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棠,和 震,雷世平
(1.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2.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3.空军航空维修技术学院 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4)
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是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迈向发达国家的必经阶段[1]。现代工业孕育出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又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2]。职业教育具有与工业经济紧密关联的天然属性,产教互动是这一属性的核心要义和外在表现,产教关系的鲜明特征成为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重要支撑。我国职业教育的产教关系从建国初期的“半工半读”演化到现在的“产教融合”,体现了不同阶段工业化对职业教育的作用,揭示了职业教育自适应调整和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目前,我国已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建设,正处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节点上,梳理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演化脉络,识别各阶段产教关系的典型特征,分析工业化发展与职业教育产教关系演变的内在逻辑,找到工业化影响职业教育产教关系演变发展的规律,进而提出构建符合新时期工业化要求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系的对策,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助推我国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工业化内涵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工业化是“两降一升”的经济结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中,农业经济、农业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或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持续上升,工业结构高级化,国民经济技术和制度的现代化以及人们活动的城镇化,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3]。另一种观点从产业内部发展的视角,扩大了工业化的定义,认为工业化不仅仅是发展工业,而是将新生产方式、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到产业中,推动产业发展到新阶段[4]。工业化的本质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即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为中心,改变劳动力人才结构和就业结构,促进生产组织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带来经济制度改革,带动社会全方位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工业化是从低级向高级持续变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人均GDP、经济结构、技术结构、城市化率等方面的持续提升和优化[5](P1)。
可见,工业化通过改变人均GDP、经济结构、技术结构、城市化率等,推动产业效率提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实现产业升级。同时,产业升级加快了工业化。工业化与产业升级共同形成了产业系统,通过人才供求优化(劳动力市场)和技术变革这两大中间媒介与职业教育系统建立联系,形成了产业系统与职业教育系统紧密的“产教关系”。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受工业化发展影响而变化,工业化程度不一样,产业发展程度不一样,职业教育产教关系表现出的特征也不一样。工业化影响职业教育产教关系演化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工业化影响职业教育产教关系演化的分析框架
工业化影响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工业化的推动下,人均GDP、经济结构、技术结构、城市化率等发生变化,推动产业效率、产业结构变化,实现产业升级,进而要求人才供求作出相应改变,即人才的规模、分布、层次、结构、质量等随之发生变化,变化的信息通过劳动力市场反馈到职业教育系统,对职业教育的规模、分布、层次、结构、质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要求,职业教育做出适应性调整,培养出契合产业要求的人才,通过劳动力市场源源不断地输入产业系统,加快了产业快速发展,进而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工业化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了技术变革,新技术、新工艺等应用到职业教育中,推动技能知识的升级、更新;同时,职业教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产业升级提出技术变革的需求做出回应,创研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到产业中,提高产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产业升级发展。总之,在工业化的作用下,职业教育与产业建立紧密的、互动式的、动态的关系,若这种关系是良性的、相辅相成的,则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在人才供求和技术供求上高度匹配,产教协同发展、相互促进;若这种关系是消极的,则造成职业教育与产业在人才供求和技术供求上脱节,产教各自发展、相互抑制。
本质上,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以需求存在为前提。职业教育将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直接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职业教育的需求由产业发展状况、生产技术水平等决定。工业化是推动产业发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的源动力,不同阶段的工业化对应的人均GDP、经济结构、技术结构、城市化率等不一样,产业发展状况、生产技术水平则随之变化,人才供求结构和技术供求结构相应发生变化,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随之变化,职业教育需持续做出自适应调整。但由于职业教育与产业是两套不同的体系、两种不同的发展逻辑,它们的价值追求、运作模式等具有很大差异,产业首先跟随工业化变化,职业教育需要通过与产业之间信息交换、要素流通、资源共享、利益融合、愿景统一,消除鸿沟,进而实现同频共振、协同发展。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关系是动态调整的,在工业化的影响下,以及政府政策环境的宏观因素、企业价值定位的微观因素等影响下,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在形态、内容、要求、特征等方面不断变化,获得持续演进的动力,形成多样性发展。
不同的工业化进程对应的人均GDP、经济结构、技术结构、城市化率等不一样,影响了产业发展、生产技术的演进路线,进而影响了职业教育产教关系演化脉络。人均GDP是表示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的数量指标,影响劳动力人才供求关系;经济结构体现了生产要素的组织形态,以及经济资源的分配情况,决定了产业结构、产业效率等,影响对劳动力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技术结构是指某个时期内新旧技术共存的结构形态,直接影响生产专业化和分工程度、生产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程度、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类型等,决定了劳动力的类型结构和层次结构;城市化率反映了农村富余劳力向工业、服务业转移的状况,城市化进程影响农村富余劳力向工业流动转化的规模和速度。人均GDP、经济结构、技术结构、城市化率等的综合作用,主要推动人才供求结构、技术供求结构的变化,这两大变化的需求需要通过产教关系这个中介转化为职业教育的有效需求,这个过程的本质是产教融合再社会化过程,目的是实现院校制度与企业制度的深度融合、技术价值与产业价值的深度融合、创业与就业的深度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工业)文化的深度融合[6],形成了不同时期产教关系的鲜明特征,直接体现在政策体系、框架体系、组织形式、运行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描绘出产教关系演化脉络。
我国的工业化是后发式、赶超型、压缩式的,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7]。对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阶段划分,当前学界多采用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郭朝先认为我国工业化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8]。我国工业化的重大进展始终依靠政府“有形的手”发挥重要作用,职业教育产教关系转变的关键节点同样体现这一规律。以“五年计划”为主线,结合重要政策、重要事件来梳理我国工业化进程更符合本文初衷。目前,我国已完成了十三个“五年计划”:“一五”到“五五”先后发展重工业、国防工业、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电力工业等,完成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建设;“六五”到“九五”先后把能源、原材料、电子、机械、汽车作为工业发展重点,并展开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我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十五”开始实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追求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实现低能耗、少污染,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十一五”到“十三五”继续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经济“质量”,工业化由量的快速扩张进入到质的全面提升[9](P115)。基于前述分析,兼顾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我国工业化进程可划分为计划经济下工业化蓄力期、计划商品经济下工业化加速期、全面市场经济下工业化高速期、完善市场经济下新型工业化期、深化市场经济下工业创新驱动期五个阶段,不同时期的职业教育产教关系表现出不同特征。
1.工业化任务:百废待兴的基础上构建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主要任务是理顺经济关系、恢复工业生产。当时我国还是社会生产力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像英美等西方国家通过殖民掠夺积累资本实行工业化,也不能照搬苏联通过强制手段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要立足国情,走适合中国的工业化道路。1964年12月,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强调,“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0](P439)。在苏联对我国重工业与军工产业领域援建156个项目的基础上,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单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全国性发动群众运动参与,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这个阶段的工业发展特点是内生型、自力更生、进口替代,政府高度集权、单一主体自上而下推进,地区间均衡布局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
2.职业教育产教关系主要特征:半工半读、厂校结合、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国家初步确立了“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推进旧教育体制机制变革。通过接管旧中国职业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称为技术教育,培养技能型劳动者,初步建立起新中国的中职教育,奠定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这个时期的职业教育产教关系主要特征在宏观上表现为“半工半读”,195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均明确要求实施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11](P834-835);中观上表现为厂校结合,在全国性教育改革推动下,企业办学校、厂矿办学校、农业合作社办学校、学校办工厂和农场、建设农业中学、建设半工半读职业学校等纷纷兴起;微观上表现为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在视察天津大学时强调“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12](P138-140);同年9月19日,《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11](P834-835)。这些措施取得了积极效果:一是快速普及工农教育,缓解了大力发展初中等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并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之路;二是解决了人才、技术、设备不足的问题,在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快速培养了大量技术工人,实现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与工业发展速度一致;三是深入实施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政策,快速建立了门类齐全的专业,特别是工科类专业齐全,实现职业教育类型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13]。“文化大革命”爆发后,职业教育陷入停滞。
1.工业化任务:调整优化工业与经济结构,改变生活物质匮乏短缺状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通过对过去近30年工业化的反思,为了解决经济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失衡问题,改变生活物质匮乏的状况,实行了外向型、开放式的工业化道路:引入市场因素,形成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体制;资源配置方式由单纯的计划手段转向计划手段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实施价格双轨制改革;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并行,对外贸易显著增长,居民消费逐步释放;在农村主要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重点改革国有企业,并大力发展包括乡镇企业、集体经济等在内的非国有制经济;以轻工、纺织为主导,轻工业发展快于重工业;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863计划”,夯实科技创新的基础;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思想指导下,工业化非均衡布局,向东部沿海倾斜[14]。
2.职业教育产教关系主要特征:产业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办学、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受“文化大革命”影响,这个时期的广大青壮年受教育程度低,少有机会参加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社会科学技术水平低,无法满足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体制改革对大量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要通过政策手段恢复重建职业教育。随着职业教育恢复发展,职业中学、职业高中班(普通高中开办)、专业学校等多种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共同发展。同时,职业教育产教关系也得到了恢复重建,政府出台多个文件促进产业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办学。1980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提出,要解决中等教育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严重脱节等问题,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实行国家办学与业务部门、厂矿企业、人民公社办学并举的方针”[15]。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经济部门和教育部门加强合作促进就业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意见》要求,“经济部门和教育部门加强合作”,“使各级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能够熟悉生产过程,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16]。这个时期的职业教育产教关系深深烙上计划经济的痕迹,职业学校基本依附行业,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发展校办产业、以厂养校,呈现出依附与相容、计划与指令的融合特点,即根据行业企业确定招生指标、专业设置;行业主管部门选派专业课兼职教师;就业包分配等[17]。
1.工业化任务:持续优化工业与经济结构、增强基础工业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开始全面建设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8]。经过十多年改革开放,短缺经济的状况结束,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基本形成;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劳动力要素作用减弱,技术要素作用提升;产业结构快速升级,技术密集型产业、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工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外需拉动越来越明显,对外依赖不断增强;大学生就业不包分配、国企改革、职工下岗、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出现等情况交织,“低工资、多就业”难以持续,就业矛盾显性化;非国有经济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持续上升;基础产业、大型工业企业产值、工业总产值保持高速增长[19](P65-72)。
2.职业教育产教关系主要特征: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校企结合、工学结合
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强调,“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20]。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21],标志“产教结合”开始进入法律规范层面。1993年,《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全国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关于北京市、辽宁省、四川省职业技术教育的调查报告〉的通知》要求,“贯彻‘大家来办’的方针,积极发展联合办学,校企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22];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要求,“加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产业部门的联合,积极实行校企结合”[23]。这一时期,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建立在市场驱动、结合法治与经济手段的基础之上,政府的干预逐渐减少,市场主导影响力越来越大,产教互动的动力机制由外生性转向内生性[24]。同时,为更好适应当时全球经济的变化,大力推行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改革,让企业“轻装上阵”,职业教育被企业主动“剥离”,企业主办的职业学校大部分被交给政府或停办,加之受到“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等思潮冲击,产教关系出现了短暂分离,职业教育规模很快萎缩至历史低点[25]。这说明,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处理不能简单地完全交由市场来决定,既要通过市场调节实现“多元共治”,也要发挥政府的“元治”,才能实现职业学校的“善治”,促进产教关系的良性发展。
1.工业化任务: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工业国际竞争力
陈一鸣等认为,我国已于2002年进入工业化中期[26]。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路子[27](P16),带来了系列变化:重化工业比重加大;重视技术升级和自主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创新发展迅速;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大技术密集型产业扶持力度,使污染少、速度快、效益好、活力足,以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实现集群式发展;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发展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城市化,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就业,在注重技术升级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非农就业人口比率,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提高外贸依存度,抓住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的重要窗口期,积极参与全球化,打造成世界制造工厂。
2.职业教育产教关系主要特征:“政、行、企、校协同推进”、产教深度合作
在新型工业化影响下,人才供求结构、技术供求结构严重失衡,产业对职业教育提出迫切需求,社会各界更清醒地认识到产教深入结合的重要性。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明确“政、行、企、校”协同推进产教关系[28]。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29],这是教育部第一次在文件中提出相关要求。此外,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还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要求“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30]。2011年,《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提出,农村职业教育要“产教深度合作”[31]。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校企深入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体制改革创新,共建专业、课程、实训基地、师资等,共同推动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的变革,校企合作繁荣发展、组织形态丰富多彩,如出现了集团化办学、学园城一体化、大学生科技园、校中厂、厂中校、订单班培养、顶岗实习等,产教关系向纵深方向发展,逐步走向深度融合。
1.工业化任务: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抢占新一轮工业革命先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调整了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创新、协调发展成为主基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深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主旋律。如深入实施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同时,同步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以创新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驱动经济增长的要素中,对外贸易、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的作用逐渐降低,创新驱动、数据要素驱动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工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数据密集型转变。为应对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应对美国“再工业化”、德国“工业4.0”、欧盟“未来工厂计划”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战略,深入实施“互联网+”、创新驱动等重大战略,加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技术,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抢占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制高点[32]。
2.职业教育产教关系主要特征:产教融合、凸显企业办学主体地位[33]
2012年11月,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扩大会议上提出,“深度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34]。2013年,《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 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35]。同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36](P27)。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37]。至此,产教融合广泛、频繁地出现在后续各类文件中,包括《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7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年)、《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2019年)等。在政策推动下,行、企、校不断探索构建深度交融、共同办学、协同育人、多元共治的共同体,注重内涵建设、突出融合的效益,并越来越重视凸出企业办学主体地位。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各显神通,为产教融合注入丰富多彩的实践内容,形成了新的各式各样产教融合模式或组织形式,包括职教集团、产业学院、行业学院、校企协同创新中心、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型行业协会等[38]。产教融合已超越了仅限于人才培养的合作领域,扩大到技术升级、科技创新领域,进一步促进在人才、资金、设备、技术等关键要素的顺畅流通,实现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机衔接。
工业化的核心是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最终提高社会生产力。新时期,我国工业化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巨大挑战,一方面,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进行,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更迭,且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科技封锁,我国的科技赶超需要付出加倍努力;另一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如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城乡发展差距、产业间的工业化水平差异等,这些矛盾关乎人民的幸福、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集中更多的资源和精力解决。为此,新时期构建产教融合体系,要立足新工业革命的需求、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实现四个方面目标。一是产教融合应推动职业教育为新兴产业、高端产业、传统产业的高端培养人才和技术服务,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足够的人力和技术支撑。二是因地制宜构建区域特色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缩小区域发展不平衡。三是产教融合要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渐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成为工业反哺农业、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在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中勇挑重担。四是要立足培养知识型产业工人,颠覆传统意义上的“蓝领”产业工人概念,适应技术发展导致“蓝领白领化”的趋势,满足对产业工人应具有更强知识型和前瞻性的要求[39]。
我国的工业化与许多国家存在很大差异,即工业化过程中不仅产业结构显著变化,经济体制也在转型、变化。经济体制转型、变化不仅影响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比例、就业份额,也影响职业教育的投资主体、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等。产教融合作为职教系统与产业系统融合发展的制度设计,不仅具有教育属性,还应该有经济属性、产业属性,同时是教育制度、经济制度、产业制度的组成部分[40]。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过程中的问题是行业企业的缺位,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机制方面制度配套的缺失。一方面,需要政府发挥顶层设计的作用,以经济体制机制改革为切入点,用立法、政策体系构建公平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为产教融合保驾护航[41](P60);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创新校企合作制度,构建多主体投入、多元共治的合作模式,凸显企业办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提高产教融合的有效性,促进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提升。
职业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都是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社会环境联系紧密、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一个共生系统。职业教育的发展就是与社会其他子系统互动过程中的自我调整、适应,既对其他子系统提出需求,也呼应了其他子系统的需求。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需要从社会系统的全局考虑,坚持职业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保持职业教育与其他子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交换,及时呼应其他子系统的需求。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的沟通桥梁,应肩负起关键资源、要素自由流通,以及相互对接有效需求的重任,才能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首先,应推动校企师资混编的灵活性、有效性,保障校企人员的顺畅流通。既有足够吸引力让企业的技能大师、技术能手到学校任职或兼职,又有一定激励政策让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负责生产任务,进而提高混编团队的专业能力、团队协作水平。其次,推动企业的先进文化、先进技术、先进标准、先进设备及时补充进入学校,实现校企文化融合、校企设备兼容、校企技术标准同步。再次,建立跨部门协同合作运行机制,既包括部委、省、市各级政府的跨部门协作,也包括政、行、企、校间的协作,通过机制创新,构建职业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之间联系的纽带,确保关键资源、要素自由流通和有效需求精准对接的有效性、持续性。
“事物的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外部而是在事物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42](P276)在政府的有效介入、正确引导下,行业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使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获得足够的外部动力,但自身也要在不断解决内部矛盾过程中形成足够的内生动力,才能保持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职业教育需要在已确立了类型定位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探索、实践创新,进一步强化特色、突出特点,明晰办学规律,推动职教本科等更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逐步优化完善层次结构,形成完整的类型体系。另一方面,职业学校需不断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行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优化组织架构,改革人事制度、绩效评价制度等调动教师参与治校、治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管理内涵;持续更新、升级教育教学理念,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育信息技术水平,用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的改革;建设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教师团队,打造“工匠之师”专业化队伍;加大经费投入,扩大投入来源,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学校建设,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