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体育休闲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2022-03-18 08:19王世军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文体黄河

王世军

(1.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河南 郑州 450121;2.黄河流域休闲体育旅游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121)

黄河,我国的第二长河,被誉为“四渎之宗”,黄河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与价值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构成.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强调,要做好对黄河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同时对黄河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作了重要指示.在产业融合背景下,将体育休闲产业、旅游产业与黄河流域文化产业相结合,是符合国家大政方针和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1 体育休闲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趋势

在很多发达国家,体育休闲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已经相对成熟.体育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将文化旅游产业融入其中可形成巨大的产业效应,产生客观的经济价值.欧美等很多发达国家注重体育发展,通过对赛事城市进行旅游宣传、文化主题发布等形式吸引游客,形成了观赛服务以及住宿、餐饮、交通等一系列配套产业的融合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拉动效应.除此之外,随着旅游行业的普及,体育旅游已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并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德国,每年约有3000万人参加到体育旅游的行业中,占德国每年旅游总人口的60%,仅骑行这一项就有300多家俱乐部.

在我国,体育、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带来的效益也有目共睹,例如,2008年我国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总收入达195.4亿元人民币,极大地拉动了北京地区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从2008年到2015年间,仅奥运会衍生的旅游、文化及周边产业为北京每年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将近两个百分点的额外收入,达到全国年经济增长的零点四个百分点.借奥运契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已发展成为我国体育观光型旅游的重要地标,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和北京国际马拉松以及上海F1等一系列国内品牌赛事也开始逐渐的成长起来,成为了国内体育赛事观战旅游的明星产品,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的关注.

我国最早出现的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随着体育运动的普及以及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推进,体育产业由单一功能升级为复合产业,随后呈现极快的增长趋势,并与文化、旅游产业产生交互和融合,由文旅二元产业发展为当前的文旅体三元产业格局.当前,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已经形成,三者相互结合、共同发展所衍生的新业态成为当前我国现代服务产业的新热点.在2019年的两会期间,文体旅融合更是成为了两会的热词.文体旅融合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主要驱动力,日益增多、百花齐放的各类体育赛事越来越多地伴随着文旅产业的繁荣与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文体旅产业的发展必将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观光体验.

2 黄河流域体育休闲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现状

黄河流域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注入渤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黄河流域对于中华儿女而言具有特殊的深厚感情,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随着文体旅产业融合的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各省市也开始逐步重视本地区的休闲体育、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在青海,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支持下,海东市文体旅游局在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中进行了新部署,依托河湟文化的特殊性、厚重性、多元性、融合性和立体性建设的河湟文化博物馆项目是传承弘扬河湟文化丰富内涵,打造河湟文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2019年成功举办了首届“河湟勇士”国际拳击争霸赛,沿黄河马拉松赛等诸多精彩体育盛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参与.

在甘肃,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按照甘肃省委省政府、文化和旅游部部署安排,创新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强化对甘肃省黄河文化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促进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中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文化旅游带建设依托“互联网+体育”发展模式,结合当地山水人文,逐步发展为当前的健身休闲产业格局,拉动了兰州市休闲旅游、文化产业的新发展.

在宁夏,千百年来,黄河滋润了宁夏平原,造就了良田沃野、鱼米之乡的"塞上江南".随着2019中国·银川第三届黄河文化旅游节的开展,将黄河流域9省区文化交流、文体旅游发展纳入新征程.著名的黄河大峡谷是国家级5A景区,在这里每两年举办一次的高峡长河旅游节,吸引了各界旅游、体育爱好人士前来游河、爬山、滑沙.黄河横城旅游度假区属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黄河为主题,突出西夏特色所打造的集主题公园、西夏古城、湿地公园、水上游乐以及旅游、餐饮、地产等多功能一体化现代文体旅复合型国际度假区,也是宁夏文体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表现.

在内蒙古,黄河旅游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海、阿拉善等地.响沙湾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一家5A级旅游景区,因“这里的沙子会唱歌”而闻名于世,当前,响沙湾已经发展为一家集体育休闲、度假娱乐、文化溯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休闲胜地.

在山西,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是我国第二大瀑布,同时也是黄河流域最大的瀑布,吉县黄河壶口瀑布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在休闲体育资源上,可开展漂流、探险、登山、狩猎等项目,在自然资源景观上,有人祖山、高祖山、锦屏山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汇,除此之外,吉县黄河壶口瀑布也有浓郁的黄土高原自然风光以及深厚的黄河文化底蕴,遍布历史文化古迹和民族风情活动,是山西开展文体旅融合产业发展的代表.

在河南,2019年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挖掘整理了中华文明溯源之旅、大河风光体验之旅、治黄水利水工研学之旅等3条黄河文化特色主题游线路,涵盖古都探寻、寻根问祖、非遗展示、功夫体验、诗词传诵、湿地峡谷、水利水工、红色文化等方面,旨在将黄河流域河南段富集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转化为游客可亲近、可感知、可体验的文旅产品.在2020年9月份开展的“2020中华轩辕黄河徒步赛”开设了个人赛、团体赛、姓氏赛等多种形式,不但是黄河旅游、体育盛会,更是一场“寻根之旅”,全面展现黄河和黄帝“两黄文化”.

在山东,2020年8月29日顺利开展的千里走黄河系列活动之“山河安·行之善,泉城之隅·触摸黄河”在济南市顺利举行.“千里走黄河”系列活动是山东黄河流域城市文化旅游(九市)联盟成立后的开篇之作,是文体旅宣新文化类品牌项目.除此之外,山东省还开展了济南、淄博、东营、济宁、泰安、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共同打造的九市文旅联盟建设,将潜在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综合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好客山东”黄河文化旅游品牌.

3 黄河流域体育休闲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重要文章,针对黄河流域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以及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5个方面做出重要指示.在此背景下,针对黄河流域文体旅产业的发展困境,如融合模式仍较为单一,手段相对传统,附加产业覆盖面较窄,“合”而不“融”现象所导致旅游景区人均消费少、停留时间短、重游率较低,环境破坏大,可持续性不足等,谋求新的发展路径.在国家大力推广黄河文化的背景下,强化文化、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带动黄河流域经济带的形成,对于黄河流域产业升级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3.1 抓住核心,着力发展赛事资源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有更多的闲暇去关注体育赛事.黄河流域市区应发挥本地区特色优势,坚持体育赛事举办权为核心,带动周边产业的融合与发展.例如,依靠黄河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展休闲体育旅游、竞技旅游等,借此依托将旅游资源与黄河文化进行资源组合配置,以满足旅游消费者在赛事资源下享受独特的文化体验和旅游体验,从而实现文体旅产业的协同发展.

首先,打造品牌赛事.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在几千年发展历程中留下了诸多瑰丽宝藏和传统文化习俗,作为沿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发展本地传统的体育竞赛,将其打造为独特的品牌赛事.如青海省海东市依托于河湟文化打造的“河湟勇士”国际拳击争霸赛,沿黄河马拉松赛等,是河湟文化、休闲体育和旅游市场融合的成功案例.

其次,丰富体育场馆功能.传统的体育场馆职能比较单一,除了接待体育赛事以外,部分场馆面积较大,设施丰富的体育场馆也承担部分演出职能.在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可进一步丰富体育场馆功能,特别是一些具有当地特色、黄河文化气息的体育场馆可与体育赛事相结合,开发为旅游观光产品,充分发挥其附加价值.在体育场馆的运营上可以与当地文旅部门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地方文化、体育场馆遗产游览以及体育主题的旅游演艺剧目等特色产品,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充分释放产业融合优势,将体育场馆发展为集赛事举办、休闲旅游、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体育休闲旅游中心.

第三,开发特色体育旅游产品.黄河文化源远流长,为黄河流域沿线城市带来无形的文化瑰宝,由此衍生的文化特色数不胜数.在全民健身战略背景下,坚持发展大众赛事、品牌赛事,依托当地独特文化习俗、自然景观,开发出适合旅游者参与的有节庆娱乐性质的多层次产品.例如甘肃省兰州市的 “百里黄河风情线”,其主题公园中浮雕墙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马拉松起源、兰州市首届马拉松主题和兰马的未来憧憬.兰州市依托“互联网+体育”发展模式,结合当地山水人文,逐步发展为当前的健身休闲产业格局,拉动了兰州市休闲旅游、文化产业的新发展.

3.2 坚持创新,升级文化旅游体验

弘扬黄河文化就就是弘扬中国文化,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体育赛事作为产业升级的核心,文化精神则是产业融合的内涵,要想实现文化创新,必须在现有产业模式中注入新的内容,实现主题产品的迭代创新.通过对文体旅产业价值链的重组延伸,强化黄河流域地市的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开发新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打破文化旅游同质化现状.

首先,营造场景化体验.黄河流域自西向东横跨9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黄河流域城市在实现文体旅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应把握好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寻求合适的市场定位,针对性的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让游客感受到更具场景化的消费体验.做到创新旅游新要素,升级文化旅游新体验,是当前休闲体育的消费新热点,是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地方依托黄河文化发展文旅项目、休闲旅游项目,打造现代旅游新概念,可有效提升景区的潜在吸引力.例如宁夏的“黄河大峡谷”,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风貌,结合黄河文化概念优势,举办的高峡长河旅游节,吸引了各界旅游、体育爱好人士前来游河、爬山、滑沙.在实现黄河文化传承、黄河资源保护、文化价值提升的同时,形成持续的客源聚集效应,实现体育赛事、休闲旅游、文化气息为一体的产业融合新业态.

其次,实现产业融合再发展.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产业融合是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的必由之路.文化、体育、旅游三产业在产业本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协同优势,一方面,三者通过协同发展,可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内容,实现“1+1+1>3”的经济效益.在打造景区品牌,推广地方文创、科技、赛事等节会活动影响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的文化创意、会议会展硬件设施和服务,发展会展旅游和赛事旅游.另一方面,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实现再发展,市场运营管理者应结合本地区文化特色,自然资源开发主题赛事,从而带动新生娱乐的发展,吸引世界各地的体育消费、文化消费和旅游消费人群,实现产业融合的再发展.

3.3 文体结合,挖掘产业新价值

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在精神文化特征上具有共性,二者相互协同互相派生,可有效打破传统产业的禁锢,促进业态裂变新生.通过文体结合,可有效挖掘产业新价值,在文化内涵、文化产品传承与创新上,为大众提供观赏型和体验型精神产品,提升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首先,发展网络直播业务.随着我国互联网建设的快速发展和5G网络的普及,网络直播行业发展迅速,在电竞、电子商务、体育赛事、文化生活等方面发展迅速,可以说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兰州市的“互联网+体育”发展模式,将网络直播搬到体育赛场,让观众实现了实时互动,吸引了大量体育爱好者参与.黄河流域城市本身在文化内涵上具有独特优势,藉此举办的特色体育活动与网络直播相结合,一方面宣传了地方特色的黄河文化,另一方面带动了地方经济新发展,同时也是休闲旅游和品牌赛事宣传的新契机,具有广阔的产业价值.

其次,发展体育传媒.在网络直播的基础上发展体育传媒,可有效链接体育产业和传媒业,形成体育赛事、体育项目、体育品牌、体育营销、体育人物和关联广告传播矩阵.黄河流域沿线城市可独立打造传播平台,也可以借助现有较为成熟的新媒体平台,如抖音、西瓜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打造官方体育传媒账户,通过整体传播与碎片化传播,吸引大众关注,降低大众参与体育的门槛,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激发人们对体育的兴趣.除此之外,体育传媒应紧跟时代发展脉搏,与消费者需求同步,利用多种模式对体育赛事进行挖掘开发,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如赛事运营、电子商务以及体育衍生品的开发等等,在提升经济价值的同时带动品牌价值.

3.4 融合发展,构筑产业新生态

产业生态建设绝非一蹴而就,需要多产业协同发展,并能在新领域挖掘新价值.在产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多产业协同的网络体系的核心价值,实现文化、体育、旅游产业的跨界融合、协同发展的新趋势,依托成熟的信息网络基础构建更为完善、便捷的生活服务和旅游服务,同时谋求在影院、书店、展览馆等文化创新产业.依托黄河流域的丰富自然资源开设徒步、竞走、半程马拉松等休闲体育产业,使黄河文化与体育休闲交互共生,催生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发黄河流域旅游资源的同时,应注重自然生态的保护,同时可开展黄河治理专项科普展览,可借助文体旅产业融合契机发展生态产业,将黄河流域地区的经济价值向社会服务功能延伸,形成新生态建设.产业新生态的建设离不开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需彼此交织渗透形成产品关联、市场融合、经营协同的产业生态,带动多重产业潜在价值,创新供给形式,满足文体旅消费者的新需求.

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以信息产业为依托,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开发文化新阵地,可与时事热点相结合,打造黄河流域文化新生态.例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20年8月31日开展了新时代黄河保护和发展的专项议题,将黄河文化、历史文脉、时代发展结合起来,打造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我们可借此契机,将黄河文化新业态融入旅游产业,打造黄河流域文化旅游长廊,将黄河文化与其他产业深度结合,发展黄河文化创意产业,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促成黄河文化的生态传承、可持续发展.与短视频平台、地区电视台共同开展黄河文化旅游宣传节目,构筑历史文化展示带、生态环境涵养带、旅游观光休憩带,让全世界人民了解黄河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在文体旅融合发展,构筑产业新生态的实践过程中,应以生态保护为先导,流域一体化为主线,创新为动力源,文化传承为灵魂,彰显优势为特色,实现黄河流域产业化的互补发展.进一步将黄河流域产业化经济发展的深层次潜能激发出来,探索后疫情时代文体旅产业融合新格局.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文体黄河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