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的课堂有温度更有深度

2022-03-19 23:29巫姚燕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团队合作深度温度

巫姚燕

摘 要:课改落地的着力点是学力课堂,小学语文课堂不能单纯追求课堂“热闹度”,必须依靠课堂深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锻炼思考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与此同时,通过教学相长、师生多元互动,给予教师专业自主和持续发展的空间,最终才能实现学生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温度;深度;学力课堂;团队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1-0107-03

Let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Have a Temperature and Depth

WU Yaoyan  (Zhenzhou Primary School, Yizheng City,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The focu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reform is the academic ability classroom. Elementary Chinese classrooms cannot simply pursue the "liveness" of the classroom. They must rely on the depth of the classroom to stimulate student' curiosity, exercise their thinking skill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life-long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teaching each other, giv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autonomy and the space to develop continuously, can ultimately realiz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skill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mperature; Depth; Ability classroom; Teamwork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课堂上师生的一问一答,气氛沉闷、索然寡味的场面逐渐减少了,而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互动,有“热度”的课堂逐渐增多了,但“热闹度”并不完全等同于高效和高质量。课堂是实现育人目标的主阵地,也是一个求真的地方,我们不能纯粹地追求形式上的热闹和快乐,而是要研究学生如何高效地学习,提升教学效率,重点探索研究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激发出深层次的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涵养学生终身学习力。并着力打造“以学为主、以学定教、学生乐学”为目的的“学力课堂”,这才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1.要用“提升学力”这个火把,照亮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之路

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明确教学重点,打造课堂模型,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让他们的智慧和情感得以充分展示,思维得以唤醒和激发,语文素养得到不断的提升。

(1)优化学力课堂教学设计。学力课堂应该以“独学、合学、展学和测学”四个主要环节为操作流程,在课程设计上,要主张人为本、生为本、学为本,主张自学为主、以学定教、以评促学、以教导学。在教学策略上,要以学习个体和小组自学、展示、反馈和评价为主,教师适时点拨、评价为辅。在教学关系上,把教师的一言堂转变为学生主动学的“教”。在教学评价上,应实行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小结性评价相结合、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组织上,应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在实践中,我们看到,在这种教学设计下,很多过去从来不参与讨论、展示和评价的学生也开始大胆参与了,课堂上学生争论、师生争鸣的精彩瞬间经常闪现。

(2)科学明确教学重点。在贯彻大语文教学理念中,应反对仅对字、词、句、篇知识的层层分析化和技法的演绎训练化。因为学生不是容纳知识的容器,语文能力体系更不是“外部植入”被动演练、操练的过程。一方面,教师要坚持对语文教学根源的追问,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探索怎么教,从而为语文教学如何摆脱“工具与人文”、“文与道”、“内容与形式”等争辩提供实践可操作的抓手。另一方面,教师要依靠个人对语文教育目的的理解建立自我体系,树立语文教学的整体认知,并结合自身特点,形成务实科学的个人教学风格。可以立足教学内容,开展和实践“诗意语文”、“生活语文”、“青春语文”等教学探索。

(3)打造课堂模型。及时总结归纳教学经验与得失,并固化相关课堂模型。比如,结合不同阅读赏析教学内容,可建构如下“学力发展式”的课堂模型:赏析文本语言形式——“吟诵”熏陶式教学模型;赏析文本语言意义——“点评品味”式教学模型;赏析文本结构构造——“围绕文体类特征”分析式教学模型;赏析文本情感内涵——“体验感悟”渐进涵养式教学模型。通过打造课堂模型,可增强语文教学的符号性、图画性、示例性等可視化效果,促进学生多角度认识世界和感受生活。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赏析文本情感内涵——“体验感悟”渐进涵养式教学模型。本单元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为主题,为了使学生走进祖国的美丽河川,可以借助直观形象的多媒体图片、视频、文字,介绍安徽的黄山、台湾的日月潭、新疆的葡萄沟,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在课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通过多媒体情境的创设,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辽阔和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各地风情的向往之情。以教学《黄山奇石》为例,可以向学生展示黄山的“仙桃石” “金鸡叫天都”的图片,并让学生观看黄山风景的宣传视频,从而使学生体会黄山石的奇特,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2.瞄准学生主体地位,创新丰富教学载体和方式

建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才能最大化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作用,使课堂呈现生机勃勃、生动活泼的面貌,让课堂成为高效的课堂,师生共生的课堂,打造出以生为本的思维课堂。所以,新的教学载体和方式也可以创新我们的语文课堂。

(1)借助问题链,推进课堂教学深入。针对教学内容,科学设置问题包,逐步释放疑问,引导学生跟进追问,逐层推进,深度学习,促成思维螺旋上升。以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课文为例,笔者紧抓本单元要素,围绕课后问题进行设计,环节清晰,板块推进,让学生轻松学习。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根据这个教学目标,笔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借助课后问题一,仿照课文句式“无论……还是……都……”说一说雾来时候的景色,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神奇的变化,体会自然蕴涵的力量。笔者充分挖掘文本的语用价值,让学生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写作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生活的习惯,鼓励他们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然界中的奥秘。首先,和学生一起学习雾把大海、天空和太阳藏起来的景色句子;接着把大海和天空的两段话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两段话有一个共同特点是都用了“无论……还是……都……”这样的句式。其次,出示生活中的两幅图片:公园和学校,让学生根据图片并运用“无论……还是……都……”这样的句式,展开说话练习,这也是语言训练的重要环节。因为有两幅学生生活中的图片,学生有话可说,再加上前面句式训练的铺垫,学生语言表达很流畅,灵活运用学过的词语,激发孩子的想象。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调动了学生的想象神经,又开启了学生想象的大门。最后,只出示完整的句式练习,没有图片,只让他们自己联系生活和前面学习过的课文《葡萄沟》《黄山奇石》等展开合理想象说活,说出雾来时候的景色,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孩子们就是这样由扶到放,层层递进中学会句式,使他们语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课后问题二: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是什么。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告诉学生,说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可是通过课文的学习孩子们就会有不同的想法,孩子的想象神经再一次被调动起来。如:天空比大海还要宽广,太阳光芒四射这么大这么厉害,可是雾娃娃一下子就把它们都藏了起来,你觉得雾娃娃怎么样?有同学说雾真是厉害,简直就是魔术师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联想进行表达,既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拓宽了他们的思维想象空间。

(2)借助时代工具,持续丰富教育载体。根据教学需求,要大胆尝试新工具新手段,增强教学的渲染力和鲜活度。比如,可以借助目前比较成熟的网络和反馈技术,采用移动终端与多屏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实践,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广度和深度,当前平板的运用形式多样、恰到好处,可以极大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时,要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的时候,以往的课堂每个学生朗读的情况,老师无法掌握,没办法及时评价。在扬州智慧课堂互动里有一个诗文朗诵学科工具,在课堂中使用,学生朗读完后,直接评价,评价不高的还可以重新练习。在课堂上,教师利用现代多媒体平板教学,可以全面关注学生,做到技术运用无痕,课程教学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3)借助实践编排,激发学生热情。俗话说,“百看不如一练”,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有效得多。在部分教学课程中,教学活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活动设计、编排非常关键。首先,活动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活动”,通过这些小的“活动”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其次,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他们接受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活动设计时,要从学生自身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最后,活动设计要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活动设计时还要考虑“活动”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课为例,这篇课文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课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叠词,因此阅读起来朗朗上口,文字看起来也很赏心悦目;第二,在句式上相近段落存在反复吟唱的连贯特点。我们选择先从叠词入手,从学生们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领域切入进去,从而由点及面,牵引涵涉全文,最终高效率的完成教学计划和目标。因为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课题到第一自然段都使用了叠词。课堂上,如果教师直接将这个语文知识点告诉学生,是不科学的。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学生的小名字入手,巧妙导入课文题目,接着引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再问学生除了荷叶可以这样说,其他的呢,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联系生活仿说句式;可以说形状、颜色、滋味等,以及其他各个方面,进一步拓宽说话范围,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本篇课文在句式上都有相近段落连贯的特点。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如果直接单纯地背诵如此长的课文,对一年级孩子是不多的。如何让他们迅速识记课文,就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了。教师首先发现了课文在句式上的结构比较相似,其次利用好书上的插图,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用头饰、动作以及孩子的生活经验,分角色表演带入课文,再和他们一起发现课文规律。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达到孩子当堂背诵出课文的效果。

3.依靠团队力量,整体化提升备课磨课水平

要积极营造“互助、互学、共进”的氛围,广泛深入开展集体备课聚智慧,团队互助共成长活动,从而有效提升教师团队专业整体素质。要坚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鼓励教师们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并在讨论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以此提高教师教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另外,备课中要坚持畅所欲言,更要集思广益,只有做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才能在最短的实践内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加大磨课力度。磨课,就是要磨出教学的大道,而不是小道,更不是歪门邪道。要让每一次的磨课都发挥出集体的智慧和合作精神,磨出对文本的深刻解读,磨出团结合作精神,最终磨出一堂好课。

(1)“磨”出方向感。通过碰撞观点,交流意见,明确课程重点和难点,从而找准教学“靶向”,扭住教学“牛鼻子”,避免用力偏差,做无用功。磨课最终求的不是“同”,而是“异”。“同题共构”的过程中,磨出教学共识,磨出最优设计。

(2)“磨”精内容。通过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分析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可以进一步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并根据学生需求详略内容编排,提高课程含金量。对于刚刚分配的教师在这个方面是缺乏的,作为有十几年教龄的老师,就要给予帮助,帮助他们“磨”精内容,让他们感觉到集体的温度。

(3)“磨”好设计。在磨课中,要求每一位磨课教师都要不遗余力地参与梳理教案,预设每一个环节,提出宝贵意见。通过共享方法,取长补短,编排的教学方案具有相当的专业“含金量”,尤其是对那些特别难上的课,可以经过一次一次的尝试,经过一轮一轮的筛选,最终形成令人满意的设计方案。以一年级下册《四个太阳》一课为例,教学设计中关于如何指导朗读和理解带有“邀请”一词的句子时,一年级老师集思广益,有人说“联系生活,让孩子先说说生活中,你过生日是如何邀请朋友的”;有人說“请学生扮演小树叶来邀请”;还有人说“孩子先想想会有哪些小伙伴,然后邀请这些小伙伴干什么,进行一个说话练习”等等,老师们都进行了预设,想要设计出一个最好的方案。

课堂的深度,是为了提升学力,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也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的形式,变得有温度。瞄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丰富的教学载体和方式。这样就可以把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过去课堂,代之成为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更高效更有深度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代课堂教学。要想打造出这样的课堂,我们的教师也要依靠团队力量,整体化提升备课磨课水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转变教学观念,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有益于学生的成长,有益于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旭.让语文课堂有“温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1).

3802501186534

猜你喜欢
团队合作深度温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温度计为什么 能测温度?
“企业工作岗位法”在电子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温度与情绪大作战?
测个温度再盖被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