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讨论式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的应用实效探讨

2022-03-19 23:48张春花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思想道德与法治应用

张春花

摘    要:“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应用讨论式教学法,能够适应当代大学生代际特征的整体变迁,促进教学相长,提升教学效果。基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应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及要求主要包括:“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统一”原则,要求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知识与能力并重发展”原则,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讨论模式与讨论主题契合”原则,要求恰当选择讨论式教学模式;“讨论结果明确”原则,要求讨论结果正确性与启发性并存。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应用;思想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2-0058-03

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道法”)课程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重要途径。从教学目标上看,相较于知识传授,明辨真善美的能力培养与思维方法的渗透更加重要。讨论式教学法是历史悠久的教学法之一,具有多元互动、竞争与合作并存、知识建构主动等优势,有利于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内化生成自身的心理品德结构,达到知、情、意、信、行的统一。顺应时代发展,正确应用讨论式教学法,将极大地提升“道法”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道法”课程应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重视应用讨论式教学法,是基于新时代大学生代际特征发生显著变化、提升“道法”课堂教学效果的客观要求。新时代大学生被称为“网络原住民”,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和多元性浸润着他们成长的过程,庞杂高效的海量信息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眼界,发达的自媒体技术为他们提供了表达自我、展现自我的平台与机会。因而,在代際思维逻辑和行为模式上,他们表现出了较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开放性。面对教育对象代际特征的整体改变,由“灌输法”向“讨论式教学法”的转变不可避免。“现代讨论式教学法,一般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热点等为主要内容,以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为目的,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师生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对话、交流的教学法”[1]。它有利于创建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打破教师高高在上唱“独角戏”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发表见解的机会,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因此,它不仅符合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品德结构形成的发展规律,也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内化外化等规律,适用于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

“道法”课程应用讨论式教学法,可以获得师生成长的“双赢”。“道法”课程的教学内容主题集中、相对独立、贴近生活,而大学生普遍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以及一定的独立学习与思考能力。在教师的引导和讲授下,学生可以自主思考、充分参与、多元交流,既能达到思想影响和价值传授的目的,又增强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

力,同时通过自由讨论、小组交流等多种方式,形成合作学习的开放、共享、互助学风。由此可见,讨论式教学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而对教师而言,讨论式教学对他们的职业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讨论之前,教师要挑选适宜的选题、提供丰富而有针对性的参考资料,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指导;讨论中,教师要有效控制讨论的节奏和气氛,并及时发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与理解程度,以及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适时补充和强调;讨论结束之后,教师要全面精准地分析和总结讨论结果,排疑纠偏,抓难求真,真正使学生通过讨论达到思想成长的目的,并通过教学反思,吸纳学生讨论的有益成果,改进教学。此外,讨论式教学通过答疑解惑、共话交流,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和互相的欣赏,有效地增进了师生、同学之间的感情,这为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同伴的互助成长,提升“道法”课堂的教学效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互动基础。

二、“道法”课程应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原则与基本要求

(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统一”原则,要求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讨论式教学法具有不同于讲授法的教学组织秩序和教学活动方法,主要包括讨论的选题与准备、讨论的组织与引导、讨论的总结三个基本环节[2]。这三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设置恰当的讨论题目、有效管理控制讨论进程和方向、及时点评和总结讨论结果等,这些都体现了教师主导地位的重要性。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准备、讨论发言、讨论互动反思等过程,充分挖掘其自主学习潜能,使其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应用讨论式教学法,只有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才能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紧密配合、有效互动,取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是保障“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统一”原则实现的重要前提。在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以隐性教育的方式,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比生硬的“强输硬灌”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引起共鸣;而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得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敢于提出新异的观点,有益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和完善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因此,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统一”原则,首要的要求就是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

(二)“知识与能力并重发展”原则,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践

“道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极强的思想性与现实性,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发展”原则,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从知识学习的目标上看,中学德育课程已对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进行基础教育,因此,大学生对“道法”课的学习内容并不陌生,但由于中学课业的特点和高考的重压,在学习的深度和系统性上显然不够,这就既需要精深专业的课堂讲授,又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出真知;从能力培养的目标上看,从“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从“学习成绩目标”向“全面发展目标”转变,对大学生的成长提出了多维能力培养的要求,“以分为王”已不再是衡量大学生发展的唯一标准,如何在学习实践、生活实践、工作实践中建构个体的能力优势结构是大学生成长的新目标。因此,在“道法”课程的教学目标上,要牢牢树立“知识与能力并重发展”原则,不能轻视任何一方,顾此失彼。

“知识与能力并重发展”原则的实现,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有效互动,讨论式教学法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关键环节。讨论式教学法应用于“道法”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就教学内容的难点、疑点、重点设置讨论主题,布置相关实践作业,拓深和加强学生对抽象性、思想性问题的认识,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应变、表达与协作能力等。比如,在学习“中国精神”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先布置学生完成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访谈身边的先进模范、阅读相关历史书籍、介绍家乡名人、感动中国人物观看等实践作业,之后通过课程展示,再去讨论和理解中国精神的内涵、实质、传承的必要性等问题;在学习“社会公德”内容之后,通过指导学生撰写大学生公德知行调查问卷并要求完成调研报告、要求学生做一次志愿社会服务或对社会公德热点事件进行观点访谈等实践活动,讨论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与要求,从而使学生建立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德的责任感;在法治观教育中,要求学生旁听法院庭审、观看模拟法庭比赛、采访当事人等实践活动,理解法治精神,培养法治思维。

讨论式教学法虽然在课堂应用,但经过实践的参与、体验和思考,讨论过程更加生动、深刻,讨论结果更加客观、理性。由此可见,要贯彻“知识与能力并重发展”原则,理论联系实践不可或缺。

(三)“讨论模式与讨论主题契合”原则,要求恰当选择讨论式教学模式

“道法”课程应用讨论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讨论式教学模式。按讨论内容不同,可分为问题式讨论、案例式讨论、专题式讨论、辩论式讨论与读书会式讨论等;按组织形式不同,可分为小组合作讨论和自由讨论等。应用哪一种或哪几种讨论式教学模式能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学生的人数、专业背景、兴趣和能力等,以及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讨论资料的丰富程度、讨论场所及技术条件等,但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讨论模式要为讨论主题服务,两者要高度契合,才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讨论主题的启发性价值,实现教学目标。因此,“讨论模式与讨论主题契合”原则是选择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

讨论模式与讨论主题要实现契合,需要熟悉各种讨论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从而选择恰当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专题式讨论的问题比较集中,要求讨论要深入,目的是深化学生对某一主题的认知与理解;问题式讨论侧重对疑、难、重点问题等的回答,目的是答疑解惑;案例式讨论则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件,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抓本质;辩论式讨论是通过激烈交锋,辩证思考,澄清思想认识;读书会式讨论视野多元,能增加讨论主题的思维空间,使论题的开放性充分体现;小组讨论有利于合作学习,调动全体学生的讨论积极性;自由讨论则对提升课堂的活跃度十分有效等[3]。由此可见,每一种讨论模式都有其适用的最优化范围,只有坚持讨论模式为讨论主题服务,两者高度契合才能发挥最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法治观”的教学内容,如采用案例式讨论与问题式讨论,则更加易懂易论,辅以教师的专业总结,就可以点明中心、抓住重点,而如果采用专题式讨论,则对非法律专业背景的教师和学生形成较大压力;“价值观”的教学内容,采用辩论式讨论和自由讨论的教学模式,更符合个体价值观引导与整体价值观塑造的教学目标。不同的讨论式教学模式有不同的教学组织要求,只有根據讨论主题,选择恰当的讨论式教学模式,才能有力地推动“道法”课程蕴含的思想能量内化为学生成长的动力。

(四)“讨论结果明确”原则,要求讨论结果的正确性与启发性并存

讨论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既取决于讨论过程,又取决于讨论结果的总结。“道法”课程的讨论话题以思想性、价值性居多,讨论的目的是为了澄清思想认识、用以指导行为实践。如果讨论过程轰轰烈烈,但讨论共识无法达成,甚至思想混乱,则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因此,“道法”课程应用讨论式教学法,必须坚持“讨论结果明确原则”。

一方面,教师在点评总结阶段,要及时明确指出正确和错误的观点及其原因,特别是在涉及意识形态正确导向性的论题上,要旗帜鲜明,不能含糊其辞,立场不定;而对于既有争议,又难以回答清楚的观点,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并引导学生存疑再研究,同时教师在后续教学过程中,要尽力去寻求合理的解释和观点,并反馈给学生。

另一面,要以赏识性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出的有创见、有亮点、有新意、有深度的观点进行评述,并以此启发他们进行课后的思考与探索;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对问题追问与反问等方式,启发学生加强对论题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达成讨论式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学能力和研究意识等。

三、完善讨论式教学法在“道法”课程中应用的建议

实践中,由于课堂空间、教学课时、学生人数、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教学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讨论式教学法在“道法”课程中的应用也面临困境,主要表现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参与和表现的“差异化”现象还突出存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有限;学生对讨论式教学的不适应;讨论教学环境所需的软硬件条件有限等等。为此,可以从以下途径入手,不断完善讨论式教学法在“道法”课程中的应用。

第一,构建与讨论式教学相适应的考评机制,广泛调动学生投入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考评方式与分值要覆盖讨论式教学始终,基于个人贡献、小组呈现的文稿和发言,采取教师考评与学生互评结合的方式,依据清晰评判依据,精准核算。同时,教师要采取开放式评价和赏识性评价方式,积极鼓励和表扬学生的发言与观点,肯定他们的思考和研究,以此激发其投入讨论的热情和信心。

第二,提升教师的讨论式教学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熟悉的讲授法,积极开展讨论式教学,是适应学生思想成长特点的客观需要,为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努力增加知识准备、提高课堂组织协调管理能力、深入研究讨论式教学法的规律、掌握讨论式教学法应用的有效策略等。

第三,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拓展讨论的空间和时间。讨论式教学法如果仅仅限于课堂上,其效果发挥由于班级人数较多以及教学课时有限的影响,难以充分显现其优越性,改进途径可以考虑将课堂讨论与网上讨论有效结合起来。目前,各高校积极构建网上教学平台。积极利用这些平台讨论与课堂结合,将会使讨论更加充分和全面,并提升课堂讨论的效率与效果。

此外,讨论式教学法在“道法”课堂的应用,还需要与说理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研究性教学法等有效结合,也需要积极学习欧美国家关于讨论课教学的先进经验,以及加强学生对讨论式学习方法的教育与引导等。只有对“道法”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刻分析、灵活而正确应用讨论式教学法,才能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养成深厚的家国情怀、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论。

参考文献:

[1]佘双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法探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247.

[2]黄明光.论高校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式教学”[J].柳州师专学报,2000(2).

[3]张智强,陈代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13(5).

1728501186326

猜你喜欢
讨论式教学法思想道德与法治应用
攀枝花三线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路径
试论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提高的策略研究
讨论式教学法在“计算机控制系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思品课堂讨论式教学法的准备策略分析
浅谈讨论式教学在高校教学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