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 波
刘健(1954—2012)教授是我国最早从事电子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根植于传统作曲技法,并吸收西方电子音乐的最新发展成果。2009 年他受上海音乐学院国际电子音乐周委约创作的作品《Offertoriиm — Passacaglia for Cello and Max / MSP》(《奉献》),采用了传统的“帕萨卡利亚”体裁形式,运用了交互式电子音乐创作手法。武汉音乐学院李鹏云副教授在其论文《刘健交互式电子音乐〈奉献〉中的创作思维与技术》①李鹏云:《刘健交互式电子音乐〈奉献〉中的创作思维与技术》,《黄钟》2012 年第 2 期,第48—55 页。中,对作品的交互思维和电子音乐作曲技法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的研究则主要聚焦于帕萨卡利亚体裁形式在这部作品中的运用,及作品所体现的复调思维。
作品《奉献》以巴赫复调音乐作品集《音乐的奉献》(Mиsical Offering,BWV 1079)主题为核心素材,运用交互式电子音乐②潘祖君在论文《“交互式”电子音乐的特点之浅见——“音乐与高科技”音乐会有感》(《中国音乐》2005 年第 4 期,第195 页)中提到,“交互式电子音乐”即使用了传统声学乐器与计算机系统及现代音控、音响等设备,由演奏家(或作曲家)与计算机编程人员以“人机交互”的形式,相互协作共同完成音乐创作过程。方式进行创作。
主题作为全曲的核心,不但是作品发展的基础,也是划分作品结构的标志之一。《奉献》主题(见谱1a,以下简称“奉献主题”)与巴赫《音乐的奉献》主题(见谱1b,以下简称“巴赫主题”)相较而言,两者的节拍律动不同,调不同,最为关键的是,“奉献主题”起于主音,结束于二级音,这为主题在之后模进过程中实现“鱼咬尾”的形式埋下了伏笔。
《奉献》按照主题所处的声部位置、演奏法、计算机软件运用等不同方式,可划分为两个部分(见表1)。
谱1a 刘健《奉献》主题③该作品的乐谱未出版,本文所用乐谱版本为武汉音乐学院李鹏云副教授提供。
谱1b 巴赫《音乐的奉献》主题④Johann Sebastian Bach: Mиsical Offering, Kassel: Bärenreiter Publishers, 2012.
表1 《奉献》作品结构表
由表1 可见,“奉献主题”的发展过程有如下特点:
1. 作品由大提琴声部独奏开始,作为全曲的引子,犹如埋下了一粒“种子”;主题只在A段落位于计算机声部,其他部分均在大提琴声部,根据音乐发展方式,A 段落犹如种子的自然生长过程;
2. A 段落主题由计算机声部“播放”,在播放的过程中不断叠加混响;在变奏8 结尾处大提琴声部与计算机声部同时休止,这也是全曲唯一一次两个声部同时停顿,由此形成了第一个结构点;
3. 变奏9 和变奏10 部分主题再次回到大提琴声部,但由于这一部分的规模较为短小,且无论是主题声部还是对位声部均是前后段落的过渡,形成了作品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断裂”;
4. B 段落的主题仍然在大提琴声部,对位声部通过计算机算法作曲构成旋律,与主题形成具有音高偶然对位特征的织体形态,这部分好似“断裂”后的“新生”,它既是在连接段落上的重新生长,又与A 段落有紧密联系。尾声以大提琴演奏一次主题结束。
从整体发展来说,主题旋律由严格重复发展至自由变奏,音响效果由清晰趋向混沌,整体呈现出递进式的发展特点。就传统性而言,它遵循了传统帕萨卡利亚体裁形式中主题连续不断反复的特征;就创新性而言,主题旋律在两个声部间进行了交替,且主题和对位声部通过电子音乐的技术手段呈现出丰富多变的音响效果。经分析,由演奏法和计算机声部各种效果器、音源的叠加而形成的主题变奏方式,可分为传统变奏、计算机辅助变奏和综合变奏三种方式。
“奉献主题”的传统变奏主要体现在变奏12至变奏19 部分。该部分的主题位于大提琴声部,通过演奏法和装饰变奏两种传统变奏方式实现。
1. 模进。变奏12 至变奏13 的主题旋律,所有音均为八分音符。依前文所述,主题结束于调式的二级音,故相邻两次主题能够以“鱼咬尾”的形式自然形成上行二度模进关系,即由g 小调进行至a 小调和b 小调(见谱2)。
谱2 《奉献》变奏12 至变奏13 的主题旋律
值得注意的是,变奏12 主题出现了两次,变奏13 主题出现一次。无论从主题声部位置、演奏法、节拍节奏、发展手法还是从对位声部形态来说,这三次变奏的方法完全一致。
2. 加花。变奏15 和变奏17 的主题旋律是对原主题的加花。变奏15 为奉献主题的装饰变奏,节奏较为自由,以大量的休止符拉宽整个旋律的长度,变奏17 是对这种方式的延续。
3. 逆行与顺行。逆行的手法主要体现在变奏15 和变奏16。从音的顺序上来说,变奏16是变奏15 的逆行,而节奏上变奏16 又是变奏15 的顺行(见谱3)。
4. 声部叠加。变奏19 的主题是不完整的,且作曲家在主题旋律每个音的上方或下方叠加了一个和声音程,使得声部更为饱满(见谱4)。
谱3 《奉献》变奏15 至变奏16 的主题旋律
谱4 《奉献》变奏19
作品第一部分主题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计算机混响的加入,使音响效果具有了独特性。
依前文所述,作品A 段落的主题旋律位于计算机声部。当独奏大提琴在引子部分以拨奏的方式单独奏出主题时,计算机进行现场录音,录制得到的主题作为该段落每次主题“播放”的原始素材。计算机声部的特点是主题的旋律音不变,在8 次重复过程中叠加了混响,故而在听觉上形成了一种逐渐加强的混沌感。
该声部的主题旋律实现过程为:计算机声部第一次“播放”主题——加入混响——形成变奏1 主题声部,与此同时另一台计算机进行录音;计算机声部播放变奏1 的主题——加入混响——形成变奏2 主题声部,另一台计算机再次录音;计算机声部播放变奏2 的主题——加入混响——形成变奏3 主题声部,另一台计算机再次录音……如此循环重复了8 次,构成了作品第一部分的主题声部旋律。
虽然主题旋律一直在计算机声部持续,但是混响的层层叠加使得越往后听觉上的混沌感越强,直至无法清晰分辨主题旋律。这种变奏的思维方式是传统的,但实现手段是现代的。
综合变奏主要体现在作品的变奏9 和变奏11,在这两次变奏中,主题旋律由大提琴演奏,计算机加入了多种效果器,形成了传统的装饰变奏与计算机辅助的双重变奏方式,故称之为综合变奏,这种综合变奏体现了计算机音乐创作的独特性。
变奏9 的主题为自由节奏(rubato),主题中有大量带有延长记号的休止符,旋律整体呈现碎片化特征。计算机控制者在此时打开效果器开关,当大提琴演奏者的演奏力度达到ff时触发效果器自动打开,当力度达到р时触发效果器自动关闭,所有过程均由大提琴演奏者通过演奏力度控制,计算机根据设定条件执行。该效果器共执行两次开启与关闭,第一次在第94—95 小节,第二次在第97—98 小节。⑤李鹏云:《刘健交互式电子音乐〈奉献〉中的创作思维与技术》,第51 页。
Harmony Engine 效果器⑥Harmony Engine 效果器是antares 公司开发的以物理建模技术为基础的多声部自动和声软件(参见李鹏云:《刘健交互式电子音乐〈奉献〉中的创作思维与技术》,第54 页)。使用于变奏11。主题旋律由大提琴声部演奏,Harmony Engine 在这个单声部主题旋律的上方和下方声部叠加4 个声部,它们与大提琴声部形成犹如平行奥尔加农合唱的形式,声部间的音程关系由作曲家设定。
就听觉而言,主题旋律从大提琴传统的拨奏,到计算机声部“播放”加入混响的旋律,再到效果器的加入,最后回归到大提琴传统的拉奏,主题旋律的整体演奏过程具有起承转合的特征。但从本质来说,这个变化过程是由计算机各种软件的加入所实现的,这是对主题旋律变奏手段的拓展。
帕萨卡利亚体裁中的对位声部与主题声部形成对比关系。《奉献》中对位声部既有遵循传统方式写作而成的,也有运用计算机软件自动生成的,它们与主题声部之间特殊的对位关系,形成了这部作品的独特性。
通过传统方式形成的对位声部,主要通过旋律、节奏、音色等要素的变化构成。变奏1至变奏8 中的对位声部由大提琴担当,从整体上来看,对位声部的节奏经历了一个由疏至密再回到疏的过程,从细节上来看,每一次变奏的对位声部各不相同。
为了使大提琴演奏者在演奏对位声部时能准确进入,变奏1 至变奏3 的大提琴声部均在计算机声部的主题旋律开始一拍后再演奏,类似于指挥提示。变奏4 至变奏8 由于混响越来越厚重,实际听觉上已经难以清晰辨认每次主题的起始位置。
从节奏方面来说,变奏1 至变奏5 的对位声部旋律节奏逐渐加密。变奏1 和变奏2 中,大提琴声部的旋律节奏缓慢,气息悠长,呈现碎片化特征(见谱5)。
变奏4 大提琴声部连续的附点音符进行,增强了旋律的动力。变奏5 的对位声部加入了颤音演奏法,所以从听觉上来说声音更加密集。
变奏6 分为两个部分,两组旋律在节奏上形成由慢到快、由疏到密的过程(见谱6)。
谱5 《奉献》变奏1 至变奏2 的大提琴声部
谱6 《奉献》变奏6 的旋律
变奏7 在整体形态上与变奏6 类似,但在变奏7 的对位声部旋律最后,作曲家在每个音的下方叠加了一个和声音程,以此与变奏8 的对位声部相衔接。
变奏8 的对位声部在进行模进的基础上做了节奏渐慢处理,由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过渡到全音符。
从变奏1 至变奏8 的发展过程中,大提琴声部的节奏逐渐加快,音的密度逐渐增加,直至和声音程的加入,使对位声部旋律趋于复杂化。对位声部的旋律在节奏、音高方面运用的是传统的对位声部写作方式。
算法作曲自动生成的对位声部位于作品的第二部分,即变奏11 至变奏19。该部分的对位声部总共有64 小节,均由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这一单一节奏构成,它与传统方式形成的对位声部相比具有偶然性和复杂性。这一部分对位声部旋律的音高变换方式与音组循环次数符合马尔可夫链⑦马尔可夫链过程要求具备“无记忆”的性质,即下一状态的概率分布只能由当前状态决定,在时间序列中它前面的事件均与之无关。的基本规则,可以使用马尔可夫链的方法进行分析。
具体而言:对位声部从g 音开始运动,以每次呈现规律变化的一组音为一个单位,当循环一定的次数之后,单位音组中的一个音将被替换成一个新的音,由此形成一个新的呈现规律变化的一组音,再次循环一定的次数之后,第二个单位音组中的其他一个音又被一个新的音替换,形成第三次规律变化的音组,如此循环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替换音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而且后一组音是在上一组音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得到的,后一组音的形态与且只与上一组音相关。
谱7 《奉献》变奏11
谱7 显示的是变奏11 开始处计算机声部运用算法作曲生成旋律片段的示意,在该片段中,每一次产生变化音所形成的新的音组,均是在前一个音组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而音组中变化的那个音具有随机性,唯一固定的就是十六分音符的连续进行。由于音高方面存在较强的随机性,所以几乎没有哪两次演奏的旋律是完全相同的。
在此,通过算法作曲的对位声部,与大提琴声部在Harmony Engine 软件辅助下生成的合唱式主题旋律声部之间的关系是多重的,一方面两者的织体不同,形成了犹如合唱与伴奏的关系,另一方面,对位声部旋律音高的不确定性,使两个声部很难从音高方面进行分析,只能通过作曲家设定的变化规律去看待两者间的块状化对位关系。
作为一首以传统帕萨卡利亚为体裁的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作品主题在大提琴声部和计算机声部间交替进行。在此过程中,作为传统声学载体的大提琴声部和作为电子音乐载体的计算机声部,构成了音高、音色、织体、节奏等多种对位关系。
在传统声学作品写作中,音色对位是通过不同乐器,或者不同声部,甚至不同演奏法得到的;《奉献》中的音色对位则是在大提琴声部与计算机声部间形成。
变奏1 至变奏8 中,计算机声部“播放”的实时录音叠加了混响,形成了主题声部的混沌感。逐渐模糊的旋律音高,依次加重的混响效果,与大提琴声部的对位旋律形成了音色方面的对位关系,这种对位关系形成的方式是现代的。特别是在变奏7 和变奏8 的部分,听觉上的这种效果尤其明显。
织体对位主要体现在作品的B 段落,也就是使用Harmony Engine 效果器对主题旋律加工所形成的五声部合唱织体,它们与计算机声部运用算法作曲生成的单声部旋律间的对位。此时的计算机算法作曲生成的对位声部犹如主题声部的伴奏。这种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结合,犹如创作中的隔空对望,奇妙而熟悉。
“偶然对位”(Aleatory counterpoint)一词原本是指“在无节拍律动的音乐段落中,由特定的音高进行和音值样式构成的诸多旋律线条,以随机性的纵向声部关系结成复调织体的对位技术。这种对位技术仅允许偶然因素在实现节奏方面发挥最低限度的作用……除此之外的其他音乐要素,诸如音高材料、曲式结构、力度记号、以及发生法等,均在作曲家的具体规定和严格掌控之下”⑧刘永平:《现代对位及其赋格》,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 年版,第148 页。。这一现代对位技法在20 世纪“整体序列”主义盛行的时候与之相向出现,并在以波兰作曲家维托德·鲁托斯拉夫斯基(Witold Lutoslawski,1913—1994)为代表的现代作曲家创作中得到体现。与这种“偶然对位”不同的是,《奉献》中的音高偶然对位,其成因是计算机由算法作曲自动生成的对位声部旋律,这部分旋律的音高变化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节奏是固定不变的。该段落声部间在音高方面的对位关系并不在于寻求对位法规则范围内的正确与否,而是为了探索有一定限制条件下的音高偶然对位形式。
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奉献》融入了作曲家纯熟的传统作曲技法和精湛的计算机音乐创作技巧,作品的所有外在形态都是通过内部结构和核心技法体现的,通过上述分析,可归纳出如下几点特征:
1. 体裁形式的传统性。作品遵循了“帕萨卡利亚”体裁结构规范,即固定低音主题的循环重复与对位声部的变化发展是共时态的。
2. 电子音乐与传统声学音乐创作的多维融合。作为一首电子音乐作品,主题旋律和对位声部旋律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计算机声部叠加混响、效果器和音源,产生了传统声学乐器无法得到的音响效果;它们又与大提琴声部所产生的传统声学音响形成了包括音色对位、织体对位、音高偶然对位在内的多种对位关系。
3. 人机交互性。《奉献》在多个段落位置使用了“人机对话”的方式,对话位置和对话条件是由作曲家设定的,而产生的最终效果又是实时的,可谓偶然性与必然性共存。
4. 复调音乐中对抗律、置换律、互补律的全新体现。复调音乐创作思维中的对抗律、置换律、互补律在这首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中具有全新的意义。音色的对抗,人机声部的置换及互补,都是通过计算机混响、效果器和音源的叠加实现的,这种实现方式既是对传统复调音乐写作思维的继承,也是对帕萨卡利亚体裁音乐作品写作方式的发展。
从主题声部和对位声部来看,它们从演奏法、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到主题旋律的发展、对位声部的形态,都是从“奉献”这颗种子开始的。这颗种子在与巴赫对话,这颗种子又在复调音乐织体的土壤中深埋、发芽、生长、断裂、新生。
刘健教授的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奉献》,以传统的体裁和已有主题旋律作为核心,利用了计算机的现代手段,丰富了音乐创作的方式和效果,形成了传统与现代、古老与前沿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