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鸿沄
一、调研背景
我校大学英语公共基础课教学团队于2019年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的资格(以下简称“一流课程”)。在“一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对历届新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诸如“语言学习观念”等系列调研。调研的目的首先意在深入全面了解大一新生对语言学习的思想动态;其次,为“一流课程”建设中的各项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数据支撑和论证支持。
在本科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发现大一新生在语言学习过程和效果上出现分化现象,这种分化也构成了双向难点,即教师的教学遇到难处,就高还是就低;学生学习出现瓶颈,听力和深度阅读能力明显不足且似乎难以突破。注重效果是本科一流课程建设的根本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持续改进是教学改革的基本态度。换言之,任何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必须要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其效果必须显现在学生学业水平的整体提高上。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根本载体是学生,发现他们的难点和瓶颈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相应的策略并在课程建设中“持续改进”,以期达到既定效果。以“效果”为“导向”,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难点和瓶颈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经过调研,我们发现“教与学”难点的形成除了长期学习方法遗留问题的延续外,还在于其语言学观念存在偏差和误区,从而导致语言学习动机薄弱。
二、调研设计
观念影响行为。语言学习观念也相应影响着语言学习者的一系列举动,诸如学习心理、学习模式和学习行为。首先,需要界定什么是语言学习观念?国外某学者把语言学习的概念界定为一个学习者通过自己的经验和他人的影响,对语言学习的本质、过程发展出自己的观点的过程。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曾认为,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指出语言学习观念是指学生对如何才能掌握好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主张。其次,需要厘清语言学习观念的重要性是什么?诸多研究表明:语言学习观念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可能直接影响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时的态度、动机和行为。语言学习观念还影响并决定学习策略的选取與使用。比如,国外学者Horwitz认为学习者预先所持有的语言习得观念很有可能限定其相应学习策略的使用范围;一些学者的研究还表明语言习得的认知程度影响其持有的语言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选取的变化程度;另一些学者认为学习者对自己能学好一门语言的信念,与他们的口语和阅读能力有着显著的相关性。由此可以看出,梳理学生的语言学习观念,从中发现语言习得过程中那些显性和隐性的问题对于教学策略的制定非常重要。换言之,语言学习观念的深入调研是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和“一流课程”建设的基石之一。
基于此,我们的调研采用Horwitz的《语言学习观念调查量表》,该量表由5组模块和34个子题目构成,分别就语言学习能力、语言学习难度、语言学习性质、学习和交际策略以及语言学习动机等观念性问题进行调研。该调研问卷表单的选择项从“强烈赞成”到“极不赞成”分为5个强度,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判断依次做出选择。我们依据描述统计法使用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调研分析
我们只就调研量表中第一模块略作归纳。该量表的第一个模块是“语言学习能力观念”,共有9个子题目,分别是:A.儿童相较于大人更容易习得语言;B.有些人从小就有学外语的天赋;C.学好一门外语则更容易学好另一门外语;D.我有语言学习的特殊才能;E.女性更善于掌握外语;F.理工科好的可能不善于学外语;G.能讲好不止一种语言的人非常聪明;H.中国人善于学习外语;I.每个人都有掌握一门外语的能力。通过数据的逐一梳理,我们发现如下现象:
1.此模块中A、B两项是语言学习能力的传统观念。同时这些观念长期存在于社会和教学中。数据显示,题目A中选择“赞成”的被调研学生比例,合计达到67.8%,居于多数;而选择“模棱两可”的比例只有15.5%;不认同此观念的人数只占总数的不足17%。这说明A项具有群体观念共识性,长期被语言学习者口口相传,形成社会共识的可能性极大,而这种共识又会影响甚至左右群体性语言学习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小孩”能够轻松自然学会外语这一事件被赋予了更多的生物自然属性,等同于基本“生存能力”的天然获取;但是,当绝大多数参与调研的大一新生把自己视同为“大人”时,这一观念背后的潜台词很可能暗示着成人“学习障碍”和“学习惰性”的必然性,换言之,在他们眼里成人学习外语能力不足的内外因素也是客观必然,他们找到了外语学习不良的理论依据。数据还显示,题目B中选择“赞成”的比例合计达62.2%,选择“模棱两可”的比例只有15.4%。群体共识性也得到很好体现。这可能意味着认同他人的“天赋异禀”就为自己外语学习能力的相对不足找到了“合理”的解释。综合AB两项来看,大一新生对语言学习的一些基本传统观念辨识度和认同度较高,对照新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和入学后课堂内外的语言学习表现,部分新生对英语学习的确心存厌倦情绪、忌惮情绪、畏难情绪,而且这一情绪在普通高校新生中极可能真实存在。同时,关联其他模块的题目综合研判,AB两个子题目也可能反映出他们学习动力和信心存在一定缺失。
2.数据整理中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该模块C到I题目中选择“模棱两可”的人数比例几乎都在40%上下,而选择“赞成”和“不赞成”的人数比例出现某种均衡,围绕中间项“模棱两可”为轴,两边呈现正态分布。这恰恰说明了语言学习观念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模糊观念,同时兼有争议性。大一新生往往以从前的中小学英语学习经历给出自己的判断。这一经历可能是愉快有益的,也可能是不愉快的;于是,大一新生极有可能把自己简单依据高考英语成绩归类为“成功者”和“失败者”,从而做出截然相反的回答,而更多的受访者又很可能以选择“模棱两可”的方式进行逃避和规避对自己的实质性归类。这一调研数据体现了大一新生语言学习观念中的不成熟和自身观念的冲突。
3.如果AB题目是基础性观念,那么C到I可视为语言学习观念中的多个侧面。与AB具有广泛传播和社会共识不同的是,C到I这些观念随着社会经济教育等多领域的进步和发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间相当一部分观念已经备受争议,并在文化层面被逐步反思,因此,这些观念虽然常见但并不意味着群体性共识的达成。虽然被调查者表现出一定的信心缺失和观念模糊,但他们对其他几项做出的判断和选择却为自己培养和发展语言学习的信心奠定必要的基础。如40.1%的被访者认为善于学习数理化的人不善于学习外语,但也有将近33%的受访者不赞同这一观念:学习数理化的人不构成天然的语言学习弱势。再比如,36.3%的受访者在“每个人都能学说一门外语”一题中选择“模棱两可”,但依然有42%的人选择“赞成”,其隐含意思是“努力”和“信心”的表达。
四、调研讨论
展开调研数据不难发现,大一新生中有相当部分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学习从观念到方法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模糊认识,甚至是误区。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课堂上下的教学实践活动来进行现场观察和总结,同时结合调研数据综合分析问题所在,并在大学英语“一流课程”的建构中体现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策略,持续不断地改进再改进,与时俱进,与生共进。
调研数据所反映出的语言学习的内在焦虑恰恰体现师生对“效果”的诉求。围绕“效果导向”,“一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的不仅是宏观构架,而且需要微观视角,解决实际教学难点、重点问题的“接地气”的办法。这是语言学习系列调研对英语教学应有的支持作用,从“问题意识”到“效果意识”。比如,部分大一新生高考英语不考听力,这意味着他们整个高中阶段很少接触英语听力,听力基础相对非常薄弱,甚至是零基础起步。那么,问题是怎么起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让他们尽快起步并融入大学英语学习的氛围中?教师怎么做才能有效缓解他们的听力恐惧心理?他们需要进行哪些技术环节的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听力水平,从而顺利通过四、六级英语考试?教师应该在哪些技术环节对听力理解的难点进行有效的指导?这一切问题的最终答案都必须通过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展现。反之,学习的低效或无效则倒逼教师有必要重新审视课程设计中的技术环节,乃至课程体系建构中的不足。
注:本文为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天津商业大学大学英语线下一流课程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左毓红)
389750190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