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卓依,王江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43)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强调要将创新创业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成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目标。面对“双创”需求,根本路径是在遵循国家整体设计改革的基础上,切实促进“十四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发展[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和信息是主导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元素,这也就意味着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这种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又要有创新意识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高等教育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对现代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为我国培养创业者的基础,是培养时代所需的怀有创业理想、拥有创新意识、具备创业能力的人才的重要保障。知识经济的发展呼唤大学生积极创业,大学生创业也离不开当前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与大环境。可见,大学生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教育的必然要求。通过创业教育培养更多的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青年大学生创业者,以此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作用就是要培养出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群。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以及政府部门与国有企业结构的调整与改革,就业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状态。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创业者和能够经营管理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创业型人才不仅需要有创业的勇气和创业的意识,更需要有创业的思维和创业的精神。
本研究立足于创业教育通识课的课程定位,依托创业过程为主线的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创业管理》课程的开设,以创业过程的关键活动为抓手,通过对创业活动的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创业活动及其所具备的关键属性。在此基础上开展创业过程中关键活动的体验式学习,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与一般意义上的创业活动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最终实现抽象概念层面知识的内化;创业教学将案例学习与体验式学习结合,以创业关键活动为抓手开发体验式学习模块,设计创业管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课堂上将知识讲授与创业实训有效结合,课外打通创业管理的实践通道,达到培养学生在创业课内实训和课外实践中提升创新理念和思维、掌握创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正确认识创业风险、理性创业的目的。
体验式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客体,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感受课堂传授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实践过程中。体验式教学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设计实践情形表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主要途径有案例教学、线上课堂、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以及创业竞赛,促进学生在实践体验中领悟、感知,并进行应用和创新,将原本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进行扩充,呈现或再现教学内容。体验式教学设计通过案例分析、仿真实践、角色扮演等方式开展[2]。
学习的过程即为冲突解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这四个能力是必须具备的,需要学习者综合运用四项能力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学习成果。
体验式教学通过实践激活课堂知识学习,为学生提供主动思考的空间。在体验式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主要作为辅助,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主动学习和思考,并不会直接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而是通过多样化、创新性的课堂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学习知识。本文基于体验式教学视角,对大学生创业管理通识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探索,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让大学生用创新创业的思维和行为进行学习。体验式学习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通过云课堂、创业竞赛等途径提高学生创业课程学习效率。
21世纪以来,大学生创业管理通识课程蓬勃发展,大学生创业管理通识课程的开设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成为一门具有代表性的高校通识选修课课程,为了更清楚地展示体验式教学的特色,以创业管理通识课程为例,展示体验式教学法的具体过程,从而更好地推广和运用体验式教学法。
创业管理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仍存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和设计的理论基础不够深入、创业教育课程目标不够明确、创业教育课程实施方法和学习模式以及保障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难点,本文基于体验式教学视角,对创业管理课程体系建设进行进一步深化。
创业通识课程旨在以创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主动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识别创业机会、主动创新思考、产业融合等必备创业技巧,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为导向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较于成功创业者的特质,首先应该注重成功创业者的创业过程,在创业过程关键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体验式学习,以达到培养学生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的目的。课程的内容应包含创业的关键过程,主要包括创业者与创业思维、创业机会识别、资源的整合、商业模式的设计、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创业融资、新企业创立与成长、创业风险与危机管理八个模块[3]。
2.2.1 课堂体验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体验式学习理念为核心来探索学习行为和实践,这样更有助于训练创业思维和技能。课堂实训应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开发体验式练习题或游戏进行课堂互动,有利于学生理解课堂知识。通过现实创业成功案例展示让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创业的必备技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以兴趣推动创业,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加深学生对创业管理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在此基础上,加入体验式练习和课堂互动,如在识别创业机会的课程教学中,引入“荒岛卖鞋”的情境游戏,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根据有限的公开信息制造并设计机会原型。
2.2.2 创业综合案例分析教学
基础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案例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创业。通过创业成功案例的学习,增强学生投身创新创业的信心,培养学生“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将自己的创新思考转化为实际创业成果,为祖国科创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2.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通过线上与线下教学结合的模式将创业管理课堂扩展到课堂之外,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模式有利于运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知识获取途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知识进行学习,开拓学生创新性思维,获取更多前沿领域的知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独特的个性化学习设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同时通过互联网将最新的创业经验与创业思路分享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新的灵感。
2.2.4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项目培训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分为校级SSRT、省级和国家级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跨院系跨专业组队参加创新创业计划,学校应积极鼓励公益创业项目申报,可以自行举办创新课堂集中对学生进行系列培训,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创业,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业能力[4]。
2.2.5 鼓励学生参加公益创业竞赛
公益创业竞赛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围绕解决社会问题的商业创新行为大赛。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创青春”创业大赛公益赛道、“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旅公益赛道,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创业能力[5]。
学生是创业教育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学生的主体身份,通过多样化、多角度、多渠道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创新型、针对性的创业管理教育,激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应运用自身资源,为学生提供创业管理基础教育必备的实践环境和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对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产生兴趣,挖掘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商业精英挑战赛等全国性的创业大赛,在实践过程中将学到的创业知识进行实践运用,使理论与实践得以真正结合。
高校应积极培养具备创业管理知识和创业实践的专业教师,促进创业教育的专业性和先进性。同时聘请校外创业教育专家对教师进行创业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培训,为教师提供最新创业教育学习的途径。根据创业管理教育课程的开展情况定期聘请专家及成功创业者进入课堂,为学生传授创业理念,讲述创业经历,促进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教学目标应增加创新思维培养的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教学方法不仅包括基本知识的传授,还应通过案例分析、商业画布、线上教学等方式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对创业产生兴趣。同时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对创业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及资金支持。应综合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情况,对学生的教学成果进行综合评价[6]。
开设创业管理通识课程是对国家提出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创业教育层次的响应,有利于大学生在学习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的意识,并在课程实训过程中提高创业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