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22-03-18 08:08张洁敏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双高双师

■张洁敏

(泉州黎明职业大学,福建 泉州 362000)

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场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职业教育需要以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基本导向。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近年来开展了工作室人才培养机制,通过理实结合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参与到工作室的平台实践当中。在新时代的教育创新培养下,高职院校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新格局建设,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创建工作室服务机制,为学生提供参与艺术设计实践的场景,帮助学生在不断的任务实践当中得到艺术设计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双高计划”的职业教育背景

“双高计划”是近年来国家职业教育在推进可持续发展当中所提出的新概念,主要面向高职学校的专业竞争实力培养强化,通过打造具有专业水准和特色的一流职业院校,拉近高职院校与其他层次高等院校之间教育质量差距,实现教育建设布局规划的进一步完善。“双高计划”的目标实现,需要推进制度建设和政策投入,高职院校应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打造特色王牌教育骨干专业群,并利用各专业群的教育影响力和品牌辐射效应,完成社会宣传,提高在教育领域的竞争力。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做好针对性的专业资源调配,并开展严格的监督管理,确保专业群建设能够稳定运行。“双高计划”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需要进一步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导向,明确自身特色的教学目标,确立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来打造拥有聚集效应的专业实验群,并为其他专业提供发展创新的思路。其中多种资源、多方资源的整合,主要以与社会发展相挂钩为基本升级路径,打通校内校外的教育实践通道,使教学工作和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够在不同的应用阶段得到考验。同时,高职院校自身需要发挥管理作用,通过集合调配的服务形式,为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丰富、宝贵的社会资源,实现多元共享环境下高质量教育系统的搭建。其中工作室模式是一种理实结合的资源整合平台教育模式,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说,意义重大。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市场导向和工作室教育模式的创新机遇

(一)高职艺术设计所具备的创意产业特性

从行业细分和产业特点来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导向主要以当前社会当中的创意产业为前景对象,因此在教育体制建设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创意产业本身的行业发展和时代特性,明确其所具有的市场导向,充分认识市场环境变动以及人才需求,才能够更加精准地把脉教育战略调整层面的方向。

在创意产业的市场化特性方面,从近年来国内市场发展情况来看,传统低创、伪原创的创意设计逐渐被成熟市场所淘汰,市场的健康健全发展使得创意产业拥有了空前的产业机遇但同时拥有了更高的准入门槛。首先创新是创意产业本身的核心,创意的关键便是创新,是以独创性来区别于竞品,最终收获市场的广泛认可。从创新视角来看,创意产业更加强调独创性以及从业人员对于甲方定制需求的精准了解,因此艺术创意设计人员一旦出现与市场之间的脱节,表现出对于市场的陌生,便一定会遭遇到市场的淘汰。其次,艺术创意创新产业的核心在于文化思想的共性理解,文化加深了产业当中的设计内涵,为设计作品提供了生命力和活力,缺少了文化的注入,艺术设计便不具有艺术审美价值,也无法实现市场当中的竞争力。最后,创意产业中的艺术设计需要体现出包容性和融合性,需要兼顾独立创作和市场的艺术审美追求,能够注重整体层面的创意设计方向追求,寻找到实际的多要素彼此之间的相互融合和互相渗透。

(二)艺术设计工作室在新市场环境下兴起

前述总结了创意产业的市场发展特征中商业核心价值的本质,明确了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以市场主导需求为前提,而不是以独立艺术家为培养方向。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更需要建立起与市场之间的紧密沟通和交流,才能够真正把握住市场发展的命脉,意识到市场需求与自身艺术创意设计之间的共同之处,最终在市场当中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现代高职院校所推进的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主要在于通过建立市场前端,为学生提供真实市场体验。这种教育机制来自于德国知名的包豪斯课程体系。我国高职艺术院校对包豪斯设计学院工作室机制进行了形式层面的继承,同时结合当前国内教育环境和创意设计产业的市场发展境况,推出了系统层面的工作室教育体制创新,构成了具有调动性、引导性的工作室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提供了真实市场运营的机会。工作室是设计教育的一种形式,由理论基础过硬的老师为核心,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一个师资团队,以某个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工作室发展的基础,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集教学、研究、设计、开发实力为一体。因其教学形式是开放式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擅长或喜欢的专业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室学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学习,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真实项目的讨论和研究,形成主动参与教学的习惯。这样就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安排,提高了课堂学习情趣,促进了专业交流。工作室教学还更好地适应学分制教育,可以以各工作室为基本框架构建课程群,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形成一个相互关联、层次分明、结构紧密的课程平台。可以认为,在市场导向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推进工作室教学机制的创新升级,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不二选择。

三、“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需解决的问题

(一)需要优化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布局能力

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在教学机制和资源落实过程中,虽然有了“双高计划”的顶层设计引领,但受限于自身的校园资本规模、与社会企业的合作情况等因素影响,高职院校未能够有效进行资源优化,在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当中投入的资源相对较少。一方面,高职院校未能建立起阶梯教学计划,无法满足专业能力提升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现行艺术设计专业的文本教材相对陈旧,学生能够参与的社会活动形式相对较少,外部社会资源难以投入,学生缺少实践场景的专业能力训练。

(二)需要着力解决师资力量薄弱问题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导向与其他专业有着一定区别,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运用雄厚扎实的技术能力来完成艺术设计。现阶段虽然各种信息软件为学生艺术设计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能够快速设计出作品,但是在教育体系当中,高水准教师仍然是教育质量的主导者。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引领学生在艺术设计当中体会人文艺术关怀的精神。但就目前来看,高水准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高计划”的开展和实现。

四、“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机制的创新逻辑

(一)明确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核心规律

高职院校教学系统与本科专业建设有着较大区别,高职教育系统所面向的是职业岗位就业环境,应当以产业发展为导向进行综合性的教育体制动态调整。其中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并非单纯的技术,也并非单一的服务领域,而是具有极强综合性、涉及行业岗位众多的产业链环节。例如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便会涉及到工程设计与城市基建、城市管理、历史文化风貌等相关的技术工程项目,相应的则需要建立起公共艺术、室内艺术、园林工程、园区开发等多方式多渠道的专业服务系统,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服务机制,推进服务能力提升。因此在工作室教学模式创新中,需要充分纳入产业链在行业市场生态当中的基本逻辑,创建工作室服务环境新体制,达到艺术集群教育效应的最大化。

(二)明确工作室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

艺术设计类专业在工作室教育中,需要充分考虑行业市场前端的服务特性,突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或者学科范畴,应用产业链为关键,形成服务集群体系建设。“双高计划”中,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需要突出专业服务与产业链本身的服务对应性,建构人才培养新定位,构建人才培养新逻辑。因此,在艺术设计类专业当中,需要明确产业链层面的多环节彼此协同,突出结合市场服务条件,对定位、专业设置、办学模式、建设内容等层面,强化“双高计划”的应用价值。当前市场化发展前景中,要明确三个层面的工作室教育模式系统发展导向与行业前瞻:一是立足服务区域产业。将艺术设计与本区域的时尚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现代制造业紧密对接,将产业结构需求和新兴发展趋势反映到专业群的构建中。二是重塑专业布局结构。打破传统二级院系以文化艺术大类专业为主的格局,实现文化艺术大类与轻工纺织大类、电子信息大类、装备制造大类专业的跨界协同。三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摆脱单一的艺术设计素质培养模式,适应岗位群对设计、科技、商业、制造等一专多能素质的要求,要特别重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培养。

五、应用校企合作机制推进工作室教学模式创新

(一)依托校企合作搭建学生工作室平台

学校方面应当结合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特点,寻找与之方向对应契合的社会企业,创建深度战略合作的校企合作机制。运用校企合作打造艺术设计类专业品牌形象,并创立与专业在领域、岗位功能等方面相一致,具有社会服务能力的工作室平台。校企合作工作室中,学校与企业需共同承担建设任务,学校方面要为工作室提供必要的教学场地和相应的教育资金,企业方面为工作室提供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人力资源系统以及相关的技术服务,使工作室能够凭借真实项目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空间和机会,满足学生在艺术设计专业当中的学习需求。同时,工作室机制还能够为企业提供后备人才力量,使人才培养更具有企业业务的发展导向特征。目前较为成熟的经验是利用校企合作优势条件和关键性核心环境来推进资源互换体制、创新工作室运营管理全面升级。其中,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纷纷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建设,创建了新型工作室教育机制,通过设立在校内的工作室,实现了校内专业教育与行业市场化服务的紧密结合,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互惠互利,打造了完整高效的优质人才培养体制,实现了教育创新,值得各高职院校在“双高计划”背景下进行学习和借鉴。

(二)构建工作室体制的教学管理模式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工作室教学机制,应当以“双高计划”的品牌化专业群建设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管理机制的全面创新。高职院校结合工作室本身所具有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特点,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特性,搭建学分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按照自身个性发展需求的学习场景。与此同时,工作室还应当配套升级教学督导检查体制,通过与企业的配合,实现先进的教学管理,为开展高质量的艺术设计实践提供制度准备。另外,学校方面应当结合艺术服务行业的市场竞争情况,对工作室的学习环境、市场形象提供支持,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工作室岗位实践环境。

(三)配套创建技能实训

“双高计划”中,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艺术设计工作室的人才培养,需要以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以及与社会实践相配套作为主要导向,从而培养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了能够满足不同学段、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参与到工作室的实训学习需求,为避免缺乏基础技术能力、缺少团队协作能力的学生在工作室当中无法完成既定工作,学校方面可以凭借自身的教学资源,为工作室提供配套的技能实训教室,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夯实基础,为工作室提供后备人才。技能实训主要以工作室实践为导向,通过专业画室、制图室、摄影棚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奠定有力基础。

(四)打造双师教育队伍开发高质量课程

工作室教育模式中,教师引导培养的作用价值显著提升。高职院校在“双高计划”当中,应当着重吸纳拥有艺术设计经验的行业专家参与到教学工作当中,同时以社会实践为导向,结合工作室环境,培养教师群体的应用实践能力,摆脱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困局。学校方面搭建双师型教师激励制度,激发教师群体的积极性。依托双师资源,结合工作室相关教学经验,进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开发,突出体现应用价值和市场需求导向,打造品牌化的专业形象。以分层聘任引导艺术设计类“双师型”教师发展。传统的以学术评议为导向的教师评聘机制已难以适应产教融合生态下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艺术设计类专业群亟须构建“双师型”教师分层聘任标准。根据教师发展阶段特点和递进成长规律,把“双师型”教师分为“初级双师”“中级双师”和“高级双师”,其中将未从事过艺术领域相关工作或未具备相关教学经历的新进教师定位为“初级双师”,建立新教师为期1年的教育见习和为期3年的企业实践制度,使其形成初步的“双师”能力基础;将具有艺术领域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定位为“中级双师”,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和企业实践制度,重点提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素质;将具有艺术领域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定位为“高级双师”,重点发展教学创新、技术技能创新、办学创新等素质。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开展创新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实践型、理实一体性教学价值的凸显。高职院校在“双高计划”背景中,深刻认识职业教育人才导向和品牌化专业群建设的实际需要,通过投入教育资源、寻求教育创新路径,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机制下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升级,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景,并借助社会实践反馈教育升级,推动品牌化专业建设。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双高双师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