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观念的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探析

2022-03-18 07:03张梦阳傅畅梅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观念整体事物

张梦阳,傅畅梅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一、系统观念的多维考察

(一)系统观念的中西历史考察

系统思想的历史性使其在历史长河中有着多样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中国传统的系统思想指的是历代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把事物诸因素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或系统来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想[1]。如:《周易》将世界看作由几种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整体(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体现着世界整体性的宇宙观;《黄帝内经》将人体看作由众多器官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孙子兵法》亦将战争看作一个由诸多要素组成的整体,战时决策要从整个战争全局出发,统筹各种可能影响战争进程的要素;《春秋繁露》认为五行之间相生相克,构成了一个多元相互作用的整体结构模式[2]。在我国历史著作中体现的系统性理念,深刻表明了我国古代对于系统思想的具体应用。

在西方系统思想的发展历史中,也涌现出很多代表性人物。如:泰勒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赫拉克利特发展了泰勒的观点,认为世界的始基是过程和流变,从而说明世界系统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一个过程系统;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在继承发展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对构成宇宙系统的要素进行了猜测和分析;苏格拉底主张通过问答和批评、讨论来解释事物的真谛,奠定了辩证法的系统运用[3]。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哥白尼的日心说、还原论的发展、牛顿的机械图景力学原理等科学思想的阐明,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客观存在的可视化的整体和部分的关联性。德国古典哲学对系统思想也有阐述,以康德和黑格尔的系统思想最为著名。康德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系统,具有不同的层次。在认识领域,康德将知识理解为一种有秩序、有层次、由要素组成的统一整体。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亦运用了系统的方法,强调过程的集合体概念,强调发展过程中的系统。

(二)系统观念的内涵考察:从系统思想的基本概念到系统思想的多元概念

其一,系统思想的基本概念。从一般意义上说,系统是相互联系的集合或相互作用的元素的复合物。同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原则进行不同的划分。运用系统思想就是要统筹考虑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发展,不仅要考虑事物发展的本质特征,还要考虑事物变化的潜在特征;不仅要关注当前事物的发展变化,还要重视相关联事物的动态性表现;不仅要了解事物单要素的集合,还要全面明晰事物多要素的分散。在综合多变中探索寻求事物的稳定性发展,在多元分散中综合巩固事物的协调性进步。其二,系统思想的多元概念。系统思想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深刻交融。系统思想的历史性体现在其发展脉络中,不同历史时期的学者从其特定立场或社会背景下阐释出新的含义。系统思想的时代性体现在其前进的创新中,在新时代大背景下各个领域的高效功能优化表现出新的特征[4]。

(三)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观念考察

现代系统论,系统方法和系统观念是由西方学者提出和发展的。科学的系统概念则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展现出从不同方面看待事物发展的思想,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再一次明确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着的现实世界。马克思汲取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思想中的合理性因素,提出了世界物质总体性概念、整体性联系、社会历史观思想,创造性地形成了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即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和人类历史是一个有机整体,世间万物都处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世界是一个过程性的存在,旧事物的灭亡也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这些思想和规律对于我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在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中去把握系统整体的观点,做到辩证的、具体的、协同的看待事物[5]。

恩格斯的系统观念首先体现在其自然观上。这种自然观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深化,自然科学作为一种对象化的力量,所展现出来的实体意义上的系统有机,促使思维方式的变革。这种由自然科学发展带来的思维转变,影响着恩格斯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看法。恩格斯认为,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这个系统是体系的总括,物与物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是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含义。他认为,自然的特征不是单独时代的产物,而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性的发展。对于自然的动态平衡的改观,最终会回归反馈到人的思维中[6]。人类的思维认识能力是随着物质世界的变化而动态调整的。恩格斯对于认识论中的系统思想进行了与实践相结合的有益探讨,形成了系统的认识论。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是辩证的。恩格斯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知的,对于世界的认识要从有限性去把握无限性,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与人的演化相融合的一个系统[7]。

二、新时代坚持系统观念的重要性

(一)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和挑战

发展越往前进行,所遇到的新情况、新挑战、新矛盾就愈加突出。当前,改革到了攻坚期和深水区,现在所遇到的是更深层次的问题。习近平曾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市场,在受到国内外众多投资主体关注、进入的同时,也承受着外来资金管控的风险和国际责任的压力。改革现有政策体制,就肯定要触碰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8]。但是,改革和发展就是要打破层层坚硬的堡垒,既需要冲锋在前的勇士,也需要协同并进的策略。金融、国际贸易、生态、城乡、经济体制、农业、社会治理、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新情况,高效应对各种潜在突发问题,需要行之有效的体制措施。

(二)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坚持系统观念

在新时代条件下,我们要的是推动经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化解十九大提出的我国新的矛盾,兼顾生态文明发展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平衡,应对公共卫生突发的重大扩散问题,削减城乡区域的发展差异性现状,完善新阶段农业高质量发展策略,疏通基层社区社会治理的堵点,健全民生保障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强调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创新规模和类型等[9]。发展要的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牺牲某个领域去换取的发展。只有坚持系统观念,才能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而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在时代背景下进行了前瞻性的战略规划。这是新阶段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有效应对挑战的观念指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把坚持系统观念作为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原则,将系统观念放在更高的高度。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的系统原则要的是整体谋划,协同并进,高效统一。

三、基于系统观念的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践行

(一)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系统观念的导向

在系统原则的指引下把握整体性,就是整个事物的统一存在。省、市、县的发展要融合入国家层面,同样地,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也要根植于每一级的多样化现实,两者统一于国家战略目标并具体化开展。要注重协同性。协同进步才会进一步完善发展布局,提升发展质量的同时又稳步前进。要明确关联性。关联性不仅是大系统的关联度,同样也是各个子系统的关联。国家宏观规划时,要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方面。在落实时也要考虑规划的实际开展,要重视单元的相互作用与整体的强化引领。要重视系统的动态性。系统有着核心的概念,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要在动态中考虑系统,用系统来把控动态。要明晰系统的层次性[10]。系统内部单元彼此之间是有差异的,不能忽视这种差异。有的时候,这种差异还可能表现出对抗性,需要在保持彼此差异的基础上达到对整体的呼应。要洞察系统的开放性。开放性对应的是互联互通的世界和高速信息化的时代,要及时把握新的适合系统发展的要素,吸收融合应对新情况。

(二)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系统观念的落实

坚持系统观念重在落实,只有落实到当前社会中,才能发挥系统观念的最大效能。在我国,无论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发展理念等,都体现着系统观念。“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把握全局的发展规划,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是国家发展各个层面的整体覆盖,它们统一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整体之下,又彼此互相关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国家宏观布局下的战略目标,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四个全面”被表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新的表述既是新时代的新要求,也体现了发展的协同性。人类社会是彼此相关联的存在,人类文明自始至终都是靠整体文明的前进取得发展的[1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站在世界整体的角度共谋发展,寻求各个国家发展的融合点,推动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站在全局的高度和人类文明的角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关涉科教、人文、生态、对外,以及发展层次性等各个方面,最终是为了整体性的共同发展,进一步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系统观念把握整体性的思想,契合当下“两个大局”的社会背景[12]。笔者认为,无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文明理念、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还是“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要求把系统发展的每一步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观念整体事物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美好的事物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健康观念治疗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奇妙事物用心看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