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的对策研究

2022-03-18 12:34朱洁琪刘长红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4期
关键词:选题意愿大学生

朱洁琪,刘长红

(1.广州大学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2.广州大学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创新驱动”是《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方针之一,要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提高国家制造业的创新能力[1]。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2]。2018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要求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3]。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校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意愿直接影响他们投入的多少和努力的程度,意愿促进行动,行动锻炼能力,能力提升成绩,成绩又进一步增强意愿。因此,如何提高创新创业意愿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首要任务。

1 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在多个创新创业赛事的推动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数不断攀升。但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体系尚不完善,麦可思研究报告显示2018 届大学生创业比例在3%左右[4],参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比例还不够高。接下来分别从意识层面,认知层面,现实层面和技术层面分析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偏低的原因。

1.1 意识层面

近年来,部分大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呈现出“佛系”[5]等特征,对需要艰苦奋斗和探索精神的创新创业活动兴趣不高。

1.2 认知层面

虽然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增开了创新创业课程作为通识类选修课,但因为选修名额有限,只有部分学生能参与学习;即使选修了,也因为创新创业类课程多由商科类学院开设,内容偏经管类,与专业技术类课程不能有机结合,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产生了偏差。

1.3 现实层面

大学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大学生们面临多种选择,不仅可以钻研本专业课程,还可以选修跨专业的通识课程,参加各种社团发展兴趣爱好等。然而,选择虽多,时间却有限,大学生们面临着多领域发展和学好专业课程之间的冲突[6]。近年来,在教育部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影响下,大学生深造意愿加强[7]。这部分大学生非常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科目成绩的提高,在本专业课业原本就不轻松的情况下,担心参与创新创业被占用太多时间而影响学习成绩,继而影响将来深造。

1.4 技术层面

部分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感兴趣,也有做出一番事业的远大抱负,但由于学校没有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想行动却被一些技术层面的具体困难所困扰,如想不出好的选题、找不到组员、不知怎么找指导教师、没有资金支持、没有途径与企业合作等,导致学生一直在创新创业的“门外”打转,无从入门。

2 对策研究

意愿是行动的先驱,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意愿直接影响他们投入的多少、 努力的程度和解决困难的决心。针对以上影响因素,逐一分析提出对策,排除各个环节的障碍,提高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意愿,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质量的首要任务。

2.1 加强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内在需求

加强思想教育,除了加强传统思政课的教导以外,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将思政要素写进课程教学大纲,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他们看到自我提升的内在需求,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坚定他们为党和国家做贡献的决心。意识的提高对个人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加强思想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更多学生因为内在动力而加入创新创业队伍中来。

2.2 专业课程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提升认知

创新创业教育应纳入高校常态化教育体系,不仅要单独设课,更要渗透进专业课程中。教师在教授专业课程时,引入相关知识领域的技术创新,穿插创新人才的精彩历程,能更生动地讲解从萌生创意到技术创新、再到艰苦创业的全过程,帮助大家了解如何利用资源、挖掘潜能、规划未来等创新创业所需具备的核心能力,培养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在专业课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既丰富了专业课的教学,又因为是相同专业背景的案例,相较单纯经管类的案例更能让学生产生代入感,不再觉得创新创业多么困难重重,甚至自己也渴望有机会大展拳脚。

2.3 制度保障,解决冲突

参与创新创业项目,能将理论知识与科学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实践内容又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是专业学习的高阶训练,符合深造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高要求,它能与理论知识的学习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不是深造路上的阻碍,而是通往深造领域的基础。

为解决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在相关管理制度上,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为指导思想,制定允许用创新创业项目成果抵扣学分,适度增加创新创业在评奖评优活动中的加分等规定,制度上保障专业学习和创新创业的成果互通,相互促进。实际上随着国家大力支持创新创业政策的不断出台,很多高校在招收硕士研究生时越来越看重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经历。类似现象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有深造意愿的大学生们加入创新创业的队伍中来。

2.4 营造氛围,多措并举解决具体问题

高校应营造常态化的创新创业氛围,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创新创业的全过程提供明确的支持和辅导,让有意参加创新创业的学生能随时参与、轻松入门、顺利开展项目。

2.4.1 多种途径加强宣传,形成创新创业常态化氛围

学校应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宣传活动,如在学校网站开辟创新创业专区,分享各项比赛报名信息、项目基金申报、 获奖者新闻报道等; 由学校单方面发布的信息,还不足以吸引学生参加,还应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会,以交互式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在公共区域设置创新创业成果展区,让大家有机会近距离了解优秀的创新创业案例,也能让校园内到处充满创新创业的气氛,起到耳濡目染的效果。

2.4.2 采取具体措施,确保每个环节顺利进行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体系,保证从选题、组队到教师指导、 经费使用等每一个环节都有行之有效的实施办法,为学生开启创新创业的大门。在选题方面,高校教师的科研项目可以转化为多个创新创业的选题,企业也可将产品创新需求拆解为适合高校创新创业的选题。这样得来的选题既贴合当前科技热点又符合市场需求,同时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学生做起来也会格外有兴趣;在指导教师方面,具有企业合作经验的教师或者企业专家均可担任导师,他们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同时又对市场需求和企业运作有足够的了解。学校应为学生和导师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给他们互相了解、双向选择的机会,如定期开展师生见面研讨会等,把对同一个选题感兴趣的学生聚到一起,也解决了寻找团队成员的难题。

2.4.3 组织多项竞赛,提供创新创业机会

竞赛能点燃学生的斗志,激发学习热情。目前,“互联网+”“挑战杯” 等全国性大赛的分量已深入人心,得到众多高校和大学生的认可,除开这些大家熟知的大赛,学校还应多组织一些小赛,给初加入创新创业队伍的新人锻炼的机会,营造一种赛事不断、只要学生愿意随时有机会加入的创新创业氛围。同时,邀请企业将创新需求以竞赛的形式在高校开展,既能为企业收集各式各样的创意,也能为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多方位地提供创新创业机会。

2.4.4 平台支撑,资源整合

为更好地为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全过程提供支持,使得以上措施成系统、方法成体系,应建立一个创新创业平台,为企业、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发布信息和交流合作的空间,整合企业、学校和学生的资源,实现企业获得创新技术、教师实现教学和科研相长、学生实现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三赢”局面。因此,广州大学联合其他高校和企业建立了面向IAB 产业的SMERT “三创”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结合学校已有的“创客空间”和“电子基地”,通过聚集市场-企业-高校-学生的合力,组织高水平的活动、 建立高水平的平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的创意意识、创新水平和创业能力。

3 结语

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有利于提高高校创新创业培养质量,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前国内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尚处于摸索前进的阶段,今后还将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创新创业的队伍,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

猜你喜欢
选题意愿大学生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