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莹,魏育芳
(广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口译实践对于口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至关重要。一直以来,虽然日语口译教学一直致力于对学生口译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以“理论-练习-讲解”为模式的传统翻译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翻译的终端结果,偏重翻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翻译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实践能力的培养[1],学生缺乏口译实践的机会,口译课堂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2018年,教育部印发《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对实用性课程从知识、能力、素养三个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明确指出实务训练的重要性。此外,《新国标》还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精细化的要求,包括能拓展所学知识,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通过实践活动学会与他人沟通与合作,并明确提出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发动者、传授者、组织者。因此,口译作为实用性课程,其教学模式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即以过程为取向。其中,项目教学(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被运用于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中。
项目教学法最早于20世纪初提出,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强调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鼓励学生“做中学”的教学方式。它依托项目,让学生置身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鼓励学生以小组为中心,在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学习和运用所需的语言、技巧,完成包括构思、实施、展示在内的项目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项目的责任人,必须思考如何呈现最终结果;教师也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监督人、指导者。因此,项目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团队协作的学习方式,达到习得和运用语言的目的。近年,项目教学法也被运用于国内高校外语口译教学中[2-5],其对口译能力的促进作用也经过了实证研究的检验[6]。
尽管项目教学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过程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但它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项目教学作为一种二语/外语教学模式,主要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其次,本科阶段大部分学生的日语语言能力和双语转换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欠缺语言基础层面的练习,与技能无法有效融合,不能很好地应对课程的口译项目。最后,教材所选用的部分口译材料与社会需求、学生所面临的工作场景脱节。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尝试在日语专业口译课堂中实施项目教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尝试,展示口译课程中项目教学的基本流程和课程设计,以及学生对于该教学实践的反馈和任课教师的反思。
笔者设计了为期4 周的教学方案,每周2 学时。实践课程为《日语口译1》,开设在第6 学期。教学实践对象为日语专业三年级学生,该班实际人数为33人,共18 人参加本次教学实践,余下15 人作为评价组,参与学生互评。参与本次课堂教学实践的学生人数为18 人,前期均选修过《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理论有初步了解,接受过简单的长短句翻译训练。教学实践后,通过开放式问卷和反思日志收集学生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反馈和评价。
本次教学实践以构建项目教学法在口译课堂中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口译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分为知识、技能、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包括:(1)通过课堂、文献、网络等多渠道获取项目的背景资料和基本知识;(2)掌握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基础专业用语,能根据项目所需完成一般性口译任务。
技能目标包括:(1)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日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2)具备一定的综合口译能力,能够使用恰当的口译技巧,完成15-20min 的口译项目;(3)熟练运用口译技巧,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和商务谈判。
素质目标指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通过实践活动学会与他人沟通与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能够胜任各种场合、各个不同领域跨文化交际的口译人才,笔者设定了六个场景,包括三个日汉互译场景:商务谈判、文化讲座、会议报告,三个日译汉场景:论坛对话、电视访谈、产品介绍,使项目最大程度反映地区口译市场的需求。每个场景所使用的音频、视频均来源于真实的口译任务。发布项目任务时,由教师提供每个场景的主题、关键词、简短的内容概要,并根据口译内容的信息量、说话人语速、发音等特点,按照1-5 星级评估项目难度,5 星级、4 星级、3 星级难度各占两个。学生根据自身语言能力和口译能力进行选择,2 人为一组,合作完成口译项目。
项目的开展设置在课程的后半段。在项目开展前,教师用8 个课时完成了口译训练的方法、口译的常用技巧、长句和段落的口译训练等授课内容,为后期学生独立完成口译项目打下基础。项目分为项目驱动、项目实施、实战与评价三个阶段,最终展示以交替传译的实战形式呈现。
1.3.1 项目前期阶段——驱动
项目开展的第一阶段旨在强调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驱动学生自主思考在接到项目后应如何准备,让学生设想在实际口译实战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师从三方面进行驱动:
(1)项目说明。教师结合《日语口译1》的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向学生说明该项目实施的目的、具体内容、实施流程、评价方式等,突出项目在培养口译实践能力中的价值。
(2)任务分解。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实施项目,教师将项目任务拆分为三个子任务,分别对应本课程的知识、技能、素质三个层次的目标。子任务一:资料收集,背景调查。根据项目主题、关键词查找相关背景资料,如会议主题、商谈要点、行业背景、人物特点,并汇总资料制作相关的单词表。子任务二:制定口译训练计划和内容,提升口译能力。子任务三:拟定口译策略。项目展示当天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现场交替传译任务,学生需提前拟定当天的口译策略、团队协作形式。
(3)指导示范。教师对资料收集、口译训练、团队协作方式提供指导,并安排往届学生介绍团队合作开展口译训练的方法,以及课堂演示口译实战中如何进行团队协作。
1.3.2 项目中期阶段——实施
自项目驱动到项目展示当天,项目小组使用4 周时间着手准备。以“论坛对话”场景为例说明项目实施流程。首先,小组在接到项目后,分别从对话人物(包括生平、业绩、该人物的公开发言)、对话人物所在企业(包括企业理念、业务范围、主营产品等)、论坛主题(论坛主旨、关键词、行业背景)三个方面开展了资料收集和背景调查。资料汇总后,挑选关键词、出现频率高的词,制作单词表,用于口译训练。其次,项目小组制定训练计划。根据课程前期导入的口译技能和技巧训练方法,使用收集到的相关背景资料开展小组口译训练,包括影子跟读、快速反应练习、笔记训练、视译、交替传译。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每周关注各小组的项目进展,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如资料收集是否全面,口译训练的材料、难度、强度是否适中等。2 周后,各项目小组在课堂上进行一次中期汇报,使用图片、文字说明本组项目工作的进展、组内分工、训练成果等,由教师进行点评。
1.3.3 项目后期阶段——实战及评价
项目展示当天,各项目组成员以口译实战形式展示项目实施的成果,未参与本次教学实践的学生为评价组,参与学生互评环节。项目采取“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的评价体系。评价组根据教师发布的评价标准,对各项目组的口译实战进行组内讨论,形成意见,公开点评;实际参与口译项目的学生对本组口译的完成度、临场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撰写反思日志;教师围绕各项目组的前期准备、语言表达、口译技能进行综合评价。
为了解学生对口译学习和口译课程的学习态度,以及对本次教学实践的评价,笔者分别在项目教学启动前和实施后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第一次调查为封闭式问卷调查,涉及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教材难度以及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四个维度。第二次调查为开放式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次项目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材料难度、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控等的看法。问卷通过雨课堂发出,共回收有效问卷23 份。
从学习动机来看,过半数的学生选修该门课程是为了提高日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希望对将来的就业有所帮助。尽管如此,所有学生都认为本科阶段开设口译课程非常有必要。从教材难度来看,半数学生认为课程所选用的教材难度较大,语速较快,口译题材过于单一,多以致辞为主,缺乏实用性。因此,在本次项目教学启动前的前半期课程中,学生明显感觉自身的日语运用能力及口译能力远远跟不上教材口译材料的难度。主要体现在缺乏专业词汇,学生听力水平难以跟上教材音频速度,语言转换能力不足等。
从本次教学实践结束后的反馈来看,参加了教学实践的学生认为项目所选用的口译材料依然“难度较大”,但是“更实用”“比教材更适合自己现在的水平”。因为采用了项目式和团队合作的模式,“前期做了充分的调查和充足的训练,因此即使难度较大也依然能比较顺利地完成口译”。对于教学效果,所有参与本次教学实践的学生均持肯定的态度,主要体现在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口译技能的提高、完成口译项目带来的自我认可度的提高。部分学生认为这种小组合作形式可以更高效地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减轻心理上的负担和压力。
但是部分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到困难和吃力。首先,4 个星期的准备周期让学生容易疲惫,资料准备加上口译训练给学生带来较大的课业压力。其次,学生的母语水平明显限制了口译的完成度,学生普遍反映“即使听懂了也难以转换成母语”。
从教学效果来看,发现在本次教学实践过程中,项目教学法很好地实现了知识、技能、素质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
一方面,学生通过前期的资料收集和背景调查,掌握了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接触到的项目相关的专业词汇,还通过大量的口译训练,促进了知识的巩固、语言的输出、技能的运用,尤其在听、说两个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必须独立面对准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项目组成员合作分解任务,拟定计划,完成训练任务,以保证最后的口译实战能呈现出最好的效果。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对于项目的最终展示效果承担责任。这种项目责任制能够激发学生的能动性,驱动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情感。在责任和情感的双重驱动下,口译的完成度也会大大提高。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践机会有限,课堂缺乏紧张感和真实感,因此课堂练习效果和口译完成度往往达不到预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可以完成时长5min 左右的长段落口译。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每一组学生都能比较流畅、准确地翻译时长20min 左右的音频。学生在反思日志中也提到,“没想到自己可以完成这么长时间的口译,很有成就感”,“提升了自己学习日语的信心”。这种“成就感”和“信心”也会给教学效果带来正面的影响,让学生感到“越学越有意思。”
但是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依然存在难点。第一,项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提供辅助,但缺乏有效的过程监控。学生的自主口译训练均在课下,尽管学生在项目实施前学习了口译训练方法,但落实到课下实操,教师很难全程跟踪学生的训练方法、强度、频率、效果。如后续要对所有选修口译课程的学生推广项目教学模式,对于参与意愿不高的学生,或语言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更难以监控其学习过程。第二,教材中使用的训练音频均为发音清晰的标准日语,而本次项目所使用的音频来源于真实的口译任务,部分音频发音不清,带轻微方言,部分学生短时间难以适应,影响了口译的效果。可见要推行真实的项目口译教学,必须在课程前半段的教学内容中提前导入真实的口译内容。
口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想在教学实践中发挥项目教学法的优势,就要认识到可能影响其实施的因素。(1)真实的口译材料与学生语言能力、口译技能是否匹配,选择语速适中、难度适宜的材料,设计一个学生可接受的、真实的口译项目。(2)为学生实施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口译示范,项目启动前讲授翻译理论和口译技巧,项目实施中提供方向性指导和训练建议。(3)学习过程和口译产出并重,建立以语言基础、口译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依据,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尤其关注过程性评价,通过让学生撰写项目实施日志、口译训练日志,定期汇报,达到监控项目进展、跟踪学习动态的目的。(4)引导学生充分认识项目教学的价值,营造一个互动、活跃、积极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并让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真切感受到成就感,建立自信。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地位,关注并帮助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口译实际操作过程中解决所遇到的翻译问题,通过使用真实的口译材料,让学生以团队形式共同完成口译项目,锻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笔者在《日语口译1》课堂中对这一教学法做了初步的尝试,很好地达到了本课程设定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能力目标,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期待项目教学法能广泛运用于各类高校外语课堂,积累更多的教学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