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银
摘要: 绘画是人类最普遍的文化天赋,起初是肌肉机械性的练习动作,随着知觉能力的不断分化,逐渐呈现更细致更具创造力的作品。涂鸦期是培养儿童创造兴趣的关键时期,教育者或家长应关注了解幼儿绘画发展的阶段特点,掌握正确的绘画教学方法,加强在这个时期的引导,可以有效保护和培养儿童的美术学习能力。
关键词: 涂鸦 审美 学习能力 创造力
一、涂鸦的基本含义
幼儿的绘画发展阶段,可划分为涂鸦期(1.5~3.5岁)、象征期(3.5~5岁)、图式期(5~7岁)三个阶段。涂鸦一词最初来源于唐朝卢仝诠释其子乱写乱画顽皮之举,所谓“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后逐渐演变成了带有时代色彩的艺术 行为 。
二、儿童绘画的分段特点
幼儿在2岁前后就会饶有兴趣去抓笔,顺势就开始涂画点、线、圈等。他们在得到家长的鼓励和引导后,开始认同自己并给涂鸦创作命名了。幼儿大都喜爱涂鸦,是天性也是因为他们对身边事物和环境做出的一种探索方式,是发展阶段中新的动作练习,属于天生的艺术灵性阶段。
三四岁的儿童喜爱画一些简练而模糊的外形,处在下意识涂鸦阶段,无形象概念且抽象笼统,呈现出来的是极简的符号和形象,描述的是他们脑中所想,凌乱而不失稚拙。譬如画一个封闭的圆形,里面两点或弧线为眼睛,椭圆形的身体,直线代表四肢。他们认为这就是自己身边的真人,这种“蝌蚪人”的出现代表着其绘画水平达到了一定高度,正是“儿童会画其所知,不会画其所见”,这个阶段非常可贵。确切地说,他们不是画画,而是通过画来锻炼思维。
緊接着他们作品中的人会有清楚的头、身体和四肢,会细心地画出牙齿、头发、饰品和其他细节。这一阶段的绘画创作形象感会初步呈现出来,但还没有精细画出整体效果的能力,但已不再是无目的地乱画,而是把所画内容集中在纸的底边附近,并尝试使用边线把画面各区域分得很开,譬如天空和地面,相对应的事物也会出现在画面中,有自己的理解和联想思维。
三、正确引导涂鸦的作用
涂鸦活动可以减缓幼儿焦虑情绪,进入小学阶段后,涂鸦期的有力引导对于孩子各方面的学习能力有促进作用,大致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充满自信,乐于分享
涂鸦期受到正确引导的孩子在课堂上表现活跃自信,回答问题的答案多样、延展性很强,同时乐于在课堂评价环节积极展示作品并分享创作灵感,作品画面组织性强,构图饱满有创意且色彩丰富;在创作过程中专注力比较高,综合方面也较突出。而画面组织松散的孩子较为安静或明显坐不住,怯于表达内心想法,作品多是凌乱没有美感的画面,像是停留在涂鸦初期状态,创作时也多会模仿教师的示范画,极少融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
(二)有一双善于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
家长和教师都需要摒弃“技艺式”和“放任式”教育,要传授基本的美学知识和绘画技法,教会孩子如何把控画面,从构图、线条、色彩和绘画语言以及对比关系等方面来创作出具有美感的艺术作品。爱画的孩子对生活中很多事物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愿意去摸索探知,也多能亲身感受和体验身边的美好。
(三)动手动脑,有助于脑力开发
家长和教师从明亮的色彩游戏入手,开展一些点印、滴甩、滚吹、涂抹画等有趣的绘画手工游戏,既有丰富色彩和造型多样的刺激,也可以促进儿童视觉感官刺激大脑的生长。利用手工与绘画相结合,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丰富课余活动,减少图片声音的直接灌入和对某些电子产品的依赖,有助于大脑的发育生长,这也和目前倡导给儿童拼接类或创意类玩具的理念不谋而合。
(四)怡情养性
绘画是人类最普遍的文化天赋。在涂画的过程中,儿童可感受结构造型的美感。点线面形态变化的微妙多姿,多彩而变化万千的享受,艺术的底蕴涵养都让人富有宽容博大的情怀,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心情愉悦获得满足。再者,有一技之长,可以有一个宣泄情绪的途径,一个高雅的追求,找到精神的慰藉。
四、如何正确引导儿童涂鸦创作
(一)学会倾听
儿童在涂鸦创作过程中随性、自由、单纯。他们拿起画笔随意在各类纸张、书本、桌面、墙面上无所顾忌地涂抹,通过想象的物体组合去描述某些他们很喜欢的景象或想法,留下“得意之作”。即使画面看似一塌糊涂,但他们会感到非常满足并沉浸其中。此时家长应多与其沟通交流,从中得到的信息会让自己更懂得孩子的纯真和可贵之处。这种锻炼不是绘画的能力,而是一种思维表达的能力。家长与孩子之间要进行良性互动,通过孩子的描述结合作品本身的特点来分析其情绪表达。
(二)培养同理心
孩子的世界天真无邪,他们表现的是内心认可的事物,可以传递出很多信号。例如某一时期的他们喜欢扮演,喜欢把一切事物视为有行为生命的,家长可以将物体“拟人化”,进而“移情”形成同理心。另外好的绘本能巧妙地与孩子产生共鸣,让教育的内容理念更直观形象。绘本里的故事和寓意可以拓展孩子的思维宽度,而精美的画面对于提高儿童的美术鉴赏水平与美术素养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同理心会让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具人格魅力,要相信我们给他善意和温暖,孩子自然回馈得更多。
(三)赞美
好山出好水,好土壤才能孕育出好苗。人对这个美好的世界不需要那么强烈的感受,只要简单的表达即可,能欣赏和体验周围美妙的世界。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和事物都可以作为儿童的教材,当儿童走在路边时,可以有一份驻足脚下赞叹路边野花美丽且生命顽强的情感;当看到初生的朝阳和傍晚的彩霞时,可以赞美大自然不断变化产生的壮观景象,感受朝阳初升的蓬勃生机和落日余晖的大美景象。
儿童涂鸦和绘画有其独特的魅力,教育者应该遵循初心,从最稚嫩的表达开始,鼓励他们感知探索和创造,创作充满天真的、梦幻式的别样画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认识水平会不断提高,七岁以后进入写实期,儿童画独有的那种审美模式就会日渐退却。日常生活文化的外在力量,将会逐渐取代儿童自内而外的创造力,让他们遵循客观、透视学、色彩规律等等约束了。
参考文献:
[1]裴培.3—6岁儿童绘画表现能力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2]齐枫.重视儿童绘画心理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2014(9):75.
[3]闵亚琪.论美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J].文教资料,2012(5):79 80.
[4]吴鑫.从涂鸦看幼儿心智的成长[J].理论建设,2006(1):24 25.
[5]王大根.如何教授幼儿阶段的绘画[J].美术观察,2013(6).
责任编辑:黄大灿
3611500589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