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华,常春雨
(太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近年来,关于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协同育人的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全囯各大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对这个课题从不同方面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对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协同的核心概念——协同效应之内涵、外延及产生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考察协同效应的决定因素,揭示协同效应形成的机理和机制,以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题的研究和探索进一步深入展开。
协同效应是联邦德国大学哈肯教授创立的协同理论的核心概念。所谓协同效应,就是事物内部诸要素或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协同而产生的整体性的作用和效果,协同效应标明了系统所要达到的整体性目的的实现状况或实现程度。
为行文简便,本文后面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的协同效应均简化为课程协同效应。
课程协同效应是指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而产生的整体性的作用和效果。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作为协同育人的有机整体,其根本任务是按照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抓住立德这个育人根本,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整体性的作用和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按照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以下统称社会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要达到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要求;大学生要为社会主义成才,才为社会主义所用。按照社会要求培育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在。第二,将社会要求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既不是先验的、天生的,也不是外在力量强加的,而是建立在大学生的认知、理解、思考和重构的基础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使大学生产生和增强对社会要求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自觉塑造社会要求之德,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来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第三,实现社会要求同大学生成才需要相结合。大学生上大学是为了获得发展、成长成才,获得自己人生的本领和优势。为大学生的成才需要服务,使每个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才能,是高校教育的应有之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社会要求同学生成才需要相结合,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将个人需要同社会要求结合起来,主动将个人需要与追求融入社会要求之中,引导大学生将个人成长成才目标统一于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目标,按照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来锻造自己,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主义事业要求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由上所述,我们将课程协同效应的内涵界定如下:高校课程协同效应是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追求,同学生个体的成长需要相结合,以调节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实现国家培养接班人目标和学生成长成才目标相统一,使大学生成为适应社会主义事业要求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
课程协同效应是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作为一个协同育人的有机整体,其内部各个要素、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协同所产生的整体性的作用和效果,课程协同效应产生的机理体现在五个方面。
1.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协同,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结构,这是课程协同效应生成的基础。过去,我国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主要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构专门的、独立的知识体系,建设独立的教师队伍,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科知识、科学研究到教学队伍都从整个教育活动中独立出来,而专业课程只重视学科知识传授,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课程育人功能,各类课程各司其职、壁垒分明,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脱节的“孤岛”困境。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改变了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分离的状态,使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新结构。
2.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新结构,产生了二者相互协同的育人目标和育人内容体系。首先,各类课程都将价值观引领作为课程建设的首要目标,确立起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引领相结合的课程建设目标体系。其次,各类课程都着力于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打造出具有专业课程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产品,如案例、课件、课程等,形成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内容体系。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转变,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成长中发挥着支配性的巨大作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每一门课程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像一双无形之手,扶掖引导着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朝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向提升。
4.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新结构的形成,促进了将社会要求同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结合。思政课程的优势在于按照社会要求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表现和行为与党和国家的要求协调起来。然而,大学生有个性化的成长成才需要和追求,思政课程的性质虽然可以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相联系,但是由于思政课程不是依托于专业知识传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满足学生对专业成才的需求,难免被学生视为空谈;由于思政课程在大学总课程门数和总课程时间中占比都达不到两成,与学生教学互动的时间和空间极为有限,所以,单靠思政课程不能充分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和期待。
课程思政是与专业课程紧密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专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着眼于课程教学在认知能力、情感品质、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科学精神等多维度为学生个体带来实质性发展,因而较容易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建立起直接的联系,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协同,有助于引导学生将社会要求同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相结合,按照社会要求实现个人成长成才,从而产生课程协同效应。
5.教师与学生的自组织活动是课程协同效应产生的关键。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系统的两大主体,课程协同效应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自组织活动得以产生的。
首先是教师的自组织活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在课堂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如果每位教师都能自主选择、积极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之间密切沟通协作,就会形成一种强内生驱动的自组织形态,形成强化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体变量和序参量。
其次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自组织互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进行持续的、双向的交流提供了一种促进和刺激学生思考的方法,也给教师提供了一种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的方法。教师通过答疑解惑,同学生一起探索真理、思考人生,引导学生将社会要求同个人人生追求相结合,可以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再次是学生层次的自组织活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助于其思想觉悟的提高和良好品德的养成。大学生对于思政内容资源的自组织活动,是课程思政协同效应能够落到实处的最后一个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的道理、内容、党和国家的要求,不可能直接搬进大学生的头脑里,都要经过大学生的独立思考、体验、内化、转化的自组织过程,才能真正为大学生所接受。
近年来,各高校积极实施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协同育人的改革和工作实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然而,由于缺乏一个全面的关于课程协同效应的理论架构的支持,目前,各高校构建的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协同育人的体系,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课程协同效应产生的基础是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同向同行,形成整体性的、完善的协同育人结构。整体性的、完善的育人结构能使系统发挥整体性的最优的功能,从而产生整体性的最佳作用和效果。所谓整体性的、完善的协同育人结构是指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协同中形成的有助于产生课程协同效应的课程有序结构。
反观目前各高校关于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整体规划以及改革实践,均未达到这些基本要求。第一,未能提出以增强课程协同效应为目的和核心的整体规划,也未能对本校本院本单位的课程协同效应目标进行具体的界定和分析。第二,各类各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各行其是,彼此之间缺乏信息交流、聚合、互动互促,表现了一种离散的思维,执行的是一种孤立的育人观。第三,未能从课程协同效应出发,认识和把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的特殊功能及二者协同发挥的整体性功能。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需要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进行协同互动。然而,目前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中,主体之间缺乏协同互动。第一,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间缺乏交流。专业课教师思政理论基础较弱,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不足,在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时,存在着不愿干、不会干的现象。思政课教师理论水平较高,但不善于结合专业学习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不够好。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很少交流沟通,协同育人成效不高。第二,教师和学生间缺乏有效协同。部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不能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和社会热点问题,解决学生思想困惑,使得学生上课没有兴趣,降低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实效性。
所谓消极的思政育人,是指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只是从课程内容中包含着的德育因素资源出发,考虑如何增加课程思政有效供给,而未能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出发思考如何改进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所谓不到位的思政育人,是指思政课程只是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的要求在课堂上加以传达和灌输,却未能引导大学生将党和政府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追求,未能使党和政府的要求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相结合,未能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始终没有到位,距离在大学生身上产生效果还差“最后一公里”。
课程思政的提出和实施,绝不仅仅是简单地要求专业课教师注意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要素资源,增加课程思政供给,更重要的是要求专业课教师关注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示的“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学生成才发展不仅需要获得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具有相应的专业意识、专业责任感、专业精神、专业品质、专业素养等成长性因素,学生不仅需要成为某一方面专业人才,而且需要成为身体、心理、情感、精神和谐的完整的人,需要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课程思政的优势就是能够紧密结合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可以弥补思政课程育人不到位的不足。
分析目前的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的现状,由于课程思政的离散育人观和思政课程育人的不到位,难以发挥协同育人的整体性功能,难以形成课程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协同育人的现有实施方案大多都忽略了大学生的自组织活动。第一,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活动设计,未能注意激发学生中的先进分子间思想行为协同所能凝聚的巨大的集体动力。第二,基本上忽略了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思想建构的自组织活动。没有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深度互动,没有大学生的自我思想品德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道理不可能直接被大学生内化,更不会落实在大学生的行动上。
课程协同效应是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相协同、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成长需要相统一、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的多方面过程和效应的总和。这些要素和过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产生协同效应的方式、形式、路径等就是协同效应产生的机制。课程协同效应形成机制的构建,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实践、改革和完善的过程。
总体而言,课程协同效应形成机制的构建离不开党委领导、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高校党委高度重视、统筹规划、调动各方、全盘考虑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顶层设计,才能保证方向正确、决策权威、执行有力。要发挥高校各管理部门和各院系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教务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课程的统筹规划,明确和细化各门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改革教学质量考核和评价机制。人事部门应严格教师评聘制度和程序,加大对应聘教师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的权重要求。各院系要高效整合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组织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全面深入开展。
在党委领导、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下,课程协同效应形成的具体机制才能有效构建。课程协同效应的形成机制包含的内容很多,限于论文篇幅,我们不可能全面进行阐扬,而只能针对现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没有提及或存在的不足之处,着力分析课程协同效应形成的基础机制和关键机制。
1.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各自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优势,分别形成按照社会要求和个体需要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思政课程按照社会要求,设置安排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内容体系,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使大学生塑造社会要求之思想道德,形成社会要求作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课程思政依据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遵循课程教育教学规律,安排专业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用大学生成长成才所需要养成的家国情怀、责任意识、创新精神、文化修养等思想道德品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这样看来,课程思政是大学生个体需要实现的重要途径。
2.构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的协同机制。思政课程是按社会要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并不否认思政课程也要为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服务。课程思政是依据学生成长成才需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也不否认课程思政要服务于社会要求的规定,毕竟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同属于高校思政育人的整体系统。要从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整体性的视域来认识和把握二者之间相互协同的机制。一方面各自发挥优势。思政课程侧重于从社会要求出发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理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思政则侧重于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出发进行专业性、成长性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对接。思政课程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适当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推动思政课程教学同学生个体发展形成紧密联系;课程思政要按照社会要求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以隐性教育的方式提高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每个学期、每个学年面对不同的学生,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要相互对接,实施统筹安排,构建课程育人共同体。
1.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沟通交流机制。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协同育人,必须加强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院系教学管理口要为教师合作创设适宜的路径和平台。一是进行集体备课,思政课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进行解读,专业课教师对学生专业需要的思想道德元素给予介绍,互帮互学,满足两方教师从事教学的需要。二是举办课程教学研讨会。探索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协同育人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三是互相听课。互相听课可以促进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有利于思政课教师了解专业特点和学生需要,有利于专业课教师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从而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水平。
2.教师和学生互动机制。教与学相辅相成、相促相长,最佳的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个人的直接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双向互动。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互动不会自然发生,而需人为设计成相关的教学程序。教师授课要有教学互动设计安排。教学互动设计包括互动目的、主题、问题、时点、方式、结果评价等内容,互动设计要针对学生需求,把握学生特点,围绕学生关心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共同思考分析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参与能力。要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主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打破课堂时空限制进行线上线下讨论、重点难点讲解、安排作业、过程性考核,增进师生之间的深度互动。经常性的互动,可以使教师更了解学生,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因材施教,直抵人心;也可以使学生更理解教师,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自觉地按照教师的教导,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安排互动的能动性会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又会增强教师互动的能动性,教学互动、教学相长不断深化,必将推动学生在身心、思想、道德等多方面发生正向改变。
3.学生的自组织活动机制。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的协同效应,归根到底是在大学生身上发生的作用和效果,因此,课程协同效应产生的最为关键的一环,还是学生的自组织活动机制。在现有的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成果中,往往忽略了对这关键一环的分析。学生的自组织活动机制是指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而由设立的组织、实施的活动、运用的方式和技术等构成的总体。学生的自组织活动机制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二是促进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之间的互动。学生的自组织活动机制的构建,虽然离不开教师,但要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主动设计、安排和实施。学生的自组织活动机制,在整体上应具有稳定性,但在具体的组织、活动、技术、方式上,要根据互动的内容而进行调整。组织可大可小,活动可聚可散,技术可线上可线下,一切以增强思想政治育人效果为基准。
学生的自组织活动机制可使教学信息内容快速聚集、有效分享,可使学生需要、问题以结构化的方式聚类,从而可以通过学生个体和群体的互动,加工信息、加深记忆;集体思维、解疑答难;正向聚力、发展协同。这会促进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的领悟、理解和认同。当学生个体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进行合作时,他们会进一步明理增信,自觉地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将自己的个人追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增强使命担当,争做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从课程协同效应的视角考察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的现状,建立起课程协同效应产生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要我们认识了课程协同效应及其形成的机理机制,据以遵循增强课程协同效应的有效路径,经过高校领导、各级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配合协作,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协同育人的面貌将大为改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全面纵深地展开,习近平总书记所嘱托的“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局面,将全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