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力文
(江苏开放大学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随着国家经济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高校资助工作重点亦开始从经济资助转向精神资助,而心理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教育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科学化和专业化的重要突破口。根据中国调查网的《中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与研究报告》,只有30%左右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持满意态度,而将近7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度不高[1]。可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心理资本培育,对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丰富资助育人工作内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心理资本是21世纪初在心理学领域兴起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体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2]。研究表明,心理资本能显著地反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资本的提升有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3]。2011年黄慧的研究证实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状况成正相关,心理资本较高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较好。可见,心理资本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因此,提升心理资本既是高校资助育人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实现“育人”目的重要举措。对于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心理资本的培育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抗压力,同时又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了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要求高校在学生教育中要坚持育心和育德相结合,加强心理疏导,深入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着力培养师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其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协调发展。可见,心理育人已然成为国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资助育人工作又是保证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将心理育人和经济育人相结合,通过研究两者间同向同行的内在契合性,深度挖掘心理资本的内涵,并以此来创新和完善当前的资助育人工作机制。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物质刺激和社会竞争在一定程度上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这些心理压力,极易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偏差。在强调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大环境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庭、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高校,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的同时,也需要思考如何构建和完善其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心理资本是个体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涵盖了乐观、自信、希望等。研究发现,具备这些积极心理要素的个体能有效地预防或消除心理问题和障碍[4]。通过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探讨运用心理资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国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不断加强,但该资助体系只是暂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了求学中的经济压力,并没有全面考虑除了经济以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需要“精神食粮”。高校虽然在实行经济资助的同时在不断探索精神育人的新路径,但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而言,往往忽视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并未清楚地意识到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心理状态对育人实效带来的巨大推动力,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育人工作仍然停留在学业辅导、心理问题干预、就业扶助等传统领域。理论研究发现,如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资本予以合理的开发和培育,将会对他们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资助育人工作方法,将心理资本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去,完善育人工作体系。
高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更不能忽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此,需要学校不断探索,积极寻求行之有效的方式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尤其是培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提升学生的感恩、诚信、责任等情感能力,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为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积蓄力量。
大爱精神是高校学生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关注和愿意为之无私奉献的精神。它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和本质内涵,是大学生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指导,也是其成长和发展的精神源泉。而学生心理资本的积累是培育学生大爱精神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心理资本培育,让他们能乐观、自信、充满希望地面对困难和挑战,激发他们内心爱国家、爱民族、爱他人、爱自己、无私奉献和勇于担当的大爱精神,并引导他们将这种大爱精神融入日常的学习和校园生活中去,规范个人行为,强化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识,积极投身于资助育人活动,形成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校互信互爱的和谐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5]。作为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社会心理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引导、价值教育、榜样激励、心理培育、优化品德等方面对当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教育起到了正导向作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本建设是高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的重要切入点,也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体现。综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本培育迎合了时代需求,是将高校建设成为风清气正、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关键举措。
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本积累的实际需求,高校应进一步拓展和创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管理路径,从培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创设校内外实践活动以及构建积极的人际支持机制等方面,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本的积累创设条件,从而使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更富成效。
当前我国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解决实际心理问题为重点,忽视了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和潜能的开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引入积极心理学相关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需求相结合,与学生的积极人格养成和实际生活需求相结合,重在培育和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发挥智能优势,提升自我效能感。
除了改进课程教育内容以外,在实际的心理辅导中应重视发展性心理辅导的作用。发展性心理辅导是指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结合个体的心理特征,帮助和支持其完成心理成长历程,使个体能更好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积极人格品质,开发自身潜能[6]。发展性心理辅导意在积极心理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实际需求,强化和激发学生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进而达到促进其积极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目的,提升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积累程度和其自身的生涯规划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著名心理学家奥托研究发现,大多数人一生只发挥了4%的能力,还有96%的能力未被发掘[7]。因此,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的过程中,要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鼓励其结合自身特点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才能,并给予一定的指导,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形成详细的行动计划,且在其行动过程中不断跟踪调整,激发学生内在的巨大潜能,帮助其学会运用自身潜能应对已有的困难和挑战,乘风破浪,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勇往直前,不断成长。
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价值的重要平台,也是为学生提供提升技能、适应社会的重要机会。学校应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分析总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践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创设各类实践活动[8],例如社会志愿服务、支教活动、社区公益活动、勤工俭学、专业实习等,引导学生通过活动走进社会,学会在实践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培养学生的奉献和责任意识,体验实践活动带来的满足感和自我价值感,从而有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本的提升,增强自我效能感,实现从受助、自助到助人的良性循环。
父母、同学和朋友的理解、信任、帮助和支持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积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家庭经济条件略逊于他人的情况下,更需要来自家庭和他人的关爱,使他们能自信和乐观地迎接生活。因此,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中积极构建人际支持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1.建立家庭沟通支持机制
众多学者研究表明,来自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培育有着显著影响。为此,高校要在日常管理中通过QQ、微信、电话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定期将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以及心理需求传达给家长,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在联系中适时敦促父母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时刻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和鼓励,这是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流体验的重要举措。
2.开展学生群体互助互爱活动
大学生群体学习环境相似,年龄相仿,在学校的朝夕相处中更有可能产生理解和支持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其家庭经济困难,可能在心理上更为脆弱,更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高校要组织同学之间的互助互爱活动,通过团组织、学生会、社团和班委会实施生活帮扶、学习帮扶、能力发展帮扶等,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在帮扶中感受到来自集体的关爱,获得人际支持,促进自我悦纳。
此外,学校也可以组织开展朋辈心理互助活动。具体措施是学校可以面向全校招募学生辅导员,对招募来的学生辅导员进行基本的心理辅导培训,经培训合格后,可以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利用自身的朋辈影响力为困难学生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指导[9],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感受到来自学生群体的人际关怀,帮助其摆脱心理困境。
资助育人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国家、社会和高校的共同努力,形成“三全育人”的新格局。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助固然重要,但是心理帮扶更为关键。高校要创新教育理念,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锤炼学生意志,激发学生潜能,鼓励学生能以更为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实现自我综合素质的提升,最终实现资助-育人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