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勇 杨思锋 熊荣领 刘娟
摘要:在“光的折射”一节教学中,我们通过自制教具来放大实验现象,还原思维过程,展示习题情境,实现在真实实验基础上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教学可视化,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真实实验 可视化 自制教具 核心素养
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主要载体,通过真实的实验演示和探究,揭示物理规律,形成物理观念,达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如今在信息技术手段迅速融合课堂教学的新形势下,各种仿真模拟实验代替了真实的实验,学生在设计好的实验视频或者动画里,观察由别人演示的实验,这种教学很难让学生获得真实的物理体验。因此,我们倡导在真实实验的背景下,研究将物理教学可视化的策略。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光的折射”一节的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多元的实验环节,自制了多种实验教具,力图将物理观念可视化,增强物理现象的可视化程度,实现规律应用的可视化,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培养核心素养。
一、引入环节的可视化教学策略
本节课最常用的引入是给学生展示一幅筷子在水里“弯折”的图片(如图1),我们认为,这种引入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对于折射的错误“前认识”。这是因为看到弯折的筷子其实是筷子所成的虚像,并且筷子在水里的形状与光折射时的光路(如图2)从形状上看是相反的。这种引入方式,有可能会让学生误解光的折射光路也跟筷子在水里的弯折相同。
为了降低学生对折射现象的认识难度,增强教学引入环节的可视化效果,我们设计了井底之蛙观察井外天空的教学活动:利用底部透明的容器代表枯井,容器底部有一摄像头代表青蛙的眼睛,在距容器顶部某高度水平放置一张描绘有星空的图片,摄像头可以将图片拍摄后实时展示在大屏幕上(如图3)。往容器中加入水后,摄像头拍到的范围将变大,屏幕上看到的星星变多了(如图4)。这种视觉上的冲击瞬间让学生充满了好奇和疑惑,引发学生的思考:是什么原因让青蛙看到的范围变大了呢?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画出两种情况下的光路图(如图5、图6)。在没有加水时,看到的范围是A1A2,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可以画出A1O和A2O两条光路。这一过程也是在复习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在加入水之后,看到的范围变成了B1B2,由于光在空气和水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引导学生分别作出光在空气中的光路B1C1、B2C2及光在水中的光路C1O、C2O,这样,学生自主地作出了光从空气到水中的光路B1C1O和B2C2O,显然,在C1和C2处,光路发生了偏折。这一环节中,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同时发现了新问题(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发生了偏折现象),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学生初步感知光的折射现象。
以上教学过程基于真实的实验,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将光的折射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种可视化的设计,抓住了折射的本质,便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
二、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可视化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师演示折射现象和学生分组探究折射规律。为了提升可视化程度,我们利用自制的实验器材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力图实现物理观念培养的可视化、学生科学思维素养培养的可视化,让物理规律不再抽象,落实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环节一:利用“光的折射”演示仪(图7),放大演示实验的可视化效果
制作材料:激光笔(强光、线光源)、铁质硬板、亚克力砖。
制作方法:将两块半圆形铁质硬板依靠合页连接,组装成一组可折转光屏,直径为1米,同时标注角度和圆半径线,形成圆形光屏;折射介质使用的厚度1厘米的半圆形亚克力砖,直径为39.5 cm,一面打磨为粗糙面,方便显现光路。
常规教学时,采用演示折转光屏可使光屏上没有折射光路,但“在光屏上看不到折射光路”并不能得出“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的结论,本教具的设计采用“光屏折转”但玻璃砖仍与入射光在同一平面内的做法,通过演示操作的对比可以发现:当左右两块光屏在同一平面内时,折射光和入射光的传播路径均可在光屏上呈现(图7),但当两光屏不在同一平面内时,右边光屏上便看不到折射光的传播路径,由于玻璃砖依然与左边光屏处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在玻璃砖上依然可见折射光。以此可以说明光在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这种对照实验的可视化设计便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
以上这种放大实验现象的设计,让学生在“三线共面”的学习中,通过真实的实验获得直观的感受,从而对“共面”的理解更加深刻。
环节二:利用“多功能光学探究装置”,提升学生分组实验的可视化效果
制作材料:激光笔(强光、线光源)、铁质硬板、有机玻璃砖、水槽。
传统的实验装置如图8所示,缺点是只能改变入射光的方向,不能探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关系,而且只能探究光从空气射入一种介质的情况。为了能让学生完整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我们自制了“多功能光学探究装置”,其光屏用两块铁质硬板(依靠合页连接)制成,通过改变激光笔的方向,可以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光屏上标注圆形和对应角度,便于测量入射
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同时光屏的右侧可以向后折转,实现对“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以及法线是否在统一平面内”的探究。当前侧放置水槽时,可以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规律,如图9、10所示。要研究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时,可以换用半圆形有机玻璃砖,利用磁铁将其吸附在光屏上,如图11、12所示。
环节三:利用“叉鱼光路演示器”(图13),实现科学思维过程的可视化
制作材料:水槽(亚克力板制成)、塑料小鱼、激光笔、塑料圆筒、细长杆、加湿器、铁架台等。
制作及使用方法:鱼缸底部内测固定一塑料小鱼,小鱼的顶部开口,鱼缸底部外测装有激光笔,鱼缸上方右侧利用铁架台装一塑料圆筒,装入适量水后,调节激光笔和圆筒的角度,使激光笔发出的光从小鱼的开口處穿过,经折射后能穿过圆筒。另配有一细长杆,可穿过圆筒到达水中鱼缸底部。
本器材是为了还原“看到鱼”的光路和“叉不到鱼”的过程。位于鱼缸底部的激光笔发出的光路AOB代替我们观察到鱼时,鱼“发出”的光路,如图14,通过加湿器可以使这条光路非常明显,这是人“看到鱼”的光路。在B位置沿光路OB的方向固定一圆管,通过此圆管可以接收到鱼发出的光路OB,即可看到鱼。然而,由于光在O处发生了偏折,加上人的错觉,认为鱼位于顺着BO方向上的D位置(实际为鱼的虚像位置),故沿BOD的方向是叉不到鱼的。我们用细杆沿圆管插入水中到达D位置,用来模拟“叉不到鱼”的过程,如图15所示。
利用这个教具进行对比演示,使看到鱼的光路和叉不到鱼的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还原了物理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帮助学生完成分析推理过程,实现科学思维素养培养的可视化。
三、习题情境的可视化策略
在本节课的巩固环节,我们设置了如下课堂练习:
图16为一个玻璃制成的三棱镜,请画出光从空气射入三棱镜又射回空气的光路图。
本题旨在检测学生在学过折射知识以后,会不会根据折射规律进行两次折射光路的判断。学生完成作图后,为帮助学生理解其对光路的作用,再利用图17的真实实验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三棱镜对光线的作用,为今后学习光的色散进行合理的铺垫。这种将习题情境进行可视化展示的手段,让枯燥的解题变成有趣的探究,提升了学生运用物理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初中生往往缺少理性思维的能力,通过真实实验的可视化教学手段,能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深入地理解物理观念,也更能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实现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及科学探究的可视化,从而更好地实施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杨思锋,宋勇.基于真实实验的中学物理可视化教学实践研究[J].物理教学,220(06):41-43.
责任编辑:黄大灿
340650190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