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瑀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8)
美丽乡村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具体承载。建设美丽乡村需要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五大方面协同发力,共建乡村农业发展、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全面小康社会。以挖掘和利用地域文化为载体,建设美丽乡村是构建特色乡村社会生态和重塑地域乡村文明的关键所在。[1]
近年来,安徽含山县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推动了梅山村地域文化的挖掘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互动共生。首先,梅山美丽乡村建设为地域文化的挖掘利用提供了保证。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梅山村域经济的良性发展,使村民迈上了勤劳致富的康庄大道,这为乡村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利用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3]其次,美丽乡村建设为梅山地域文化的挖掘利用带来了契机。当前,全国各地的美丽乡村建设都有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文化旅游项目,在这一发展进程中,乡村的历史文化古迹得到充分的挖掘和保护,很多濒临失传的地域民俗文化得以展示和传承。再次,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丰富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4]通过优秀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可以丰富拓展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助于乡村美德的重塑。最后,地域文化的挖掘利用能够助推美丽乡村的发展建设。梅山地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对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有着现实推动作用,它能优化乡村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使村民既可以谋生,又可从事旅游、演艺等服务产业,推动乡村地域文化走上市场化的发展之路,拓宽农民致富的途径。
(一)地域文化资源挖掘利用规划不足。当前,从中央到安徽省相继出台有《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安徽省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规划制定、深入挖掘地域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准确定位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等问题上作出了详细的指导说明。但是含山县和梅山村还没有因地制宜地出台详尽的乡村发展规划,这就导致梅山村地域文化挖掘利用和传承缺少统一的规范标准,地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缺乏系统性、长远性和整体性的谋划。现有的美丽乡村建设将更多的着力点放在农业生态发展、文明乡风打造、乡村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对于村落历史文化遗址、特色民俗风情等地域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力度不够。总之,梅山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未能以最佳的形式凸显地域文化资源的显性元素,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没能得到充分彰显。[5]
(二)地域文化资源挖掘利用缺少内涵。梅山村在美丽乡村地域文化的发掘利用上重视程度不够,美丽乡村建设对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和珍贵内涵上还没有形成深刻的认识。在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深度拓展和利用上没有倾注更多的精力,目光仅局限于村落历史文化的纸面宣传,未能从推动美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视角来分类规划经营,也没有对地域文化资源的传承方式进行科学探索,更没有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地方环境整治、硬件配套设施建设、乡风文明建设和旅游项目开发中,忽视了地域文化资源内在美的深入挖掘和时代特色的深度注入。[6]如深受梅山村民喜爱的含弓戏和含山庐剧,只有在每年梅山村迎新春文艺汇演活动才能看见,且多为经典传统剧目,能够体现新农村建设话题,展现梅山人时代风貌和梅山村历史文化典故的新编剧目基本为空白。而梅山酿酒文化、梅山传统美食封扁鱼和梅山绒绣画也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发展,融入到梅山旅游文化项目建设中去,不利于发挥梅山村地域文化资源的经济利用价值和文化传播传承效应。此外,梅山村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还停留在零散个体的利用上没有统一作为有机的整体来布局开发,使得梅山地域文化资源间发生内在互动的关联度较小,无法让梅山村众多传统文化资源载体整体效应得到最佳发挥。
(三)地域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主体错位。在梅山村地域文化的发掘利用中,广大村民应该是地域文化挖掘、创造和传承的主力军,这也是梅山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题中之应有意。这就要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平日要加强对村民参与地域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的长期教育,确保村民自觉认知和从事地域文化资源发掘与传承工作。而且在此过程中,他们的合理诉求应该得到满足,他们的聪明才智应该得到发挥,参与热情应该到持续地激发。但是从目前梅山村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进程看,依然存在文化传承与保护主体错位的问题,主要是地域文化资源挖掘和传承过多依赖行政色彩的干预,只有政府主动意识到并着力打造的地域文化资源才具有现实的利用开发价值,村民在这一过程中基本属于被动接受地位,投资内容、地域资源保护内容的决定权都掌握在政府手里,而村民在这个过程中缺乏话语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民的主体积极性。此外,很多村民在地域文化资源挖掘和传承中的主体地位不但未得到足够尊重和重视,而且梅山村中多数人的地域文化传承保护意识非常淡薄,保护地域文化资源所需乡村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还没有形成。由此可见,主体错位是目前梅山村地域文化资源挖掘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必须要努力纠正,强化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识,并给予村民足够的参与权和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化地发挥村民力量,实现对地域文化的整合,为打造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四)地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以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来带动乡村振兴,实现村民增收致富是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前,梅山村还没有发展属于自身的文化产业,更缺少相关龙头企业的培育,未能以地方文化资源为基础形成支柱产业,以经济形式来带动文化发展,提升美丽梅山乡村建设的文化品味。梅山村在乡村旅游开发上,基本还是以生态农业观光体验为主,地域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开发滞后,乡村旅游的文化气息并不浓郁,旅游产品存在与周边乡村游同质化较高、吸引力不足的问题,更没有开发出具有独特地域性的乡村文化旅游商品。可以说,梅山村地域文化整合度不高,导致其文化产业化进程严重滞后,这一方面不利于有效激活地域文化,另一方面也难以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并将其转化成为产业优势。在文化产业化大力推进的时代背景下,要想将梅山村真正建设成为美丽乡村,就必须要立足于产业化的视角,对地域文化进行整合与激活,使之能够为推进产业发展创造基础。
(一)营造良好的乡风文化环境。梅山村要营造出地域文化发掘传承与美丽乡村精神文明“和衷共济”的环境。众所周知,地域文化资源的发掘传承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其中区域内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最根本的支撑。它能对地域文化资源的遴选和传播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地域文化资源发掘传承营造所需的人文精神和社会环境。为此,梅山村要健全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美丽乡村治理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营造地域文化资源与美丽乡村建设“和合共生”的环境,实现历史人文资源、经济文化生产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共处的美丽愿景。
(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梅山村地域文化挖掘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互动要达成相互促进、相互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通过地域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来推动美丽乡村经济的稳步发展,需要将梅山特色文化作为一项产业来打造,实现经济与文化互促发展、融合共进。如根据梅山村的酿酒文化和特色梅山封扁鱼制作工艺,可以发展符合本村实际的地域饮食文化特色产业,形成规模性的发展优势,依托地域文化产业发展让村民生活富裕起来,美丽乡村建设才能和地域文化资源利用实现良性循环发展。此外,由于梅山很多地域乡村文化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所以,地域文化的挖掘传承要坚持持续性和保护性的原则,不可急于求成,做表面文章,不可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和一时的文化轰动效应。如梅山绒绣画的传承发展要通过世代相传,发掘其中的地域绘画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工艺,使这种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文化踵事增华。
(三)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原生态为主的原则。梅山村地域文化挖掘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互动,首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发掘和传承梅山村的地域传统文化事关村民的切身利益,要充分考虑和满足梅山村民实际需求,让村民的文化诉求得到充分满足,传统的生活习惯得到高度尊重,激发村民主的主动性,使之成为乡村地域文化发掘和传承的主力军。其次,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只有从梅山村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突出当地的文化优势和特色,正确、合理、适度地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才能真正提升梅山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和品味。再次,要坚持“原生态为主”原则。梅山村地域文化资源就在于其历史文化、传统民俗和工艺传统等。在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和传承中,要着力从系统性的视角来保持其整体风貌的原生性,确保历史遗迹和地域文化样态的真实性,不对地域文化加以过分地解读和添附。严禁过度性和破坏性地对梅山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或者制造虚假的文化遗产、伪造梅山民俗来博取世人的眼球,这会降低梅山村美丽乡村的文化品位,也给地域文化资源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四)处理好地域文化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的关系。梅山村地域文化资源富有特色,具备很高的整体开发利用价值,因此要准确把握好地域文化发掘与传承之间的度,要立足于在传承中开发,在开发中传承,将梅山村地域文化资源与美丽乡村乡风文明建设和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合理有效地开发,将梅山村打造成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完美融合的美丽乡村。此外,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地域文化资源发掘利用与传承保护,一定要处理好“主和次”的关系,即政府可以加强宏观指导,但不可全部包揽唱主角,必须使梅山村民成为文化传承的主体力量,而不是被动成为地域文化资源发掘和保护的接受者。如关于梅山村村落原貌的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互促进,政府要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保护和修缮部分村落旧址,不能通过过分拆旧建新来破坏梅山乡村的原生态风貌,割断乡村历史文化的脉络。
(五)地域文化挖掘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互动的路径选择。要增强梅山村地域文化挖掘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互动,第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做到规划先行。一定要将梅山村地域文化资源发掘和传承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展开全面部署和统一规划。在梅山村美丽乡村文化建设规划落实中首先要做好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对梅山村地域文化资源的形态、风貌和历史进行摸底调研,对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普查出的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评估和分类整合,进而制定出符合长远又贴近实际的传承发展规划。其次,在美丽乡村文化建设规划落实中要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从村民反映最值得发掘传承的项目入手,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细化落实地域文化资源发掘和保护的各项举措。
第二,完善政府的各项保障。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梅山村地域文化资源发掘利用的投入力度,尤其是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梅山美丽乡村文化建设需要政府部门通过统筹安排,拓宽资金渠道、多元汇集各方资金,为地域文化开发项目、培养地域文化传承人、建设文化基础设施、营造地域文化宣传氛围等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此外,要健全梅山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领导责任制,推动梅山地域文化挖掘利用标准化工作模式的确立,加快完善各机构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监督促使梅山村美丽乡村地域文化建设取得真正实效。
第三,搭建地域文化发掘传承的宣传载体。梅山村要将村史馆和村落博物馆作为地域文化资源发掘和传承的文化载体,以乡村历史、村落文化、文明乡风、地域民俗、特色产业为主要展示内容,将梅山自然人文历史资源全部纳入其中,采用数字信息化手段将梅山村传统地域文化资源进行集中安全保存、信息化展示,打造梅山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活态样本,让梅山村民和外来游客能够近距离、全方位、集中性地共享丰富的梅山地域文化资源。
第四,推动美丽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梅山村有着丰富的特色地域文化资源,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是美丽乡村建设与地域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互动最好的途径。要集中打造梅山村特色乡村旅游文化品牌,结合自然田园风光和生态农业建设,充分挖掘和融入乡村历史中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文化资源,发展生态游、民俗游等文化旅游项目。如在元宵、端午、中秋节日庆典时,通过举办大型歌舞戏曲表演,将新编创制的含弓戏、含山庐剧作为主打节目,营造特色地域文化氛围,使村民和游客能自觉加入地域文化的发掘和传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