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欣欣 莫靖聪
摘 要:高校在新的历史阶段下,因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如何进行校园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建设数字文化馆的目的,是通过线上数字服务技术手段,突破传统实地场馆式线下服务的单一模式,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使学校师生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校园文化的服务。结合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和使用现状,通过SWOT分析高校数字文化馆在建设过程中的优劣势、机遇和威胁,为“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数字文化馆建设路径提供分析思路和改进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数字文化馆;SWOT分析;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F49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2)01-0194-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2.01.194
现今社会,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利用网络技术,通过手机或者计算机上网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因此,为满足师生对校园文化的需求,须将以往的实地校园文化场馆进行数字化建设。要顺利完成高校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工作,必须借助于现代的科学技术的设备和手段,只有将高校文化馆的开展、存储、管理和再建设等功能成功实现数字化,才能更好地满足学校师生的精神需求和情感表达。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作为广西高校内唯一一所设有航天类专业的学校,其校园文化是以航天文化和长久以来积淀的校园文化融合成独具特色的桂航文化,既继承和发展了优秀的航天文化,也发展建设出了具有地域特色、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
1 校园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丰富校园文化,传播桂航风情
传统的校园文化馆,一般是以文字和图片介绍相结合的形式,将馆藏文化进行分类排序,然后需要展示时再根据排序,以固定不变的形象对参观者进行展示,既没有新意,查找也不方便。因为传统的校园文化馆信息接收较为缓慢,参观者在查找时也可能查找到相似的,而不能找到相对更为满意的文化信息,参观者的文化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在建设校园文化馆时,因为高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建设校园文化馆是为了辅助教学所需,但学校的资金受限,无法繁复地更新文化信息,最终导致校园文化馆的展示内容常年保持不变,千篇一律、变化极小,缺乏吸引力,致使校园文化馆的文化推广受限。而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建设校园数字化文化馆时,结合信息网络手段,搜集并整合网络信息,将有效资源存储在数字文化馆的数据库中,根据不同需求,呈现在参观者面前,并在后续的不断累积中,数据库将稳定增长和丰富内容。除此之外,校园数字文化馆由于其自由性和无区域性,随时随地都可阅览,不仅摆脱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束缚,还丰富了校园文化,尽可能地留存传播那些“瞬时”的校园风情,有效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
1.2 提升文化馆职能,助力校园文化建设发展
校园数字文化馆是辅助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式,起到传播校园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的作用,在高校具有特殊的教育地位。在如今这个文化形式极大丰富的时代,传统的实体文化馆在保存方式上更为困难,且展现形式较为单一,对参观者的吸引力很是微弱。所以在校园文化馆建设中,应采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革新,以保证校园文化馆的文化服务职能,并且在其应用更新中增强其文化服务职能。传统实体文化馆向数字文化馆转型,是文化馆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因为数字化文化馆可以通过网络数据进行需求分析,精确满足参观者的文化需求,还可以长期保存参观文化馆的参观者个人信息,针对性服务,方便后续参观使用。借此来提升对全校师生以及已毕业学子的服务质量与效用,更好地满足不同对象的需求。只有紧随时代的步伐,使传统的校园文化馆与现代的“互联网+”大数据元素相融合,才能够重新吸引关注,使校园文化馆焕发出新的生机,更好地服务全校师生,助力校园文化建设发展。
2 校园数字文化馆建设的SWOT分析
2.1 校园数字文化馆建设的优势
2.1.1 学校具备独特文化特色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以航天文化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基石,以学校发展建设中的校园活动为载体,形成桂航文化。桂航文化作为广西内少有的一个具有航天特色的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精神影响作用。
2.1.2 学校具备相关支持保障
现如今,互联网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数字经济成为新兴产业并开辟了网络市场新领域。国家也在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提出了关于创新创业、“互联网+”的一系列相关政策以及《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作为一个理工类院校,搭建以工学为主,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艺术学等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设有30个本科专业,各个专业各有长短,有利于培养多样人才,促进我国的人才队伍建设。而位在其中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类专业则有助于学校内校园文化的数字化建设发展,为数字化发展提供多样路径。
2.2 校园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劣势
2.2.1 地区数字化发展薄弱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已广泛地运用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文化和科技结合,为新时代文化传播方式提供了新的手段和路径。但是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所处的区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数字化发展是一个薄弱环节。同发达地区相比,数字化建设起步晚,意识不强,对于数字化方面知识的研究并不深入,涉及领域少。目前,文化馆业务人员主要来自一些非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缺乏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人才,互联网技术更新较快,专业人才培养跟不上信息化发展需要,难以提供相应的发展平台,导致人才流失。
2.2.2 传播广度不足
高校的文化馆藏传播主要是学校内部人员的传播,而学校师生对于馆藏文化方面的关注度不够。关注馆藏文化方面的师生本来就占少数,而馆藏文化的更新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错过,在更新后能看到的就更少了。对于线上传播,主要是微信公众号、QQ公众号和微博,但是,全校专职教师近1400人,现全日制在校生1.6万人,对于各公众号的关注却很少,传播度不足。
2.2.3 缺乏系统和整体性规划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在跟随科技发展的脚步下,对提高学校的文化馆建设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数字化建设,但没有形成系统,缺乏一个整体性的规划。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作为一个航天类高校,航天文化是其一大特色,可是在进行高校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却很少显现出航天方面特色,对于航天知识方面的普及也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学校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缺乏个性和文化内涵。
2.3 校园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机遇
2.3.1 扩大学校影响力
现今的社会,是一个现实与虚拟并进的社会,互联网与经济发展共飞的时代。一个高校,如果一味以其自身的实际发展去招生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如今,各高校不仅需要雄厚的师资力量,还需要有稳定的生源。因此,各大高校对于如何吸引广大师生来到学校任教、读书,可谓是“苦心孤诣”,而因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建设好校园文化的数字化,可使之事半功倍,让师生能更加了解学校各处情况。建设好校园文化,不仅可以让人了解学校的方方面面,也可以营造好学校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氛围,从而达到扩大学校影响力的效果。
2.3.2 建设校园文化
学校教学辅助机构只有三个,分别是图书馆、档案馆、桂林航天博物馆。建设校园文化需要以教学为主,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辅,创建具有学校自身特质的文化,并以此推动学校自身的建设发展。学校已有的特色校园活动,则需要不断改进、完善,建设数字化的校园文化。在 “航天日”活动中,不仅需要线下的活动参与,也可增加线上活动。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提供一些航天类作品的图画、视频的学习,让广大师生更简便地学习一些航天知识。还可以让广大师生在“航天日”当天集体观看航天类纪录片,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航天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感受家国情怀。
2.4 校园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挑战
2.4.1 数字化更新换代速度快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飞速發展的时代,数字化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因此,需要有更多的人才支持,有更高的技术工具支持,也需要有更成熟的科学技术。作为一所偏理工科的本科院校,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内设有一定的电子信息专业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虽在其教育学子的过程中会面临诸多挑战,但也有助于学校培养适应网络更新换代的应用型人才。在学生培养成才后,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服务于学校,为校园文化的数字化建设增光添彩。
2.4.2 无具体借鉴,需自行摸索
关于校园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可能面临诸多挑战。因为在学校的发展中还未曾有过多涉及,故而在学校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只能借鉴其他院校,而因为每个院校的发展历程都不尽相同,每个院校的发展趋势也并不一致,所以无具体借鉴。在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中,学校只能自行摸索,向未知的领域不断尝试,创造出属于本院校发展的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道路。
3 “互联网+”视域下校园文化馆数字化的建设路径
3.1 课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数字化建设
校园优秀文化走进线上课堂,丰富学生对本校的精神文化的认识学习。可专门设置一个课程,线上学习形式,以供全校师生了解本校精神文化,也可在每学期设置一门航天文化大讲堂,主要讲述航天发展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发展,让航天与学校结合,契合学校的文化发展需要,学航天文化,筑航天精神,建设优秀校园文化,完善校园文化的数字化建设。
现如今,学校关于建设校园文化的活动在实践中多不胜数,却多为千篇一律,缺乏共性和个性。有些文化活动缺乏活性,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而有些校园活动甚至只存在于个别院系,未能普及至全校。加强校园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则有利于普及校园文化至全校师生甚至是已经毕业的学子,也有利于高考毕业后的考生了解本校校园文化,吸引广大准大一生就读于本校,扩大校园文化影响力。
3.2 加强校园文化馆的线下服务体系建设
现今,各院校的师生对于校园文化馆的文化获取方式,仍然是依赖于文化馆的场地。因此,加强校园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不仅需要加强技术上的应用实施,还需要不断完善文化馆的基建场所,例如配备专门的电子阅览室、教室或者活动室,不断完善相应的辅助设备。除此之外,还应配套专项的教育资源,在线下的文化馆场地的服务体系中,既包括流动的服务,还包括定点服务这两个环节,其在空间流动方面不同,却各有轻重。流动服务要求校园的文化馆能够在不同的分校,根据学生和老师的不同需要,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专项服务。文化馆据点服务则要求通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体验校园风情,最后形成具有高校特质的文化特色留存点。
3.3 利用自媒体平台建设校园文化馆的数字化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还需拓展路径,除了在正常的实体文化馆中建设校园文化外,还应在“互联网+”视域下,充分利用好自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建设校园文化馆的数字化,并通过此平台传播校园文化。像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在当下是极具影响力的网络传播媒体。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这些自媒体的传播范围极广,受众几乎遍及全民。通过开设以桂航文化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把桂航文化编辑整合成适合微信的文字材料、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信息发布、推送,把桂航文化方便快捷地展现给大众,而不仅仅是全校师生。以优秀校园文化、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吸引生源,而不仅仅是专业设置、专业就业情况。除此之外,还可通过互联网建立数字化的文化馆,以文字材料、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向大众展现校园的文化活动和校园的发展建设,留存全校师生的共同记忆,向后人展现学校师生创造的精彩于永恒。
4 结语
纵观全文,体现了对于校园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的研究性探讨,借此展现了在当今发展大势下的高校进行数字化建设乃校园文化馆的建设要领。数字化的校园文化馆建设是新时期的发展潮流,能够使校园文化馆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也能使高校师生获得更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促进高校师生综合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而在校园文化馆的数字化实际建设中,仍需国家和学校支持和重视,才可完善校园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苏柯子.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字文化馆建设研究[J].文化产业,2021(1):85-86.
[2]王钧伟.数字文化馆建设现状探析[J].人文天下,2020(19):12-14.
[3]庄育雄.新时期背景下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创新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38(5):233-234.
[4]唐红艳.新媒体时代桂北红色文化传播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20,36(2):26-29,34.
[5]李亚萍,庞琳,王晓华,等.基于美学视角的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设计研究——以河北省高校为例[J].贺州学院学报,2020,36(1):148-152.
[基金项目]桂林航天工业学院2020年广西自治区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桂航‘虚拟’留忆馆”(项目编号:202011825048),项目指导老师:莫靖聪;项目负责人:黄欣欣;项目成员:谢文慧,梁琬君,陶思曲,曾双银,刘丽,李泳锜,刘炬玲,孙昊阳。
[作者简介]黄欣欣(2000—),女,广西梧州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莫靖聪(1990—),男,广西桂林人,助理研究员、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管理策划。
240950170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