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市场秩序越来越趋于稳定,金融行业已然迈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与此同时,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监管力度不断增强,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体系中,农村商业银行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进行战略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提高业绩成果,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当地存贷款市场份额。同时,风险防控能力弱、贷款投放难以及创新能力差等问题日益严峻,要求农村地区的各商业银行能够积极依照自身的发展现状,设计有效的战略转型方案,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协调有序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新形势下农村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路径。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地区;商业银行;战略转型;路径
本文索引:陈燕烽.<变量 2>[J].中国商论,2022(05):-144.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2)03(a)--03
近几年,随着各地区农村商业银行挂牌成立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已经取得了飞速的进步,无论是总资产规模还是商业银行的数量均有所攀升,为提高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提供了动力。与此同时,由于银行建设相对迟缓、创新性不足以及银行企业文化相对落后等局限,导致部分农村地区的商业银行发展动力不足,尤其是在缺乏差异化转型战略的情况下,很难为当地的农民提供高效稳妥的经济类型服务,抑制了地区经济的有序发展,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1 新形势下农村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意义
1.1 有利于营造轻松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2189元,完成了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虽然受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至三季度,累计实际增速为负,但是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下,采取多项保就业和社会保障措施,终于在2020年的第四季度实現实际增速转正。其中,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实际增长3.8%,比城镇居民高2.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值进一步缩小到2.56,比上年缩小0.08[1]。在这样的经济发展大环境下,随着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宏观环境,使农村居民、农民组织以及农村企业对农村金融产品和相关银行业务的需求逐渐攀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一体化战略持续推进,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化战略有效实施,农村的生产力、农村社会福利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在短期内获取大量的资金,这为农村商业银行的更新和发展提供了机遇,从而确保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模式更加精良。
1.2 有利于最新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有效执行
《2021—2027年中国农村商业银行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实现了大幅增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监管的压力。数据显示,5年来,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从 2015年的15.23万亿增长到 2020年的33.4万亿元,总负债从 2015 年的14.03万亿元增长到 2020 年的30.83万亿元,净利润由2015年1487.4亿元增长至2020年1952.8亿元。这些数据背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新政策,也得到了发展和更新。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中,明确要求删除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比例不能超过75%的规定,这条规定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应该抓住机遇,及时应对变化和挑战,并促进转型发展。而《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坚守定位强化治理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意见》要求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并坚守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在有效提高农村自治能力的情况下,完善服务农村企业的内部机制,并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效能和有效性[2]。
2 新形势下农村商业银行战略转型遇到的瓶颈
2.1 外部驱动瓶颈
第一,基于外部驱动瓶颈的角度来讲,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转型的主要因素是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的转变。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政策的逐渐调整,再加上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到各地区农村商业银行的运营发展形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农村商业银行依然沿用传统的业务模式和信贷体系,没有积极应对并推动支持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必然会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丧失众多机会。
第二,各类型监管部门监督形式的变化。依照相关制度的规定,我国银保监会依照国际惯例及相应的政策要求,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杠杆率以及动态拨备四大监督工具提出了较为严格的新要求。这些监管形势的变动会影响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效能,而且也会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盈利能力、资产扩张能力以及资本管理能力做出一系列变化[3]。
第三,货币的不断虚增,使得背后巨量的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增加了金融系统的风险。尤其是银行理财、衍生产品等杠杆业务领域的不断扩张,使得银行体系的信用系统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等大量累积,再加上农村商业银行本身就是风险敞口,如果没有严密布防、高度警惕,势必会降低风险防控能力,诱发严重的经济危机。
第四,移动金融、网络金融等新金融产品的出现,彻底颠覆了客户传统的银行服务方式和金融消费模式。伴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个体家庭以及农村企业的收入水平得到提升,客户的金融意识也得到了增强,以往单纯的银行存取款业务无法满足这些主体的要求,因此部分互联网企业利用所搜集到的用户数据,逐步将移动支付渗透到基金供应链、金融资产管理、现金管理以及小额信贷,甚至大额转账汇款等领域,这些新金融服务产品的出现,使农村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2.2 内部战略机制问题
第一,部分商业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业务发展战略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尤其是部分已经改制的农村商业银行本身的市场定位被逐渐弱化,甚至与当地的大中型银行趋同,垒大户放小户成为普遍现象。再加上一些银行的经营模式中信贷管理误区增加,出现了风险化、脱农化,甚至长期化的倾向。近几年来,部分农村地区的商业银行更多地将贷款投放于商业贸易、房地产,甚至煤炭等非农业产业,贷款风险直接翻倍。在此过程中,如果农村商业银行对内外环境没有进行科学考察,那么就会滋生风险,导致后续的战略规划能力持续减弱[4]。
第二,缺乏差异化的转型战略。部分农村地区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大幅提升,但是部分已改制的农村商业银行在转型发展的时候,内生动力严重不足,不仅同质化竞争严重,而且内部机制的建设也不够严谨,导致相关业务的操作依然沿用传统的规章制度,甚至沿用农村信用社的做法,使得资产负债管理资本管理模式缺少精细化设计,资产管理方略也没有涉足。这种短期化的经营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差异化转型,为后续经营带来极大的风险[5]。
第三,金融创新动力严重不足。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步发展,“互联网+金融”产业迅猛发展,传统的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例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客户端的涌现使得金融产品无论是在设计升级还是机制渠道建设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度不足,势必会影响到后续的财务成本,使得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竞争力持续弱化,难以满足农村个体户以及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6]。
第四,农村商业银行的流程建设十分缓慢,部分农村商业银行无论是业务更新还是部门职责的划分,都存在空白区,银行内部各个工作流程的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模式、风险防控机制、部门合作沟通渠道以及内部组织框架建设方面比较落后,没有集中资源实现精细化的资本管理和资产运作。再加上农村地区从事专业银行管理的人才相对匮乏,信息化基础设施不足、内控执行力不够等问题,使得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建设不到位。
第五,农村金融法制和企业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受农村商业银行所处地域环境的限制,在具体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大中型城市中的银行所遇到的问题大为不同,如支农支小等监管要求的指导文件难以落实,建设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差异化发展模式无法跟进等,都难以为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内容的更新提供可靠的保障[7]。
3 新形势下农村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路径
3.1 建立健全农村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框架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由董事会承担最终责任,主要任务是要清晰地界定董事会的职责边界,并明确经营战略和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防止出现会议型董事会或经营型董事会的情况。农村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层要有效切合并执行董事会的意图与决策,将决策内容贯彻执行下去,赋予管理层一定的经营权限和管理职责,并为之设立合理可靠的绩效评估体系。与此同时,农村商业银行应按照《公司法》的实践要求,一方面落实内部职能机构的建设,另一方面要求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做好把关人的工作,有效地行使监督管理权,并依照《商业银行法》的要求。严格执行有关政策或法律规定,例如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等。
3.2 有效确立差异化的战略目标
农村商业银行在坚持“立足地方、服务三农、服务小微”的市场定位下,积极落实战略转型的发展目标,继续开拓农村或县域的金融市场,有效挖掘农村各组织以及企业的潜在发展空间,使市场定位更加细化和精准。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参与地方政府发展规划,培育相应的优势业务,以特色经营、特色产品服务、特色领域挖掘以及特色业务定位来造就新的突破口,使错位竞争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品牌建设,从而实现差异化发展。例如,要开辟“智扶”的全新信贷思路,把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规模化结合起来,一方面提高市场信息的反馈效能,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确保外包管理到位和风险可控,使商业银行的贷款更加可靠、稳妥。
3.3 强化金融创新的力度
从目前的市场趋势来看,农村商业银行想要提高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降低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经营冲击,另一方面则从数字转型的角度促进渠道的建设,使银行的服务更加便捷。例如在农村或城镇地区设置便民服务点、pos终端设备以及自助银行设备等,使农户以及相关的责任主体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农村金融服务。同时,继续挖掘深度客户,围绕小微企业和广大农民,在风险可控的背景下,向他们推广涉农信贷特色化产品,通过资金委托和理财等形式,帮助他们的资产实现保值和增值,为农户增加收入。除此之外,农村商业银行可积极探索强化业务合作,在有限资源合理利用的情况下,使各类金融机构以及信息科技企业与商业银行达成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包括业务外包、战略联盟以及引进战投等业务,在节约技术成本的情况下,形成商业银行业务性的互补优势,从而提升银行产品的品牌形象。
3.4 加快流程银行的建设
一是全面有效地梳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在积极转换经营机制的情况下,以客户为主体。二是积极借鉴全国各地先进的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创新流程银行的建设方向,使全面风险机制的建设和公司治理相结合,确保内部控制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以及组织框架机制的有效协同,并提高各机制的匹配度。三是强化集约化和垂直化的条线管理模式,使各条线在横向、纵向协同配合的情况下,优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商业银行的整体运营管理水平。四是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加快现代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步伐,使梯度培养计划和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协同并进,以文化创新力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全体员工参与到战略转型的执行力和内生动力[8]。
3.5 强化资本的有效约束
农村商业银行以更新资本管理方法为契机,强化风险资本量化水平,并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具体来讲,首先应确定精细化资本管理模式,制定经济资本为中心的绩效考核标准,加强同业资产、债券投资等资产的合理配置,有效促进农村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优化调整。其次对成本和定价实施精细化管理,借助互联网系统,提高农村商业银行风险量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将成本控制和主动负债管理纳入内控机制的建设当中,例如提高风险定价标准核算体系。
4 结语
银行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本身是一项系统性和全局性的工程,农村商业银行想要实现战略转型,除了要依托相对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创新内部控制机制之外,更应该贯彻落实最新的政策。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框架,确立差异化的战略目标,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快流程银行的建设,在强化资本有效约束力的情况下,全力推进金融法治建设,为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提供保障,进而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彭召来.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20(18):25-26.
马超.浅析地方性农村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之战略转型[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11):20-21.
苏绍鉴.广东A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8.
王凤泽.SY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8.
孙兴波.试论新形势下农村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路径[J].全国流通经济,2018(12):89-90.
赵洪瑞,李克文,王芬芬.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理论、路径与实证研究[J].金融監管研究,2019(5):47-69.
李萌.金融科技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31):221-221.
李念文,岳婷,卿超红.金融科技驱动下商业银行转型路径和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651(31):120-121.
1399500520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