梅等人的牺牲和奉献精神感染并带动了更多的人走向条件艰苦的岗位,不为名利、兢兢业业,为国家富强、为人民幸福默默奉献、努力奋斗。
不只是脱贫攻坚精神,“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以及强调“爱国、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等新时代伟大精神,我们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能从中汲取向上、向善的精神养分,从而在实践中把精神上的共鸣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样,我们每一个人的需要就“同国家的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价值观念的共振,进而转化成为一种全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行为”[5]。新时代伟大精神内涵深刻、丰富,它们串联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社会、国家的方方面面,在全社会发扬新时代伟大精神,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入手,必定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
二、从党和人民血脉联系层面看新时代伟大精神的时代价值
实践是精神产生的土壤,伟大实践铸就伟大精神。新时代伟大精神源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精神映照实践,伟大精神诠释伟大实践。透过新时代伟大精神,人民群众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真理;更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抓党建促脱贫中得到锻造,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升。贫困地区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都说‘党员带头上、我们跟着干、脱贫有盼头’‘我们爱挂国旗,因为国旗最吉祥’‘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忘共产党’,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得到极大巩固和发展”[6]8-9。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脱贫攻坚则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必然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党的十九大把精准扶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全面部署,向深度贫困宣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20年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涝灾情,党中央要求“全党全国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做好‘加试题’”[6]5。在脱贫攻坚战中,广大脱贫干部以时不我待的状态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他们扎根基层,走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不遗余力地致力于精准脱贫。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他们苦干、实干加巧干,人民群众从他们敬业和奉献精神中体会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不仅提升了贫困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还使“贫困群众的精神世界在脱贫攻坚中得到充实和升华,信心更坚、脑子更活、心气更足,发生了从内而外的深刻改变!”[6]8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是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明显改善了党群关系,使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稳固。
执政为民,是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上,党中央始终优先考虑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力救治每一个感染者。无论是疫情暴发严重时期,还是零星出现的常态化时期,党中央始终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在疫苗研发、接种、核酸检测和疫情防控等诸多方面,从物资保障、工作协调到情绪疏导,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同时又特事特办,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全世界疫情形势仍不明朗的情况下,我国实现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人民生活的便利安全。抗疫的伟大实践有力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7]。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党员干部仍然冲在前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25000多名优秀分子在火线上宣誓入党。更多人向往党组织、加入党组织,更多人志愿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充分体现了党和与人民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
新时代精神之所以立得住,就在于它以坚实的实践作基础;新时代伟大实践之所以推得开,就在于它有伟大精神的引领。透过精神感知实践,透过实践感悟精神。新时代伟大实践铸就的新时代伟大精神,更加筑牢了党和人民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三、从新征程伟大实践凝聚力层面看新时代伟大精神的时代价值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推进,取得了一系列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与强大的新时代伟大精神的引领密不可分。习近平强调指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铸就的新时代伟大精神,不仅筑起了一座座新的精神丰碑,而且成为新时代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精神支柱,为新征程伟大实践凝聚起磅礴力量。
伟大实践必然伴随着与许多“急难险重”事件的伟大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正如“人到半山路更陡、水到中流浪更急”,我们要准备打更多的硬仗、啃更多的硬骨头。李大钊同志曾说:“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10]新时代伟大精神就是我们新征程上的雄健精神。在伟大精神引领下,我们实现了中国北斗的全球组网,我们建成了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我们在一些前沿科技上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领跑,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我们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我们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伟大精神历久弥新、历久弥坚,14亿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肩并肩、心连心,用精神伟力凝聚起新征程开拓进取的澎湃力量。
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的发展需要良好国际环境。随着全球化进程的纵深推进,世界各国的联系更为紧密。从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习近平同志2013年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中国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命运与共”精神的践行者、维护者。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程度加深的境况下,中国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减贫目标,在短时间内使几亿人脱贫,为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中国还积极致力于推动世界减贫事业。一个地球村,人类“命运与共”。在世界范围内疫苗严重短缺状况下,中国展现出世界大国的责任担当。截至2021年7月,我国对外捐赠疫苗超过2600万剂,我国疫苗出口量是欧洲疫苗出口量的227%,是美国疫苗出口量的84倍[11]。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的方案、决心和成就,让海内外中华儿女骄傲自豪,他们成为中国声音的国际传播者,为中国良好国际形象塑造提供助力。
此外,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基本内容的丝路精神,向世界人民生动诠释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向世界人民充分展现了一个世界发展中大国的胸怀、担当和践行“命运与共”精神的不懈努力。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弘扬“命运与共”的时代精神,中国在国际上的正向影响力不断增强,有更多国家愿意和中国加强合作关系,有更多世界人民主动关注中国、了解中国、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点赞。高扬命运与共的时代精神,中国为世界贡献了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高扬人类命运与共的时代精神,国际社会以广泛认同和赞誉回馈给中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伟大实践凝聚磅礴力量营建了良好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9.
[2]习近平.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4]习近平.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4.
[5]姚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模表彰及其社会效应[J].党的文献,2013(4):84-88.
[6]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7]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7.
[8]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奋斗,2021(10):4-18.
[9]习近平.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 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N].人民日报,2021-06-19(1).
[10]李大钊.致青春:李大钊散文诗歌选[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21:58.
[11]《全球新冠疫苗应用图景报告》出炉 疫苗仍是遏制疫情的有效方式.[EB/OL](2021-07-29)[2021-12-20].http://snews.cri.cn/20210729/e5oda137-25
07-dbl5-32de-882e56661282.html.
責任编辑:籍雪梅
360250190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