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湛恩职业指导思想的特色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2022-03-18 07:05宁新怡庞世俊
河北职业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职业学校

宁新怡,庞世俊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24)

一、刘湛恩职业指导思想的产生背景

(一)欧美职业指导思想的引入

刘湛恩曾在1927 年赴欧美考察职业教育,归国后在《教育与职业》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鉴于当时国内关于职业教育的意义标准尚未统一,刘湛恩在《美国职业教育之原则》一文中介绍了当时美国职业教育界所公认的职业教育的意义、宗旨等内容,其中阐述了美国职业教育运动的源起,并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指导做了区分。刘湛恩还亲自参观了欧美各国根据科学方法设立的研究职业指导的机构,在《欧美职业教育最近概况及其与中国职业教育之比较——最近考察欧美职业教育报告》一文中对欧美各国职业教育情形做了介绍,着重阐述了中外职业教育的不同特点。在《欧洲近年工业心理学及职业指导事业之发展状况》一文中,刘湛恩介绍了欧洲各国将智力测验、心理分析等科学方法用于职业指导研究的重大效用,指出我国在运用心理学建设职业指导事业这一方面较为落后,并在其职业指导实践中积极提倡职业分析和职业测验。1929 年7 月,刘湛恩受中华职业教育社委派,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教育会议,后在《教育与职业》杂志发表《参观欧美职业学校与其专家讨论职业教育问题后之感想》一文中对普通的职业教育问题和专门的职业教育问题做了详细论述,为我国职业指导运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当时世界各国教育界、实业界以及政府无不竭力提倡职业指导工作,各国职业教育运动日益发展,虽采用方法不尽相同,但都是有组织、有系统的较为科学的方法,对我国当时职业指导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刘湛恩职业指导实践的推动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使处于夹缝中的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这一时期国内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喊出“实业救国”口号,一些海外华侨也纷纷回国投资工业,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实业家,中国民族工商业有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当时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轨,尽管职业学校数量见多,但数量有限的毕业生,常因“所学非所用”待业在家,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难以匹配,给青年自身和社会都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再者,虽然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成立之初就进行着职业指导的运动,但是国内职业指导运动起步较晚,且作为一种新鲜事物,理论基础非常薄弱,又缺乏实践准备,在当时的中国很难顺利开展下去。而欧美国家职业指导萌芽较早,早已认识到职业指导的重要性,以美国波士顿事业局创立为标志。科学意义上的职业指导出现在1908 年,以美国波士顿事业局创立为标志,将其服务于国计民生,其发展和广泛传播对于我国职业指导有着促进作用。鉴于此种情形,刘湛恩基于自己的留学和考察经历,希望能够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出自食其力、热爱劳动、对任何职业都有所准备的人[1],所以在国内积极提倡并实践职业指导,借鉴欧美国家职业指导进步之处的同时,结合我国社会面临的职业问题和职业指导的实际推行情况,在国内的刊物上先后发表数篇文章,对职业指导理论的基本问题作了具体而深入的探讨。

二、刘湛恩职业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职业指导的目的和内涵

刘湛恩认为,要想改良社会,人人都要有相应的职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还能保证社会稳定,尽到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国内社会各界人士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深以为然,由黄炎培先生联合教育界、实业界人士于1917年5月6日在上海发起创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以倡导、研究和实施职业教育为志向,以提倡职业指导为任务。一方面,人们希望能够通过职教社充分了解各类职业的内容及特点,这就需要我们将职业指导看作是沟通教育与社会、践行职业教育理念的一个主要途径。另一方面,不论是职业学校还是普通学校,都会面临分科、择业的问题,如何分科,教导他们养成未来职业所需的技能和资格,以及学成之时如何择业,这些都是职业教育的先决问题[2],也是职业指导的任务,论其终极目的,与职业教育的目的、职教社的办社目的一样,都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刘湛恩强调,这种指导是“立于客观的地位,用科学的方法,精细的功夫,测验的手续,谈话的方式,就我们的经验见解,切切实实的引导大家,入于正当的途径,适宜的地位”[3],即根据青年的个性特点、兴趣、志愿和环境需求,应用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的方法,进行实际调查和分析研究,帮助青年选择、准备及从事既“为个人谋生”,又“为社会服务”的职业,并将继续考察青年的职业状况,给予长时间的指导[4]。职业指导的外延很广,它涵盖研究职业、选择职业、准备职业、加入职业、改进和改选职业6 个方面,在青年还未选择职业的时候就已开始,接着开展于选择职业、准备职业的阶段,在加入职业之后继续进行,如果其学习能力不够,还要负责筹划补习的方法,这样的指导一直持续到青年可以自立为止,可以说职业指导贯穿于人一生的职业生涯当中。

(二)指导择业的方法及特征

1.青年要树立正确择业观。刘湛恩指出,中国社会在职业方面,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人们的观念[2]。有钱人不做事,没钱人无事做,其中还有一些人做着不正当的职业,就是想从事正当职业,或者正做着正当职业的人,在选择、从事职业时大多考虑自身的利益得失,很少能兼顾到社会需要和职业的真正价值。在刘湛恩看来,这些人只是表面上利己,实际上却忽略了自己,他们没有考虑到自身的特点与条件,极容易被家族、境遇、名利虚荣这些外部的人或物所裹挟。科举制度还在时,人人都希望读书做官,信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自从废除科举,创设学校以来,学习风气虽然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还是存在做官心理的余毒。学生对自己往往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对外部环境也没有清晰的认识,职业选择对他们来说只能是一种盲目运动[2]。因此,刘湛恩认为,要想解决中国的职业问题,在观念上要做到“先破后立”,打破社会上人们对于职业选择的错误观念,要使人人认识到职业的真正价值,不单是为了个人谋生,还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为社会服务。

刘湛恩对于职业指导任务的6个方面,分别作了说明,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出他所提倡的择业观。在研究职业方面,要树立职业平等观,任何有利于社会的职业都是平等和可贵的。在选择职业方面,他由客观的、试验的、正当的这三种元素引出科学的择业方法。第一,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择业时首先要研究个人的个性和特长。第二,调查社会的需要,即调查、研究与我们的个性和特长最为匹配的那一种职业。第三,明确并坚定自己的择业意向,且择定的职业要是自己感兴趣的。第四,要有充分的预备和相当的学识[3]。成功从事某一职业,必然离不开日常所积累的学识和练就的本领,选择和从事某一职业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这一点与准备职业相同,不再赘言。在加入职业方面,要注意“不存奢望”[3],先以维持最低生活为度。做事不要眼高手低,过分看重眼前的报酬和地位,应该做到勤勤恳恳,不怕辛苦。在改进、改选职业方面,应多做反省。对于所从事的职业,想的是如何做到更好,是否要终身从事;改选职业时,想着出现什么问题要改选职业,改选后的职业是否还会存在这一问题等。需要明白,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择业或求职失败也是常事。我们应该学会理性面对,反省自身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如抗压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以求对个人未来工作有所增益[5]。

2.提倡职业分析与职业测验。刘湛恩认为,现代的教育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发展过程——从偏重经验到逐渐走向科学,而这种科学化趋势反映在职业指导方面,就是进行职业分析,也就是刘湛恩所主张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除了仔细研究自身的个性特征,还应注意的第二点——研究社会上的各种职业,一一分析,比较异同,调查社会上哪种职业与自己的个性、才能最为匹配,在此基础上,用科学的态度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最适合自己的职业[6]。职业分析作为一种法则,一种手续,最初被应用于工业的科学管理上,刘湛恩这样给职业分析定义:“职业分析是搜集关于一种工作的各项事实和论据,把它们部署起来,并且用适当的方法记录下来,以资研究和决定工业改良的标准、内容、方法等等[2]”,并且认为这是职业指导的根本方法。他还强调职业分析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在进行职业分析前,首先要了解该项分析的结果有何用处。职业分析的目的有很多,学校特别设置的职业指导课程,其设计内容就是职业分析的产物,在刘湛恩看来,这就是职业分析最大的目的。1927 年和1928 年刘湛恩先后在《教育与职业》和《教育杂志》上发表了《职业分析》《职业指导与职业分析》等文章,文中指出职业分析需要特殊的训练和专门的技术,还提出了进行职业分析的具体步骤,并以机械专业为例,列举了其岗位需求的条件与求职者应具备的能力,是为择业提供参考的重要工具。

作为职教社早期重要领导人和职业指导的倡导者、实践者,刘湛恩还主张职业指导要以心理测验法为基础,将心理测验与职业分析相结合,以推进职业指导的科学化。1927年,他在《欧美职业教育最近概况及其与中国职业教育之比较》一文中指出外国职业教育更为注意科学的研究及试验的特点。翌年,他在《教育与职业》上发表了《动作测验与机械测验对于职业指导的功用》,文中指出,测验智力比测验别种才能更为重要,应用于职业指导方面,动作测验和机械测验则更为可靠。他向国人介绍了动作测验和机械测验的具体内容,动作测验可以完全不依靠言语文字为表述的工具,对于不识字者、聋哑人以及不同方言的人,都能适用;机械测验则能够系统试验其特别的灵巧操控机械的才能。除此之外,刘湛恩还专为实施职业指导编制《择业自审表》,包括“个人的历史”“个人的环境与志愿”“个人的特性”“个人的兴趣”和“职业调查”计五个部分62 个问题[7],就是面向15岁以上的学生,分析其特性、兴趣、志愿与环境,来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职业。

(三)中学职业指导

欧美国家在开展职业指导运动时往往有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的参与,在当时的中国,因为教育普及程度远不如欧美国家那么高,受过教育的父母也很少,很少能给孩子有效的职业指导。在当时社会动荡、经济萎靡、政治不良的中国,社会上也很难设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职教社、各地青年会和学校是当时我国开展职业指导运动的三大主要阵地,学校在实施职业指导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学在当时还属于精英教育,中学生走出校门后的出路尤为被社会所关注,在刘湛恩看来,中学阶段应是青年一生当中最应明确职业意向的时期。

1.中学职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刘湛恩指出,一方面,青年在中学阶段,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初级中学所学多是分析和锻炼学生心智能力的知识,注重个性区别,而个性区别又是职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高级中学已经分科,不论是升学还是就业,分科选修的课业都与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有着密切关系,所以中学这个阶段应该特别注重职业指导[4]。1917 年5月,全国教育会议议决厉行职业指导方案,提出各级学校在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年,应开展职业指导及升学指导,全国大学和中学还应开设职业指导部。1930 年刘湛恩与潘文安合撰《中学职业指导方案》,阐释了职业指导的意义和指导选择职业的方法,对中学职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做了详细说明,认为中学阶段最需要职业指导,虽然各教育阶段教育目的不同,在职业指导的侧重上会存在差别,但是继续性的指示与引导的功夫却始终一致[4]。

2.中学职业指导的方法。在刘湛恩看来,中学职业指导,首先在学校内部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由校长、有关教员和指导员组织职业指导委员会,负责搜集关于职业指导的材料,研究职业指导的方法,筹划职业指导的准备工作和监督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情况等。还要设立各项委员会,如学生指导委员会、课外作业指导委员会,或实行导师制管理模式,各教员及指导员定期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随时关注学生品行、志趣的变化情况。学校要想全面了解学生的品性、智力水平、身体情况、家庭状况和入学时的职业意向等信息,做出有效的指导,可以通过智力测验和记录考察表的方式,逐年登记每个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发展情况,分析其个性与才能,作为职业指导的重要参考。除此之外,学校图书馆应购置充足的有关职业的图书杂志,以备学生自由阅读。算术、国文、图画、手工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应尽可能与本地各类职业产生联系,以增加学生对于相关职业的兴趣和知识。

刘湛恩认为,升学指导也是中学职业指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升学和就业一样,都是人生的大事,理应做到知己知彼[6]。“知己”就是要对自己的个性、智力、兴趣等个性特征做到心中有数,“知彼”即不仅要了解所在的学校,尤其对于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学校可以经常邀请相关学校校长就高中或大学各科的课程内容和实施办法等做演讲,让学生对所要升入的学校也有一个深入了解,此外,还要对外面社会形势和职业内容有一定的认识。作为中学生,应该在了解社会各职业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按照各业要求努力塑造自己,完善相关职业道德规范。还要注意,职业指导不仅针对在校的学生,对于已经离校的学生同样负有指导的责任,可以通过向个人或所在单位获取信息,提供适宜妥当的指导。

刘湛恩还强调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络。学校可以通过特别设置职业指导课和请专家演讲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于各职业内容、择业方法,以及所需资质条件的了解。学校加强与职业界的联络,可以通过让学生适时参观本地或附近的农工商业等社会服务机关的形式,但需做好参观前的准备工作和参观后的讨论工作,确保对各种职业尤其是对本地职业的状况做出职业分析,作为学生择业的依据。

(四)女子职业指导

刘湛恩在女子职业指导方面也颇有建树。除了上面提到的应就特殊问题做特别指导,还着重指出当时青年女子高中毕业后的四条出路:升学、就业、回家和混合道路。升学这条路,无论男女,首先要明确进入大学的目的,是想要升官发财还是改造、服务社会,若格局狭隘、自私自利,那么即使受了高等教育,也于社会无用。再者,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是值得去读的,确定升学目标后,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对于就业这条路,刘湛恩举例说明只要认清了职业的目标和意义,摆正自己的心态,就不愁找不到工作。在刘湛恩看来,回家是青年女子最高尚的道路[2],因为家庭是稳定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回家并不是回到腐败的旧家庭或摩登的新家庭,而是负有更深重的改造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只有把我们的小家经营好,建设大家才能无后顾之忧。最后,刘湛恩指出,青年女子无论哪一种出路,只有大家联合起来才能走得通,在这关键的时候,需要我们具有积极的、建设的、团结的精神,要学会以大局为重,团结一致,乐观积极,绝不可损人利己,自私自利,这样才能改变“毕业即失业”的怪圈。

三、刘湛恩职业指导思想的当代启示

在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发挥好职业指导的作用尤为重要。我国当前的职业指导工作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回顾刘湛恩的职业指导思想,在很多方面依然具有科学的启发性,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

(一)建立完善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

我国高等学校职业指导起步较晚,发展很快,在未来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学校作为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主体,承担着对学生主要的职业指导工作,重在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发掘自身潜能,选择、适应、转换职业和创新创业的价值理念与能力。在刘湛恩看来,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建立各项职业指导委员会或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不断完善其职能,健全职业指导保障机制。此外,还要有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教师队伍、职业指导理论基础以及相应的设施设备、经费等,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开展经常性的学术研讨和能力培训活动,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与交流,组织编制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相关的规划教材,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和职业指导人员的能力素质。职业指导教育的专门化离不开专业理论的支撑,要加强职业指导与现阶段就业问题的有机衔接,建立起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长效机制。如何在学校开展有效的劳动教育,应用和发展韦伯的“人职匹配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贯彻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四会”教育理念等,都需要学校在借鉴国外指导理论和先进经验,同时结合自身进行不断实践和总结,逐步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另外,保证校内具备完善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如馆藏资源中专业教育类和与职业相关的图书杂志、数字资源等要满足学生的需要,除了开设课程和学生自行查阅,还可以通过开展讲座、演讲等多种活动形式,加强学生职业心理辅导、职业道德修养、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求职技巧等方面的教育,但要注意,对大量学生进行集体统一的指导可能会削弱指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还需要甄别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刘湛恩看来,职业的目标,一方面在于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另一方面在于服务社会[2],为此,青年必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确立适当的择业目标,关键在于知己知彼,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个性、兴趣和志愿,坚持人与职匹配的指导原则,还要考虑到社会的需要。现阶段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正确的择业观念。他们中即使具备了从事职业所需的基本科学文化知识和相应的技术技能,做好了职业准备,但是由于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还不到位,侥幸心理、虚荣心理、妄自菲薄和心高气傲的情绪会使他们改变原有的职业期望而采取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最终还是不免沦到“难就业”的队伍当中。

诚如刘湛恩所言,我们在择业时依照“小”“少”“远”原则,就不愁找不到工作。一切正当的职业都是平等的,不应歧视任何职业,所以我们在择业时可以将地域、距离、薪资待遇这些因素往后放,哪怕是从那些微小的、初看不起眼的工作做起,只要秉承着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信念,认识到职业的真正价值,勤勤恳恳,就能慢慢做大,当然还需要我们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创新创业的能力,学会另辟蹊径,拓宽职业生涯的广度和宽度。另外,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不断地反省自己,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思想态度是否端正,业务技能是否熟练等等,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完善自身,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样就能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学校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政工作,响应党和国家的最新号召,如在现代职业教育培育人才时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8]。

(三)构建多方参与的职业指导机制

刘湛恩在中学职业指导方法中提到,做好职业指导工作,不仅要依靠学校的力量,还需要职业界、专家和家庭的多方参与。职业生涯教育是综合性的教育活动,需要学校与社会、企业协调配合,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学生在求职择业时既要克服依赖心理,又要学会寻求他人的帮助,主动与老师、家长和社会配合,除了认真学习学校实施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积极与相关教师交流,还可以适当听取父母的意见,或者争取他们的支持,综合考量后做出自己的选择。

学校要重点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在学校布局、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做到积极与社会相关部门、人才市场相对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将职业生涯教育理念融入其中,深入挖掘其对应职业岗位背景、技术技能需求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全方位了解和认同感[9]。为使学生获得直接的职业体验,还可以通过建立大学生就业实习见习基地和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的形式,密切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各种招聘会、就业创业指导、政策宣传等多样化就业服务,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择业准备和就业信息。

(四)注重职业指导工作的科学化

刘湛恩十分注重职业指导的科学性,他将心理测验与职业分析相结合,强调考察个人的特性、才能和兴趣,并调查社会的需要,以科学的方法和实验的态度来分析自身和社会,不仅可以用于测量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职业偏好,助力职业生涯教育更好地与市场需求、社会行业相对接,还可以用于企业选拔人才。刘湛恩关于职业分析、职业测验的科学方法和严谨态度,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在人生道路上,都会面临两个重要的选择:一是求学,二是择业。求学也是为了更好的择业,但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着眼点不应只停留在就业率上,让青年有事可做的同时,还要让他们乐于从事。学校可以通过心理测验,运用相关心理测验量表来测试学生的智力、能力和兴趣等个性特征,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如心仪岗位是否真正适合学生,学生能否达成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等,从而有效提高指导的水平。在职业环境千变万化的今天,社会劳动政策、劳动力转移情况以及劳动力组织、就业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很多学生因为缺少社会实践锻炼,对职业内容、职业结构变化和社会行业发展趋势都缺乏了解,这就使得他们在确立职业目标时相对盲目[9]。为使原有的职业生涯教育适应新形势,学校和就业创业指导机构有必要充分掌握相关就业政策,采用更具科学性的大数据对社会就业信息、人才供给情况、新兴技术与产业发展变化等进行调研分析和宏观研究,使学生充分了解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人才素质需求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为学生提供求职择业参考的同时,又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内涵和结构改造提供反馈和建议,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培养。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职业学校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我爱的职业
学校推介
浅谈职业指导推动高职动漫专业学生就业的作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