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锋
导学案是新课改下各学科、各学段教学领域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教学工具,其不仅为学生预习、自学、实践提供了铺垫与助力,而且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进而达到切实提升教学的效能,更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目的。处于小学阶段的很多学生,由于其心智发育尚不完善、健全、充分,且在学习方法、经验、能力上存在诸多缺憾。以致他们的数学学习离不开必要性认知工具的驱使与引领。而导学案则是建立在预设教学目标基础的必备引导方案,不仅方便了学生课前预习、课内自学、课后巩固的开展,还可以使各项教学任务、活动、项目的落实更具针对性、精准度、实效性,以达到创建高效课堂,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而且在合作学习、分层教学等教学模式下,导学案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帮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定位,还可优化、变革、改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实现对学生认知需要的满足。因此,教师在借助导学案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时,应以具体教学内容与预设教学目标为统领,切实做好对导学案中涉及的问题、案例、习题、训练、活动的构建与设计,使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与驱使下,积极投身至数学知识的自学、认知困惑的突破、数学问题的解答。并结合学生在导学案引领下参与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存在的不足与缺憾,在课上对其进行必要的点拨、指导、帮扶,以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延展性。实现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强化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塑造。
一、借助导学案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为一种更具实效性的教與学指导工具,导学案的借助与利用,必然对高效课堂构建有重要意义与深远价值。但是,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很多教师在设计、利用导学案时,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制约了小学数学教学效能提升,也对学生的认知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一)对导学案的定位掌控不够到位
导学案是引领学生开展课前预习、课内巩固、课外回查的先导性认知工具,其设计的定位与导向,必然对高效课堂构建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很多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直接将导学案作为引领学生开展强化训练的手段。在教学中大量、多次、重复使用导学案,且其中涵盖了庞杂的训练任务,以致对学生的引导、帮扶、促进作用无形地被淡化。由于教师对导学案定位的不够精准、明确、到位,导致导学案难以更好发挥引导作用。此外,一些教师在导学案设计中,并未真正联系学情、教情,以致导学案中的很多内容或任务,严重背离学生认知特性,自然难以切实发挥其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的作用与价值。
(二)对导学案的应用方法不够科学
教师对导学案设计的效度、准度、精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能。而导学案的使用方式与方法,也严重制约着学生的认知发展。而很多教师在导学案使用中,往往将其等同于“数学作业”或“强化训练”,对“导”与“练”的关系处理不够恰当,对“学”与“练”的关系把握不够充分,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且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启迪、潜能的开掘。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导学案产生排斥、抵触情绪,高效课堂的构建自然难以实现。此外,一些学生在导学案使用上,对其中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等关注不足,加之教师的引导不够充分,也直接影响了导学案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功能凸显。
二、借助导学案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价值与作用
数学学科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特性,使导学案更利于对学生视域的拓展与认知的开启,也会对高效课堂构建提供坚实保证。而且,通过导学案的借助与利用,学生能在高效预习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也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尤其是教师在导学案的应用过程中,对学情的掌控、了解、把握会更加充分,更利于构建与打造高效课堂。
(一)可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教师可在教学前,就有关本可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等以导学案的形式呈现出来,组织学生借助导学案开展课前自学、进行课前预习。以促使学生获得对新授知识的初步了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便会根据自身自学情况,明确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点,还存在哪些问题。学生的这些情况反馈给教师,进而能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辅导,以及为下一次的教学设计做好铺垫,为确保高效课堂的构建打好基础。
(二)可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借助导学案,教与学的分工将更加精细、明晰,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等意识必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这更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也更易提升课堂教学指导的延展性与针对性。而且,还可发挥导学案的延伸、拓展作用,拓展学生的认知面,使数学教与学迈向纵深领域;使学生的认识发展由知识向技能转变,由能力向素养迁移。以真正达到构建高效课堂,助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借助导学案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与途径
导学案具备先导性、针对性功能,有利于提升教学效能,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且对学生的认知发展、素养塑造有着积极作用。而且,学生在应用导学案开展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其自主预习、主动探究、深度剖析等良好习惯与意识也会慢慢形成,更利于构建高效课堂,助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塑造。
(一)借助导学案指导课前预习,创设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必要的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升学生认知能力,自主发现学习问题的最佳选择。而借助导学案,则可以为课前预习指明方向、提供铺垫,促使学生在教师预设知识、问题、活动的引导下开展自学,初步了解教学内容,慢慢发现认知困惑,进而推动师生在课堂上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前预习指导时,可辅以导学案,就学生自学领域必须掌握的知识、应该明确的问题、需要突破的困境等作出科学构建,制定出导学案,让学生在初步了解基本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旧知回顾,开启新知自学,以确保其在课堂教学中能紧跟教师节奏,避免认知缺漏、谬误的出现。此外,在学生完成导学案对应的自学项目后,教师可在课前随机开展抽查,并根据存留于学生认知领域的问题、不足等,进一步强化对课堂教学中所应用的导学案的设计与改进,以切实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精准度与适用性,使学生在学好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技巧、更好的方法,为高效课堂创建夯实基础。例如,在开展与“乘法”有关的知识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在课前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师可将预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典型例题、辅助训练等融入导学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归纳、探究分析、体验判别,获得对“乘法”教学中基本概念、法则、算理等初步掌握,以落实对其良好习惯与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利用导学案开展课堂教学,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领域涉及的知识、内容既相互关联,又彼此衔接,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堂导学案时,应切实关注学生的预习现状,并以课标、教材、大纲等为统领,强化对导学案的构建与设计。在充分研究教材与学情的基础上,将对应的学法指导渗透至导学案中,帮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深入理解教学内容,逐步突破认知困境。同时,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精准度与精细化,教师还可就学生进行恰当分层分类,并设计出延展性、递进式、开放式导学案,供具有不同认知需要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参考,开展学习。此外,教师还应不断就导学案的设计形式、模板等进行创新,多在引入一些具有趣味性、探究性、实践性的教学项目,为学生交流互动、思维提升、认知发展搭建平台。例如,在开展“连减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导学案为载体,来创设模拟购物情境:王阿姨去超市购物,其买了一顶帽子36元,一双手套59元,付款时,王阿姨拿出了钱包内的500元,请问王阿姨该怎么付款?付完款后,她还剩多少钱?在导学案设置这样的开放式问题情境,通过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维也会豁然开朗,不仅强化了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而且帮助其掌握了“连减”的规律与特性,更利于其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提升。
(三)依托导学案落实课后巩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课后巩固是强化学生认知,提升课堂效能的关键所在。而导学案在课后巩固中的借助与应用,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内化,使学生开展对学习内容的全方位、深层次、精准化掌控,以构建新思路、新方法、新认识,从而构建完备认知体系。因此,教师可在完成某一章节、单元知识教学后,利用导学案帮助学生开展对近阶段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巩固与回查,反思与强化。促使学生在导学案的帮扶下,进一步明确学习领域的重点、难点、要点,并根据自己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在针对性训练中查缺补漏,提升自我。此外,对课后巩固导学案中所引入的训练与习题,教师还需注重体现其延展性与发散性、实践性与趣味性,以带动学生在一题多解、发散思维中感知数学魅力,探索数学内涵,深度掌握具体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在完成“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后,教师可在导学案内设计分层类问题:①一条公路长18km,已经修完了[23],请问这条路的长度是多少?(必做题)②某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请问全班人数是多少?(选做题)③一包食盐重2kg,第一次用去[45]千克,第二次用去余下的[12],第二次用了多少千克?(提高题)让学生在导学案对应的不同训练问题帮扶下开展复习,巩固所学,提升认知。
(四)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必然会出现许多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并解决相应的问题,同时也要让学生反思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更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甲去商店买文具,一支笔需要10元,一个笔记本需要15元,甲买了a支笔和3个笔记本,一共需要支付85元,请问甲买了多少支笔?而第二个问题可以进行扩展:甲在购买文具后想要平均分给三名小朋友每人4支笔和1个笔记本,请问甲至少还需要买多少笔?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通过合作讨论,结合书本知识更好地解决上面几个问题,促使学生有效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同时在题目后面可让学生提出在导学案学习时所遇到的问题,并充分收集学生意见,教师再集中起来在课堂上进行解决,让课堂更具针对性。
根据以上原则和步骤设计好学案之后,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先对学案上的问题进行理解和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进行相应的预习,将难点和困惑的内容进行记录,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和目标进行学习和讨论。同时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和时长的控制,要将基础知识进行精炼,并且控制典型例题、拓展问题的数量,避免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感到较大压力。而在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应确立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梳理和提出遇到的问题,先通过讨论探究,尽可能地解决这些问题,再向教师提出难于解决的问题。而教师在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后,一定要结合基础的知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知识系统,让学生知道问题和基础知识的关联,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学会通过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最后再对那些学习相对较慢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同时进行课后拓展,确保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得到有效提升。
四、结语
总之,借助导学案不仅优化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途径,变革了传统数学教学模式,而且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精准度、精细化、针对性,以达到培育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主动学习意识、积极创造潜质的目的。同时,面對不同教学内容、目标、要求等,教师还可就导学案的设计方式、呈现形式、应用模式等予以创新、改进、优化,以构建出更为多元、丰富、鲜活的课堂生态,助力于小学学生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为了落实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应以有效借助导学案为辅助,科学设计导学案、不断优化导学案、适时改进学案,以确保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次课堂教学所使用的导学案更精致、合理、科学,并能充分满足学生认知需要。通过合理的应用,让导学案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提升综合能力的强力助手,更好服务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创建,更好作用于学生身心发展。
(吴淑媛)
311250190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